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趕超中俄,哪怕用次等材料,美軍也要造出高超音速飛彈

2020-12-22 老溫看世界

根據美國媒體報導,近日美國國防部向一個名叫巴特勒科技的企業下訂單,總額4630萬美元,要求巴特勒科技研發一種叫做碳-碳複合材料的高科技材料,而這種材料或將用於美國的高超音速飛彈,難道是美國的高超音速飛彈獲得突破了嗎?專家表示,恰恰相反。

碳-碳複合材料其實並不是新型材料,其早已用於航天事業當中,是一種宇航級別的放熱材料,太空飛行器從地球飛向太空,或者從太空返回地球的時候,速度一般都會超過高超音速,而且外表會和大氣層劇烈摩擦,產生難以想像的高溫,因此,太空飛行器的熱防護系統非常關鍵,碳-碳複合材料具有非常優秀的隔熱能力,美國生產的太空梭和載人飛船都採用了這一材料製作的隔熱瓦。

但是這並不代表碳-碳複合材料可以完美適用於高超音速飛彈,我國材料科學家曾經發現,碳-碳複合材料由於採用了碳元素,在空氣環境下,超過400攝氏度就會發生氧化反應,而且溫度越高,氧化反應速度越快,只需要很短時間,碳-碳複合材料就會把自己燒掉,而現有的高超音速飛彈會在大氣層內飛行很長時間,如果採用碳-碳複合材料,很容易發生事故。

美國科學家想了很多辦法,想要通過改變材料結構、添加燒蝕材料、加塗保護層等各種方式來讓碳-碳複合材料的這一缺點消失,但是無奈的是,不論採用哪種方法,碳-碳複合材料的耐高溫極限也在2000攝氏度以下,雖然這一數據已經非常優秀,但還是無法滿足高超音速飛彈的更高需求。

其實還有比碳-碳複合材料更優秀的耐高溫材料,即超高溫陶瓷,但是這種材料的研發難度極高,美國尚未研發成功,而且超高溫陶瓷的製造需要一種名為鋯的獨特金屬,這種金屬美國儲量極小,想要獲得,只能從澳大利亞、南非、印度、莫三比克和印度尼西亞等幾個國家進口。

很多人都疑問,既然有更好的材料,美國為何還要執意選擇碳-碳複合材料呢?專家分析,這是由於美國現在非常著急,認為自己的主要對手,即中國和俄羅斯都已經在高超音速飛彈這一領域超越自己,如果為了更好的材料一直等下去,反而得不償失,因此,哪怕用次一點的材料,飛彈性能受到一定影響,也要抓緊時間讓自己擁有同類型武器。

相關焦點

  • 半年多兩次高超音速飛彈飛行測試?無法抗衡東風17,美軍心力交瘁
    可俗話說,人無完人,縱使美國綜合實力最為強大,卻依然擺脫不了有短板的事實,比如在高超音速武器的研製上。探究此領域的研發,確實是美國最先展開,但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之後,卻被中俄反超。尤其是如今和中國的超音速武器比起來,差距更加的明顯。雖然中國努力發展軍事只是為了不讓百姓再次歷經被欺壓之苦,但這些在美國眼中卻成為了威脅其大國地位的所在。
  • 趕超中俄不在話下?美國打造10馬赫靜風洞,卻要面臨兩大難題
    為了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趕超中俄,美國決定花費大代價啟動超級風洞研發工作,這項工作就落到了美國聖母大學的頭上了。按照俄衛星網的報導,美國聖母大學啟動21項高超音速技術研發工作,其中就包括用來進行高超音速武器測試的"靜"風洞。
  • 不止造出高超音速飛彈,俄軍還搞定了雷射炮,再次將美軍甩到身後
    現代技術進步讓許多新概念武器變成了現實,也許許多人已經關注到了高超音速飛彈技術的興起,還有另一個新武器:雷射炮值得關注意,可以說現在雷射炮時代來了!大型雷射炮已列裝也許許多人還以為美國依然在雷射技術領域保持優勢,可惜實際美國在新理念技術方面已經落後於人,代表就是高超音速武器。
  • 俄高超音速武器進入戰鬥值勤,可擊沉航母,美國已落後中俄
    高超音速武器是指飛行速度超過6倍音速的武器,該武器具有航程遠、速度快、性能優越的特點,能快速打擊遠程目標。是未來軍事力量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軍事大國爭相發展的戰略武器。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5月5日報導,俄高官正式宣布,由米格-31截擊機搭載的「匕首」高超音速飛彈正在執行試驗性戰鬥執勤。這意味著,俄羅斯高超音速武器初步形成戰鬥力,並開始裝備部隊。俄高官還表示,此次共有10架米格-31截擊機搭載「匕首」高超音速飛彈,米格-31本身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此外還具有火力強等優點,是最適合搭載高超音速武器的機型。
  • 官方為何秀出多種高超音速飛行器?為了告訴美國人誰是老大
    提起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首先讓人聯想到的便是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這款飛彈自去年國慶閱兵正式亮相後,被認為是中國武器裝備的一顆「閃耀的明星」。實際上國際軍事專家也基本公認,自從去年展出了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目前中國在高超音速飛彈方面目前就是世界第一,因為東風-17是目前全球唯一正式公開列裝的高超音速飛彈。
  • 美軍高超音速飛彈,時速20倍音速:俄軍S-400飛彈無法攔截很危險
    那麼,美軍什麼時候可能對伊朗動武呢?那還要等一件先進武器服役。據「防務博客」網站報導,美國空軍正準備將高超音速飛彈和其它先進武器裝備於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上。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已經正在進行這個項目。測試工作已經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第412測試聯隊進行,改裝的重點的更改B-1B的內部彈艙隔壁,使之具備內部攜帶更大飛彈的能力。
  • 美媒:美軍再次測試高超音速飛彈
    參考消息網12月24日報導 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2月22日報導,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美國空軍剛剛進行了一次高超音速飛彈試驗。美軍距離部署強大且功能正常的高超音速飛彈越來越近。12月19日,高超音速武器平臺在加利福尼亞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進行了測試。這是ARRW的第六次測試。據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發言人說,進行這些測試是為了獲得關於這種飛彈及其子系統的更多環境數據。該發言人通過電子郵件告訴《國家利益》雙月刊:「飛彈配備了戰術硬體,旨在通過遙測信號和機載數據記錄儀從飛行的測試彈中收集熱、機械和數字數據。」
  • 俄專家:中俄軍艦擁有高超音速武器!美專家:對美航母有致命威脅
    雖然有了常規飛彈和核彈頭,但是如何突破反導系統的攔截,就得大力發展超高音速飛彈技術。環球網消息,據俄羅斯衛星網稱,俄羅斯專家列昂科夫最近發表了一個驚人的觀點,他認為隨著中俄軍艦都擁有高超音速武器,一些西方國家應該研發全新的探測防禦系統,否則將在新的海軍發展戰略中,漸漸變得落後。
  • 美軍苦澀的聖誕節禮物,因「愚蠢錯誤」,高超音速武器又搞砸了
    從這幾年飛彈類武器的發展走向來看,高超音速武器顯然已經成了大勢所趨。然而,一直在軍事技術領域領先世界的美國,在這條路上走得卻沒以前順利。美國作為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國家,卻在近幾年的高超音速武器競賽中,落後於中俄兩國。
  • 中俄高超音速飛彈讓澳大利亞眼紅,本想搭美國車,搞多少年沒成果
    高超音速武器技術的發展對現代戰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也讓許多國家意識到高超音速武器的重要性,印度都開始了自己的研發工作,如今中俄高超音速飛彈讓澳大利亞眼紅,叫喊著要與美國合作,在2020年12月1日,澳大利亞防部長表示:澳大利亞將與美國聯合開發高超音速巡航飛彈,而且希望在幾個月就開始測試工作
  • 美軍宣布2023年部署高超音速飛彈,網友評論:美起了大早趕了晚集
    近年以來,美軍一直把高超音速武器,看作是潛在的「戰爭遊戲規則改變者」,可以高機動方式避開對手的任何防禦,在對手根本沒有預警的情況下準確擊中目標。首先,什麼是高超音速飛行器?就是飛行速度極快的飛彈。它的最低門檻就是5馬赫,換算一下每秒1.7公裡的速度,每小時6120公裡。
  • 「鋯石」將齊射,高超音速飛彈到底能不能打破美軍的「宙斯盾」?
    環球網1月4日報導稱,俄羅斯國防工業集團消息人士透露:俄海軍北方艦隊22350型護衛艦"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預計會在2021年年底前進行首次"鋯石"高超音速反艦飛彈的齊射試驗。"鋯石"高超音速反艦飛彈是俄羅斯目前正在測試的最新型反艦武器,也即將成為俄羅斯新銳作戰艦艇的主力反艦武器,根據俄海軍的計劃,"鋯石"飛彈還會安裝在"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光榮"級巡洋艦以及攻擊核潛艇上,成為俄海軍反艦力量的核心主力。(俄羅斯"鋯石"高超音速反艦飛彈)"鋯石"高超音速反艦飛彈編號為3M22,儘管已經曝光多年,但是其細節依然處於高度保密的狀態。"
  • 美國給萬噸大驅裝高超音速飛彈,沒想到尺寸太大,竟要拆除艦炮!
    《USNI新聞》(USNI News)之前報導說,通用高超音速滑翔體系統(Common Hypersonic Glide Body,C-HGB),即高超音速飛彈將安裝在維吉尼亞級多通途攻擊性核潛艇上。從理論上講,海軍可以拆除兩門AGS前炮,這兩門艦炮在美軍拒絕購買先進位導型炮彈以後,實際上是不必要的,完全可以將其拆除,增加幾組高超聲速飛彈。但這一舉措會對該艦的隱身效果產生負面影響。另外還有其他問題。如果美國海軍的新型高超音速飛彈沒有任何反艦能力,該項目將再次改變「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方向。
  • 美俄爭當第一名,中國一言不發:打造世界唯一服役的高超音速飛彈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14日報導,中國和俄羅斯高超音速飛彈自問世以來,便是國際上備受矚目的高科技武器之一,更是國家軍事實力的象徵。而美國作為頭號科技強國自然不能坐以待斃,其總統川普的發言更是令眾人「瞠目結舌」。
  • 美軍高超音速飛彈露真容,多年前已籌劃
    此次試射是這款飛彈的第二次試驗,第一次試驗是在2017年10月,當時,美軍從俄亥俄級核潛艇上首次成功試射了「飛行實驗1」高超音速飛彈原型,從而為第二次成功試射奠定了基礎。不過,由於試射過於機密,美軍對此次試射的相關數據嚴格保密。
  • 洛馬宣布已測試新型高超音速飛彈,射速是俄高超音速飛彈的兩倍
    近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宣布,它們已經完成了對新型高超音速飛彈AGM-183A的測試。 在此之前,五角大樓為美國國防工業布置的關於「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上與俄羅斯和中國保持同步」的任務早已不是什麼秘密。而新型的高超音速武器的主要開發任務,便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執行的。該公司根據此次高超音速飛彈AGM-183A試驗,有意強調聲稱,該飛彈的發射速度是俄羅斯Kinzhal高超音速飛彈的兩倍。
  • 速度9馬赫,大國高超音速飛彈10連射,美國反導系統形成虛設?
    美國熟悉的感覺又還回來了,俄羅斯相關人士報導,俄軍將在未來一年內試射10次「鋯石」高超音速飛彈。這個飛彈是俄羅斯的高超音速飛彈的海基版,其速度達到了音速的五倍。美國現有的反導系統,根本無法攔截高超音速飛彈,美國沒有從未針對高超音速武器研發相應的防禦系統。自從高超音速彈頭出現,美國媒體就一直擔憂它的強大威脅性,因為這是對美軍過去幾十年花費大量精力所建立的全球反導系統的一種「顛覆「。因為自己在高超印度領域已經落後很多,針對中俄已經成熟的高音速武器,美國現在能想到的辦法有兩個。
  • 砸68億,澳軍為何急切與美軍合研高超音速武器?中方專家尖銳點評
    誠然,高超音速武器的研製並不容易,但是,一旦掌握方法就將一往無前。目前已知的高超音速武器,就是高超音速巡航飛彈,運作方式與傳統巡航飛彈無異,區別在於其高超音速飛行設計,賦予了這種巡航飛彈以數倍於聲速的打擊速度。以這種速度下落的飛彈,即使不配備特殊打擊彈頭,也足以製造出極為震撼的破壞效果。更不必說配備核彈頭的高超音速飛彈所具備的核破壞力與接續汙染。
  • 美澳將共同研製高超音速飛彈,澳大利亞就不怕第一個挨打?
    圖為美澳研發高超音速飛彈 最近,在嫦娥五號剛上空後不久,澳大利亞就公開叫板中國,這次澳大利亞宣布將與美國合作研發一款空射型高超音速飛彈,研發該型飛彈的目的就是為了「針對亞洲」,對於美澳將共同研製高超音速飛彈,澳大利亞就不怕第一個挨打嗎?
  • 被中俄刺激到?美軍火巨頭:要全國協作贏得高超音速武器競賽!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1月10日刊登了雷神飛彈系統公司高級飛彈系統副總裁Tom Bussing的文章:贏得高超音速武器競賽是國家的當務之急, 美國必須戰勝中國和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