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專業由於名稱常常被人們誤解,很多人在看到一個專業名稱時,容易望文生義,根據字面的意思進行理解,其實卻並不是這樣……
今天高校菌為大家整理了容易被名字誤解的10個專業,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專業?
生物醫學工程
誤解:
是生物科學?還是臨床醫學與醫學技術?抑或是利用先進的生物技術給人治病的吧?
解讀:
先肯定地告訴你,這個專業既不屬於生物科學類,也不屬於醫學技術類,而是屬於工學裡的電氣信息類。
你可能聽說過人造機械心臟,也一定聽說過全身CT,如果這些你都沒聽過,那你參加高考之前一定做過體檢透視吧!這些「武器」都是生物醫學工程產物。
該專業是隨著電子學、材料學、工程力學、信息科學和電子計算機等多種學科的進步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其主要研究方向是運用工程技術手段,研究和解決生物學和醫學中的有關問題。
生物醫學工程學的研究以應用基礎性研究為主,其領域十分廣泛,並在不斷擴展。
現階段它所涉及的研究領域主要有生物力學、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生物系統的建模與控制、物理因子的生物效應、生物醫學信號處理方法、醫學成像和圖象處理方法、治療與康復的工程方法等,而微創傷手術、老年醫學、家庭健康監護和遠程醫療等技術,也正在成為該專業新的研究領域。
該專業學生畢業後大多到企業從事醫療器械的設計、製造、研究等工作。不過,如果是從醫學院該專業畢業的學生,大部分還是到醫院和醫學研究部門從事醫用工程方法設計、解決臨床醫學問題的研究工作,或從事臨床醫學工程的管理工作。
院校推薦:
中央高校:東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吉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重慶大學、四川大學等。
地方高校:哈爾濱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長春理工大學、鹹寧學院等。
信息資源管理
誤解:
這個專業名稱讓人想起人力資源管理。現在好多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都是實權部門,專門負責人員招聘、職業培訓和工資調整,那學習信息資源管理專業,將來畢業後一定是專門負責計算機網絡管理了。
解讀:
這個專業跟計算機科學技術和網絡管理兩個專業沒有任何關係,而跟圖書館學專業關係非常密切。南京大學是我國高校中最早設有圖書館學專業的大學之一。
1988年該校率先將圖書館學系更名為文獻情報學系,1992年又更名為信息管理系。
自此,全國各高校中凡是設有圖書館學專業的院系,都陸續與「信息管理」掛上了鉤,並紛紛增設新的專業方向,如情報學、檔案學、編輯出版學等等。不過,無論何種專業,各校在頒布招生計劃時,大多冠以「信息資源管理」之名。
既然改了名,課程結構也必然會作適當調整。除了壓縮傳統的課程外,以下課程成為該專業的新寵:管理學基礎、信息資源管理基礎、信息資源組織、信息分析與預測、信息檢索與利用、信息資源服務、計算機通訊網絡、多媒體信息技術、管理信息系統、知識管理技術、數字圖書館技術、圖書營銷學等。
當然,性質不同的高校側重點是不同的,比如,一些文科類高校偏向知識管理、情報與檔案管理等方向,一些經濟類高校偏向電子商務方向,一些師範類院校偏向於圖書館方向。
儘管專業方向五花八門,但該專業學生畢業時,除了少數人考取公務員外,多數人還是到各級各類的圖書館工作。
院校推薦:
中央高校:中國人民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西南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等。
地方高校: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河北師範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昆明理工大學、江蘇科技大學、安慶師範學院等。
法語
誤解:
只有法國人才使用;將來有機會可以到法國或者歐洲其他國家工作;只要英語學得好,就一定能學好法語。
解讀:
法語雖然屬於六大國際通用語之一,但在我國卻被當做小語種招生和就業。法語並不像許多人想像的那樣,只有法國人才使用。
如果按照語言全球分布面積而言,英語是第一大語言,那麼法語當之無愧就是第二大語言;
如果按照書面語適用範圍而言,由於法語用法非常嚴謹,所以在國際上,重要文件都是用法語書寫,聯合國將法語定為第一書寫語言。
對於長期學英語的學生,法語入門會很難。因為法語與英語所用字母基本一樣,很多單詞甚至是一樣的拼法,但讀音卻大不一樣,語法上也容易和英語混淆。
由於歷史原因,非洲許多國家把法語當做官方語言。因而學法語的去歐洲就業的極少,更多的是去了非洲。
非洲國家雖然窮,可是自然資源豐富,而且大部分尚未開發,中國公司在承接著越來越多的非洲項目。
只要你願意,法語專業畢業生都有機會到非洲工作,年薪都在15萬元以上。但由於非洲環境艱苦,女生很少去,法語專業的男生也就成了香餑餑。
院校推薦:
中央高校: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等。
地方高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四川外國語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等。
地球物理學
誤解:
看見「地球」二字,就想起了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天文學以及航空航天科學;再加上「物理」二字,更是令人感到高深莫測,用物理學研究地球,這得需要多大的學問呀!
解讀:
在北京大學這樣一流的高校裡,地球物理學專業確實跟航空航天技術和空間探測技術有關係,但是在其他綜合性大學和地礦石油類大學裡,該專業基本上跟地質學、勘查技術與工程等專業沒多大區別。
這個專業原來就屬地質系,後來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和招生人數的增加,多數高校都改成了地球資源與信息學院,在學院裡面設若干個系,如地球科學系、油氣資源系、信息工程系等,然後再在每一個系下面設若干個專業,如地球物理學、測繪工程等。
作為一門工科色彩很濃的專業,其主要專業課程也都與「地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地史學、巖石學、礦床學、地球化學、遙感技術、地震學、重力學、地磁學、地電學、地球物理觀測、地震勘探、地球介質力學、結晶礦物學等。
由於該專業的針對性和應用性比較強,學生畢業後大多在資源能源勘察、近地表工程勘察、地震分析預報、冶金礦產資源以及石油勘測等領域就業,工作單位基本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國字號」或「省字號」,其薪酬待遇也令其他行業難望項背。
不過,因為這個專業一般都在野外作業,儘管生活條件不一定比城市差,但勞動強度要比一般專業大得多。
院校推薦:
中央高校:北京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防災科技學院、中國海洋大學、長安大學等。
地方高校:成都理工大學、雲南大學、長江大學等。
特殊教育
誤解:
聽說招收的都是聾啞盲學生,進去以後專門學習盲文和手語。若是個身體健康的考生,怎麼會去報考這個專業?
解讀:
大學裡特殊教育專業與殘疾人接受特殊教育是兩個概念。在本科目錄裡,特殊教育是一門具有師範性質的專業,它培養的主要是能夠對殘疾人進行教育的師資。
這裡所說的殘疾人不是肢體殘疾,而是指具有視力障礙、聽力言語障礙、智力障礙的三類特殊少年兒童。要想成為這三類特殊兒童的老師,就必須是身體和心理非常健康的人才能報考。
近年來,一些體育院校也開始招收特殊教育本科專業,其特色是除了讓學生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識外,還要讓學生了解殘疾人體育教學、運動訓練、體育競賽等相關知識和組織辦法,畢業生就業方向是在殘疾人體育教學、體育組織與體育管理方面從事相關工作。
毫無疑問,這些體育院校招收的考生更是「健康人中更健康的人」。目前全國有盲、聾、智殘少年兒童兩千萬人,而為這些孩子開辦的特殊教育學校卻不到2000所,即使加上普通小學附設的特殊教育班,在校就讀的盲、聾、智殘學生也不過60萬人。
同時,特殊教育學校的現有師資嚴重老化且素質不高,受過高等特殊教育專業「科班」培訓的教師寥寥無幾。這些現狀都表明,我國的特殊教育事業任重道遠,報考和學習特殊教育專業必將大有可為。
至於殘疾人(主要是聾啞盲考生)接受特殊教育的本科高校,主要有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山東濱州醫學院、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等。
這些高校招收的專業是根據殘疾人的生理特點和自主生活能力開設的,主要是應用技術類本科專業,如繪畫、園林、裝潢廣告、服裝設計、音樂表演、針灸、推拿按摩、計算機應用等。
院校推薦:
中央高校: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
地方高校:遼寧師範大學、重慶師範大學、湛江師範學院、泉州師範學院、天津體育學院、西安體育學院、山東體育學院、邯鄲學院、安順學院、綏化學院等。
信息與計算科學
誤解:
又是信息,又是計算,肯定是搞計算機研究的。可是等進入大學以後才發現,這個專業怎麼設在數學系?
解讀:
這個專業本來就是屬於數學類的一個專業。與純數學不同的是,它研究的是如何算得更快,講究的是計算技巧,注重的是如何運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既然屬於數學系,它開設的課程當然也多與數學有關,如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常微分方程、泛函分析、複變函數、數學模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離散數學,等等。當然,計算機課程也是有的,像計算機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安全技術等,不過,這些課程都是學習計算機的最基本知識,幾乎所有的理科專業都要學習這些課程,它跟計算機一類的專業,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
從人才「出口」方面來說,這個專業除了有很高的保研和考研機率之外,在人才市場上也有一定的競爭潛力。
畢業生可以在科學計算、信息技術、通信、計算機應用、工業、經濟、金融、保險及政府管理等相關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從事信息處理與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分析、應用軟體開發、工程科學計算及實際應用研究等工作。
院校推薦:
中央高校: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吉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北方民族大學等。
地方高校:哈爾濱理工大學、湘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湖南科技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燕山大學、蘭州理工大學、重慶三峽學院等。
編輯出版學
誤解:
到出版社或雜誌社當一名編輯,編書、編雜誌、編報紙,或者既當編輯又當記者?多儒雅啊!
解讀:
有這種想法的同學只看到了「編輯」,而忽略了「出版」,殊不知,開設這個專業的高校,大多是重「出版」而輕「編輯」。
這個專業培養的學生既要了解編輯,還要精通出版。作為現代市場的文化產業的「把關人」,不僅要求文化底蘊深厚,博學多才,而且還要有一個精明的經商頭腦,成為人們所說的「雜家」和「通才」。
所有從編輯出版專業走出去的人都是儒商,眉宇間洋溢著文人氣質,眼神中又透露著精明與敏銳,非同一般。
編輯出版學專業不全設在專業院校和綜合性大學,還有的設在理工科院校、師範院校或其他類型的院校。
其所屬的院系也各有不同,有的設在新聞系,有的設在管理系,有的設在信息系,有的設在中文系,甚至有的設在藝術系。
不同的院校在研究內容方面有不同的側重點,培養出來的人才也各有不同特色。
如北京印刷學院強調「在做出版中學出版」的辦學理念;中國科技大學重視科技編輯和現代出版技術教育;武漢大學對書業營銷「情有獨鍾」;南開大學的編輯學專業派生出廣電新聞學專業;北京大學則與廣告學、新聞學等專業交叉……
而真正去做編輯工作的,大部分學的是漢語言文學或新聞學專業,甚至是歷史或哲學專業。
院校推薦:
中央高校: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南京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等。
地方高校:北京印刷學院、西北大學、遼寧大學、河北大學、河南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湖南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安徽大學、黑龍江大學、浙江傳媒學院、湖南商學院等。
園藝
誤解:
園藝就是園林藝術吧?將來畢業後做個園林設計師,為城市設計森林公園、街心花園、小橋流水、廣場草坪……
解讀:
你想像的未來職業屬於另一個專業——「園林」,而不是這裡介紹的「園藝」專業。
園藝也被稱為庭園栽培。園藝學是研究果樹、蔬菜及觀賞植物中生物學特性、栽培、繁育技術以及園藝產品貯藏加工和營銷的一門綜合性學科,與它「專業對口」的職業是,到農場、果園從事蔬菜、果樹、花卉等植物的栽培管理、技術推廣等工作。
園藝學專業的學生要學習的內容主要是作物的栽培技術。例如:果樹、蔬菜等經濟作物的栽培、生產、技術開發及推廣;植物品種選育和良種繁育;植物病蟲害的防治。
這些技術的學習除了在「紙上談兵」外,更多的需要你到田間地頭「汗滴禾下土」,扛起鋤頭拿起耙,親自栽種作物、觀察它的生長、澆水施肥除草,在實踐中長才幹。
護理植物就好像愛護自己的寶貝,它的健康成長會使你欣喜若狂。看著自己的辛勤勞動換來的碩果纍纍,一種說不出的喜悅躍上心頭,你會驚嘆於自然界原來是如此的妙不可言,從而更加地熱愛園藝工作。
該專業主要開設在農林類院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園藝學的研究內容與分工也更具體,主要包括果樹園藝學、蔬菜園藝學和觀賞園藝學等三個專業方向。
院校推薦:
中央高校:南京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西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
地方高校:東北農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北京農學院、河北農業大學、山西農業大學、瀋陽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海南大學、青島農業大學、河南科技學院等。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誤解:
畢業後去修防空洞,還是建地下過道,要不就是建地下商場?
解讀:
你說的這些地下建築雖然也屬於這個專業研究的一部分,但它目前研究的主要對象則是地鐵。
如果說城市承載著居民的夢想,地鐵則承載著城市的夢想——在地下20米深處,埋著城市的未來。
古代的城市沿河流或沿海而生成,現代的城市沿公路或鐵路而生成,未來的城市則是沿地鐵而發展的,那麼,我們在大學裡讀什麼專業,才最有可能搭上開往春天的地鐵呢?當然是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了。
當然,與土木、建築相關的其他專業畢業生也有能力爭這張飯票,但總沒有科班出身者駕輕就熟吧!
院校推薦:
中央高校: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山東大學等。
地方高校:西安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南華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安徽理工大學、長春工程學院、金陵科技學院等。
人文地理與城市規劃
誤解:
文科還是理科?是研究人文科學,還是搞城市規劃設計,要不就是搞地理研究?
解讀:
這個專業的名字雖然比較新,實際上卻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老專業。它的前身是地理系,屬於地理科學類專業。在許多綜合性大學和農林類大學裡幾乎都設有此專業。
既然屬於地理科學,那就是理學類專業,與文科專業幾乎毫不搭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突飛猛進,社會結構正在經歷由農村社會向現代城市社會過渡的歷史性變革,全國正置身於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化浪潮。
各高校為了「與時俱進」,同時也是為了順應學科發展與國民經濟對人才的需求,自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也陸續將原地理系更名為城市與資源學系。
不久,隨著「學院」升格為「大學」,各校又把該系更名為「資源與規劃學院」或「環境城市學院」。
名字雖然改了,但是該專業的主幹課程基本上還是原來的內容。這個專業的培養目標主要是為各級政府和農業、交通、土地、環境、城建等管理、規劃和科研部門輸送從事土地、環境、城鄉區域規劃管理的科研、技術和管理人才。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西部地區城市化、工業化的進程將加快,必將對該專業提供強大的發展動力和空間,也會為畢業生提供廣闊的用武之地。
院校推薦:
中央高校:中山大學、蘭州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西南大學、吉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
地方高校:北京聯合大學、西北大學、雲南大學、寧夏大學、新疆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河北師範大學、浙江農林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池州學院等。
你還有對哪些專業有過「誤解」呢?
來源:高中生學習(ID:gzsxuexige)綜合自山東高考指南
▌本文來源:綜合自網絡,侵刪
▌文章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編輯:沐子(主編:你叉丨排版: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