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貴陽市的田女士反映,其在觀山湖區龍泉苑街一家美髮店充值,現在商家關門,在店裡充值的會員有554人,還未消費的總金額近20萬元,所有會員退錢無門。商家承諾可到其他店消費,但享受的優惠並不對等。目前,一些會員已報警。
會員卡裡有錢店關門
14時許,記者來到市民所反映的名叫「名媛美咖」的美髮店,該美髮店位於觀山湖區龍泉苑街與福建路交叉路口,大門緊鎖,門上有門面出租的信息。旁邊的牆上,張貼有提醒會員加群共同維權的提示:「請廣大被騙的會員加群,通過訴訟理賠……」。
據田女士介紹,5月8日,她到店內燙髮,價格是1200元,店內有20多名員工,理髮師、服務員分工明確。「優惠力度特別大,第一次來就讓充卡,當時感覺服務還行。」
「我們太有緣了,希望你下次也可以來,現在辦卡有優惠。」燙髮過程中,理髮師刻意和田女士聊天,並告訴她店剛開業,在做活動。對於第一次到店裡消費的顧客,第一次充值,不僅第一次享受一折的優惠,以後到店內消費均享受3.8折。
由於平時工作較忙,感覺服務也還行。與其他美髮店會員享受的5折或6.8折相比,該店的優惠力度比較大。想到店內原價洗頭68元,打3.8折,洗一次頭26元,在家附近也方便,田女士一次性充值4000元。
田女士說,該店不僅美發,還提供養生、紋眉等服務,後來她又花2600元在店內紋眉。幾乎每隔兩三天,她都會到店內洗頭。「整體服務還行。」最初,對於所有的服務,她都挺滿意。
從8月開始,田女士到店內燙髮或染髮,店內的員工都以各種理由搪塞,不是關門,就是員工在培訓,或無法滿足顧客的要求。她只能到其他理髮店做頭髮,並未在意太多。
一直到8月27日,田女士準備到店內洗頭時,店內已經人去樓空,她這才發現不對勁。她隨即撥打了理髮店所在公司法人的電話,雖然電話有人接,但對於退款一事,對方一直含糊其辭,後來電話微信均被對方拉黑。這時,田女士發現,該店早已辦理工商註銷登記。
「真的就是一個套路,後來我才知道還有幾百人充了錢,而且每個人享受的優惠也不同。」加入維權群後,田女士才知道很多人都在店內消費辦了卡,辦卡的模式大同小異。只要在店內美發,整個過程都有洗頭人員、理髮師和顧客套近乎,進而介紹各種低折扣的優惠,讓顧客心動,達到辦卡的目的。
554名會員近20萬充值難退回
「我剪兩次就關門了,感覺是在故意圈錢,我還有3000多元沒有用。」7月16日,餘先生到店內剪頭髮,當時店長承諾會專門請理髮師為其服務。他第一次充3500元,免費剪一次頭髮,正常剪一次是48元。消費兩次後,8月28日,他再到店內剪髮時,店已經關門。「我在網上找了一下,他們就是以非常低的活動價,吸引顧客到店裡,然後勸說辦卡,網上這種案例多得很。」
「當時就是放不下面子,免費剪了個頭,不充也不太好,還說是愛心活動,他們在白雲區有分店。」同樣,7月11日,看到店內在搞優惠活動,宋先生一次性充了2000元,店員還將宋先生在其他理髮店的1500元轉到其卡上,共計3500元。
從會員提供的臺帳可以看出,去年11月以來,店內陸續有顧客充值,充值的金額100至5000元不等,會員有554人,未消費的餘額共計196758元。其中,大多數會員充值集中在1000元以下;1000元至3000元的不到40人。
「我前後充了1400元,現在還剩400元,洗過一次,感覺他們的手法很不專業,按摩時間也很短,吹頭髮技術也不行。」在附近負責保潔的文阿姨無奈地說,考慮到優惠券便宜,過去消費又方便,想不到沒用幾次店就關門了。
「都不曉得找誰退,我的不到1000元,打官司怕連律師費都不夠付。」「我們之前報警了,說是經濟糾紛只能向法院起訴,我連老闆的電話和微信都沒得,算是長經驗吧,以後真的不能辦卡了。」對於卡裡的餘額一事,很多會員表示退款無門,個別會員一氣之下搬走了店內的設備。
優惠力度大
從店鋪的玻璃門望進去可以看到,店內一片狼藉,一些設備已經被搬空,店內正中央有弧形的樓梯,可以到二樓。最顯眼的要屬牆上的「周年慶優惠大禮包」,有充398元得1277元大禮包、充698元得2167元大禮包、充1280元得3838元大禮包,且每項充值均限前100名。根據充值金額不同,還會贈送相應價值的會員卡,燙髮、染髮等項目,洗髮水、護理液、吹風機等洗護用品。
9月10日,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美髮店的顧客多為周邊的商家、小區居民。隨機走訪的9家商鋪中,有8家商鋪的員工或老闆表示曾在店內充值,會員卡上的餘額有的是幾十元,最多的千餘元。尤其是旁邊的龍宇苑小區,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提到美髮店的優惠券一事,採訪的10人中,有9人充了卡,其中一人提到其他朋友也充了卡。
更有多位居民反映,只要到店內,店員都是各種推銷,他們在後續的消費中,預約理髮、肩頸按摩多次都預約不上。要麼是說店內員工要培訓三天,要麼就是暫時歇業,後來店就關門。大家都記得美髮店是去年12月開業,但到今年6月份根本就沒有一年,美髮店居然還舉行周年慶的活動,在小區內免費剪頭髮,每人發一張代金券。
會員提到的優惠券,是一張10元的代金券,總共價值50元。有一個前提條件,三天到店激活並另付40元,可領取大禮包。其中包含洗剪吹10次,價值600元;肩頸面部全身經絡放鬆三選一,價值560元;頭皮檢測一次,價值198元,燙染抵用金200元;代金券2020年9月30日到期。
「你一天從門口路過十次,都有人問你辦不辦會員卡,我就買了50元剪10次的優惠券,還參加了一個199元的活動。」小區內的張女士說,從6、7月份開始,理髮店就一直在做活動。每天都有人在小區內、小區入口處推銷,她也辦了一張卡,還好卡裡只剩幾十元。
目前,會員已經向轄區派出所報案。
相關人員各執一詞
記者查詢到,美髮店所屬的公司已於7月23日註銷。店內的臺帳顯示,從註銷之日起一直到7月16日,均有會員在充值,其中最大的一筆充值是7月24日所充的1000元。店內最近一次消費是8月22日,關於店鋪歇業一事,公司法人林先生表示,他已安排顧客到其他店消費,店鋪位於觀山湖區華潤國際C區。但有會員反映,到其他店消費,只能按店內的原價消費,沒有相關的優惠,也不能退錢。
對此,華潤國際C區理髮店的老闆鄭先生解釋道,他跟名媛美咖的老闆林先生沒有任何關係,更沒有任何的經濟往來。只是店鋪需要客流量,在朋友的介紹下,將名媛美咖的客戶資源引到店內。通過用服務和技術留住客人。
林先生也提到,他曾轉35000元作為會員交接費,所有卡內還有餘額的客戶,均可到華潤國際C區的美髮店消費,從協議籤訂之日起,所有的債務與「名媛美咖」無關。
同時,店鋪主要是由運營團隊在管理,今年因為疫情影響,經營不善。從今年4月起,全部由運營團隊在負責管理,雙方每月的營業額各佔50%。一直以來,林先生都沒有收到過運營團隊的一分錢,對於運營團隊做的各類營銷活動,均不知情。目前,他正在處理一些大額的會員餘額,並收集相關的憑證和證據。下一步,他也打算通過司法途徑解決。
此外,記者也聯繫了店鋪此前的兩任運營人員,兩人都表示沒有將錢捲走,由於疫情影響,所有的費用都用於發工資,會員需要退錢只能和法人聯繫。
律師提醒,關於商家「跑路」的現象時有發生。消費者在進行充值消費前,一定要了解經營機構的情況,切勿盲目一次性充值太多。辦卡前,消費者也可詢問是否有相關的會員群,如果出現商家「跑路」的情況,消費者可以抱團維權。
消費過程中,消費者可保留相關的付款憑證、單據、聊天記錄等,一旦發現商家「跑路」的情況,可以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消費者協會投訴舉報,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或向警方報案。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成虹飛 實習生 楊麗娟)
編輯:李遠芳
統籌:汪東偉
編審:幹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