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第一高樓變遷史,70年來,其實是三個城市間的角逐

2020-12-16 傑出世界

現在我國修建高樓的速度可以說越來越快,外觀設計也更好看,但因為受到了高度的限制,所以也沒有辦法超過目前我國最高的大樓上海中心大廈。

不知道各位是否了解我國內地第一高樓,他們是怎樣變遷的?今天就來看一看我國內地第一高樓的變遷史吧,70年來其實就是三個城市間的角逐。

1934年的時候,我國出現的第一高樓是上海國際飯店,這一高樓它的高度只有83.8米,總共有24層,上海國際飯店到現在可以說是上海歷史最悠久的飯店,如果你打算去旅遊的話,或是你回去參觀一下這裡。

1968年的時候,上海國際飯店第一高樓的位置被86.51米高的廣州賓館取代。到1976年的時候,我在高樓的修建技術更進一步,高度上首次突破100米,讓120米高的廣州白雲賓館成為了第一。

隨著時間的發展,我國的經濟逐漸變好1985年,第一高樓就變成了160米高的深圳國貿大廈標誌著深圳的崛起。

1991年的時候,廣州又修建出了200.18米高的廣東國際大廈,這一棟有63層樓的大樓成為了我國的第一高樓。

1996年的時候就更厲害了,我國在高樓上的修建高度首次突破300米,修建了我國383.95米的深圳地王大廈,1997年的時候,廣州又拿回了他們第一高樓的位置,修建出了391米高的廣州中信大廈。

上海有了第一高樓之後,後面就一直是廣州和深圳在爭奪第一高樓的位置,經過幾年之後,1999年我國的第一高樓又到了上海,他就是420.5米高的金茂大廈。

金茂大廈也和我國之前的那些高樓一樣並沒有在第一的位置上待很久,在2008年的時候就被492米高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取代第一。

直到2015年我國最高的高樓上海中心大廈修建出來,他632米的高度在世界上也能夠排到第二,雖然現在已經過去了5年,但是由於我國有了限高令,所以現在也有很多高樓都在修建,但是這些大樓的高度都不會再高於上海中心大廈了,可以說中心大廈保住了我國第一高樓的位置。

那麼你是否發現了從最初到現在我國高樓的變遷史其實就是上海廣州和深圳三座城市的角逐。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下一期的傑出世界會帶你去更有意思的地方!

最強盟友!鄭州主動和上海牽手,未來有希望成為中部龍頭城市

廣西一座人造冰洞,一年四季保持零下5度左右,景色非常誘人!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深度1637米,淡水能供50億人喝半世紀

相關焦點

  • 上海70年的城市變遷都濃縮在這兒了……
    70年風風雨雨,70年城市變遷。即日起,70幅精選自上海市各區檔案館的珍藏照片,正在仙霞路328號城市憶空間內展出。新舊光影對比的呈現方式,清晰地展示了各區在交通、經濟、商圈、生活等方面的變化。從天山百貨商店到百盛優客廣場天山路一條街承載了多少長寧人的回憶舊時西新街搖身一變成了上海多媒體生活廣場徐匯區多年積澱迎來華麗變身的徐家匯商圈美羅城、港匯恒隆等商場活力十足浦東新區曾是阡陌農田的張江地區如今已是高樓林立的高科技園區
  • 70年中國第一高樓的變化,昔日的地標紛紛被取代,看看你喜歡哪棟
    新中國從1949年成立到現在已經是70年了,在這70年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發展越來越強,城市建設越來越現代化,人民生活越來越好。今天盤點下70年來中國第一高樓的變化,這些高樓在不同時期成為當時的地標建築,如今看來,你喜歡哪一棟呢?
  • 國內首個呈現式租房變遷史展覽 上海三十年租房史主題巡展開啟
    城市日新月異飛速發展時代裡,追逐理想,奮鬥在外的人,都有自己的租房史。而對於房子和在房子裡發生的事,每一代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記憶。這裡藏著年輕人與城市的較量與妥協,承載了無數年輕人的夢想,更是時代快速發展最直接的縮影。最近,長寧龍之夢的一場《上海三十年 Back To Future》租房史主題巡展引起了不少市民的關注。
  • 高銀花700億建中國第一高樓,12年過去,現今高樓卻成爛尾樓
    這棟爛尾樓叫做高銀117,是高銀地產投資、中建三局承建的一棟大樓,這棟高樓建立的初衷是很好的,高銀管理層認為天津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將來會成為中國北方的經濟中心,所以他們想打造一棟位於天津的標誌性大樓
  • 今日內地城市不如港澳臺嗎?請看
    內地城市滿大街的汽車,臺灣滿大街的摩託車,就因此得出「臺灣比大陸落後」「臺灣和越南一樣」的結論......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今天就發展差距這個話題展開來說一說。 港澳臺,是國際公認的中國發達地區。
  • 投資700億建中國第一高樓,現在已過12年,高樓卻成最大爛尾樓
    看城市裡高樓大廈,各種類型的建築更是層出不窮許多人也致力於建造高樓大廈,有一人投資700億建中國第一高樓,現在已過12年,高樓卻成最大爛尾樓。至今為止,世界上的第一高樓是哈利法塔,哈利法塔的原名叫做杜拜塔。哈利法塔最開始建造於2004年,在2010年宣布完工,用時16年。
  • 中國十大城市第一高樓大PK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位居第一
    中國十大城市第一高樓大PK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位居第一 核心提示: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位於中國上海陸家嘴的一棟摩天大樓,2008
  • 中國第一高樓城市:100米以上高樓達4000座,當地房價比上海還高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一座城市的高樓數量,能夠判斷出城市的經濟狀態。一般情況下城市的高樓越多,經濟發展就越好。好比如中國的北上廣深這幾座一線城市,他們的經濟發展都是非常不錯的。而那些落後的非洲城市,基本上就沒有什麼高樓,就連20層以上的高樓,在經濟落後的非洲就算是比較少了。
  • 中國第一高樓世界第二高樓,耗資148億,使用壽命卻只有50年
    現在我國已經富裕了很多,經濟發展越來越好,所以很多城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聳的高樓取代了原來的平房,整個城市給人一種非常先進的感覺,當我們去某個城市的時候,這些高層建築經常在我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來杜拜會想起杜拜塔,去臺北會想起臺北的101大廈,去上海會想起全球金融中心
  • 台州各縣市區第一高樓,你知多少?附台州150米以上超高樓名單
    這些年,我們總是一直埋頭走路,卻忘了仰望星空。不知不覺間,一座座高樓已經在我們身邊拔地而起。城市進程的步伐,遠超我們想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高樓也見證了城市的變遷。今天讓我們來扒一扒,這些年,我們仰望的台州各縣市的「摩天大樓」。
  • 中國大陸高樓最多的城市,287座高樓比紐約還多,GDP達2萬多億
    如今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快速,城市發展也越來越完善,各大城市的高樓拔地而起。高樓大廈成為一個城市的地標,以及象徵著城市的繁榮,現在我國有很多的城市都在開始不斷地建設摩天大樓,各大城市之間對於高樓的數量以及最高高度都在不斷地刷新。
  • 中國唯一當過全球第一的高樓,曾首個突破500米高度,稱霸全球6年
    談起中國的最高建築,一定會想到632米高的上海中央大廈,這座高樓的名聲確實很高,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是中國高樓的最高代表之一,但事實上這座高樓一直都沒有成為世界第一,只有今天才有國內曾經擁有世界第一高樓的這個說法,時過境遷,很多人已經忘記了這座高樓的輝煌歷史,它位於臺灣省,而這座高樓位於臺灣省
  • 《奪冠》將代表中國內地角逐奧斯卡
    《奪冠》將代表中國內地角逐奧斯卡 時間:2020.12.04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時光網Mtime
  • 中國各城市第一高樓比較,天津最高596米,第一曾被稱中國第一
    比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代表性的,因此,這是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在許多城市中,中國經濟強有力的狀態,但是經濟以外,一個城市的建築也更有代表性,所以介紹幾個韓國城市的高樓之間的比較,結束後,你知道這些城市,原來有這麼多的城市的高樓大廈,而且比建造一個一個的高。
  • 蟬聯「中國第一高樓」五年,三次險被「拉下馬」?
    該地塊是上海歷史上首次公開發售超過400米的超高層地塊(以前,陸家嘴三件套是1990年代採用的土地租賃模式),容積率也是上海歷史上最高的,建築面積比達到27.5,標誌著北外灘的土地開發強度和經濟發展密度。 知道了浦西第一高樓,那麼上海的第一高樓有多高呢?
  • 一個西安老兒子的口述史:70年的回眸與期望
    這在「新三屆」大學生裡還是很少見的,因此歷史系領導和老師們對我格外注意,多次找我談話,鼓勵我報考碩士研究生(當時還沒有博士學位),1983年我考上了張豈之先生的研究生,因為西北大學是秦漢史研究重鎮,但是隋唐史研究較弱,這與西安的唐代首都地位很不相稱,所以主攻方向確定為隋唐史。
  • 【城事】凱旋銀河線地標性建築,帶你看鋼鐵大街60年變遷史
    鋼鐵大街 包頭之脈每個城市都會有一條標誌性的道路,她們就像一條血脈,貫穿城市的中心,讓人們深深銘記。北京的長安街、上海的南京路…同樣,包頭之脈就是鋼鐵大街。 變遷史1956年,鋼鐵大街還是沙石路,全長7.3公裡,寬60米,東起第一工人文化宮,西至昆都侖河。當時,鋼鐵大街上只有包頭第一工人文化宮、包頭賓館、昆都侖商場(包百大樓)三處建築物。50年代的鋼鐵大街
  • 全球高樓密度最集中的城市不是東京,也不是紐約,而是在中國
    在當今這個生活節奏正在加快的社會,相信很多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也會感到生存空間的進一步壓縮。但如果你生活在一個高樓密度很集中的城市,你會感受到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呢。現在小編給大家總結一下當今世界哪一座城市的高樓密度最集中呢?關於全球範圍內的高樓,相信很多小夥伴們也會很略知其二。
  • 上海30年租房生活變遷 自如開啟Back To Future租房史主題巡展
    To Future租房史主題巡展12日在長寧龍之夢商圈開啟。本次巡展由長租公寓品牌自如發起,是中國首個呈現租房變遷歷史的展覽。其通過ZIROOM租房展覽裝置,真實還原70、80、90年代上海租房間的原本樣貌,期望吸引更多人關注未來租房模式的變化和思考。  城市日新月異飛速發展時代裡,追逐理想,奮鬥在外的人,都有自己的租房史。而對於房子和在房子裡發生的事,每一代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