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嶽幕阜山:遠望如詩,近觸如夢

2020-12-14 湖湘文旅

天嶽幕阜山,層巒疊嶂起伏。值春末天氣晴朗,空氣新鮮,南江鎮機關全體退休幹部職工踏上了天嶽幕阜山。一天下來,有「遠望如詩、近觸如夢」的遊感,如詩如夢,卻又真切如斯。

這是南江鎮黨委政府對老幹部的關心,也是為使老幹部了解近年來天嶽幕阜山旅遊開發情況,特安排鎮政協聯絡辦主任、主管老乾工作的副鎮長劉勤奮帶隊,組織退休幹部職工於2020年4月24日上山週遊一圈。一天的行程,收穫很大,老幹部發自內心由衷的感慨:天嶽幕阜山真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並表示要積極配合宣傳,盡力維護支持開發工作,讓天嶽幕阜山走出湖南,面向全國,推向世界。

是日,我們共51人,於清晨8點前趕到鎮政府操場集合,乘坐兩個大客車,約個把小時到了幕阜林場駐地,在森林公園門口停車,值負責人與收票處銜接進入景區的事宜,我們下車隨便走走,原林場場長陳旋風給我們講解起了公園大門,森林公園入園大門框就是他為首於2001年建的,上方是張震將軍題書的「幕阜山森林公園」七個大字,門聯「雄峙南天,千峰雲氣籠無楚;神凝北平,萬種風情韻古今」,由天嶽詩詞主編胡章憲所寫,由石漿的王志超先生所書,對聯工整貼切,氣勢恢宏。正在欣賞中,入景區手續已辦妥,繼續乘車前往,忽然路邊山坡「中國母親山」五個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同事問我「中國母親山」緣由。我說這是由人類始祖伏羲與女媧故事發展而來的,經考證伏羲墓葬山下太平尖,有衝真觀伏羲殿,一峰尖一直有老母廟供奉女媧,女媧人們尊稱為母親的祖先。因此天嶽幕阜山溯本歸源,創建「中國母親節」提出「中國母親山」是有根源的,也是適合的,全國人大代表楊莉因此兩次向全國人大會建議,以農曆9月15日創建「中國母親節」,定為我國法定假日並在天嶽幕阜山先行先試。

車停後,步行棧道上丹崖,以前丹崖是沒有道路去的,全部是峭巖削壁。2003年10月我曾騎摩託車上天嶽幕阜山遊過一次,那時走一峰尖下去,也只修了一條野雞路,後來多次上山,都沒看到有去丹崖的路道。可今天我們從半山腰橫插過去,全部修建了棧道,人走在棧道上,看到下面如臨深淵,戰戰兢兢。有心臟病的人根本不敢看,有幾個老同志走到半路退回來了,可見山崖陡峭之峻與驚險之奇,令人震撼。據說修建時工人用繩子系在腰上,吊在陡峭的石壁半腰上,用鑽石機打孔,將鋼筋插進去的,飲食是用打包送到工地的,可想像修建棧道的艱辛。

丹崖位於一峰尖山下的半腰處,峭壁聳雲霄,是天嶽幕阜山的標誌之一,具特色景點。丹崖又叫捨身巖,昔晉葛洪煉丹成仙之地。相傳觀音老母見其心誠,化成一年輕美女,趁下雨傍晚到巖洞求借宿試其真心,葛翁修道心堅,自然不會接受女的留宿,但冥冥夜之中棄女不顧,心有歉疚,追上山頂見女子已墜崖,一時心急,亦跟著跳下巖去,被觀音渡去成仙。丹崖上至今尚存煉藥臺、巖洞,葛翁曾長年累月在此苦修煉丹藥,這是有史書記載的。雖民間傳為神話,故事卻十分感人。因而人們都慕名來此親睹現場,爭相留影紀念。看完丹崖,便沿著上嶺的路道去登一峰尖「觀天台」。沿途有休憩亭、鐵榔頭、天合石、仙人下棋、極無峰洞、封嶽臺、老母廟等。邊走邊攝影,一路風光一路歡笑,不知不覺到了一峰尖。登上「觀天台」,在夕陽餘暉的映照下,可看到洞庭湖波光粼粼。

因到處都修通了景點公路,連我多次上過天嶽幕阜山的老遊客竟也一時迷失了方向,本應從一峰尖左側直下到沸沙池的,我和老李及老黃竟從南邊下山,沿公路轉了一大圈才到沸沙池,可見景區面貌變化之大,真令人讚嘆不已。沸沙池常年水沸沙揚,清澈見底,含有各種微量元素,喝了能健身益壽。以前逢乾旱年,人們常到此求雨。井周圍是一片草地,20世紀80年代種過蔬菜外銷。現在一片青青的綠色草原,盎然生機,景色宜人,令人心曠神怡。到了中午12點,車路過天嶽飛龍,本想去看看,但因爬了一上午的山,大家都感到有點飢餓感,只好放棄,連忙趕到幕阜賓館去中餐。餐桌上菜餚豐盛,有地道的石耳,鮮黃的臘肉,甘甜的美酒,使人紛紛陶醉。

下午參觀了老龍溝及龍潭瀑布,步行山谷底,沿溪水溝直下,兩邊樹木花草,濃蔭密布,相映成翠。因還未到大雨季節,看不到洶湧的山溪水和奔騰的瀑布。但山青水秀,芳草鮮美,空氣清新,依然令人流連忘返。古人詩云:「幕阜山峰高萬丈,懸巖峭壁誰敢上。」形容山的險峻。天嶽幕阜山海拔1596米,佔地面積1701公頃,雄踞湘鄂贛。山上雲濤霧海,變幻莫測,奇松怪石,妙趣橫生,前人題刻,訴說過往。形成了鍾靈毓秀的自然風光和內涵豐富的人文景觀。由於天嶽幕阜山景點多面廣,我們一天時間只能選重點參觀。

於2點多乘車去石漿洞上參觀索道建設工程,上山索道建在阜山村地段,水泥杆及線路架設已完成,房子正在裝修。索道全長2489.77米,上下站高差987米,國內綜合排名前三,載客量為1600人/小時,上山運行最快時間為7分鐘,有58個吊廂投用,概算投入達到1.2億元以上。山下停車場,可停車千餘輛。真是大手筆,遠景規劃,宏偉藍圖展現在眼前,令人眼界大開。這就是天嶽幕阜山旅遊開發之夢,景區規劃前景廣闊,開發者思路開闊。面向未來,迎接挑戰,後段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冀希景區開發在前進的徵程中,廣闢思路,不斷發展,闊步邁進,去奪取旅遊事業新的更大勝利。感詩一首:

高山幕阜聳長空,

索道安裝棧道通。

天嶽飛龍增樂趣,

丹崖煉藥感無窮。

榔頭屹立雄姿在,

瀑布湍流氣勢鴻。

宏偉藍圖前景闊,

未來開創更興隆。

歐陽樂義

2020年4月26日

相關焦點

  • 天嶽幕阜山,一個值得你N刷的騎行打卡地
    近日,由平江縣自協、南江分會,通城自協等協會的七十餘名騎友共聚天嶽幕阜山,開啟一場總長約30公裡的自行車騎行徵程,其中最大年齡的七十歲,最小年齡的14歲。遠望如詩,近觸如夢!幕阜山頂身著潔白的盛裝,暗香嫋嫋,晶瑩剔透,瓊花玉蕊,帶著明靜模樣,靜靜地候著騎友們的到來!何懼天寒地凍,向前看,在那白雪皚皚之處,正醞釀著一個盛大的百花爭豔的春天!
  • 天嶽幕阜山景區:景美車多,25日刷新遊客之最
    對於天嶽幕阜山而言,卻是花繁人盛,是值得欣喜且銘記的一天!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旅遊行業逐漸復甦。據統計,4月25日,天嶽幕阜山景區遊客量達4000多人次,火爆程度堪比「五一」「國慶」,創下開園以來的歷史之最。
  • 彭先政帶隊調研天嶽幕阜山旅遊開發和國有資產管理情況
    (盧芳亮)近日,嶽陽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彭先政帶隊就天嶽幕阜山旅遊開發和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召開調研座談會。市人大常委會聯工委、市人大財經委、教科文衛委,市城建投、國資委、天嶽幕阜山旅遊開發公司主要負責同志以及平江縣有關負責人,部分市縣人大代表參會。
  • <轉>天嶽雄風——如詩如畫天嶽五十二景(1-13)
    ——如詩如畫天嶽五十二景(1-13)巢湘平萬丈丹崖石如天柱立,丹崖萬丈寒。位於天嶽幕阜山南麓海拔1520米處,有一懸空壁立的巨巖,獨立高聳20餘米,因傳晉代真人葛洪(字稚川) 崖下煉丹得道成仙而得名。一峰獨秀的丹崖,峭壁千尋,突兀險峻,集奇、險、峻、秀於一身,高聳入雲,飛鳥莫棲,素有「連雲翠壁高萬丈,幕阜丹崖誰敢上」之讚嘆。秋高氣爽之時,每到日落,晚霞輝映丹崖,洞庭波光漣漣。洞庭湖上的漁客可以看見丹崖折射的熠熠光芒。故又名丹崖夕照。
  • 一副有文獻價值如史詩般的經典對聯
    「天子三經地、皇帝九謁門」對聯,為清·貴州布政使、著名學者李元度,幾度登臨天嶽幕阜山考察考證之後所撰的一副對聯。此聯以史實說話,簡約精闢生動而高度概括了天嶽幕阜山顯赫的歷史地位和至高的文化內涵,有著明白無誤的文獻與藝術價值,堪稱對聯中的經典之作。
  • 天嶽詩詞·微刊(326)
    脈湧炎黃血,詩追李杜賢。周公頭已帶,群傑夢將圓。共赴新時代,爭相揮妙篇。三、國粹傳承事,擔當重比天。開來培俊傑,繼往學高賢。屆換操盤手,詩登探月圓。文明興四海,壯志寫新篇。  ◎譚玉良大雪隨感大雪依期節屆臨,山川末見白如銀。寒風襲體庭除冷,暖氣盈爐笑語親。黃菊籬邊形豔豔,黑蜂窩裡影沉沉。陽光燦爛人心暢,妙曲歡歌萬戶門。
  • 【鄉土詩人】張九紫:天嶽幕阜賦​
    幕阜丹巖,黨創革命軍隊之首;天嶽紅頂,黨轄人民軍魂之萌。江南紅壤,城座血棚。千姓振兵,共功天地之帥;萬氏奮伍,同德國相之情。    皇何葉,帝何秧。幕阜陸道,天嶽弄廊。眾魂群來,北達冰雪之域;群魄雲聚,南通風物之疆。破混沌,啟生方。羲皇巢皇之孫,江南遷徙;燧皇炎皇之後,天柱開荒。革混亂,創政邦。黃帝顓頊之族,桓山生養;帝嚳堯帝之裔,天嶽挎筐。除愚頑,啟教化;革水患,貯糧倉。
  • 中秋,到六嶽之首,天嶽幕阜山一遊
    此山為六嶽之首,古曰天嶽,今湖南岳陽幕阜山。主峰一峰尖,1606米。此山高入雲端,盤盤彎彎八千八百旋,放眼去,這峰尚在那峰半腰間。仙遊者李白未到,旅行家霞客難來。這是羅霄山脈,南北走向,分隔湘贛兩界山川!
  • 詩壇紀勝:天嶽幕阜首屆梨花節詩人同題唱和錄
    引蝶飛蜂天際舞,成詩入畫筆端收。田園盛典風光絕,湘楚鴻儒雅韻流。他日拓寬高速路,多來幕阜盡情遊。6李光前花展芳容枝點頭,梨邀騷客出名樓。園中意緒詩中現,畫裡湖山望裡收。憂樂無須隨故哲,行藏何必逐時流。樊家美女因緣廣,天嶽為家惹客遊。13童麗君綴玉鑲銀飾滿頭,清香吹送醉翁樓。小村十裡歡聲起,巨筆千枝雅韻收。有意山鶯迎客舞,無心溪水傍亭流。留連不覺歸程晚,猶抱琵琶作夜遊。
  • 天嶽詩詞·微刊(333)
    讀方主編燒煙軍詩,知方主編嶽母仙逝,未能親赴弔唁,謹依韻和詩以表哀悼。          瑤池誰去種蟠桃,忽聽乘鸞上碧霄。恐是仙人回玉府,長看王母踏星橋。鶴歸華表思何切,室繞祥雲夢不遙。福澤兒孫蘭桂馥,清名永與岱宗標。
  • 湖北通城 · 天嶽黃龍山
    東嶽山東的泰山西嶽陝西的華山中嶽河南的嵩山北嶽山西的恆山南嶽湖南的衡山而今天,我們講的是湖北的一座名山:天嶽黃龍山天嶽黃龍山國家3A級旅遊景區華中戶外天堂湖北十大名山湖北七大避暑勝地傳說黃帝在龍神爺幫助下在這裡打敗蚩尤,封這山為華夏之「天嶽」,封龍神爺為「天嶽神龍」,人們為紀念黃帝,就簡稱之為黃龍山,祭拜過的關口稱之為天嶽關。還有一個傳說,就是黃龍和鳳凰大戰,黃龍被打下來變成黃龍山,龍角落在山頂,變成了只角樓,鳳凰的翅膀被挑斷飄落下來,成了如今的鳳凰翅。
  • 阜山:詩酒靈韻一脈通,香火綿延有禪寺
    玉帶溪從東南向西北流淌,橫穿整個阜山盆地,創造阜山文化的祖先生活於一片依存於水、運行於水,與水既共生又鬥爭的土地上。 形容它是「浙南福地」,一點兒也不為過。
  • 天嶽詩詞·微刊(323)
    幕阜巍巍峰作揖,汨江滾滾浪成觴。兒孫可畏族堂喜,齒德俱尊鄉梓揚。恭賀雙星登耄耋,期頤可越福無疆。 ◎方探春微群喜氣湧華章,祝壽南山雅韻揚。並茂椿萱臻八秩,連芳蘭桂舞斑裳。傳經絳帳良師贊,吟詠騷壇海閣昌。福滿庭闈深孝養,期頤再頌兩高堂。
  • 天嶽詩詞·微刊(334)
    幕阜山紀遊  巍巍幕阜入雲霄,公路盤旋纏半腰。雄踞四郊風景美,霸臨三省地形驕。瞭望臺迥千山盡,沙沸池清百念消。借問葛洪何處去?老尼笑指會仙橋。  ◎庸不期奢入群有感旦入芝蘭識雅賢,如趨聆孔李垂篇。且修律韻溫儒學,試賦箴言和寸箋。
  • 幕阜梨文化節 第三批新世紀梨8月5日試摘,8月6日湖南好歌聲走進幕阜梨園
    幕阜山梨園總策劃、平江旅遊平臺邀請湖南好歌聲第二期選手8月6日到梨園採摘生態有機梨,採摘任吃,每位選手送梨一箱,並搭好舞臺任選手們引吭高歌
  • 天嶽詩詞·微刊(337)
    熱烈祝賀三墩詩社榮獲「全國十佳詩社」三墩自古即詩鄉,濟濟賢能世代強。開國元勳青史載,攻研博士盛名揚。騷人張口吟佳句,墨客揮毫寫韻章。鳳集鸞翔謀發展,十佳名譽永留芳! 為愛元宵底事忙,春風釆得入詩囊。花開紅白江邊樹,半是桃香半李香? ◎蘇沐恩春日浪吟大道篤心中,也借些杏雨梨雲,壯其浪漫;好詞藏局外,應贏得朝乾夕惕,許我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