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7 07:14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我市舉行「四新」行動項目觀摩暨衝刺三季度工作會議
奮力衝刺三季度,夯實全年「基本盤」
創源動力。 通訊員 劉列 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攝
再過不到一個月,三季度即將收官;過完三季度,全年各項工作將進入「交卷時刻」。
三季度的工作成效直接影響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直接決定全年收官的基本成色。
狠抓當下,大幹當前。5日,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市長韓立明,用一天時間,再次分別帶隊觀摩「四新」行動項目,並召開衝刺三季度工作會議,對「四新」行動進行調度,對衝刺三季度工作進行部署,確保全面打贏「收官戰」、奮力奪取「雙勝利」。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龍翔、市政協主席劉以安、市委副書記沈文祖等市領導,以及各區委區政府、市相關部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參加。
聚焦「雙循環」,推進「四新」行動
5日的現場觀摩項目位於溧水區、高淳區。
本次觀摩是我市「四新」行動啟動以來的第五次項目觀摩會。至此,全市12個板塊中,已經現場觀摩了10個。
5個月以來,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各方面廣泛動員、積極參與,逐步形成了狠抓「四新」的行動共識和力求上遊的爭先氛圍,取得了預期成果。
——達到預計序時進度。1-8月,346個新基建項目以及30個新基建產業載體項目完成年度計劃的74%;新產業重點項目累計投資完成年度計劃的83%;新都市239個項目開工,開工率達92%。項目推進總體符合預期,達到序時進度。
——呈現不少特色亮點。25項國家級在研項目列入關鍵核心技術項目儲備庫,科工領域供應鏈供需對接會成功舉辦,產業鏈穩定性不斷增強。8月舉辦了30場夜間主題促銷活動,同時遴選了21個亮點項目補充納入整體項目庫,社會消費活力持續復甦。
——發揮綜合支撐效應。1-8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幅比1-7月提高0.4個百分點,社零總額下降幅度收窄1.2個百分點,限上社零自疫情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四新」即期效應進一步顯現,對全市經濟的拉動作用越來越顯著。
5日,兩支觀摩隊伍所到之處,也集中展現了「四新」行動的新進展、新成效。
新基建正形成新帶動——
位於溧水區的南大校友經濟產業園是南京首個校友經濟特色產業園,項目將推動新基建關聯產業項目一體化建設,打造以新基建為支撐的產業生態,培育扶持市場主體,提升龍頭企業的核心帶動能力。目前,園區已經引進校友企業15家,其中傑出校友企業8家。
新消費正形成新熱點——
雅達產業園休閒旅遊項目緊鄰高淳老街、固城湖畔,是高淳區推動傳統的消費「物品」理念向新型的消費「健康」理念發展的重大新消費項目。該項目為2020年市重大項目,總投資約42億元,2020年計劃投資10億元。
新產業正形成新動能——
溧水區欣旺達動力電池項目,採用行業領先的鋰離子電池製備技術和工藝,產品將滿足於高端新能源汽車的需求。目前一期已竣工投產,二期主體在建,項目建成後預計年新增銷售200億元,稅收7.5億元。
新都市正形成新支撐——
固城湖退圩還湖工程是高淳區打造濱湖新區,集生態、灌溉、防洪、供水、航運等為一體的重大新都市項目,對優化高淳防洪調蓄能力、強化固城湖供水保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項目總投資約30億,2020年計劃投資11億元。
張敬華指出,各方面要發揚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堅持問題導向,加大補短補軟補缺,以更有針對性的紮實舉措,推動「四新」行動不斷取得更大成效。
新基建要聚焦「實物量」發力。按照三季度實現開工率100%目標,對尚未開工項目,要專人對接、專班跟進,全力以赴促開工。
新消費要聚焦「抓回補」發力。九月份是消費旅遊的傳統旺季,要圍繞餐飲、文化、體育、旅遊等領域疫後復甦消費需求,大力培育線上經濟、夜間經濟、首店經濟等新模式新業態。
新產業要聚焦「拓市場」發力。大力促進本地供應鏈建設,全力支持新業態發展壯大,抓實重點平臺和應用場景的開發建設,推動更多領域的平臺項目建成落地。
新都市要聚焦「出精品」發力。要搶抓工程施工的有利時節,聚焦宜居生活提品質、綜合服務添活力、安全韌性補短板、基礎設施強功能等四個領域,提高組織程度、加強統籌協調,加大各方面人力物力投入,不當「二傳手」、全力「打主攻」,力爭在國慶前建成推出一批精品項目、樣板工程。
衝刺三季度,劃定「六個重點」
「下半年以來,全市經濟發展延續了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指標向好勢頭繼續鞏固,發展新動能繼續增強,板塊特色亮點繼續增多。但隨著宏觀形勢的變化,經濟運行面臨很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
張敬華強調,全市上下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辯證把握宏觀大勢,積極搶抓發展機遇,按照前三季度增長目標,堅定信心、頂壓前行。他為全市衝刺三季度「劃重點」——
重點1:疫情防控要常抓不懈。
目前,防控形勢總體向好,但各方面不能麻痺鬆懈,要加強疫情分析研判,加強重點環境監測,加強重點群體防控,做足做細各項準備,全力抓好常態化和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
重點2:創新任務要落實落細。
要進一步增強創新發展的戰略定力和行動自覺,在創新名城這盤大棋中找準自身定位、發揮應有作用。
重點3:工業經濟要提檔加速。
工業穩、經濟才能穩。製造業板塊要發揮支撐作用,主城區板塊要儘快取得突破,全力以赴推動工業經濟平穩向好發展。
重點4:強鏈補鏈要加力推進。
要大力實施強鏈補鏈行動計劃,全面落實「鏈長制」責任,對每條產業鏈重點培育的30家左右企業要落實屬地管理、加大支持力度。要迅速掀起招商突破「金秋攻勢」,主動跟進、積極推介,藉助金洽會、軟博會等會展活動擴大招商成效。
重點5:社會民生要持續用力。
要聚焦聚力、用心用情,切實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按時完成年初既定的一系列民生事項,確保相關支撐指標過線達標。要穩住居民就業、補齊民生短板、守住安全底線,堅決維護城市安全穩定。
重點6:「十四五」規劃要深入展開。
要謀劃好事關南京中長期發展的戰略任務,深化研究發展目標、經濟增速、人口規模、空間布局等關鍵內容,部署對全局工作具有牽引性的一批重大項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舉措,爭取把事關南京發展全局的重大事項更多地納入國家和省「十四五」規劃。
打好收官戰,弘揚「一線工作法」
「今天參會的都是各條線各板塊的主要領導,大家的工作能力、工作狀態,直接關係到各條線各板塊的工作成效。」
張敬華強調,各級領導幹部要加強學習,深入一線、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查找問題、尋找思路,沉下心來把自己的事情辦好。
要提升對標找差、互學互鑑的能力。加強學習的自覺性,保持政策的敏銳性,增強謀劃的前瞻性。面對新的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任務,面對創新名城建設的繁重任務,必須堅持「創新的事情創新辦」,善於用新眼光新思維新辦法,處理新問題新矛盾新短板,看問題看得遠、幹事情幹在前,始終走在同類城市前列。
要提升推進產業、落地項目的能力。把握產業的規律,構建壓茬的機制,打造周到的服務,以更新的改革舉措、更優的營商環境,加速推動市場主體活力湧現、經濟發展提速升溫。
要提升統籌全局、平衡兼顧的能力。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一手抓短期任務,一手抓中長期謀劃。要進一步明確工作重點,以更強的責任感緊迫感抓好「六穩」、抓牢「六保」、抓實「四新」,衝刺九月份、收官三季度,為奮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夯實「基本盤」。
南報融媒體記者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