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需要睡覺嗎
我們總是看見魚兒瞪著圓溜溜的眼睛,不停地遊來遊去,難道它們不需要休息,不睡覺嗎?脊椎動物都需要睡覺,魚是脊椎動物,當然也需要用睡覺來消除神經系統和肢體上的疲勞。那怎麼沒看見它們閉著眼睛睡覺呢?因為魚的眼睛不像其他動物那樣,外面沒有眼瞼和眼皮,所以魚在睡覺的時候是無法閉上眼睛的,只能一直瞪著眼睛,這樣就很難看出它們是否在睡覺。所以很多人以為魚是不睡覺的。其實仔細觀察,魚休息時的樣子還是跟其他時候完全不同的。比如,白天聚在一起非常活躍的鯉科小魚,在晚上卻自動分散開來,有時會一動不動。還有的魚兒停在水中不動,只有鰓在一張一合,這其實就是魚兒在睡覺。魚一般通過哪些形式來睡覺呢?
一、躲在暗處睡覺。那些生活在淡水裡的魚大多躲在巖石後、水草中偷偷睡覺。像鯉魚、鯽魚都是鑽進水草裡睡覺,而鯔魚、鯛魚則是在巖石後面睡覺。仔細觀察你飼養的金魚,到了晚上,它們就會躲到假山、水草等暗處一動不動。不要打擾它們,它們在睡覺呢。
二、鑽進沙裡睡覺。有的海洋魚類,每當夜晚來臨,它們就會鑽進沙子裡,偷偷地睡起了大覺,這樣既安靜,又能有效地避免一些天敵的傷害。
三、在泡泡裡睡覺。有一種魚叫裂嘴魚,它會分泌一種特殊的膠狀物質,如果想要睡覺時就吐個大泡泡(這樣的膠質泡泡遇水就硬化),把自己包裹起來,只在嘴邊留個小孔,然後開始睡覺。等睡醒後,它們鑽出「睡袋」,又開始遊玩去了,下次再想睡覺時再吐一個新的。
四、邊睡邊遊。對那些有洄遊習性的魚來說,它們是遊泳、睡覺兩不誤,一邊遊一邊睡覺。像金槍魚、鯖魚等,不管你什麼時候看到它們,它們都在不停地遊動,估計只有它們自己知道什麼時候是在睡覺吧。
為什麼大象是不會跳的
如果你看到一頭大象四腳離地向你飛奔而來,不要害怕,那肯定是在夢裡,因為現實中的大象是不會跳的。研究人員發現,無論是成年的大象,還是未成年的小象,它們在奔跑的過程中都沒有滯空時間,也就是說,它們在運動的時候,始終有一條腿保持著與地面的接觸。
難道是因為大象太過笨重而無法跳起?那麼同樣屬於龐大一族的犀牛就會跳出來為它們胖子洗白:「嘿,睜大眼睛好好看看,我雖然身體龐大,但是在奔跑的時候,我是有滯空時間的!不要不懂就瞎猜測!」難道是因為大象的腿是圓柱體,沒有膝蓋不能彎曲?錯,雖然大象的腿很粗,但也是有膝蓋的,只是小腿略短而已。那麼大象為什麼不能跳呢?因為跟大多數哺乳動物不同,大象腿中的所有骨骼均指向下方,這也就意味著它們沒有從地上跳起來的「彈簧」。而且大象的後腿也沒有前腿發達,如果跳起來,根本無法單獨支撐其全身的重量,更不可能產生彈跳的爆發力。大象的小腿肌肉非常脆弱,腳踝也不那麼靈活。
動物如果想要做出跳躍的動作,就必須要有非常靈活的腳踝、非常強韌的肌腱和足夠有力的小腿肌肉,這些大象都不具備。這可能跟大象的生存環境有關,畢竟體型巨大的大象,它們的敵人不多,很少需要用跑跳來躲避威脅、傷害或者奪取食物。
松鼠竟然用親吻來識別對方
外出遊玩時,我們偶爾會看到拖著毛茸茸尾巴的可愛小松鼠,它們在樹上跳來跳去,有的甚至不怕人,還會不斷朝你賣萌討吃的。在我們看來,它們都差不多,根本分辨不出它們誰是誰。那麼松鼠是如何辨認對方的呢?松鼠與人類不同,似乎沒有一套人臉識別系統,它們分辨對方竟然是通過親吻的方法。
兩隻松鼠在路上相遇了,它們會抱在一起先吻一下,看看相互之間是不是認識。如果親吻後確定是認識的,那麼大家就一起去玩了。如果親吻之後發現認錯了,那是不是很尷尬?對松鼠來說,當然不會了,因為這只是識別對方的一種方法,是不會涉及感情的,松鼠們並不會感覺到不適。所以我們不要替它們擔心了,這是它們的生存法則,我們只要尊重它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