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啟動「科技青年35人引領計劃」 讓更多年輕人脫穎而出

2020-12-23 瀟湘晨報

不限國籍、不限行業,年齡是唯一的「硬指標」——記者昨天從市科委獲悉,由市科技工作黨委、團市委、中科院上海分院、市青聯指導,市青年科技人才協會主辦的「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領計劃」(上海科技35U35,簡稱「ST35」)昨天啟動。

該計劃旨在探索更有利於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的評價和選拔機制,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全球視野和創新影響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評選將分別從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國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等戰略方向,每年選拔35名獲獎者和15名提名者。

報名程序既簡約又「另類」,讓更多年輕人脫穎而出

市青年科技人才協會秘書處相關負責人說,「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領計劃」門檻低、規則簡單,為的就是最大限度讓科創青年人才被「看見」。根據公布的參評條件,ST35評選唯一稱得上「硬指標」的就是年齡不得超過35歲(截至2021年1月1日),即至少主導開展過一項研究或主導創辦過至少一家企業的「86後」,都有機會「一戰成名」。

和以往的各類科技評選相比,ST35的報名程序既簡約又「另類」:用50個字說明申報理由,用1000字簡要論述相關成果的創新點、科學價值以及對相關領域的影響等。年輕人可以把參評過程看成是參加一場「科技好聲音」——用50個字打動評委,讓他為你「轉身」。

ST35更是打破了國籍和地域的限制。根據申報條件,申報人所主導的科學研究或技術發明,具備前瞻性或顛覆性或公益性,主要來自上海市或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範圍。不求「在上海」,只要「為上海」,或符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都可參評。

不唯論文、職稱、獎項,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

「我主導的一項成果完成了國產化替代,但我沒有論文,能否報名參評?」「當然可以。」一位企業技術人員的諮詢,得到了肯定回答。

昨天是ST35對外發布的第一天,諮詢電話已成「熱線」。「社會的關注度超出我們想像,尤其是企業界。」市青科協秘書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受論文、獎項等硬性指標限制,企業科技工作者較難獲得項目資助;而現在,年齡、資歷、論文等阻礙科技青年發揮創造力的「路障」正在逐漸被清除。在遴選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方面,實際能力越來越被看重,來自不同「賽道」的人才在競技場上都能獲得機會。

據了解,諮詢者中有的發過論文,有的沒有;有的從事的研究有專項經費支持,有的沒有;有的在科研機構,有的在企業……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著ST35的評選初衷——淡化「標籤」、破除「四唯」,讓更多人有機會走到臺前。打破限制,拓展申報領域,就是為了不拘一格評價和選拔青年科技英才,將他們「扶上馬,送一程」。

為科技青年搭建成長「天梯」,上海「一馬當先」

求賢若渴,是一個處於發展與創新之中的城市的基本特徵。近年來,上海堅持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始終把營造世界一流的青年人才發展生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ST35評選推出之前,上海已有「啟明星」「揚帆」等多個面向35歲以下年輕人的科技人才計劃,不斷探索新的人才遴選方式,全鏈條培養青年科技人才。

35歲前後是科研工作者的創新「黃金期」。早在1991年,上海就開設了以35周歲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為資助對象的「啟明星計劃」;2014年,上海市又將人才培養計劃體系從「啟明星」的35歲再往前推了3歲,設立面向32歲以下年輕人的「揚帆計劃」;今年,針對越來越多的前沿學科跨界、交叉、融合的新趨勢,上海又在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擬資助項目清單中增設「原創探索」類項目,入選者的平均年齡為36.7歲,最年輕的29歲。

【來源:文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領計劃啟動
    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領計劃啟動 2020-12-07 14: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啟動科技青年35引領計劃:鼓勵科技青年耐得住寂寞 看得見全球
    攝影:本報記者孫中欽(來源下同)為探索更有利於青年科技人才出彩和成長的評價和選拔機制,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全球視野和創新影響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領計劃」(上海科技35U35)正式啟動。
  • 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創新影響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上海科技青年35人...
    今天,2020「青科講壇」暨上海青年科技峰會在世博中心召開。,努力為科技青年打造廣闊舞臺,為科技青年投身上海全力建設全球科創中心、加快提升科技策源功能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活動現場,8位青年科技先鋒與上海科技大學青年代表共同發起了新時代科技青春宣言:《青年科技峰會-上海宣言》。
  • 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在浙江紹興召開 「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
    12月10-11日,由浙江省委人才辦、紹興市委市政府、《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主辦的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頒獎典禮在浙江紹興舉行。重磅發布了第四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區榜單,35位上榜者中包括發明家、創業家、遠見者、人文關懷者及先鋒者五大類別,涵蓋生物醫療、智能計算、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技術領域。
  • 35位頂尖青年科技領袖齊聚魯迅故裡!TR35榜單即將在此揭曉
    不管是理論研究、技術研發還是商業發展,科學技術創新都離不開人的努力。自 1899 年創刊以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一直都是科技創新的倡導者和見證者,致力於關注技術突破與創新。關注年輕人的力量,這是自《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成立起就秉持的初心。
  • 2020中國平安「勵志計劃」啟動 百萬獎學金鼓勵青年勵志創新
    今天,2020中國平安「勵志計劃」(以下簡稱「勵志計劃」)正式啟動,將同全球「勵志青年」共同探討金融、科技如何助力社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勵志計劃」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於2003年8月正式啟動的長期公益項目,旨在鼓勵全國高校學子勵志報國、發奮圖強,開展學術研究,探索有利於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新觀念、新理論,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 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召開,揭曉中國35位青年科創人才
    12月10-11日,由浙江省委人才辦、紹興市委市政府、《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主辦的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頒獎典禮在 「名士之鄉」 紹興舉行。本次峰會致力於關注技術突破與創新,推動全球青年科技領軍人才和硬核科技資源在浙江加快集聚。
  • 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召開 揭曉中國35位青年科創人才
    12月10-11日,由浙江省委人才辦、紹興市委市政府、《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主辦的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頒獎典禮在 「名士之鄉」 紹興舉行。本次峰會致力於關注技術突破與創新,推動全球青年科技領軍人才和硬核科技資源在浙江加快集聚。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2020年中國區榜單
    韓達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2020年中國區榜單 2020-12-11 13: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港澳青年學生南沙「百企千人」實習計劃啟動
    「百企千人」實習計劃啟動禮在廣州南沙「創匯谷」粵港澳青年文創社區舉行。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豪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7月22日,2020年港澳青年學生南沙「百企千人」實習計劃啟動禮在廣州南沙「創匯谷」粵港澳青年文創社區舉行。
  • 上海、臺灣、香港、澳門四地青年心中的「嚮往之城」之怎樣的?今天...
    今天,由靜安團區委、上海廣播電視臺團委、上海報業集團團委、華東建築集團團委共同舉辦的「青年嚮往之城」交流分享會在SMG 陽光教室舉行。圖說:四地青年交流互動。上海、臺灣、香港、澳門四地青年通過生動精彩的TED視頻互動形式,分享了各自城市的特質,以及心目中的青年嚮往型城市。
  • 讓青年科研人才脫穎而出(創新談)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就要重視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要高度重視青年科技人才成長,使他們成為科技創新主力軍。日前傳來好消息:自2017年首次召開人才工作會議以來,中國農科院取得多項重大原創性科學發現,首次成功克隆雜交稻種子,解決二倍體馬鈴薯自交不親和與自交衰退難題……取得如此多的成績,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農科院大力構築人才高地,優化創新生態,讓青年科研人才脫穎而出,挑起了科研大梁。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 臺灣青年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體驗之旅在深啟動
    朱族英 攝中新網深圳12月5日電 題:臺灣青年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體驗之旅在深啟動作者 朱族英深圳水圍檸盟人才公寓暖色的樓牆、具有創意的圍欄塗鴉、透明的走廊吸引了臺灣青年們一輪又一輪地參觀;在騰訊總部大廈裡,臺灣青年們紛紛舉起手機拍下自動駕駛汽車模型,還和機器人進行遊戲互動;在深圳福田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社區裡
  • 《探索與爭鳴》創刊35周年學術研討會暨第一屆全國優秀青年學人...
    夏立 陳鍊 通訊員阮凱 李秋祺 洪韻佳 張宇昭)11月29日,「時代變革與學術發展——《探索與爭鳴》創刊35周年學術研討會暨第一屆全國優秀青年學人年度論壇啟動儀式」在上海市社聯舉行。同時,這本刊物一直和青年學者一起成長,刊物的全國青年理論創新獎徵文和優秀青年學人支持計劃,均得到學者、學術管理和評價機構、媒體的大力支持。青年學者是學術創新、傳承的重要力量,也是社聯重點聯絡和團結的力量之一,舉行第一屆全國優秀青年學人年度論壇的啟動儀式是服務青年學人的又一有力舉措。
  • 「手」護營造「技」往開來 中國文保基金會啟動青年匠師培育計劃
    「手」護營造「技」往開來 中國文保基金會啟動青年匠師培育計劃 2020-11-03 20:25:21——傳統木作營造實訓」2日在上海朱家角正式開幕,標誌著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鄉土建築保護與發展專項基金管委會、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科技保護專項基金管委會共同主辦的「青年匠師培育計劃」正式啟動。
  • 「普陀育青計劃」-兩岸青年職業發展實踐訓練營啟動
    「普陀育青計劃」-兩岸青年職業發展實踐訓練營啟動 2019年04月29日 09:4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29日上海訊 助力臺灣在滬青年大學生職業發展的「普陀育青計劃」於4月27日在上海市普陀區環球港舉辦啟動儀式。
  • 上海自貿區啟動實施「全球營運商計劃」
    在上海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和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背景下,上海自貿試驗區主動謀劃,16日在自貿試驗區保稅區域正式啟動實施「全球營運商計劃(GOP)」,旨在推動企業做大市場、做大增量、做強能級,成長為全球營運商。  當天啟動儀式上,首批41家企業與上海自貿試驗區保稅區管理局籤署全球營運商計劃戰略合作備忘錄。
  • 勵志青年同逐夢 2020中國平安勵志計劃總決賽圓滿落幕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陳煜波教授,南開大學黨委常委、博士生導師梁琪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張翼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特聘教授、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馬利莊教授,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首席科學家萬碧玉博士等15位金融、科技領域的專家擔任大賽評委。
  • 「金團合作」六大計劃啟動
    本報訊(記者黃合 通訊員 施寒瀟)昨天下午,共青團寧波市委與寧波銀保監局黨委籤署框架合作協議,啟動「金團合作」六大計劃,為懷揣著創業創新夢想的廣大甬城年輕人送去「真金白銀」的支持。據悉,六大計劃具體包括實施農村青年創業夥伴計劃、培育青企單打冠軍計劃、「跑小青」助力效能提升計劃、深化普惠金融服務計劃、助力創業創新保障保險計劃、推動青年幹部交流成長計劃。
  • 嶽陽醫院十人入選2020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揚帆計劃
    我院在2020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揚帆計劃申報中取得重大突破,孫曉穎、華亮、楊豪傑、王軼、楊文笑、吳志偉、楊雅薇、劉雅楠、鄭寒丹、陳豔焦10位青年才俊入選2020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揚帆計劃,彰顯了我院青年中醫人才培養的卓越成效,為我院學科人才建設及臨床研究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