戰無不勝的蒙古大軍,為何沒能戰勝一小國?

2021-01-09 騰訊網

蒙古騎兵在很多人眼裡兇猛而強大。在沒有洋槍鐵炮的時代,蒙古騎兵把自己的力量發揮到了極致。然而,無論戰士們多麼勇敢,總會有軟弱的時候。蒙古國攻打南宋的戰役,持續了近半個世紀,在此期間,蒙古國取代了三王。雅山也是南宋滅亡的地方。然而,在歷史上,南宋並不是唯一一個與蒙古長期陷入僵局的王朝。

除了安南在蒙古的小部隊屢戰屢敗外,這也令人望而生畏。那麼,蒙古騎兵被一個小國打敗的原因是什麼呢?

安南起初屬於中原地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王朝。秦朝正式劃入中原地區,並在秦朝末年戰爭時期獨立。但漢武帝登基後不久,又重新劃歸中原地區。此後,安南一直受中原管轄。

南北朝時期,雖然戰爭頻繁,但中原王朝始終控制著它。後來,在五代十國時期,軍閥在此發動叛亂,並成功地將這一地區分割開來。由於當時中原戰亂不斷,我沒有時間為自己擔心,所以我沒有在這一地區花太多時間。

宋朝建立後,由於北方遼的強大國力,一直是宋王心中的一大憂患。因此,當時的宋朝皇帝將安南的首領封為膠州國王,這一地區正式獨立。此後成為中原王朝的附庸國,但不受中原王朝管轄。蒙古南方軍隊持續了近300年。

蒙古軍南下攻打宋朝時,發現自己並不擅長水戰。但宋朝把長江作為自己的防線,很難從前線突破。因此,蒙古軍隊採取迂迴的策略,成功地使吐蕃在重壓之下投降。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戰鬥,大理也被成功地接受了。

此時,宋朝三面包圍敵人。大理被制服後,忽必烈率領主力部隊返回北方。當時留在大理的蒙古將軍主動進攻安南。當時,雙方的戰鬥力不在同一水平。不過幸運的是,這次戰役只是一次小規模的攻擊,蒙古不想消滅安南,很快就撤軍了。

南宋滅亡後,逃離皇城的宋臣打算到安南避難,並想在這裡重新發展。但雅山戰役後,這一計劃也被扼殺在搖籃裡。忽必烈得知這個計劃後,開始格外關注這個國家。元朝對這個國家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條件。如果它接受,它將證明自己的清白。相反,如果它拒絕,那麼蒙古軍隊將不得不戰鬥。

但是蒙古人低估了安南人民的狡猾,他們選擇了拖延的策略。最終,按捺不住的蒙古人終於決定出兵南方。鎮南王率十萬大軍南下。戰爭的結果是毫無疑問的。雖然安南的軍隊一次又一次的抵抗,但仍然無法阻止蒙古軍隊的前進。最後,安南軍採取了遊擊戰爭的戰略。雖然蒙古軍隊顯然贏得了這場戰鬥,但周圍有許多危險。

南方的夏季天氣炎熱潮溼,北方的蒙古軍隊非常不舒服,戰爭開始前損失了很多蒙古軍隊。它們幾乎都是森林,所以很難運輸食物和草。這使得蒙古騎兵無法很好地展示自己的實力。而遊擊戰略也使元軍損失慘重,連元軍副司令員都被敵人用毒箭毒死,最後元軍決定撤退。

但是,失敗後,元軍沒有吸取教訓,又來進攻。然而,結果與之前沒有什麼不同。最終,元朝放棄了接受安南的計劃。

大明王朝建立不久,明朝成祖也見到了安南。此外,明軍兇猛,很快佔領了安南北部。但在這背後,消耗了太多的物資,明代士兵也遭受了重大傷亡。他們每年只給大明交2萬兩銀子,但大明對這個地方的維護高達350萬兩,反正是虧本生意,所以大明後來放棄了對這個地方的控制權。

在安南統治時期,明軍的戰鬥力完全優於安南軍,但安南人民善於遊擊戰爭,使明軍無所適從。安南人充分利用地形進攻明軍,明軍無能為力。就連20世紀的美軍也別無選擇。

參考資料:

【《徵服王朝的時代》、《黎東方講史:細說元朝》】

相關焦點

  • 戰無不勝!蒙古橫掃歐洲的原因
    蒙古軍隊擁有當時射程最遠,殺傷力極強的組合式弓箭,再加上蒙古騎 眾所周知,蒙古軍擅長騎射,之所以無敵天下靠的不是刀槍,而是弓箭。蒙古軍隊擁有當時射程最遠,殺傷力極強的組合式弓箭,再加上蒙古騎兵的靈敏,使得蒙古人縱橫亞洲,無人可敵。(組合式弓箭:由後背上的一條動物筋,弓肚上的一層角質物和中間的一個木架組成。這種弓的拉力在50公斤和75公斤之間,而很短小便於騎兵運用自如。
  • 艾因扎魯特之役:西徵途中戰無不勝的蒙古騎兵,為何被萬人全滅?
    13世紀隨著蒙古帝國開疆擴土的步伐,中東和北非地區局勢緊張。如何應對蒙古大軍的第三次西徵,成為埃及馬穆魯克王朝(Mamluk)面臨的棘手難題。馬穆魯克的忽都思一鼓作氣,率領騎兵北進,兩軍在艾因扎魯特地區發生激戰。結果竟是蒙古主將怯的不花戰死,蒙古軍全軍覆沒……那麼在西徵沙場上戰無不勝的蒙古騎兵,為何敗在了埃及馬穆魯克的鐵騎之下?
  • 古代的蒙古大軍,為何戰場所向披靡?俄羅斯的祖先有話要說
    如今,儘管後人對元朝的功過是非褒貶不一,但是,對於這個徵服亞歐大陸的民族的作戰能力卻沒有過任何的懷疑,蒙古鐵騎的赫赫威名在東西方的史書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的俄羅斯被稱為戰鬥民族,在全球各大事務中的強硬做派可謂獨樹一幟。但是,從13世紀起,蒙古人曾先後徵服過40餘個國家,而今天的俄羅斯也赫然在列,翻看俄羅斯的歷史就會發現,蒙古的金帳汗國統治俄羅斯的時間長達240年。
  • 為何率領蒙古西徵大軍一直打到多瑙河畔的拔都卻不受蒙古諸汗尊重
    在十二和十三世紀,整個世界範圍內最戲劇性的一幕就是蒙古人的強勢崛起,這個對亞歐大陸上各大文明中心的人們來說都很陌生的部族,突然從荒涼的蒙古高原上殺出,掀起了足以毀天滅地的風暴,暴烈的橫掃他們進軍路線上的一切文明古國。
  • 只有二十萬的蒙古騎兵為何能縱橫歐亞大陸,看他們的八大致勝法寶
    首先,蒙古人把對外戰爭作為民族生存的依靠,故而不畏生死,能長期保持強勁的擴張勢頭。民族特性與不畏戰爭的整體素質優勢,註定了蒙古大軍是沙場角逐的強者。那麼,蒙古大軍橫掃亞歐大陸具體依靠的是什麼呢?而蒙古人所擁有的「八個法寶」,正是其能屢屢克敵制勝而雄視天下的真正決定因素。
  • 蒙古軍隊「懟天懟地」,為何偏偏不大東南亞?
    關鍵領袖成吉思汗縱橫歐亞大陸幾十年,戰無不勝,攻佔了許多國家,哈薩克斯坦領土面積比現在的俄羅斯還大,其強悍無比。但蒙古鐵騎從來沒有進攻過南亞,而且與南亞比歐洲更近,為什麼蒙古帝國不進攻南亞?一是南亞的地形問題,蒙古軍最擅長的就是平地戰,馳騁八方,畢竟長時間在草原上,不適合其他地形作戰。
  • 成吉思汗打遍天下無敵手,他的蒙古大軍有多少人?
    成吉思汗是人類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家,他所率領的蒙古大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用打遍天下無敵手來形容也毫不誇張。那麼問題來了,成吉思汗的軍隊到底有多少人呢?答案很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打仗自然是人越多越好,畢竟人多力量大。
  • 戰無不勝的蒙古陷入危機——俄羅斯公國的崛起之路
    交手那一瞬間,兩人同時刺中對方要害,沒人能活著見證勝負之分。 馬麥兩次派出的增援騎兵現在快把俄羅斯人壓垮了,許多人慌亂中向河畔逃跑,蒙古騎兵在後緊緊追殺。一些蒙古部隊已經開始從側後攻擊德米特裡大公的中央軍團,包抄合圍即將實現。大公本人正率親兵奮力搏殺,被打中好幾次也沒讓他倒下。大公在等待時機,如今雙方越來越疲乏,自己還剩最後的指望。
  • 蒙古鐵騎為何能橫掃歐亞?揭秘亂世英雄成吉思汗背後的故事!
    先說他建立的蒙古帝國,您應該不陌生吧?這是世界上有史以來版圖最大的帝國,大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具體有多大呢?誒,答案還不能簡單用公裡數來計算,得用地球的經緯度來計算!據史料記載,蒙古帝國最強盛的時候,東起朝鮮半島,西抵波蘭、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亞俄羅斯諸國,南達爪窪中南半島,都是他們的地盤,跨越了地球的北緯15°到60°、東經15°到130°。那麼,這之間的面積到底有多大呢?
  • 蒙古大軍為何要推行「車輪斬」,將高過車輪的男子全部處死?
    蒙古大軍推行車輪斬的原因很簡單,第一是消滅敵對部族的有生力量;第二是震懾潛在的敵人。 十二、十三世紀,蒙古大軍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所過之處令歐亞諸多國家和部族聞風喪膽。
  • 蒙古鐵騎為何能無敵天下?
    蒙古大軍西徵為什麼所向無敵?歷史上蒙古大軍在十三世紀發動了數次大規模的西徵,憑藉較少的軍隊和漫長的後勤供應戰勝了所有的敵人(1260年對穆斯林的愛因加魯特戰役失利未計算在內),改變了整個亞歐的歷史,也促進了歐洲和近東的軍事革命。
  • 同為蒙古民族,為何鐵木真能戰勝中原政權,也先和噶爾丹卻不行?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之後,憑藉蒙古鐵騎強大的戰鬥力,東徵西討堪稱無敵於天下,若不是最終命喪徵途,相信入主中原也不是難事。然而,自從元朝滅亡之後,也先和噶爾丹也曾整合整個蒙古草原,卻在與中原王朝的交戰中頻頻失利,始終無法入主中原,這又是為何呢?
  • 唯一可以跟蒙古鐵騎對抗的國家 三大戰術讓蒙古大汗命喪黃泉
    唯一可以跟蒙古鐵騎對抗的國家 三大戰術讓蒙古大汗命喪黃泉 說起全世界比較出名的兵種,蒙古鐵騎肯定能排前十。當年成吉思汗的大軍橫掃歐亞大陸,但是他生前一直沒攻下這個國家,甚至他的孫子也在攻打這個國家的時候命喪黃泉。
  •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為啥戰鬥力這麼強?
    今天,我們來聊一下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在一些人眼中,總覺得歷史上的蒙古人只是一些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彪形大漢,甚至還會覺得他們是一群蠻荒未開化的「野蠻人」!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歷史上的蒙古人其實無論在軍事上也好,還是在治國理政上也好,都有很多智慧值得我們學習。
  • 圖解蒙古南侵:蒙古大軍三攻西夏,掘河灌城,西夏納女稱臣
    蒙古大軍沿額爾齊斯河巡河而進,順利進抵西夏國力吉思城。力吉思城並不算一座堅固的城池。只是,蒙古大軍縱橫塞北邊疆,大多為草原騎兵瘋狂對衝,真正的攻城戰尚未經歷。更多的時候,長期遊牧在草原上的他們,甚至都沒有真正的見過城池。
  • 史上能與蒙古帝國抗衡的國家,兩種戰術讓蒙古軍隊吃盡了苦頭
    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並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休謨(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800字,閱讀約2分鐘蒙古帝國幾乎是不可戰勝的蒙古帝國的疆域橫跨歐亞大陸。這幾乎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沒有人是他的對手。其實,蒙軍也有被打敗的時候,蒙軍主要採取兩種戰術,一種是箭頭戰術,另一種是包抄戰術。這兩種戰術都讓蒙古軍隊佔得先機。那麼歷史上有哪個國家能與蒙古軍隊抗衡呢?
  • 橫掃歐洲大陸的蒙古帝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強大的背後有啥秘訣
    經過多年的徵戰,大蒙古帝國成為歷史上領土第二大的帝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隻蒙古鐵騎能夠戰無不勝,橫掃世界呢?蒙古小孩從三四歲開始,就進入軍事訓練部進行刻苦的軍事學習,他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受騎馬射箭,這些小孩子一旦進入部隊以後,他們的戰鬥素質以及作戰能力往往都表現出很高的水準。在馬背上的他們,無論是衝鋒還是撤退,都能保持著精準的射擊。不僅對戰士的培養花費了許多的精力,而且為了能夠適應戰爭。蒙古國還建立起了與社會組織相適應的體系。
  • 讓蒙古大軍無力繼續西徵,讓南宋苟延殘喘20年的釣魚城之戰
    到南宋後期,一個個皇帝反倒是短命鬼,整個朝堂又能有什麼作為呢?在南宋比較虛弱的時候,北方卻崛起了讓世界都顫抖的成吉思汗,他和他的後代徵服世界,讓一個又一個王朝在他們的屠刀下顫抖。但是看似十分弱小的南宋,卻不止一次擋住了蒙古軍隊的瘋狂進攻,讓他們滅亡南宋的戰爭打得相當艱難。
  • 為何蒙古帝國徵歐亞大國勢如破竹,徵日本越南等小國就屢戰屢敗
    它疆域極其廣大,幾乎達到了中國歷史巔峰,對同屬蒙古帝國的其它四大汗國擁有宗主地位,先後攻滅金朝南宋西夏等一系列當時的大國,更別提其餘汗國對中亞西亞東歐的徵伐。但是在元朝帝國漫長的徵服史上,和勝利同樣多的,其實還有失敗。面對比金朝南宋弱小的多的,越南日本甚至爪哇,元朝都輸的一塌糊塗,這到底是為何呢?我們不妨一同來分析一下。
  • 剎住上帝之鞭,崩潰邊緣取勝,馬穆魯克如何打敗巔峰的蒙古鐵騎?
    公元十三世紀,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橫掃了整個歐亞大陸,建立了幅員遼闊的蒙古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