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曹操,大家就會想到奸臣這個詞。
正史上,曹操不是一個奸臣,但確實是一個權臣。
三國志記載:
十七年春正月,公還鄴。天子命公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在建安17年春天一月份,曹操回到了鄴城。天子漢獻帝下命令,讓曹操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什麼叫贊拜不名?
在三國的時候,上朝開會都要一個司禮官(現在的司儀)叫官員的名字,然後官員才能跪拜天子。
比如說曹操上朝,司禮官要先喊:「冀州牧,丞相曹操,跪拜天子。」
然後曹操才能跪拜:「萬歲萬萬歲。」當時不一定喊「萬歲」,打一個比方。
而贊拜不名,就可以不喊名字了,直接說官職:「冀州牧,丞相跪拜天子。」就可以了。
古時候,喊名字直呼別人名諱是對人不尊重的行為,現在也是。
贊拜不名,是天子對員工的很大恩寵了。
那什麼叫入朝不趨呢?
趨,是「快步走」的意思,三國官員去開會不能不緊不慢的,懶懶散散的。要小步快走。現在開會你磨磨蹭蹭的老闆也要批鬥你的。
但是,天子給了曹操這項特權,不用跟普通員工一樣,可以正常走路就行。但也不能大搖大擺的,那就太不像話了。
最牛的一個就是劍履上殿了。
古代的時候,皇帝都把自己的小命看得很重。安保工作一定要做好。懷裡藏有寸鐵都不行。
你上朝開會拿把匕首是要行刺皇上嗎?更別說是帶著佩劍了。
而曹操就有這項特權。劍是權力的象徵,生殺予奪的大權都掌握在曹操手裡。
除了能帶「劍」還有一個「履」呢。「履」是鞋的意思。
還記得小學學的「鄭人買履」的故事嗎?就是買鞋的小故事。
你說,怎麼上朝開個會連鞋都不能穿了呢?三國上朝還真不能穿鞋,三國時上朝是跪在墊子上。跟現在的日本一樣,日本學的我們的習俗。你穿個鞋子全是泥巴。所以要先脫鞋。同樣道理,現在你去愛乾淨的朋友家也是要換一雙拖鞋進的。
現在漢獻帝把這項特權給了曹操,曹操就不用脫鞋了,感覺有點穿上鞋子踐踏皇權的感覺。
有這三項權力,曹操才真正算是一傀儡之下,萬人之上。
就像劉邦賞賜宰相蕭何這三項特權一樣。
這三項超級VIP特權還有出處。就是為劉邦打下天下與韓信齊名的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
小夥伴們,每天無獎問答,你知道漢初三傑的第三位是誰嗎?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讀史使人明智。小可後面打算專心做文史方面了,小可其他平臺的筆名叫司馬一。感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