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手機靚號頻遭商家「轟炸」!
一年接聽1000多個推銷電話
還曾成為電話騙局的受害者
「一年多時間裡,僅各種推銷電話就接了1000多個,其中多數是推銷企業家培訓課程的。」西崗區一民營企業總經理趙言(化名)辦理了一個尾數為66666的手機靚號,結果每天都能接到4個以上的推銷電話。尤其讓他難以忍受的是,前幾天竟然還有人將他的手機號碼掛到網上出售。從此,即便是在深夜裡,他也時常會接到一些網友來電,聲稱要購買他的手機號碼……
推銷企業培訓的電話不請自來
「邀請我去外地開會,或者是邀請我參加各種企業家的培訓班,如今,這樣的電話是一個接一個地打進來。」趙言回憶,去年4月,他剛將這個手機靚號過戶到自己名下不久,就接到一個自稱是「遼寧項目招商辦公室工作人員」的電話,「打電話的是位女士,她邀請我去參加一個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培訓班,培訓費大約是每人5000元。因為我個人對這類培訓不太感興趣,所以就一口回絕了。」
據趙言講述,此後一年多時間裡,這個自稱是「遼寧項目招商辦公室」的電話仍不斷打進來。「每一次都是讓我交錢去開會,或者參加各種培訓班,搞得我很上火。」趙言說,「由於我從來也不參加他們的培訓,他們的態度就變得越來越惡劣了,有時還語出傷人。」
並且,趙言很快發現,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培訓機構知道了他的手機號碼。「一天至少要接4個這樣的電話,一上來就推銷他們的培訓課程,即使我明確告訴他們不參加,他們還是一個勁兒介紹,我要是強行掛斷電話,他們就會不停地打進來,除非我關機。」就這樣,一年多時間下來,趙言僅接聽各種企業培訓機構的電話,就達到了1500個以上,「太浪費我的時間了,而且我經常在外地出差,接這些電話還要花一筆漫遊費。」
不慎被電話騙局騙走5000元
今年初,趙言還接到一個電話,冒充是他的熟人,向他推銷一套企業管理的書籍。「這個打電話的人,聲音跟我那個熟人特別像,並且對我的個人信息也挺了解,於是我就信以為真了。「出於幫朋友忙的想法,趙言花5000元一次性買了對方3套書,「但是事後一個多星期,這個人又給我打電話,說是在北京出車禍了,讓我給他匯過去2萬元錢。「趙言一開始也相信了,答應給匯錢,但對方可能是看他答應的很爽快,於是很快又打電話過來,說自己傷勢比較嚴重,2萬元不夠,需要8萬元,這讓趙言起了疑心。
趙言說:「雖然有點懷疑,可又不敢確定是被騙了,所以想來想去,我決定給那個熟人的同事打個電話,看看我那個熟人是不是在北京出差。「結果,電話一打過去趙言才知道,他的那個熟人根本就沒有出車禍,也從來沒有給趙言打電話借過錢和推銷圖書。
自從將這個手機靚號過戶到自己名下後,趙言說,他的正常生活秩序就被徹底打亂了。除了各種各樣的推銷電話、電話騙局之外,趙言還接到過一些恐嚇電話。「有的人一打通電話就說一些威脅性的語言,讓我給他匯錢,否則就威脅我的人身安全。「
從上個月開始,趙言又開始接到一些新的騷擾電話,「不知道是誰這麼無聊,竟然把我的手機號碼給掛到網上,聲稱要低價出售,結果就開始有一些網民給我打電話,要購買我的手機號碼。」
不少培訓機構在盯著靚號搞推銷
昨日,記者撥通了一些曾多次騷擾趙言的企業培訓機構電話,經了解得知,盯著手機靚號搞推銷,已成了這些企業培訓機構的重要營銷手段。
「使用靚號的多數是有錢人、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所以我們老闆就要求我們這些業務員,每天撥打這些手機靚號,向他們推銷我們的培訓課程。」一家培訓機構的業務員小吳說,「撥通這些靚號後,我們有一整套的談話技巧,確保我們能夠很快得知對方的準確身份信息,然後有針對性地向他們推銷產品。」
另外一家企業培訓機構的業務員孫某告訴記者:「還有一部分手機靚號的機主身份信息在市場上可以買得到,我們公司掌握的這些機主身份信息,大多都是從北京一家中介機構那裡購買的。」至於北京那家中介機構從哪裡得到了手機靚號的機主身份信息,孫某表示那他就不知情了。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面對自己的靚號不斷遭到五花八門的騷擾,一些商界的成功人士逐漸開始冷落靚號,而改用普通手機號。另外,記者還從警方了解到,電話騷擾違法要受處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撥打他人電話進行騷擾情節較重者,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不過,警方同時表示,面對沒完沒了推銷電話,如何才能認定他們對機主構成了騷擾,確實有一些難度。
首席記者翟丙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