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曹操的三項VIP特權: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2020-12-23 騰訊網

一提曹操,大家就會想到奸臣這個詞。

正史上,曹操不是一個奸臣,但確實是一個權臣。

三國志記載:

十七年春正月,公還鄴。天子命公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在建安17年春天一月份,曹操回到了鄴城。天子漢獻帝下命令,讓曹操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什麼叫贊拜不名?

在三國的時候,上朝開會都要一個司禮官(現在的司儀)叫官員的名字,然後官員才能跪拜天子。

比如說曹操上朝,司禮官要先喊:「冀州牧,丞相曹操,跪拜天子。」

然後曹操才能跪拜:「萬歲萬萬歲。」當時不一定喊「萬歲」,打一個比方。

而贊拜不名,就可以不喊名字了,直接說官職:「冀州牧,丞相跪拜天子。」就可以了。

古時候,喊名字直呼別人名諱是對人不尊重的行為,現在也是。

贊拜不名,是天子對員工的很大恩寵了。

那什麼叫入朝不趨呢?

趨,是「快步走」的意思,三國官員去開會不能不緊不慢的,懶懶散散的。要小步快走。現在開會你磨磨蹭蹭的老闆也要批鬥你的。

但是,天子給了曹操這項特權,不用跟普通員工一樣,可以正常走路就行。但也不能大搖大擺的,那就太不像話了。

最牛的一個就是劍履上殿了。

古代的時候,皇帝都把自己的小命看得很重。安保工作一定要做好。懷裡藏有寸鐵都不行。

你上朝開會拿把匕首是要行刺皇上嗎?更別說是帶著佩劍了。

而曹操就有這項特權。劍是權力的象徵,生殺予奪的大權都掌握在曹操手裡。

除了能帶「劍」還有一個「履」呢。「履」是鞋的意思。

還記得小學學的「鄭人買履」的故事嗎?就是買鞋的小故事。

你說,怎麼上朝開個會連鞋都不能穿了呢?三國上朝還真不能穿鞋,三國時上朝是跪在墊子上。跟現在的日本一樣,日本學的我們的習俗。你穿個鞋子全是泥巴。所以要先脫鞋。同樣道理,現在你去愛乾淨的朋友家也是要換一雙拖鞋進的。

現在漢獻帝把這項特權給了曹操,曹操就不用脫鞋了,感覺有點穿上鞋子踐踏皇權的感覺。

有這三項權力,曹操才真正算是一傀儡之下,萬人之上。

就像劉邦賞賜宰相蕭何這三項特權一樣。

這三項超級VIP特權還有出處。就是為劉邦打下天下與韓信齊名的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

小夥伴們,每天無獎問答,你知道漢初三傑的第三位是誰嗎?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讀史使人明智。小可後面打算專心做文史方面了,小可其他平臺的筆名叫司馬一。感謝大家支持。

相關焦點

  • 蕭何劍履上殿的背後,不做小人的辦法就是不接受平起平坐
    而有的時候劉邦經常會缺少糧食,有時候更是有了上頓沒下頓,而這也是蕭何自己想辦法在關中開始運轉軍糧,而且從來都沒有丟失過。在劉邦丟失了山東的地盤時,也是蕭何一直在關中保衛著劉邦的地盤,這些功勞都是千秋萬代的。曹參這樣的功臣雖然需要,但是少了一個曹參並不會傷及漢朝的根本可是沒有了蕭何這樣的人,恐怕漢朝也是難以建立。
  • 唯一有「贊拜不名」特權之人
    朱元璋的姐夫、明朝第一位駙馬都尉李貞雖然對明朝建立並未做出很大貢獻,但也因其謹小慎微,而得以位極人臣,甚至成為明朝唯一一個有贊拜不名特權的人。朱元璋有兩姐三兄,他是家中么子,大姐嫁給王七一,兩人都相繼去世,後來被朱元璋追封為太原長公主,而二姐朱佛女嫁給了泗州李貞,生有兩子,長子早亡,幼子是李保保(即李文忠)。
  • 歷史上有幾個加九錫而未稱帝的?
    故宗臣有九命上公之尊,則有九錫登等之寵……忠臣茂功莫著於伊、周,而宰衡配之。所謂異時而興,如合符者也。謹以《六藝》通義,經文所見,《周官》、《禮記》宜於今者,為九命之錫。如後來的曹操,司馬懿家族,都是加封過九錫之禮的人。拿曹操來說,漢獻帝給他加封的特權從「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再到「加九錫之禮,封魏王」,曹操的權勢可以說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巔峰,沒有辦法再往上加封,也沒有辦法再賞賜了。作為一個臣子,這是無以復加的榮譽了,再要有所進步,那就只能篡位自己當皇帝,享用天子禮儀了。
  • 歷史上封「九錫」的人幾乎都篡位了,是高度巧合,還是歷史必然?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很多權臣都是在加封「九錫」的待遇之後,要麼自己稱帝,要麼就是自己的兒子稱帝,比如歷史上的王莽、曹操、司馬昭、桓溫、以及楊堅和李淵等等都是經過這道流程,最終走上了帝位,可見九錫之禮已經成為權臣篡權的必需品,那么九錫和篡權的結合到底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必然呢?
  • 董卓霸業的繼承者:曹操篡代史
    所謂「霸府政治」,即權臣利用「獨立於皇權」的行政機構,逐步實現「易姓嬗代」的使命。曹操的丞相府、曹丕的魏王府、包括南北朝時期的一系列權臣幕府,皆屬霸府範疇。換言之,皇權穩固的情況下,「幕府」雖然獨立辦公,其職能依然是「輔弼皇權」;而「霸府」則專為篡代設立。
  • 沈阿瑟|高澄:中國歷史上最牛叉的權臣
    沈阿瑟|高澄:中國歷史上最牛叉的權臣 公元534年,南北朝時代的北魏大亂
  • 「宇宙」是地道中國古漢語,猜猜歷史上的「宇宙大將軍」是誰?
    現在很多人一提起「宇宙」兩個字,就理所當然地以為是外來語,其實「宇宙」不僅是中國地道的古漢語,而且中國歷史上還有過「宇宙大將軍」。東魏由權臣高歡掌握,都鄴城;西魏由權臣宇文泰掌握,都長安。侯景在北魏和東魏兩朝與高歡的關係似敵似友。高歡既重用侯景以制衡關中的宇文泰,又防備著侯景,在臨終時還念念不忘地囑咐兒子高澄要小心侯景。侯景也曾經想投靠宇文泰,但是宇文泰對侯景一直戒備很深,讓侯景不能接近。
  • 曹操,這麼多年,委屈你了!
    「牢記使命·奮進百年——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詩文書畫攝影大賽 三國穿越指南:各位三國穿越觀光團的遊客朋友們大家好,你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1800年前的洛陽城,咱們今天的行程是「認識真正的曹操」。被稱作「亂世奸雄」的曹操,在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 丞相之後再無丞相,諸葛亮為什麼會成為蜀漢史上唯一的丞相?
    所以,在漢末的語境下,真正掌握內外軍政大權的權臣,一旦將皇帝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往往會突破常規,讓皇帝封自己當相國,從而凌駕於整個官僚體系之上,真正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當他們真正處在萬人之上的位置上的時候,也意味著一人之下的局面不會太久了。比如董卓,在廢立皇帝之前,先是當了司空,然後又改為太尉,都還在常規之中。
  • 荀彧向曹操舉薦了六位謀士:除了郭嘉,你還知道哪一個?
    十一月,董卓自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董卓篡奪東漢朝廷的大權後,荀彧棄官歸鄉。不久之後,冀州牧同郡韓馥派人接荀彧,到冀州後,冀州已為袁紹所得,袁紹見荀彧來,待之為上賓。荀彧弟荀諶和同郡辛評、郭圖都在袁紹手下。荀彧卻認為袁紹最終不能成大事。初平二年(191年),荀彧離開袁紹而投靠曹操。曹操見荀彧來投,大悅,說:「這是我的子房啊!」
  • 官渡戰敗讓袁紹身敗名裂,赤壁戰敗為何對曹操影響不大?
    官渡之戰2年後袁紹病死,7年後袁家勢力徹底被曹操清除,曹操統一了北方。官渡戰敗讓袁紹身敗名裂,成了易中天口中漂亮的草包,然而赤壁戰敗對曹操的影響卻並不大,這是為什麼呢?官渡之戰曹操是弱勢的一方,據史書記載曹操「兵不滿萬,傷者二三」,而袁紹則是「精卒十萬,騎萬餘」,但最終曹操以弱勝強戰勝了袁紹,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