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iPad面試之後,它的定位是在iPhone和MacBook之間一個一個單獨的產品線。但是隨著iPad的更新,2015年蘋果發布iPhone6S的時候捎帶手發布了iPad Pro這一新的產品線,將iPad的定位拉高到了生產力的地步,伴隨iPad Pro的發布蘋果發布了Apple Pencil和Magickeyboard兩款配件,一款定位於繪圖以及筆記領域,另外一款注重文字輸入,我也於2017年入手了iPad Pro10.5這款平板,兩年的使用下來,自己不畫畫所以Apple Pencil入手兩次最後都是不見了,鍵盤之前搭配的是羅技K380使用,受限於iPad 上面文字編輯的軟體,更多時候都是在家的時候聊天會用到,大部分時間都是處在買後愛奇藝的狀態。
事情的轉機來到了2020年,蘋果更新2020款iPad Pro的時候打出來的廣告語是:"你的下一臺電腦,何必是電腦"將觸控板的功能加入進去,並且在之後的系統更新中也對之前的iPad增加了滑鼠的更優方案的支持。在這個時候我也發現了一款叫做石墨文檔的軟體可以做到多平臺同步的情況下文字編輯功能很棒,可是在此之前已經將自己的羅技K380鍵盤出手了,並且也不喜歡K380鍵盤的手感,於是就在看能支持iPad的機械鍵盤以及藍牙滑鼠,畢竟自己目前在用的iPad接口還是Lighting,不能像新款的iPad那樣通過擴展塢連接有線滑鼠。
確定下來之後就開始找合適的產品,因為已經明確了自己想要的產品就是藍牙的鍵盤以及藍牙滑鼠。在鍵盤上面如果有專門針對iPad所做的機械鍵盤的話那就是優先考慮的了。於是就在網上找有沒有類似的產品,發現黑爵有專門推出一款機械鍵盤就是應對iPad這樣的設備,軸體上面是粉軸和蘭軸,經過和客服人員的溝通粉軸的手感和紅軸類似。滑鼠上面也有無線並且是粉色的。畢竟這個弄好之後也不是自己一個人用,女朋友偶爾的可能也要用一下,於是就確定了鍵盤還有粉色的滑鼠。
等待了幾天就收到了快遞,拆開快遞盒之後就是兩款產品的包裝了。包裝上因為是一套鍵盤滑鼠的套裝,這次就是一次開兩個箱,開心。
開箱完成,滑鼠和鍵盤,鍵盤是62鍵位的設計,本來就是給iPad用的,主要是用來文字輸入的工作,60的鍵位便攜同時不影響使用,滑鼠和鍵盤都是內置鋰電池,至於這兩個設備的續航時間的話使用過後進行之後才能得出來結論。
鍵盤裡面的包裝就是一根彎口的數據線用來給鍵盤充電同時也可以直接連接到電腦上面進行有線模式的使用,並且還有可供更換的ESC、空格鍵、回車鍵的三個不同顏色的鍵帽。
鍵盤的左側就是開關以及typeC的充電口,波動開關到藍牙打開的狀態鍵盤就可以開機開始工作啦。
藍牙的連接方式也比較簡單,按住FN+Q、W、E就可以進行藍牙配對,可以三個鍵分別映射一個設備,這樣的話就可以在多個設備之間來回切換啦。在iPad裡面看到這款鍵盤的名字之後點擊連結之後就好了。
這就是鍵盤的使用模式了,鍵盤本身是帶一個iPad的支架槽,可以在進行文字錄入的時候 將iPad放置在支架槽內,傾斜的角度正好方便打字的時候預覽屏幕上的內容,鍵盤開機之後就有背光亮起,支持目前主流的幾大手機電腦系統,多個設備切換,藍牙連接上面可以通過Fn+QWE三個按鍵分別映射不同的設備,從而進行多個設備之間的切換。
來到滑鼠的背面,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天真了,當時光看了是無線滑鼠,忘了看是不是藍牙無線,滑鼠下面是有一個接收器。既然不是藍牙的滑鼠的話那就只能這個滑鼠給電腦使用了。滑鼠的開關也是在底部,使用的時候打開底部的開關即可。
鍵盤的左邊有一個旋鈕,下意識的知道這個應該啊是用來控制音量使用的,試了一下發現就是這樣。旋鈕的阻尼感適中。 鍵盤體積大小的限制沒有專門的功能按鍵區,但是有這樣的一個音量旋鈕的話也會方便在日常文字編輯的使用,個人iPad屏幕亮度一直都是設置的自動,編輯文字的時候喜歡放一些音樂,有一個音量旋鈕可以方便控制iPad音量大小,畢竟用iPad Pro的4揚聲器聽歌還是挺震撼的。
連接之後發現鍵盤的數字區也有一些快捷設置的功能,比如調節屏幕亮度什麼的。對於我一開始選擇鍵盤的需求來說的話,專門用來打字的話類紅軸的手感省力的同時也在打字的過程中聲音比較小,帶出門打字也不會影響到別人,畢竟自己在家裡面用的是青軸的鍵盤。
然後就是滑鼠,因為自己當時看錯了,看到無線滑鼠想當然的就理解為是藍牙滑鼠了,但是都已經入手了,就不折騰了。粉色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就變成了猛男配色,但自認為自己並不是猛男,女朋友看到這個滑鼠之後就說要不給她,哈哈哈。那就給她。
滑鼠的左側還有三個按鍵,在遊戲裡面會有相對應的操作,但是由於自己很少打遊戲,所以這個也就很少用到了。
滑鼠的接收器放在擴展塢上面,滑鼠底部的開關打開之後滑鼠就可以開始使用了。
總結,所謂生產力,不是看廠家怎麼宣傳,就像M1晶片的MacBook 系列提高的是Fcp下面的剪輯,但是在常規的非編軟體中還是表現尚可,iPad上面的生產力也是,繪畫用來畫畫的話,也是生產力,但是對我來說,能在外面用iPad來編輯文稿也是生產力,加上鍵盤之後更方便文字的錄入工作,滑鼠本來想法是挺好但是用來給iPad用還是不太行,所以就給電腦用了,生產力工具一定得是適合自己工作流程的,不然的話就是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