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凌晨,蘋果公司召開秋季新品發布會,推出了Apple Watch Series 6和Apple Watch SE兩款智能手錶。Apple Watch Series 6採用全新升級的Apple S6晶片,新增了血氧檢測功能以及全新配色。
就像智慧型手機曾經歷過翻蓋機、滑蓋機、全面屏手機等多個時代一樣,智能手錶在每個階段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前幾年,計步功能非常火熱,幾乎每款手錶都能夠統計步數、距離等,同時測算熱量消耗值。近兩年間,健康檢測功能又成為了一個新方向,Apple Watch Series 6的血氧檢測功能就是一個代表。
再往前推到智能手錶並沒有成熟和流行的時代,智能手錶的使用功能更加全面。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就是腦洞大開。
世界上第一塊腕錶誕生於1904年,製作者是法國知名鐘錶及珠寶製造商卡地亞的創始人,路易斯·弗朗索瓦·卡地亞。1901年,現代航空業先驅阿爾伯特·山度士·杜蒙向好友卡地亞訴苦稱,開飛機時根本沒辦法掏出懷表看時間,非常不方便。卡地亞由此產生了靈感,嘗試用皮帶將懷表固定在手腕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塊腕錶就此誕生了。
1927年,英國的一家公司推出了「PLUS 4腕帶路線指示器」。這是一塊腕錶形態的GPS設備,內置滾動地圖導航器以及20張預裝地圖。這款產品的出現,使得一些手錶廠商意識到,手錶除了看時間這個基本功能外,還能夠提供更特別的服務。以此為開端,手錶開始向智能手錶轉型。
1982年,日本著名制表公司SEIKO推出了T001電視手錶,它能夠用10種不同的灰色圖像顯示視頻。據了解,T001的研發成本超過了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43萬元),1984年還獲得了金氏世界紀錄,是官方認定的「世界上最小的電視機」。之後這款手錶還出現在了《007》系列電影之中,備受矚目。
不過,要想用T001觀看視頻,必須將手錶和無線電接收器用電線相連接,只有這樣才能接收信號。這意味著,用戶必須隨手拿著一個碩大的接收器,非常不方便。而如果不帶接收器,那T001就跟普通手錶沒什麼區別。加上售價昂貴,所以T001在市場上就是標準的「雷聲大雨點小」。
1984年,SEIKO又創新性地推出了第一款腕錶計算機,其具有2KB+8KB的存儲空間,可以存儲電話號碼等內容,還配備著日程記事功能。這款腕錶標誌著信息可攜式電子設備時代的來臨。
1999年,三星SPH-WP10登場,這是現下所有電話手錶的鼻祖。SPH-WP10採用一塊單色液晶顯示屏,內置揚聲器和麥克風。據了解,其能夠連續通話90分鐘,還具有語音撥號、語音轉文本等先進功能。
2004年,微軟推出了SPOT。SPOT從外形到功能都跟現在的主流智能手錶非常相近,能夠更換錶盤背景,查看簡訊、新聞、天氣等信息,進行日程安排,還具有無線充電功能。SPOT之所以沒有像後來的Apple Watch這樣發展起來,主要原因是價格,SPOT售價為299美元(約2023元),而要正常使用所有功能,用戶每年至少還需花費59美元(約400元)的訂購費用,價格明顯偏高。由於用戶不買帳,SPOT在2008年停產了。
你還知道哪些畫風清奇的智能手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