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對於周星馳來說可以說是最風生水起的一年,前後有《漫畫威龍》,《家有喜事》,《逃學威龍》,《鹿鼎記》,《武狀元蘇乞兒》等多部電影上映,而且部部經典,票房口碑雙豐收。那一年香港十大最賣座的電影中星爺電影穩佔前五名,在這些電影中以杜琪峯導演的《審死官》獲得冠軍。星爺也憑藉該電影獲得第37屆亞太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並獲得當年臺灣金馬獎和隔年香港金像獎提名,所以1992年也被稱為「周星馳年」。
話說時隔將近30年,這部經典《審死官》中多位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員已經紛紛離我們而去,實在讓人不舍!
鄭君綿(1917年—1995年):「東方貓王」
電影中的胡知縣,人如其名,又老又糊塗,辦案糊塗,別人說什麼是什麼,在公堂上完全被宋世傑牽著鼻子走!該角色的扮演者是香港著名的演藝界多面手鄭君綿,他不僅是名電影演員,同時在話劇,電臺播音,歌曲唱作方面也有不小的成就。其中以唱歌方面最為突出。在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鄭君綿創作了大量的粵語歌曲,與當時的「廟街歌王」尹光互相合作,曲風詼諧鬼馬,十分的市井化,深得廣大民眾的喜愛。
20世紀70年代加入TVB,成為《歡樂今宵》的臺柱之一,擅於模仿卓別林和惡搞007,給當時很多人帶來了歡笑。鄭君綿同時因為在神情外貌上酷似當時的「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再加上各種歌曲都能駕馭,唱功了得,模仿他人唱腔又似模似樣,被演藝界稱為「東方貓王」
黃新(1926年—1999年):「精武門廚師」
認為有錢就能擺平一切,用兩車金子砸到宋世傑肯幫助自己兒子擺脫S人罪的陳祥富,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錢真是好東西啊!
黃新在1970年代就已經無線,參與電視劇的演出,是真正的老戲骨了。他最先都飾演反派,最出名的是與發哥合作《上海灘》,飾演心狠手辣的聶人王;直至80年代,黃新戲路開始轉變,不再一味地以反派形象示人,往喜劇方向發展。諸如《精裝追女仔》張敏父親,《A計劃續集》陸警警長秦沙展,《逃學威龍2》何老師之父。
他出演的角色不計其數,也是連續劇裡的常客。其中印象深刻的是他飾演的管家,什麼都照顧完,又能玩,是許多人理想中的管家形象。可惜這麼優秀的喜劇演員1999年時候離開了我們,生前最後參演的電影是李連杰的《精武門》,飾演害死霍元甲的廚師。
曾近榮(1927年-2011年):「一代化學老師」
在《審死官》裡扮演宋世傑的老師,一位大學士,關鍵時刻與新知縣合謀罷掉宋世傑的舉人資格,充分詮釋了什麼叫官官相護。曾近榮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熟,但是他的樣子大家一看就認得了。他就是在星爺《逃學威龍》裡飾演記性超乎常人的化學老師,「這位同學你叫什麼名字?你呢?」,「那位同學,笑得這麼開心,你也出來」。這些說起來就瘋狂腦部畫面的臺詞,大家應該都歷歷在目吧!
其實曾近榮還真是一位老師,不過是教中學中文。早年是香港著名家居節目主持人,口才很好,專門香港師奶答疑解惑,其「萬能」形象在香港家庭主婦們非常深入人心,都喜歡叫他「曾Sir」。
侯煥玲(1923年-2018年):「星爺御用阿婆」
在電影中侯煥玲給自己已經20歲的小孫子要人奶治療百日咳,這可真是一位最疼孫子的奶奶啊!話說侯煥玲還真是疼孫子啊!在《破壞之王》客串幫孫子買張學友演唱會門票的阿婆;在《喜劇之王》中聽說孫子不再砍人而去演習,高興的手舞足蹈;在《回魂夜》中利用孫子向媳婦復仇。由於多次在星爺電影裡飾演阿婆,侯煥玲被稱為「周星馳御用阿婆」,常常以搞怪和恐怖形象出現在鏡頭前。
其實阿婆成為演員只是偶然,她從少年時期就開始工作,直到60多歲生病被迫停下。後經人介紹當起臨時演員,於是,以六十七歲高齡闖進娛樂界。首部有對白的作品就是與大咖合作,周潤發和曾江主演的《喋血雙雄》;之後專做特約演員,第一部戲就和鄭少秋合作。阿婆由於要照顧自己的弟弟終身未嫁,孑然一身。最後95歲高齡逝世。
施介強(1958—2018年):「瘦虎肥龍中的肥龍」
電影裡車保羅一起飾演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的官差,負責前往山西傳召犯人。施介強這個人沒有什麼額外的事跡,網上的關於他的資料並不多,是個很低調的人,主要還是拿作品裡面的角色說話。其中與好友車保羅一起在《威龍闖天關》合作,引申出「瘦虎肥龍」這個組合,此後兩人多次合作,可謂是笑料十足。
之後肥龍自己也參演了多部熱門喜劇電影,例如《開心鬼》,片中施介強演了一個好色但是很蠢萌的工友,被開心鬼整蠱的很慘;在電影《最佳拍檔》中肥龍飾演男人婆的手下,相當的滑稽可愛,圈粉無數,雖然胖,但是不招人討厭,按行話說這樣的人特別有眼緣,放到內地就是嶽雲鵬啊。
王天林(1928年—2010年):「鬼才之父」
王天林在電影中飾演鞋店老闆,宋世傑一張嘴能顛倒黑白,死人也能說活了,但遇到能言會道的生意人怕也是退讓三分啦!
王天林大多數人都不熟悉,大家更熟悉的是他的兒子王晶,以前稱「鬼才導演」現在成「爛片導演」。王天林一直都是做電影電視的幕後工作,只會偶爾在幕前客串。縱看王天林的一生,幾乎是離不開電影。10歲開始就跟著做電影的叔叔討生活,13歲在戲院打雜,19歲在電影公司做膠片衝洗員,之後錄音助手,場記等等一切電影幕後工作王天林幾乎都做過,他也藉此學到眾多手藝技術,逐步從片場小人物成長成片場導演。也因此他身上的頭銜也特別多,導演、編劇、演員、監製,場記,收音等等。一生經手的片子無數。在藝術上,這位老前輩稱不上什麼大師級人物,但作為一位大型公司導演,他絕對是一位多元能力人才。
梅豔芳(1963年—2003年):「香港的女兒」
最後這位我相信不用多做介紹,這位絕對是我們一代人的回憶,當之無愧香港無論是影壇,歌壇的女神級人物(不接受反駁!)。在唱歌,演習這兩個方面,這位女神都做到無可挑剔。曾憑藉《胭脂扣》拿下金像獎、金馬獎、金龍獎和亞太影展四料影后 。兩奪金像獎最佳女配角。芳女神戲路十分的寬泛,文藝、動作、喜劇等各類角色她都能駕馭自如。
以往星女郎大多都是充當周星馳的花瓶,而梅豔芳卻在電影裡以刁蠻、善良、直爽而武藝超群的設計令她遊刃有餘地與星爺平分秋色,相輔相成。成為第一位沒有淪為花瓶的「星女郎」。星爺自己都評價說:「她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演藝天才,能夠同她合作過,是我的榮幸!」
星爺的電影之所以那麼受歡迎,除了周星馳自身的喜劇天賦和魅力之外,就是電影中的每個人物尤其是配角也撐起了整部電影,讓整部喜劇立體化,而不是主角的一枝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