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恐懼+克蘇魯,這部電影很會玩

2020-12-18 澎湃新聞

原創 卷捲毛 看電影雜誌

「暮光」組合很有意思,兩人前後腳交出的兩部驚悚片,似乎都跟「觸手系」和「克蘇魯」槓上了。

克蘇魯,是以H.P.洛夫克拉夫特的一系列小說為基礎,再經由其他眾多作家完善而成的一個架空神話體系。

這個體系中有各種來自外域的邪神存在,其中便以「克蘇魯」(Cthulhu)最為著名。

克蘇魯一詞,也成了一個很泛的文化指代。

還記得去年羅伯特·帕丁森主演的那部[燈塔]嘛。

男主有一段自/慰的蒙太奇,他手上的動作,伴隨著銀幕快速閃過的燈塔的光、做/愛的人魚、水邊的死屍,還有那溼漉漉、髒兮兮的章魚觸角。

同時,在燈塔頂層隨光而動的黑色觸手,也顯示了[燈塔]的克蘇魯元素。

今天要說的是另一部,威廉·尤班克導演,「小K」克裡斯汀·斯圖爾特主演的海下克蘇魯電影[深海異獸]。

(以下涉及部分劇透)

[深海異獸]很復古。它在氣質上,像極了80年代[烈血海底城]那一類海底怪獸B級片。

大體上,都是由野心勃勃的大公司主導的海底開採活動,因為過度了,而不下心喚醒了神秘的克蘇魯海底巨獸。

「克蘇魯之父」洛夫克拉夫特在《克蘇魯的呼喚》中有句話說的好:

「人類居住在幽暗的海洋中一個名為無知的小島上,這海洋浩淼無垠、蘊藏無窮秘密,但我們並不應該航行過遠,探究太深。」

在他的小說中,來自異域的高等神「克蘇魯」(Cthulhu)就沉睡在南太平洋的海底都市「拉萊耶」(R'lyeh)。

當群星到達正確的位置,它便會復甦並重新支配全世界。「克蘇魯」在沉睡,只要人類不招惹它。可惜,總有人好奇心害死貓。

假如,你的腳邊有一隻螞蟻在爬,你不會在意有沒有踩死它。因為,它太渺小了,不值得一提,它的死活都無從影響任何。

對於邪神巨獸「克蘇魯」來說,人類恐怕便是那隻小小螞蟻。

[深海異獸]一開場就給了這個暗示。「小K」飾演的鑽井公司工作人員,在刷牙時,看到了一隻攀爬在洗漱臺的蜘蛛。

她沒有立刻弄死它,而是用一張紙把它遞到了牆上,仍然叫它自由生長。

小小的善舉過後,便是讓海底鑽井站「克卜勒站」整個天地變色的劇烈海震,水壓爆裂,火花四起,設施損毀,醒來的人瘋狂奔逃,更多人在睡夢中死於崩塌。

這裡是馬裡亞納海溝,地球上最深的海溝,海洋最神秘的地方。

已知深度已經超過了珠穆朗瑪峰的海拔最高處,馬裡亞納海溝超過8千米以下的生態環境,已經完全超出了人類已知體系,那裡的一切都是嶄新。

這裡也是最適合發生點什麼神秘故事的領域。比如[海王]裡的海溝族,就深居在馬裡亞納海溝,族人逐漸退化成了海怪。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就曾下潛過馬裡亞納海溝,在海平面以下萬米處待了足足三個小時,他這樣形容這次探險:

海溝極其荒涼,與地面完全隔離,我感覺自己好像跟全人類隔開了。儘管這只是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當我回到海面就感覺自己貌似是去了另一個星球再歸來一樣。

「未開發鑽探區」、「世上最深鑽井施工中」、「天恩工業打破鑽探深度」,在這個最好的故事場,[深海異獸]開始探索未知世界。

一場海震,6個倖存者,在「克卜勒站」已嚴重受損、且逃生艙用盡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開始了海下自救行動。

電影的前半段,倒更像是驚心動魄的海底逃生災難片。

他們制定計劃:從「克卜勒站」,經由中途站的隧道,穿著潛水服徒步前往還有逃生艙的廢棄「羅巴克站」。

開始行動。這其間,深海異獸還未現身,恐怖事件就已經開始發生了。

因為潛水服的頭盔漏洞,6人中的一人曝在萬米水壓中,首先自爆在眾人面前。

深海,孕育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克蘇魯怪獸,但這種幽暗靜默的環境,即使沒有怪獸,同樣足以給人帶來極度恐慌。

陽光無法穿透幾千上萬米的水層,這裡是暗不見天日的混沌世界,空曠、廣闊、無盡,人的肉眼無法辨識,人的肉體無從依靠,人的理性無法長存。

就像「小K」自白所說:「在水底生活幾個月,你會失去日與夜的概念,只關注睡著還是醒著,有時候此間界限也是不分明的」。

黑暗與未知帶來恐懼,更會拖垮人的精神世界。

而在這個環境裡,他們既要逃離深海,也要躲避後半段層層現身的異獸。整個氛圍都是逼仄而令人窒息的。

1979年,冷戰對峙末期,好萊塢恐怖片的黃金時代,雷德利·斯科特帶著他的太空怪物[異形]橫空出世。

人人都被異形從人體開膛破肚而出的一幕嚇瘋了,一夜之間,這種太空怪物統治了幾乎整個80年代觀眾的噩夢。

自此,好的、壞的效仿之作層出不窮,比如1989的B級片[烈血海底城],很明顯就是受[異形]影響之作。

只不過,它把太空中的幽閉恐懼,搬到了海底的舞臺。

[烈血海底城](1989)

當年[異形]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宣傳語說「在太空中,沒有人能聽到你的尖叫!」

在幽閉的深海,同樣充滿人的幻想和探索潛能的人類禁區,更不會有人聽得到撕心的尖叫聲。

是人對深海和未知的恐懼,造就了克蘇魯神話。

洛夫克拉夫特在1928年就寫下了《克蘇魯的呼喚》。

但在更早的前克蘇魯時代,同樣不乏精彩而引人入勝的海怪描寫。

儒勒·凡爾納在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1869-1870)裡,塑造了一隻引無數人猜想的章魚怪。

[深海異獸]裡就有吐槽說千萬別遇到的是《海底兩萬裡》那些怪物

「這是一條身軀巨大的章魚,長8米。它極端快捷地倒退著走,它的身軀作紡錘形,中腰膨脹,形成一大肉塊,重量不下2萬至2.5萬公斤。」

電影誕生早期,喬治·梅裡愛的短片[海底兩萬裡](1907)中,男主所在船隻被各種觸手系海怪圍攻,睜著大眼睛、盡情釋放觸手的巨型章魚成了最大反派。

[海底兩萬裡](1907)

1830年,詩人阿爾弗雷德·坦尼森在不規則的十四行詩 《海妖號》中描寫巨大海怪:

「在雷鳴之上的深處,在深淵的海底下,他那古老的、無夢的、未受侵害的睡眠。海妖睡著了。」

這些,都給了洛夫克拉夫特無數靈感,讓他在《克蘇魯的呼喚》裡盡情鋪陳那個詭異無比的世界。

克蘇魯,它的「頭部類似章魚,面部是無數觸手,覆蓋鱗片的身軀有著橡膠的質感,前後肢都長著巨爪,背後拖著長而狹窄的翅膀」。

它是舊日支配者(Great Old Ones),是恐怖的、擁有偉大力量的古老存在。如今被古神封印,如死亡般沉睡在失落的海底都市「拉萊耶」中。

哦,拉萊耶——噩夢之軀、恐怖的極至。無數世紀之前,它那脫胎自黑暗群星的巨大可怖的形體就建造出來了。強大的克蘇魯和它的眷族就居於此處,隱藏在滿布青苔的溼滑地穴中。

克蘇魯的名字,流傳在全球各地的秘密信徒口中,他們在睡夢中呼喚它的名字:Cthulhu,那個難以用人類發音方式完全模擬的名字。

在禱告時要說「在拉萊耶的宅邸中,長眠的克蘇魯候汝入夢」。

[深海異獸]是現代版《克蘇魯的呼喚》。

一方面,它從[異形]獲得靈感,並不著急讓海底異獸過早現身。而是隱於海底這個天然的幽閉空間,跟隨著6人的逃亡而逐步出動。

有人跟在隊伍最末,卻恍然間被什麼東西纏住了雙腿而麻利拖走。

有人在前往調查詭異信號時,被怪異的屍體吸引,而被突然鑽出的小型幼年體異獸攻擊。

幼年體克蘇魯

它大多數時間都並未直接現身,直到電影最後20分鐘,6人中最後倖存的兩個女主終於步行到目的地「羅巴克站」,才一見其真容:

無數的觸手、尖銳的獠牙、龐大的體積,扭曲纏繞的軀體發出恢弘的叫聲。是人和螞蟻的對比,是克蘇魯和人類。

帶著天然的、超忽人想像的恐怖真相。

作為一部正宗的克蘇魯電影,要說[深海異獸]有多出色,是沒有的。畢竟它學的[異形]嘛,怎麼也超不過的。

但及格分總是有的。沒有太多廢話和廢戲,就直接把深海+克蘇魯所能實現的恐懼效果展現出來。

深海自有其觸手,能把人吸入。

孤獨地,彷徨地,絕望而無力地,情緒會傳染,不安會加劇。一部電影,能讓人這般入戲,也就成功了。

影迷互動

你喜歡哪部克蘇魯電影?

請到文章末尾評論區留言

與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觀影感受

推薦閱讀

原標題:《深海恐懼+克蘇魯,這部電影很會玩》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被巨物支配的恐懼:由《深海異獸》淺談「克蘇魯神話」
    《深海異獸》是由威廉·尤班克導演的科幻驚悚題材電影,2020年上映。影片講述了駐紮於海底的6名研究人員,因地震受困於距離海面數十公裡的深海研究設施內,唯一的希望是身著裝甲般的深潛服,走出工作站,沿海床步行到1公裡外的廢棄鑽井工作站,利用那裡的救生艙逃生。
  • 「內衣秀」VS深海克蘇魯,2020首部撲街的科幻驚悚電影
    也就是說,這部《深海異獸》即便還沒到爛片的級別,但也實在夠令人失望。其實這電影隱隱約約有《異形》的影子,也是「幽閉空間的恐懼」,也是被怪物追殺,女主角小K雷厲風行的舉止也有點像「異形女皇」蕾普莉,而且身穿防水服在海底慢悠悠行走的畫面更是有點太空漫步的相似感。
  • 深海恐懼與克蘇魯神話的結合,碰撞出異樣的《深海異獸》
    《深海異獸》是導演威廉·尤班克(William Eubank)執導的一部科幻動作驚悚/恐怖電影。這部電影很罕見的毫不拖泥帶水,幾乎是電影開頭的前十分鐘就開始災難,這種方式相當驚人,導演完全去除了劇中角色的人物設定、背景設定,甚至是一個好好的開場,片頭便是暮光女不知對誰的獨白,然後緊接著災難性的水底實驗室崩塌,開始進入主題,然後在慌亂中,女主角遇到的第一個角色,竟然也毫不花時間多做介紹,就讓兩個我們不清楚是誰的人,帶領觀眾直接進入幽閉的海底世界,觀看本片的開場
  • 深海恐懼加觸手系,卡梅隆大帝《深淵》附體,「暮光女」拼了
    據說這部爆款電影曾在坎城影展上排隊三小時都看不上。Abyss)恐懼。貪婪會帶來什麼,沒有人可以預見。 在主題和劇情推進上,《深海異獸》與多年前的《深淵》大體相似,但《深海異獸》更多借鑑了當下流行的克蘇魯神話。繼「賽博朋克」之後,「克蘇魯」成了又一個時髦詞。它原是一種怪物的名字,其起源於H.P.洛夫克拉夫特創造的一系列恐怖小說。洛夫克拉夫的小說主題可以籠統的概括為: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來源於未知,對於宇宙而言人類毫無意義。
  • 《深海異獸》超大克蘇魯怪物造型曝光,導演:我們比哥斯拉還大
    《深海異獸》這部片子上個月已經在北美上映了,部分在國外和港臺的觀眾可能有看過,片子如預想中的撲街了,口碑平庸,票房表現更是不溫不火,不過,從觀眾的普遍反應來看,這部片子整體比較「復古」,像是有了高投資的低成本怪物片,雜糅了各種驚悚元素,卻沒能將其很好的統一,但是電影還是有不少亮點的
  • 水下版《異形》,克蘇魯版《哥斯拉怪獸之王》,這部電影看著如何
    前段時間《深海異獸》這部電影終於在網上出了資源,最近比較忙,看完也沒時間立即聊聊,今天索性來說一說。大家應該也都是看過了吧,下面說的可能會涉及到一些劇透內容。其實吧,這部電影的劇透點真的不多,畢竟只是一部概念型的怪獸片,但是可惜的是這個概念,是40年前的前衛想法,在現在看來,有很多方面都沒有特別令人震撼的地方。1、水下版《異形》。
  • 直視深淵的恐懼——不一樣的《克蘇魯神話》
    因此,他們身體和文明都被封存在深海或是南極中,等待覆蘇的那一刻重新奴役地球生物。克蘇魯《克蘇魯神話》被譽為20世紀最具特色的恐怖小說,書中勾勒出的無以名狀的恐怖是小說最大的看點,對於細節的刻畫更是讓讀者身臨其境。
  • 恨不能給人看出幽閉恐懼症來的《深海異獸》,為何口碑票房都撲了
    沒錯,觀眾就是會有一種掌握真相,高高在上的俯視感。電影一旦被觀眾掌握了主動權,觀影體驗就會直線下降,所以如果你是特別注重劇情的人,那麼這部電影可能看起來並不會讓你感到滿意。 關於畫面表現 同樣是科幻電影,講述星空的電影往往會給人非常空曠、宏大的感覺,這是因為電影中通常都會有一艘燈火通明且巨大無比的飛船,這一點在講述深海的科幻電影當中卻不能出現。
  • 50部邪典,帶你看懂魔幻聖經「克蘇魯」
    每天拿著菜刀拍一張照片發到網上,痴笑,只會說一句話:有人控制了她的大腦……無邏輯、無法被解釋。電影《克蘇魯的應召女郎》不過,想找一部正宗的克蘇魯片來看,其實並沒那麼容易。一是容易瞎貼標籤找錯。》的羅志祥,人設純粹為了搞笑《降臨》的外星人八肢桶,千裡迢迢來教人類學語言,並沒有在玩「未知恐懼」《加勒比海盜2:聚魂棺》的瓊斯船長,只是在借鑑克蘇魯的章魚頭造型不是所有玩克蘇魯梗的片,都是克蘇魯電影。
  • 這部克蘇魯電影能讓你SAN值狂掉嗎?
    不可名狀的生物,偽裝成不可名狀的色彩,不可名狀的恐懼,在不可名狀的夢裡漫延我感覺,在介紹這部克蘇魯電影前,有必要普及一下關於克蘇魯的知識,因為這個領域只受到一小部分冷門文化愛好者的追捧,而大多數人,對這個詞並不了解。
  • 《深海異獸》科幻與神話
    從早期的《克蘇魯的呼喚》到今天這部《深海異獸》,克蘇魯神話體系一直是同好文藝創作者們的靈感和素材寶庫。基於克蘇魯神話體系創作的作品多如繁星,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部口碑票房都不盡人意的科幻驚悚片是怎麼玩翻車的。影片開場是一系列描述深海勘探基地的背景字幕,然後是一場氣氛壓抑恍惚的內景戲,鏡頭360度環繞拍攝交代環境,最後停留在Kristen飾演的女主角Norah臉上。
  • 「理智」是具象化克蘇魯的「食物」,淺談《明日方舟》的「未知」
    如今,任何一款以世界觀架構見長的遊戲都會出現一個體系,確切說是一個並不一定設為遊戲主基調,但大多都會以各種各樣形式存在的體系:源於未知恐怖——克蘇魯。發展至今,克蘇魯在遊戲中被具象化(神話體系中它是神也是怪物),當大家看到像極了章魚的海洋生物時,便會對號入座「這就是克蘇魯」。
  • 「克蘇魯神話」如何使人恐懼知識?
    如今,這個世界觀支撐並啟發了無數的小說、動漫、影視和遊戲創作,比如伊藤潤二的一些作品,以及電影《異形》(Alien)和《滅絕》(Annihilation),運用了克蘇魯的未知氛圍或外星怪物;《勇者鬥惡龍》、《真.女神轉生》或《數碼寶貝》系列等,則使用了克蘇魯的怪物形象或典故。
  • 《海王》裡強大無比的深海巨獸卡拉森究竟是什麼?
    12月7日,《海王》在國內正式上映,這部溫子仁執導的超級英雄電影,在上線之前國內就已經有過關於影片的評價傳聞:好看,大場面,場景美如畫,上線後更是刷爆了朋友圈和微博,成為近日熱議電影。而自己在觀看完影片後,除了各種華美夢幻的場景,留下最深印象的,反而是電影開頭的一本小說、各種各樣的坐騎和影片後期的那頭深海巨獸卡拉森。
  • 這部深海科幻電影,從一開始到結尾都讓你感受極度深寒的緊迫感
    從內容上來說,這部電影沒有讓人失望,環環相扣的緊迫感,從頭到尾沒有浪費一秒鐘的時間,屬於可以憋尿看完的電影。《深海異獸》劇照電影從一開始就直接帶觀眾進入恐懼的氛圍,raymond就在想,開頭刷個牙都能帶出恐怖猜想的感覺,導演也真是做到了極致,緊接著就直接毀掉整個深海鑽井基地,然後就是女主和幾個同伴拼命的逃
  • 魔獸文化之旅:來自深淵的黑暗與克蘇魯神話隱喻
    魔獸文化之旅:來自深淵的黑暗與克蘇魯神話隱喻 一,前言「人類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便是對未知的恐懼
  • 克蘇魯的神話(一)
    與人們認為的相反,克蘇魯只在H.P. 洛夫克拉夫特的一部作品中出場——1928年出版的《克蘇魯的呼喚》。洛夫克拉夫特甚少讓這些太古者存在於他的故事中現身——包括克蘇魯,《克蘇魯的呼喚》則算是一個例外。相反其他克蘇魯神話的生物多數難以形容,又或是形象千變萬化,像是尤格·索託斯、莎布·尼古拉斯和阿薩託斯,常常就被描寫成是大量的泡沫、觸手、光線、嘴巴、牙齒或是虛無的附肢。然而當你看到克蘇魯的圖片時,你會確實知道祂是什麼。這令祂辨析度頗高,也讓祂的形象備受推崇,祂的形象可以是冷酷的、駭人的或是可愛的,應有盡有。
  • 《深海異獸》:深海版《異形》?華而不實何談超越
    剛在美國上映不久的科幻驚悚電影《深海異獸》講述了經歷一場海震之後的6名倖存者,在沒有逃生艙可用的情況下,於漆黑的深海下進行的自救行動。影片通過深海和克蘇魯風格將透過屏幕的恐懼感很好的傳遞給了觀眾,這種風格的驚悚片當然要以電影《異形》作為標杆,《深海異獸》也不例外,它從《異形》中獲得靈感,但是顯然,它並沒有超越《異形》,也無法同《異形》相提並論。影片中將科幻、懸疑和恐怖元素全部雜糅在一起,場景雖炫酷,可並非所有觀眾都能理解這類恐怖片的真正恐怖點在哪。
  • 開場即是高潮:深海恐懼症的福音,科幻怕怕電影
    將克蘇魯神話融入到電影中,是很有看點的一個噱頭,因為這些玩意兒通常都很大,超級大,而且形象恐怖,相比之下,哥斯拉那一類的巨獸倒顯的有點兒萌,反而沒有那種壓抑的震撼。克蘇魯神話科幻驚悚類的電影一般會給一些鋪墊,比如,因為某個事件讓一幫專家聚集在一個地方,一艘船,一艘太空船,或是一個基地;然後先湊一塊兒相互認識,類似隊長的人物就會跳出來介紹任務,然後出發、出事、出逃……但今年的這部電影不按這個套路走,儘管豆瓣評分只有5.9,但影片還是輸出了一些緊張氣氛的
  • 不可名狀的恐懼!克蘇魯宇宙的傳奇調查員——洛夫克拉夫特!
    愛手藝大師生於1890年8月20日,今天據他誕辰已經過去了128年,但他所遺留下來的克蘇魯文化,那些對幽深宇宙,海洋,黑暗等一切未知的恐懼,至今依舊支配著我們,讓我們為之顛倒沉迷,讓無數藝術從業者綻放起想像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