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7日,中國校友會網正式公布《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最新發布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排名、2020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和2020中國雙一流大學排名等排名,報告將近期由科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
最引人關注的是,位於湖北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挺進全國前7名,創10年來最高排名,彰顯了湖北武漢強大的教育實力。
目前武漢市是我國高校數量最多,大學生最多的城市,大學綜合實力也在全國前列,為我國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每年都要為我國輸送數十萬優秀的高端人才。
華中科技大學能夠在全國眾多大學中脫穎而出,名列第七,與其濃厚的大學底蘊密不可分,它的輝煌歷史註定了現在的輝煌地位,讓我們回顧下華中科技大學的歷史。
學校前身
華中科技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高校,位列國家首批「雙一流」高校計劃,是擁有國家大科學中心的四所大學之一。
學校前身是1952年創辦的四大工學院之一的華中工學院、1907年建立的上海德文醫學堂和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藝學堂。歷經傳承與發展,2000年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併成立。
學校教學科研力量
華中科技大學擁有20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8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3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湖北省重點學科34個。
學校底蘊
華中科技大學的文化底蘊非常濃厚,從校徽、校訓就能探究一二。
華中科技大學校徽為該校機械學院工業設計系李春富教授設計,校徽由藍色、紅色和灰色組成。
藍色是該校的基準色調,代表素雅和純潔,寓意著天、海一般廣闊的文化包容的精神,兼聽各種文化的聲音,思想具有自由性。紅色是熱火般的顏色,積極熱情,寓意對學習的熱情,積極開拓進取,不斷求實創新。
華中科技大學校訓為「明德厚學、求是創新」。
「明德」意為彰明倫理,完善品德。具有理解、普及和恪守道德之義,包含與人為善、和諧相處的意義。
「求是」意為追求真理,發現規律。包含「求實」的意義但不拘於「求實」,在實中求學問。「創新」意為與時俱進,追求新高。
傑出校友
正因為華中科技大學濃厚的文化底蘊、雄厚的師資力量、完善的教育體系,加上幾十年數十萬熱血青年的努力學習和付出,湧現出了無數在祖國各行各業的傑出校友,推動了我國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發展。
華中科技大學為祖國培養了近百位兩院院士,引領者國家科技發展進步。張培剛教授作為發展經濟學的奠基人和宗師,為在華中科技大學時培養了徐滇慶、張燕生等一批知名學者,以及一大批政界和實業界的精英。
林少宮教授是我國著名的數理統計學家和計量經濟學家,我國計量經濟學奠基者之一。這樣的傑出校友不勝枚舉,成為中國學科的帶頭人,填補了我國許多領域的空白。
即便是那些走出華中科技大校門,默默奉獻的校友也都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只是他們甘於無私地奉獻青春,沒有走在聚光燈下而已,他們對祖國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值得祖國人民點讚和學習。
小結
華中科技大學實至名歸,此次抗「疫」,該校附屬醫院又率先走在疫情防控一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中,他們不懼安危,又再次衝鋒在前,願勇士們平安歸來,你們是祖國的希望,人民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