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斥的「龍蝦教授」喬丹·彼得森

2021-01-10 澎湃新聞

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喬丹·彼得森,可以說是當今最具爭議性和話題度的學者。加拿大認知科學家Paul Thagard

認為

,「如果你喜歡基督教神話學、狹隘的個人主義、模糊的玄學和存在主義焦慮症,那彼得森就是你眼中的哲學大師。」這位自我標榜為「古典自由主義者」的反政治正確新星,又一次作為遭到排擠的「受害者」而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喬丹·彼得森

一張合照引發的風波

據紐西蘭先驅報3月22日報導,紐西蘭最大的連鎖書店Whitcoulls決定下架喬丹·彼得森的暢銷書《十二條人生法則》,原因是後者在紐西蘭舉辦巡迴講座期間,曾與一位T恤上印有仇穆標語的粉絲合照,照片隨後流傳至社交網絡。在一封被披露到推特上的郵件中,Whitcoulls表示,「…作為一家嚴肅看待自身對社區的責任的企業,我們相信在這樣的時刻支持這位作者是不對的。」

但該書店的決定隨即在社交網絡被斥為「偽善」。有批評者發現,雖然Whitcoulls下架了皮特森的《十二條人生法則》,同時卻仍在銷售希特勒的《我的奮鬥》一書。

圖片來自書店官網。截至本文發表,《我的奮鬥》一書仍然在售

彼得森曾於今年2月到訪紐西蘭,開辦巡迴講座。在這張引發爭議的照片中,彼得森親切地把手搭一位「VIP參會者」的肩上,後者身著一件印有「我是一名驕傲的恐伊斯蘭者」字樣的T恤,3月20日,劍橋大學神學系在一條推特中表示,神學系此前經進一步評估,已撤回讓彼得森前來訪學的邀請。劍橋大學神學系未在這條簡短的推特中披露詳細的原因。不過,3月26日,劍橋大學校長Stephen J. Toope在對該事件的

聲明

中暗示,除了基於學術上的考量,劍橋神學系也是因為注意到了彼得森與「驕傲的恐伊斯蘭者」的合影而「重新考慮了他的訪問學者資質」。Toope教授還寫道,「Peterson教授非正式地認可了(我是一名驕傲的恐伊斯蘭者)這一標語所傳遞的信息,而神學系則致力於促進不同信仰間的相互理解,且以此為傲,兩者背道而馳。」

但Toope教授也在聲明中表示,在大學內共同體內,應對所有人尊重相待,即使是面對那些我們完全不能認同的人,「對一所大學而言,妨礙思想的自由表達是不可接受的。」

彼得森也在其個人網站上對該事件作出了

回應

,他質疑劍橋作出撤回邀請的決定是迫於來自學生的壓力,並指出,在劍橋神學系發布聲明的三分鐘之前,劍橋大學學生聯合會就發推表示,看到神學系撤回了對彼得森的訪學邀請而尤感「寬慰」,稱如允許彼得森前來訪學將「與劍橋的原則背道而馳」。彼得森指責神學系「作出了一系列錯誤的判斷」,認為後者在推特上發布撤銷邀請的聲明這一舉動「自戀、自得、自欺欺人」。

喬丹·彼得森(左)與一名T恤上印有

「我是一名驕傲的恐伊斯蘭者」字樣的粉絲合照。

直面真相的反政治正確鬥士,還是歪曲事實的右翼旗手?

儘管不乏有人在社交網絡上為彼得森辯白,聲稱與一個衣服上寫著仇穆標語的人搭著肩膀合照不能代表彼得森認同其價值觀,彼得森也對《泰晤士報》表示自己在合照時沒有注意到那件T恤,他還認為他的作品和觀點「給世界上那些迷失絕望的人們帶去了自信」,他的講座是在「拯救生命」,因為他「讓那些在自殺邊緣徘徊的人們」得以繼續生活下去。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彼得森一貫的用學術名詞包裝起來的保守話語的確吸引到了一些白人至上主義者和另類右派(alt-right)擁躉。在去年那場著名的

辯論

中,彼得森還被中文網際網路譽為代表「硬核理性」迎戰「白左女權主義」的智識領袖。

彼得森出生於1962年,在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和麥基爾大學接受了心理學教育,並從1998年起在多倫多大學心理學系任教至今。

雖然彼得森本人的專業領域僅限於臨床心理學,但他卻常常以「全知全能」的博學形象示人,左翼評論家哈裡森·弗盧斯在雅各賓雜誌上

嘲諷

他有著「從動物學到流行心理學的經驗式的見解」:他因之得名的驚人之語「龍蝦的神經系統與人類相似,因而龍蝦的大腦制約了我們的社會建構」,早已被

證明

是荒誕不經的偽科學;《衛報》還

指出

,他曾在2018年4月的一則訪談中,質疑氣候變化的科學性,因為「數據背後有太多意識形態的因素滲入」;彼得森的網絡論戰事業,則始於一系列對

加拿大C-16人權法案

的解讀,稱法案中旨在推動性別認同自由表達的條款是對言論自由的侵犯(他的說法遭到了其他學者和律師的)。

反對

史蒂夫·班農

用辯論對抗非理性的偏見

與之類似的,去年9月,川普的前任幕僚、被廣泛視為新納粹和另類右翼代言人的史蒂夫·班農,曾受邀出席《經濟學人》和《紐約客》的年度活動。但消息一經放出,兩家知名雜誌都遭到了來自其讀者乃至員工的強烈抗議。消息公布還不到24小時,《紐約客》主編David Remnick就發布聲明表示已撤銷對班農的邀請;同時,《經濟學人》主編Zanny Minton Beddoes也發布聲明表示對班農的邀請依然有效,她在聲明中寫道:「由意見相近的人們在回聲室裡自說自話無法塑造一個開放社會的未來,這種未來只能在持不同觀念的不同個體彼此的交鋒與論爭中誕生。」

如何與宣揚反自由主義價值的人物接觸值得我們嚴肅看待。雖然遭到了《紐約客》和劍橋神學系的拒絕,但班農和彼得森事實上都擁有相當廣泛的受眾和擁躉——後者的推特粉絲超過一百萬,YouTube頻道的訂閱人數接近兩百萬,他的聽眾裡不但有新納粹主義者,也有給希拉蕊投票的大學生——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現狀。如心理學家Christopher Dwyer教授

所說

,彼得森的問題不在於他的邏輯或者他論述的內容,而在於他的言論與其受眾先在的信念不謀而合。這種信念甚至不需要事實的支撐。政治正確的監管能促使這種信念改變嗎?恐怕不行。

去年2月,左翼知識分子齊澤克曾在獨立報上

撰文

,一方面指出彼得森看似冷靜縝密的科學論證背後常常依賴的是未經證實的理論,另一方面,他也批判自由主義者自身的局限性:政治光譜的兩極採取的是相近的策略——政治正確的監管者在對抗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的鬥爭中,和許多右翼人士一樣撒謊成性、選擇性呈現事實——假裝問題不存在和誇大問題的威脅一樣糟糕。

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曾經說過,如果我們不相信那些為我們所鄙夷的人同樣有自由表達的權利,那就等於我們對自由表達本身完全缺少信念。面對像彼得森這樣的爭議性人物,我們有必要突破自身的同溫層,在對話與質疑中檢視他們的觀點,而不是貼上某種刻板的標籤,一味拒斥。這相當困難,但值得我們為之付諸努力。

相關焦點

  • 西方左翼為什麼如此害怕「龍蝦教授」喬丹·彼得森
    編者按:加拿大心理學家、人稱「龍蝦教授」喬丹·彼得森的走紅說明了西方左翼傳統正在衰落——而且非常脆弱。《大西洋月刊》發表的這篇文章中指出,很多彼得森的粉絲都不是另類右翼分子,像許多左翼人士更願意相信的那樣——他們甚至都不是共和黨的選民。兩年前的某天,我走下樓,瞥見我十幾歲的兒子正在看電視上播放的一段奇怪的YouTube視頻。
  • 齊澤克:喬丹·彼得森和史蒂芬·平克是我的「敵人」
    齊澤克在「劍橋聯盟」演講後的回答問題環節中,認為喬丹·彼得森和史蒂芬·平克的研究是「偽科學」,並宣稱他們都是齊澤克的「敵人」。齊澤克(左)、史蒂芬·平克(右上)和喬丹·彼得森(左下)作為學術界的「搖滾明星」,齊澤克繼承了拉康的精神分析、黑格爾的哲學和馬克思主義,經常以荒誕不經的寫作風格分析流行文化和時事政治。
  • 心理學教授喬丹·彼得森開始接受比特幣捐贈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比特幣最新資訊 > 正文 心理學教授喬丹·彼得森開始接受比特幣捐贈
  • 喬丹·彼得森真的打了女權主義的臉嗎
    最近,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喬丹·彼得森(Jordan Peterson)火了。他與英國BBC四頻道主持人凱西·紐曼(Cathy Newman)一段長約30分鐘訪談在YouTube上獲得了近650萬的播放量。喬丹·彼得森一場反抗「政治正確」的勝利?
  • 「龍蝦教授」喬丹·彼得森的「人生十二法則」
    喬丹·彼得森的《12條人生準則》這本書,就是在講一些這樣的常識,看看這12條準則是否也能讓你有所獲益,在未來的歲月裡指引自己。本文譯自Medium,作者Niklas G?ke,原標題為「Jordan Peterson’s 12 Rules for Life」,希望對您有所啟發。如果你認為人生的意義是「幸福」,那麼每當你不幸福的時候,你都會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人。
  • 「龍蝦教授」喬丹·彼得森的十二法則,據說能幫你過好一生
    《人生十二法則》內容簡介本書中,心理學家、「龍蝦教授」喬丹·彼得森將人類數千年來的哲學思考、神話故事中的精神財富與心理學、生物學、神經科學等學科的前沿研究相結合,用 12 條最基本的人生法則,試圖為我們找到擺脫人生困境的方法。作者簡介喬丹彼得森(Jordan B.
  • 偶像的坍塌:龍蝦教授彼得森的雞湯法則與人生悲劇
    龍蝦教授彼得森用以給自己的詭辯能力加分的陽剛形象、古典穿著,最終因藥物依賴和身體狀況的崩潰而破碎。作為一名所謂的人生導師,他倒是始終踐行了自己所言:人人都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無人能逃避。加拿大臨床心理學教授喬丹·彼得森是過去幾年來風頭正盛的流行心理學家。
  • 加拿大企鵝蘭登書屋員工抵制出版喬丹·彼得森《生命的12條法則...
    喬丹·彼得森,攝於2018年。圖片來源:Chris Williamson/Getty Images據報導,加拿大心理學家、自稱「反政治正確教授」的喬丹·彼得森的一份新作通告,引發了出版社員工的大舉抵制。VICE的報導指出,這份通告的主題是彼得森的全球暢銷作《生命的12條法則》續篇《超越秩序:生命的又12條法則》。通告激起了加拿大企鵝蘭登書屋「數名」員工的反對。
  • 《人生十二法則》告訴你成功者的姿態:獲勝的龍蝦從不低頭
    前段時間讀完了《人生十二法則》,這本書長踞52國暢銷書排行榜,作者是喬丹·彼得森。每一條雖然看似有點雞湯,但是作者都結合論據來論證每條法則。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第一條,獲勝的龍蝦從不低頭。龍蝦在爭奪安全的棲身之地時,是要發生衝突和爭鬥的。因為龍蝦需要高質量的安全領域,他們在蛻殼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沒有保護的。那麼當兩隻龍蝦想要佔領同一片領地,就會發生激烈的爭奪。2防禦和攻擊是早已深陷在龍蝦的神經系統中。
  • 「龍蝦教授」彼得森因藥物依賴接受人工昏迷
    喬丹·彼得森 圖片來源:Mark Peterson/Redux加拿大心理學教授喬丹·彼得森(Jordan Peterson)被稱為「西方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人生十二法則:現代人應對混亂生活的一劑良藥》[加拿大] 喬丹·彼得森 著 史秀雄 譯湛廬·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11據米哈伊爾稱,彼得森在痛苦的治療中幾次差點兒死亡
  • 龍蝦心理學與人類等級制度之間的聯繫
    1.根據對龍蝦的神經學研究,龍蝦體內根據自己血清含量能夠調整神經計數器,從而決定了龍蝦在整個族群中的等級制度。人類跟它們多少一樣。2.你的大腦神經中有和龍蝦差不多的一個神經計數器,它能夠根據你的等級地位給你評分從而決定你的消極情緒和積極情緒的比例。3.這將成為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結論,因為一共有兩個方面。首先他會告訴你為什麼人們對貶低這件事情非常敏感。一方面,因為這意味著貶低並不意味著短時間內心情的不悅,而是改變了身體對外部世界的反應。
  • 波士頓龍蝦不是龍蝦!
    ,便約定俗稱把它們叫成了「波士頓龍蝦」,行話「波龍」。如果你在美國或加拿大說要購買波士頓龍蝦,當地一定沒人理你。波士頓龍蝦的正式名稱叫做「美洲鰲龍蝦」或「美洲龍蝦」。因戶口所在地的不同,在加拿大被稱作加拿大龍蝦,在美國叫「緬因龍蝦」。當年歐巴馬在白宮宴請胡錦濤用的,就是緬因龍蝦。
  • 詳解:波士頓龍蝦其實不是龍蝦
    波士頓根本沒有波士頓龍蝦波士頓龍蝦的正式名稱叫做美洲鰲龍蝦或美洲龍蝦,從英文字面上看American Lobster, 應該是「美國龍蝦」,其實不盡然。美洲龍蝦生長在北美洲廣闊的冰冷海域中,加拿大也同樣盛產這種龍蝦,美洲龍蝦在加拿大叫做加拿大龍蝦,而在美國,美洲龍蝦卻並不叫美國龍蝦,而叫「緬因龍蝦」,因為緬因州才是龍蝦的盛產地。
  • 波士頓龍蝦和澳洲龍蝦的區別
    點擊上面每天看最新蝦價    波士頓龍蝦和澳洲龍蝦都是龍蝦的一種,很多人區分不了波士頓龍蝦和澳洲龍蝦的區別,為了幫助大家區分波士頓龍蝦和澳洲龍蝦,以下分別針對波士頓龍蝦和澳洲龍蝦做個簡單的介紹,以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