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網訊 12月4日國家憲法日,大渡口中學與東至縣檢察院聯合,開展「沐童.童心驛站」未檢法制進校園活動,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更好地推動民法典實施。
東至縣檢察院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大渡口中學法制副校長宋琳春舉辦了《民法典》守護「少年的你」法制講座,講座從「民法典守護未成年人的各個年齡段分析」「以案說法,民法典對未成年人權益的保護」和「青少年如何學習運用《民法典》」等三個方面為師生做了深入、細緻地解讀。宋檢察官認為《民法典》的頒布在實現民事立法體系化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她以經典案例分別對《民法典》的重大修改條文及爭點問題進行了闡釋,並指出了很多值得繼續深入研究的課題方向;強調《民法典》是一部有溫度的法典,很多條文都是對現實問題的回應,是從保障人民權益角度出發做的制度設計,能夠在實踐中保障人民權利。
宋檢察官的講座一如她對民法的熱愛一樣充滿激情、專業又不失幽默,講座兼具理論性與現實性,讓每一位聆聽者感受到了《民法典》的魅力。
某教師說,講座通過例舉具體、典型的案例,為學生分析、講解了未成年人相關的法律知識,進一增強青少年法律意識,加強青少年自我安全防範意識。在交流互動中,同學們強化了要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意識,明確了在學習生活中一定要「提高鑑別力、抵制不良誘惑,做到自我安全防範」的觀念。
某班主任說,講座針對青少年中部分學生性格急躁、自控能力較弱、法制觀念淡薄的一些不良現象,用生動的案例、深刻的教訓,警示學生要遵紀守法,不要做讓個人後悔、家庭蒙羞、社會不安的糊塗事情,教育青少年要充分認識吸菸喝酒、沉湎網絡、打架鬥毆的嚴重危害,正確處理好各種關係,充分珍惜大好的學習時光,以真才實學回報家長和社會。
校領導表示,本次活動進一步促進了全體同學遵紀守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高了全校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加強了廣大同學的法律意識,營造了「學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圍,為構建和諧、文明的校園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精彩、生動的講座,贏得了師生們的熱烈掌聲,使大家對法律有了更新、更深的認識,促進了學生遵紀守法良好習慣的養成,有力地推動了平安和諧校園的創建工作。同學們紛紛表示,決心做一個學法、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好學生好公民。
本報記者 王浩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