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聊聊蝙蝠,「雲遊自然博物館」直播走近精品館藏

2020-12-17 騰訊網

4月18日,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新館對外開放5周年之際,「雲遊自然博物館」第二季首場5G網絡直播如約開播。

上海自然博物館講解員和科研人員,共同帶領網絡觀眾走進藏品庫房,揭開隱藏在藏品背後的精彩故事。

這場名為「走近蝙蝠」的直播,以近期公眾較為關心的野生動物——蝙蝠為主題,上海科技館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張偉博士向觀眾展示了博物館館藏的蝙蝠,講述了蝙蝠的分類與分布,帶領大家正確認識蝙蝠。

醜陋的外表,吸血的傳說,邪惡的象徵,多種感染病毒攜帶者?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蝙蝠被冠以惡名,面對公眾的「恐蝠」情緒,張偉博士圍繞蝙蝠的特徵、食性及捕食方式、生態作用等方面,結合博物館藏品標本作了系統的介紹。

他也強調了蝙蝠作為世界哺乳動物分布第二大類群,在生態系統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是食物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對於觀眾關心的家中出現蝙蝠該怎麼辦和餐桌上的蝙蝠等熱點問題,張偉博士也一一進行了回答,並結合自身研究經歷分享他和蝙蝠的故事。

當天的直播也向網友們宣傳了保護野生動物的理念,呼籲人類與野生動物保持距離,不餵食野生動物,不使用任何野生動物製品。

研究人員如數家珍地介紹館藏精品及蝙蝠科普,標本特徵和細節清晰地展現在鏡頭裡。與此同時,各大直播平臺上,觀眾的提問和互動鋪滿屏幕。

今年疫情期間,自然博物館開創了展區實景網絡直播講解,聯合中國聯通5G文旅互動直播,在沃視頻、央視網、快手、鬥魚、虎牙、愛奇藝等多個平臺同時推送。

今年2-3月間已經完成的第一季直播內容主要圍繞自然博物館常設展覽,開設了「海陸空大聚會」、「醉美江南」、「老標本講故事」等11場直播講解,百萬用戶觀看了直播。

3月13日,自然博物館恢復開館,直播活動仍然繼續。第二季內容相比第一季更為「重量級」,圍繞藏品庫房內的30多萬件豐富館藏,特邀博物館研究人員講述如何進行科學研究。

上海自然博物館歷史上最早可追溯到1868年由法國天主教神父韓伯祿創立的徐家匯博物院(中國最早的博物館,1933年更名為震旦博物院),以及1874年由英國人創辦的亞洲文會上海博物院。1956年,在震旦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院的基礎上,上海自然博物館正式成立。

2015年4月18日,遷址新建的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開放,展示陳列了來自七大洲的11000餘件標本模型,其中珍稀物種標本近千件,但這些與30餘萬件館藏相比,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由於展示空間限制和特定展示主題的需要,很多藏品未能在常設展區進行展示。

如今,館方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讓觀眾走進館藏,認識這些藏品。即日起每周六,自然博物館將會帶給大家「獸類頭骨中的秘密」、「海洋哺乳動物」、「上海城市變遷中的鳥類」等9期主題直播,每期直播20分鐘,通過博物館的研究人員手頭開展的工作來揭開隱藏在這些藏品背後的精彩故事和蘊含其中的科學道理。

點擊播放 GIF 0.0M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官方上淘寶直播!
    繼凡爾賽宮首次淘寶直播後,大英博物館也來了!6月30日北京時間下午4點,備受期待的大英博物館,將聯合飛豬在淘寶直播進行官方全球首播!這也是大英博物館因疫情閉館100多天後,首次對公眾亮相,包括羅塞塔石碑、木乃伊在內的眾多館藏文物都將在淘寶直播間裡一一亮相。遊客只需要在淘寶APP搜索「一起來雲遊」,就可以享受專人講解+包場的超級VIP待遇。大英博物館始建於1753年,至今館藏已達800多萬件,涵蓋了200多萬年的人類歷史。
  • 直播+VR實景 抖音讓用戶在就能遊覽博物館
    為了豐富廣大宅在家朋友的娛樂生活,2月20日,抖音推出「在家雲遊博物館」活動,通過直播、視頻的形式讓用戶在家就可以遊覽全國著名博物館的精品館藏,讓全國網友在家足不出戶都能大開眼界。據悉此次活動由國家文物局指導,首批參與合作的有國內九大一級博物館,包括中國國家博物館、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山東博物館、山西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
  • 館長變主播 藏品會「說話」雲遊博物館正流行
    近日,寧波天一閣博物館通過5G技術,在聯通5GnLive、愛奇藝、鬥魚、虎牙、天一閣官方微信等互動直播平臺,同步推出以「古籍之為文物」為主題的線上講座,吸引各地朋友共同聆聽古籍背後的故事。疫情期間,如何讓廣大觀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文化盛宴」,不少博物館想到從「線下」轉到「線上」。雲觀展、雲課堂、雲直播……雲遊博物館,成了一大熱詞。
  •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全球首場直播,亮出了哪些珍寶?
    1月13日傍晚,享譽全球的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聯合飛豬直播,舉行了該館全球首場網絡直播,兩小時的現場究竟讓觀眾看到了哪些奇珍異寶?又揭秘了哪些不為遊客所知的寶藏?
  • 張泉靈抖音直播推薦:去山西、南京、臺北博物館一定要看這些文物
    近日,在抖音「雲遊博物館」活動上,文化大咖張泉靈走進直播間,向抖音用戶還原了湖南省長沙馬王堆漢墓的故事。與此同時,張泉靈還闡述了國內值得一去的博物館。張泉靈表示,博物館沉澱著人類的智慧,記錄著各行各業的歷史,故宮、山西省博物館、南京省博物館、臺北博物館等都是值得參觀學習的好地方。
  • 館藏 | 中國國家博物館銅器精品類賞析(五)
    ,1959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更多相關閱讀:館藏 | 中國國家博物館銅器精品類賞析(四)館藏 | 中國國家博物館銅器精品類賞析(三)館藏 | 中國國家博物館銅器精品類賞析(二)館藏  |  中國國家博物館銅器精品類賞析(一)館藏
  • 「文物鑑賞」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精品——璽印
    上海博物館的中國歷代璽印館,是中國第一個專題陳列璽印篆刻的藝術館。展廳面積380平方米,展出璽印篆刻500餘件。整個陳列以印章藝術的發展歷史為線索,上自西周,下迄清末,是從館藏一萬餘枚印章文物中遴選出來的具有代表性、藝術性的精品。展館內藉助高低錯落的展櫃,應用多種技術手段,使實物與輔助陳列相互配合。
  • 「隴原擷英 墨香流韻」三市七縣(區)館藏書畫精品展在慶城縣博物館...
    三市七縣(區)館藏書畫精品展在慶城縣博物館舉行  每日甘肅網6月19日訊 據隴東報報導(通訊員鄭亞虎、樊睿)日前,「隴原擷英 墨香流韻」三市七縣(區)館藏書畫精品展在慶城縣博物館舉行。
  • 雲遊全球20大博物館,足不出戶領略世界文明史!
    暑期已然來臨,在這個特殊的暑假,不妨讓我們一起來一場「雲遊世界博物館」。故宮數字文物庫,深入品鑑5萬件館藏 故宮博物院在去年推出了一個全新的線上數字文物庫,大家登錄網站即可深入地觀賞故宮內的五萬多件珍貴館藏。
  • 鎮原縣博物館館藏精品|漢代龍首柄銅鐎鬥
    鎮原縣博物館館藏精品|漢代龍首柄銅鐎鬥 2021-01-16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波蘭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看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
    開幕式現場  2018年12月18日,中國首都博物館與波蘭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共同主辦的「重生: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波蘭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館藏精品展」在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A展廳展出。這次展覽集中展出了他為盧比昂日修道院教堂的大量雕塑作品,特別是天使唱詩班座椅雕塑群。雕塑群中的每一件作品展現了巴洛克藝術的精美與生動。
  • 「每日文物鑑賞」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精品——青銅器
    上海博物館創建於1952年,館名「上海博物館」系建國後上海第一任市長陳毅所書。館內設有十一個專館,三個展覽廳,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館藏文物近百萬件,其中精品文物12萬件,其中尤其是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
  • 雲遊世界十大博物館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有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裡亞、羅馬,以及東方各國的藝術品;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4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館。位於美國紐約5號大道上的82號大街,與著名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遙遙相對。佔地面積為13萬平方米。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每年迎接超過500萬人次的遊客,是紐約市最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
  • 愛奇藝隨刻成為新華網客戶端「5.18博物館直播接力」獨家視頻互動...
    2020年5月18日正值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為更好地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民族文化,新華網客戶端和國際博物館信息中心聯合主辦「5.18雲上盛典—博物館直播接力」活動。愛奇藝隨刻作為本次活動的獨家視頻互動社區推出了「博物館的夏天」大型專題,將同步直播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中國絲綢博物館等十大博物館的歷史文化故事與精品館藏,並通過館長講解、館長寄語、百科創作者分享、免費紀錄片觀看等形式豐富用戶的「雲遊博物館」體驗,助力傳統文化的輸出與傳承。
  • 直播、展覽、文創……「5·18國際博物館日」山東主場活動來啦
    系列活動包括:為全省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展覽頒獎;「文物山東·岱海同天」山東省博物館直播聯動、「新文創 新智造」山東博物館文化創意設計活動啟動;《瓷韻——山東博物館藏明清官窯瓷器展》開幕;山東博物館升級改造後的《佛教造像藝術展》、《漢代畫像藝術展》等常設展覽也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觀眾。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
  • 「重生: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波蘭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館藏...
    12月18日,中國首都博物館與波蘭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共同主辦的《重生: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波蘭佛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館藏精品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基於2017年籤署的戰略合作協議以及展覽互換協議,兩館分別於2017年和2018年策劃了《晚明時期的中國人生活》展和《重生: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展,為兩國觀眾帶去獨具特色的中波歷史文物精品。
  • 中國地質博物館抖音直播揭秘「中華神鳥」化石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抖音宣布與全國20餘家博物館推出「雲端博物館」活動,邀請博物館館長、文化名人通過抖音直播帶領觀眾線上看展,讓更多人走近博物館,了解博物館,體驗博物館的魅力。抖音:中國地質博物館是這次唯一參與抖音直播的自然類博物館,它跟人文類的博物館有什麼差別?
  • 各大博物館館藏古玉一次看個夠
    中國各大博物館館藏的玉器品種齊全,工藝精湛,全面地反映了中國玉器的製造、使用和文化內涵。如果沒看過就太可惜了。【故宮博物院】在元代以前玉器中,有當代考古發掘的精品及傳世古玉中的珍品,包括了新石器時代至元代各歷史時期的典型作品,其中一些精品原為清代宮廷珍藏,世所罕見;明代玉器多數為明宮遺存及清代宮廷的收藏,是研究明玉最重要的材料;大量的清代玉器主要為清代宮廷用玉及各級官吏進貢的玉器珍玩,囊括了清代玉器的方方面面,全面地反映了清代玉器的製造、使用和文化內涵。
  • 博物館日來了!上海88家博物館3天免費,一大波直播來襲
    一是雲直播,可一鍵直達518期間各博物館直播活動;二是雲遊博物館,點擊即可遊覽各館線上展覽和實景展廳;三是聽遊博物館,包含升級版518地圖手冊,可一圖遊博物館、一碼傾聽博物館;四是學遊博物館,整合線上講座、課堂、教育活動。此外,「雲上博物館日」平臺還包含博物知識問答等互動活動和518相關資訊專區,鼓勵市民參與及分享。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86期):學習強國推出「雲遊博物館」服務專區
    新疆博物館【桐鄉市烏鎮鎮皂林村太畝頭遺址考古發掘正式啟動】4月24日,桐鄉市烏鎮鎮皂林村太畝頭遺址考古工作正式進駐現場。這次考古發掘工作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桐鄉市博物館聯合進行。本次展覽既有市博物館考古發掘之精品,也有本地民間藏家多年來苦苦尋覓的珍品,共計200餘件,跨度從新石器時代到民國數千年時間,展品豐富,精彩紛呈,讓廣大觀展者有機會共赴一場傾杯品茗鑑賞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