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好人」郴州龍美芬:兒媳悉心照顧癱瘓婆婆 十年如一日勝似親...

2020-12-22 湘湘帶你看社會

龍美芬,1952年出生,桂陽縣流峰鎮雙染村村民。她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癱瘓婆婆。如今婆婆已經90歲高齡,依然思維清晰、精神矍鑠。

龍美芬為婆婆梳理頭髮

2008年元月的一天,婆婆廖三妹突然右半身不能動彈,經醫生診斷為中風。雖幾經治理,但依然落下半身不遂,右手右腳失去功能的後遺症。從那以後,廖三妹在生活方面完全不能自理。

丈夫在家中排行老大又尚未退休,弟弟在外地工作,幾個妹妹也已出嫁。照料老人的擔子自然而然落到了龍美芬的肩上。龍美芬從小生長在農村,和千千萬萬普通的農村婦女一樣,她樸實、勤勞、善良。公公早在十幾年前就已去世,如今孤身的婆婆身體又出現這樣的狀況。龍美芬暗下決心,一定要儘自己所能好好對待婆婆,提高她的晚年生活質量。從那以後,每天六點天蒙蒙亮時,婆婆的房間裡必定會出現龍美芬的身影。她每天起來的第一件就是要幫婆婆清理身上的大小便。由於給婆婆使用的是成人尿片。如果清理不及時,就會弄髒衣褲和床被,但龍美芬從不嫌髒不嫌累,總會第一時間給老人清洗並換上乾淨衣物和床單。在做好飯菜,餵完飯後,龍美芬才下到地裡去幹活。

龍美芬幫婆婆清理被子

儘管要照顧婆婆,龍美芬家的農活一點也沒有落下。她利用早起的時間去田間打理,趕上播種收穫的季節,她更是披星戴月在地裡勞作。每天忙了地裡的農活,她來不及歇一歇,就又趕緊回家做中飯。每次把婆婆照料好之後,她自己才趕忙吃幾口飯。然後掃地、刷鍋、洗碗、洗衣服……龍美芬的每一天幾乎都在這樣的繁忙中開始。

照顧老人,尤其是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由於年齡大了,婆婆的視力與聽力都接近於盲聾狀態。對此,龍美芬不僅不埋怨,相反還對婆婆更加細心照料。知道婆婆喜歡吃雞肉和餃子,每逢趕集,龍美芬必定花上兩小時時間去市場採購,並且還會刻意為牙口不好的婆婆將飯菜煮得軟爛。

人們常說,老人過冬是個坎。考慮到婆婆怕冷,又因使用暖水袋被燙傷過。為此一入冬,龍美芬就把老人的床鋪多墊幾床柔軟的被褥,並且會特別頻繁的去看望老人,以避免老人大小便清理不及時而受涼。

一提到龍美芬,丈夫龍德孝臉上就會浮現出幸福的笑容。他動容地說,自己雖然已退休幾年,但照料老母親的事情大部分還是妻子在承擔。最讓他感動的是老母親癱瘓在床十年,在妻子的悉心照顧下,迄今都沒生過一次病,即便是感冒發燒也非常少有。母親一百三十多斤的體重,作為男人每次將她從輪椅抱上床都吃力,龍德孝無法想像平常自己不在家時,妻子是如何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母親的。可是,他從未聽到她一句抱怨。

龍美芬準備推婆婆出門散步

十年來,龍美芬為了照顧婆婆龍美芬很少出遠門,甚至是兒女家中去得都少之又少;十年來,龍美芬悉心照料婆婆,讓婆婆扛過了一個又一個冬天。然而隨著自己日積月累的操勞,龍美芬卻患上了坐骨神經痛,每到勞累時身體都會疼痛不已。為此村民經常對她說:「你只是兒媳婦,又不是女兒,把自己整那麼累何必呢?!」每到這時,龍美芬都會淡淡一笑說:「這是兒媳婦應該做的,換作你,你也會這樣。」(來源:桂陽縣文明辦 通訊員 劉麗)

編輯:謝莉娜【來源:郴州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身邊好人】郴州謝欣:最美「抗疫」家屬,悉心呵護四代親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謝欣的丈夫資興市第一人民醫院傳染病科主任袁宗傑,迅速投入疫情防控一線,每天奮戰十多個小時連軸轉,作為妻子的謝欣,為了讓丈夫安心工作,用瘦弱的身軀毅然扛起了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視力微弱的母親,86歲年邁的父親的重任,以拳拳的孝心、寬厚的善心譜寫了「抗疫」路上一曲當代女性孝老愛親的感人樂章。
  • 好人365 「好兒媳」高笑容:18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公公
    高笑容的丈夫在外打工,於是,照顧公公的重擔落在了她和婆婆的身上。    禮叔患病初期,公婆2人還住在村頭,高笑容家在村尾。白天,高笑容便守在公婆家中幫忙;晚上,她常常半夜起床,打著手電筒獨自到村頭察看老人們的情況。為了方便照顧,高笑容多次提出要接公婆一同居住,但遭到他們的拒絕。「放心,我會照顧好你們的!」在高笑容身體力行的影響下,公婆這才慢慢放寬了心,住到兒子家裡養病。
  • 江西:兒媳腦癱半身不遂十年,婆婆當成親女兒悉心照顧
    現在的許多新聞動輒就是婆媳矛盾不和,而在江西,卻有一位兒媳婦被婆婆盡心伺候了十年。走進這個家裡,入目的是一張寫滿了時間作息表的紙,「早上5點起床,打開電視讓媳婦看新聞頻道,接著五點十五開始熬製中藥,五點半餵藥,六點做飯……」在這十年的時間裡,雖然這上面的字已經塗塗改改,變的模糊不清了,但這位婆婆卻任勞任怨一直堅持著。
  • 「好婆媳」鄭表、徐秀英:十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顧
    她直爽熱情的性格以及十年如一日侍奉父母的行動成為大家傳頌的佳話。十幾年前,鄭表雙眼開始出現問題,家人將她送到醫院做手術,然而手術後恢復情況不盡如人意,她視力下降得十分厲害,即使站在她眼前,對她而言都只是一個人影,無法分辨出何人。從此之後,她的生活起居開始由兒子方永昆和兒媳徐秀英照顧,而早年方永昆時常外出打工,因此照顧她的重任多是由徐秀英承擔著。
  • 好媳婦18年悉心照顧患病婆婆不離不棄!
    有人說 「久病床前無孝子」 利川市團堡鎮居民蘭明春 照顧癱瘓婆婆卻18年如一日 她用實際行動升華了大愛和大孝的含義
  • 沛縣好嫂子韓雪梅:悉心照料癱瘓小叔子,她的義舉感動鄉裡!
    幾經周折,後來打聽到了村裡倒是有一位照料因車禍癱瘓的公公的好兒媳田秀珍,當即做了採訪和報導。近日又得到新聞線索,確定這個村還有一位照料因小兒麻痺症癱瘓在床多年的小叔子的好嫂子,這就促使我們再次來到了這個村莊。
  • 阜陽80歲兒媳精心照顧106歲癱瘓婆婆,相處59年一個眼神知冷暖
    耄耋之年正是安享天倫、需要兒女照顧的時候,可在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公橋鄉孟寨村,一位年過八旬的老太太,還在精心侍奉已經106歲的婆婆。只要一個眼神,她就能感知婆婆的冷暖,察覺婆婆的需要。106歲的婆婆和80歲的兒媳婦比親母女更親,被當地群眾傳為佳話。
  • 「最美兒媳」王忠華:柔弱身軀擔重擔 癱瘓婆婆三年未生瘡
    「孝美行天下——尋找山東最美兒媳電視展播」頒獎典禮將分上、下部分,分別在2021年1月2日、1月3日播出,帶您走進12位最美兒媳代表的生活中,感受她們所帶來的溫情與感動。今天,我們來聽聽「2020山東最美兒媳」王忠華的故事。
  • 5月「安慶好人」評選揭曉,為他們點讚!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安慶消息 近日, 從安慶文明網獲悉,安慶市文明委組織開展的「安慶好人」評選活動,經過推薦、審核、評審、公示等程序,共產生33名2020年5月「安慶好人」。他們是:不顧個人安危、勇救落水兒童的桐城市文昌街道官橋村村民劉克彪。
  • 【身邊好人】郴州馬素敏:不離不棄照顧重病丈夫撐起一個艱難的家
    馬素敏,女,1990年8月生,新疆和靜縣人,2010年嫁給汝城縣泉水鎮南水村村民宋海懷,婚後育有一雙兒女,不久後丈夫患病導致輕度智障和癱瘓,整個家庭陷入困境。娘家人要她離開南水村回新疆,這個90後外地媳婦沒有答應,而是選擇堅強面對苦難,不離不棄照顧丈夫、孝敬公婆、養育兒女,用柔弱的身軀挑起家庭重擔。
  • 「敬老文明號·敬老愛老助老·福星孝星」戴玉華:婆婆就是我的媽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走進戴玉華家,93歲高齡的婆婆尹學蘭雖然癱瘓在床,但是耳不聾眼不花,說話條理清晰。「我既然嫁過來了,婆婆就是我的媽,我的親人,照顧她是應該的。」戴玉華是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羅塘鄉張崗村村民。
  • 合川好媳婦陳維瓊:把婆婆當親媽,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顧!
    合川好媳婦陳維瓊:把婆婆當親媽,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顧!▲陳維瓊為婆婆剪腳指甲陳維瓊和婆婆和睦相處20餘年,秉承傳統孝順的她多年如一日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婆婆的生活起居,用愛心、孝心、耐心、細心詮釋了她對婆婆的關愛。
  • 婆婆生病兒媳悉心伺候,羨煞鄰床:將心比心在婆媳關係裡太重要
    老話都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果兒媳在婆家一直不怎麼受待見,等婆婆老了之後,身邊需要人近身伺候了,也很難會有圓滿的結局。 婆婆年輕時對兒媳的態度會影響兒媳晚年對婆婆的態度,婆婆如果晚年自己生病,兒子工作沒有時間照顧自己,大多數情況下還是要靠兒媳的,倘若年輕時就和兒媳不睦,結下了梁子,以後必然也會遭到兒媳的嫌棄。
  • 孝老愛親好媳婦 身邊事感動身邊人
    她十幾年如一日照顧患病公婆,在當地被傳為佳話。今年5月,朱麗燕被評選為「江蘇好人」,她的事跡感動了身邊無數人,弘揚了孝老愛親的正能量。17年前,朱麗燕將公公婆婆接過來一起生活,當時婆婆得了小腦萎縮,不僅記不住事,連大小便也不能自理。但朱麗燕沒有嫌棄,悉心照顧著婆婆,每天餵飯、餵水、洗衣、洗臉。
  • 好兒媳勝過親閨女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 袁偉鑫    見習記者 黃嘉婷    通訊員 高袁紅    「上班還帶著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婆婆,不離不棄悉心照顧,這樣的好兒媳勝過親女兒。」說起白小菊照顧婆婆的事情,她的同事無不讚嘆。    白小菊的公公生病住院,婆婆無人照顧,她就把婆婆接到自己家來住。因不放心婆婆一人在家,白小菊乾脆帶著婆婆一起上班。
  • 照顧癱瘓丈夫15年 商南農家婦女用堅強撐起家
    劉秀群,商南縣金絲峽鎮興隆村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15年來不離不棄照顧癱瘓的丈夫,擔負養活一對老人、兩個孩子的家庭重任,她的行為感動了鄉鄰,當選為第三季度「商洛好人」。  家庭的「頂梁柱」癱瘓在床,照顧年邁的公婆和年幼兒子的重擔一下子全壓在了劉秀群的身上。李建軍受傷後心中煩鬱,脾氣也變得暴躁,劉秀群耐心勸慰以平復丈夫的心情。在悲痛的公婆面前,她儘量裝作堅強,慢慢帶他們走出了陰影。而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她只有悄悄落淚。  村鄰們心疼她,有人勸她:「你還年輕,趁早離開這個家吧!你一個女人扛起一個家太不容易了。」
  • 「婆婆生病,我悉心照料,母親生病,婆婆卻不準我回去,我恨她」
    婆婆對兒媳不好,女人就會把重心放在娘家,婆婆對兒媳好一點,女人才會一視同仁。一直以來,婆媳相處都讓人頭疼,好的婆媳關係,是相互的,兒媳對婆婆好,婆婆也善待兒媳。不好的婆媳關係,也是相互的,婆婆對兒媳不好,兒媳自然也不會孝順婆婆。做人不能太自私,凡事多替別人想想,才不會激化矛盾。
  • 感恩敬老|黃英:孝順兒媳十餘年精心照顧癱瘓公公
    今天,讓我們閱讀孝順兒媳十餘年精心照顧癱瘓公公—黃英的故事。黃英,女,生於1966年,漢族,群眾。家住星光工業園星光社區三組。黃英自嫁到夫家後熱愛勞動,忠厚誠實,尊敬長輩,互敬互愛,勤儉持家,孝敬父母,贏得了鄰裡和社會的好評。黃英本身就體弱多病,其公公輕時苦勞成疾,現癱瘓在床近十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 「老百姓的故事」寧金娥:只要家人健在,再累也幸福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肖霄 通訊員 陽瓊 楊娟平在隆回縣西洋江鎮石塘村,傳頌著孝順兒媳寧金娥十年如一日服侍重病公婆的故事,村民們都稱她「大孝好媳婦」。今年10月,寧金娥被評為隆回縣第五屆「孝親敬老之星」。
  • 吳升和:七旬哥哥悉心照顧癱瘓弟弟 手足情深演繹人間真愛
    他是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十幾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癱瘓在床的弟弟,不離不棄,毫無怨言。冬去春來、寒來暑往,十幾年的時光裡,吳升和不僅成了弟弟生活中的「保姆」,更成了弟弟人生中的「拐杖」。吳升和的弟弟吳升信從小便患有精神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父母在世時,吳升信一直由父母照顧,父母離世後,這個擔子便落在了哥哥吳升和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