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作者:仇兆燕
日前,銀保監會官網對外發布《關於建投中信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轉型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批覆》。根據《批覆》,銀保監會同意建投中信轉型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並更名為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也成為自1999年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以來,批覆成立的第五家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
根據《批覆》,建投中信轉型工作接受銀保監會的監督指導,自批覆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轉型工作,轉型期間不得從事金融業務活動。轉型工作完成後,應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向銀保監會提出開業申請。
建投中信由中信證券、建銀投資於2005年共同出資成立,是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銀河金控」)處置業務板塊的抓手,受讓中國老牌券商華夏證券非證券類資產,以資產管理公司的標準進行經營。目前,其股東為中央匯金和中信證券,分別持股70%、30%。
建投中信的轉型早有端倪。2019年初,銀河金控官網便發布了一則建投中信的人才招聘啟事,其中指出要把公司打造成一家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業務、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專業化資產管理公司。2019年底,銀河金控曾在官網發布了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梅的2020年新年賀詞,其中提到,銀河金控成功獲得股東增資,建投中信轉型為第五家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順利推進。
中國不良資產處置行業格局或將發生變化。日前,建投中信已經在民營科創企業紓解融資困境方面有所動作。據其官網顯示,建投中信與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澱區國資委籤署《銀河北金控海國科創紓困基金戰略合作協議》,發起設立預計總規模100億元的紓困基金,通過階段性持股、債轉股、過橋融資等方式,為發展前景良好但面臨暫時困難的民營科創企業紓解融資困境;通過併購重組、資源整合、升級產業等方式,提升企業競爭力,化解經營風險。此外,外資控股的資產管理公司也開始進入中國。2月18日,橡樹資本全資子公司Oaktree(北京)投資管理公司在北京朝陽區註冊,這是首家外資控股的資產管理公司。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地位或將隨著新的行業參與者進入而被逐漸削弱,而新的不良資產處置方式將給不良資產提供方提供新的選擇。」2月18日,標普全球發布評級報告《中國不良資產管理公司的核心業務增多而主導地位下降》預測,未來2至3年,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市場份額將降至80%-90%。
此前中國不良資產處置行業由「4+N+銀行系」構成,其中4為四大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分別是中國華融、中國長城、中國東方、中國信達;N為地方性資產管理公司(目前56家);銀行係為五大行資產投資公司。據銀保監會披露信息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餘額為24135億元。
銀河金控是經國務院批准,由財政部和中央匯金共同發起,成立於2005年,是中國第一家國有「金融控股」公司。目前,中央匯金持股69.07%,財政部持股29.05%,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持股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