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站封頂,京瀋高鐵有望年底通車
5月30日,上午京瀋高鐵星火站主體結構封頂,為年底達到通車條件奠定了基礎。此次封頂的鋼結構屋蓋施工噸位大、跨度大、精度要求高,屋蓋桁架面積4.2萬平方米,由多達1.5萬根杆件焊接組成。作為全線最大客站,星火站建築面積18.3萬平方米,總規模為7臺15線,最高聚集人數5000人,是新時代首都全面亮相的第一座大型客運樞紐。京瀋高鐵連接北京和瀋陽,建成後將成為進出東北的又一重要門戶,打造兩地間「2.5小時交通圈」。
瀋陽:連續五年躋身「新一線」
5月29日,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公布《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2020年,15個進入「新一線」的城市依次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佛山。其中,合肥和佛山第一次進入新一線城市名單,取代了去年的昆明和寧波。
重慶:嚴禁學位房
5月26日,重慶晨報官方帳號,發布了一則重要信息:《重慶三部門發文 入學資格不得與樓盤銷售掛鈎。》消息介紹:近日,重慶市教委、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了《關於貫徹落實入學資格不得與商品房銷售掛鈎規定的通知》,明確規定:各義務教育學校嚴禁與房產開發企業籤訂接受商品房買受人入讀中小學的合同或合約協議,房地產企業嚴禁以書面或口頭承諾方式與商品房買受人籤訂或約定中小學入讀協議。
佛山:提升公積金無房提取標準
5月27日,佛山發布《關於2020年度佛山市租房和無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標準的通知》,租房提取公積金,住房建築面積最高不超過144平方米(或套內面積120平方米),每平方米租金標準最高不超過35元/月。超出上述標準部分,由個人承擔。無房提取公積金,每年可提取額度最高為6930元,每一年度可提取一次。
數據
24城房價上漲租金下跌
5月27日,社科院發布的緯房指數(基於住房大數據和重複交易法的新型房價指數)報告顯示,4月,以一二線城市為主的核心城市房價快速回升,但同時住房租金出現較快下降。如果按一般的分析邏輯,租金下跌房價上漲,表明房地產泡沫風險在增加。對於市場風險是否可控,報告分析認為,還要看下半年走勢。
深圳:4月新樓成交量增長
深圳市房地產信息平臺數據顯示,4月份深圳一手住宅共成交3446套,環比和同比分別增長9.3%和27.4%;截至4月底,一手住宅去化周期約7.5個月,降至半年來最低;同期深圳二手住宅共成交7679套,環比和同比分別減少4.1%和增長1.4%。
50城合計土地出讓額1.6萬億元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今年以來土地成交額已突破千億元。其中,北京為1130億元,土地出讓額居前,杭州為1097億元,上海為1015.47億元。同時,50個典型城市合計土地出讓額1.6萬億元,同比上漲12%。其中,27個城市超過200億元,49個城市超過100億元。上述數據均刷新近年來同期紀錄。超過20億元的地塊44宗。其中,底價成交為11宗,佔比25%。23個城市土地出讓規劃建築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米,成都、重慶、蘇州3個地區超過2000萬平方米。
國家統計局:5月PMI為50.6% 較上月小幅下降0.2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今天發布的2020年5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6%,較上月小幅下降0.2個百分點,保持在50%以上,經濟保持恢復性增長勢頭。從分項指數來看,市場需求保持回升,企業復產保持穩定,勢頭稍有放緩,就業活動也相對穩定。新動能保持較快恢復勢頭,大型企業繼續保持較好支撐作用,企業對後市預期趨升。但市場需求恢復相對較慢,企業成本又有所增加。
往期回顧
1、2020年,瀋陽買房的思路
2、關於瀋陽能否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合理分析!
3、遼寧14個城市房價排行榜,東北從後隊變前隊,瀋陽迎來新一輪崛起的機會
4、龍湖去化6.3億,恆大去化10億,保利去化6.96億,你還在糾結瀋陽房價會不會下跌嗎?
5、渾南房價坐實2w、奔向25000,華潤頂價7000元獲取新市府雙瑞北地塊,配建政府租賃住房66000平方米
6、瀋陽樓市的下半場
免責聲明
正文由《二哥看樓市》團隊成員提供發表,僅供本公司合作夥伴、客戶使用,所引用信息皆來自公開渠道,內容和觀點傳遞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本平臺所發表部分文章資訊、內容來源網際網路,旨在傳導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請聯繫刪除。歡迎其它機構、自媒體、個人引用,轉載請註明出處《二哥看樓市》,原創作品可文章底部留言獲取「白名單」。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團隊對免責聲明條款和正文具有修改和最終解釋權。
以上為正文,來自二哥看樓市團隊;
買房路上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坎坷
全家人的積蓄、容不得半點馬虎
買房路上我們願意為您排憂解難
可以底部 加入「二哥看樓市交流群」
二哥也會不定期在群內與大家交流~
註:買房有風險,你需要個自己人!!!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二哥看樓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