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旭
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正式發布。
全會提出,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採訪時表示,高水平對外開放最大特徵是讓商品和投資的便利化、自由化高水準、完美結合,比如真正實現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等,讓中國市場成為外資的熱土。
「另一個特徵是打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魏建國指出,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對內外資一視同仁,要求不斷縮短「負面清單」,要求不斷提高侵犯智慧財產權的違法成本和打擊力度。「十四五」時期,我國要在優化營商環境上繼續下功夫,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營商政策。
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要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與「十三五」相比,「十四五」時期既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國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而複雜變化的五年。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如何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魏建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在建設開放型經濟體制方面已經走出了一條很好的路子,就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新時期,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不僅強調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還要發揮各級政府為企業服務的作用,政府不能成為『甩手掌柜』,無論對國企、民企還是外企,各級政府要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在行使權力的時候不能越位,但要到位。」魏建國說。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不僅要便利商品和要素的流動,還要推動規則制度型開放,增強制度的競爭力,從而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率。
推進貿易創新發展
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要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進貿易創新發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
此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強調要落實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業態和模式創新,加快提升貿易質量,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培育外貿新動能,深入推進貿易便利化,優化外貿發展環境。
魏建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推進貿易創新發展,首先要讓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齊頭並進;其次在貨物貿易中,不僅重視出口,還要重視進口;第三,要大力推動跨境電商的發展。
「跨境電商在疫情期間的表現非常亮眼,成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的重要抓手。未來,跨境貿易也要有『負面清單』,也要有更加多元化的平臺。」魏建國說。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外貿一度遭受較大衝擊,但疫情也推動了我國外貿創新發展,尤其是跨境電商呈現逆勢增長趨勢。
根據商務部的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額579億元,同比增長56.6%。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10月29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跨境電商綜試區「擴容」、B2B出口監管試點等政策推動下,跨境電商保持良好增長態勢。
商務大數據對重點電商零售進口平臺監測顯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額同比增長超過17%。從產地來看,自日本、美國、澳大利亞進口額排名前三,佔比分別為16.3%、15.1%和8.9%。從品類看,化妝品、糧油食品和服裝鞋帽進口額排名前三,佔比分別為32.7%、24.4%和12.9%。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