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戰鬥民族在發展國防力量方面呈現出兩個極端。一方面,新型高超音速武器實現列裝,S-500防空系統即將量產,這些前沿武器項目均具備世界一流水平;另一方面,俄軍在常規武器列裝方面卻顯得非常「保守」。據《軍事新聞》12月3日報導,俄羅斯陸軍近日正式接收「終結者」坦克支援戰車。這款原本為車臣戰爭準備的陸戰裝備早在10年前就問世了,俄軍為何在10年後繼續裝備這種誇張的低技術戰車呢?其實,除了成本預算方面的考慮之外,「終結者」真得非常適合俄軍的戰術需求。
毫不誇張的說,「終結者」坦克支援戰車就是戰鬥民族「暴力美學」的體現,它將強大的火力與戰場機動性完美結合,打造出一款適用於「步坦協同」作戰體系的陸戰裝備。從結構組成來說,「終結者」採用了T-90主戰坦克的驅動系統,武器系統則實現了高度集成。除了30毫米2A42型自動火炮之外,它還配備了9M120 Ataka型反坦克飛彈、新一代PKTM 7.62毫米機槍和AG-17D型榴彈發射器。僅僅從火力輸出效果來說,據俄羅斯軍事專家評估,單輛「終結者」完全可以媲美兩輛BMP步兵戰車或一個機械化步兵排。
作為一款多用途重裝火力支援車輛,俄軍對「終結者」的使用定位也非常明確。一方面,它完全可以加入坦克集群執行反坦克作戰任務。另一方面,它與陸軍各型號裝甲戰車及步兵班組可以協同作戰,既能充當一線反裝甲力量,又能成為步兵班組的火力支點,甚至還可以充當移動防空火力平臺,真正體現出「多面手」的優勢。根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由於「終結者」動力強悍,機動性非常出色。在無障越野路上行進,它的時速高達60公裡,並且具備翻越1.5米路障的能力。
「終結者」擁有如此眾多的優勢,再加上生產成本相對低廉,自然被俄軍高度重視。更為重要的是,它的列裝,對俄軍提升城市巷戰能力大有裨益。早在車臣戰爭中,俄軍就在巷戰中受到了血的教訓。特別是神出鬼沒,利用殘垣斷壁進行掩護的反坦克飛彈和反坦克火箭手,讓俄軍的重裝部隊損失慘重。經歷了這次教訓,「終結者」坦克支援戰車才應運而生。從武器配置來看,「終結者」的每個單元各司其職。其中,反坦克飛彈用來打擊重裝目標,自動榴彈發射器主要對付各種軟目標,而30mm機炮就是為輕裝目標和單兵準備的。據悉,這款機炮為了能打擊低空飛行目標和建築物上層目標,擁有非常大的發揚角度。這也意味著,即便是躲藏在隱蔽角落或居高臨下的反坦克飛彈和反坦克火箭手,也無法躲過「終結者」的火力打擊。
更為誇張的是,「終結者」在近年來的研發中不斷完善,更新了一系列黑科技裝備。俄羅斯國家電視臺在12月2日公開報導了俄羅斯陸軍第90坦克師的訓練畫面,該師就裝備了一批「終結者」坦克支援戰車。據第90坦克師師副指揮官安德烈·西格列夫上校介紹,「終結者」的武器系統具備多目標跟蹤能力,可以同時跟蹤3個目標。藉助一流的光電設備,「終結者」可以在巷戰中第一時間鎖定並消滅潛在火力點,再加上自身擁有全方位防護體系,的確比傳統步戰車更加出色。
當然,由於「終結者」很早就開始研發,因此在設計理念上還是存在很多缺陷。特別是隨著近年來無人機戰術的大規模使用,「終結者」也留下了最致命的設計隱患。在數位化作戰模式下,敵軍只要出動一批無人機,即便在「1換1」的前提下,也能率先掌控戰場動態,進而對「終結者」在內的編組部隊實施精準打擊。可以說,俄軍裝備「終結者」依然體現出機械化作戰思維,這也是無奈中最好的選擇。(舍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