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時候,都會看到家裡掛著壽星公的畫像,眉毛是又長又白,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已經不流行在家裡掛這些畫像了,但是關於眉毛長又白能夠暗示長壽的說法卻一直流傳了下來。甚至還有俗話說:「眉毛一根長,能抵萬擔糧」,這是何意思?這種說法只是迷信,還是真的有科學依據?
在古代將眉毛長出的毛稱為眉毫,只有血氣盛的人才會長出眉毫,而且傳統文化中認為毛髮是血氣之餘,長出眉毫是長壽健康的象徵。而且在《柳莊相法》的看面相的書籍中也稱「眉為保壽,宜長不宜短」。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有學者專門針對這個說法進行了調查研究,在長壽老人中,眉毛長的人群只佔28.5%,而有眉毛的人只佔27.3%,其餘的大多數老人都是眉毛稀疏的,有得發白但是光禿禿。而在15例百歲老人中,只有7例還有眉毫。但是因為數據群體太小,在統計學上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從科學上看,這樣的話更是沒有道理的。在人體內毛髮的生長都要依靠激素調節,如果人體內的激素分泌旺盛,眉毛和頭髮都應該是比較長的,而對於有些人出現的眉毛一根特別長的情況大多是因為這根眉毛所處的毛囊對於激素比較敏感,很容易影響眉毛生長的速度變快。
人們在年輕的時候,人體內的新陳代謝比較快,很容易還沒等到眉毛長得很長就掉落了,所以年輕人中很少看到眉毛特別長的人。但是人們的年紀不斷增大,眉毛不斷生長,但是代謝比較慢,眉毛也就不容易脫落,就會越長越長,也就出現了人們所說的眉毛一根長的情況。
總而言之,「眉毛一根長,能當萬擔糧」的說法是從過去流傳下來的,目前並沒有證據能夠證實存在科學的道理,眉毛和長壽的關聯性還未可知。如果在平時更多的注重身體的保養,或許更容易長壽。
首先就是對於身體脾胃的調理。人們的年紀越大,出現脾胃不調的情況越多,這種情況的出現也會影響人體內的營養吸收和器官運轉。通過飲食和運動的雙重調理,能更好的的掌握脾胃健康,體內的激素分泌也會更加穩定,不容易出現某一根眉毛突然增長的情況。
如果人們的眉毛或者身體的毛髮在60歲左右還是比較茂盛的,確實可能說明人體內的激素分泌是比較旺盛的狀態,也能夠從側面的體現出人體比較健康。但是並不能一刀切式地將眉毛長和長壽聯繫在一起。從多個方面積極的進行調理,更容易達到人們期望的長壽。
民間流傳的「眉毛一根長,能抵萬擔糧」承載的是人們對於長壽的嚮往,但是缺少一定的道理,做好生活中的調理,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長壽也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調理脾胃健康,穩定內分泌,更容易達到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