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臺建設中的幕後意義

2020-12-22 SAP製造業ERP軟體

中臺戰略主要都是指通過「小前臺,大中臺」的架構方式,降低試錯成本,加快響應速度,從而真正做到「降本增效」。

1、中臺解決哪些問題

在戰略層面上,中臺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提升體驗;二,降低成本。

中臺只是手段,目的是為了服務前臺,為了提升用戶體驗,通過梳理SLA並且沉澱到中臺,以服務化的方式輸出,確保最低服務體驗標準。

成本如何降低?通過合併重組相似組織來降低,系統如果存在大量重複建設,就說明公司存在重複組織。

2、中臺建設滿足哪些條件

中臺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提升體驗;二降低成本。已經高度服務化的組織,不會因為做中臺而顯著提升體驗。沒有重複建設,也就是沒有重複組織的情況下,很難大幅降低成本。

借著「中臺戰略」之名,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中臺項目的確是一把手工程,因為服務化和梳理SLA是一個組織透明化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太可能自下而上。而合併組織,就更不可能自下而上去合併了。

建中臺的代價:上了中臺的企業,不要覺得中臺貴,中臺是不便宜的;

3、中臺解決的問題

是解決重複建設的問題嗎?在業務爆發式增長之下,技術團隊只能疲於應對,重複建設是肯定存在的,但有沒有到需要去合併組織的程度,時機還沒到。

解決服務化的問題,重點解決的是服務和SLA的問題。

4、中臺建設的前提和難點

第一個是要需要有穩健的基礎設施:

系統性解決複雜度。 系統性解決高可用,高並發。 系統性解決開發測試環境一致性和便利性。 能夠做好具備這三個能力的基礎設施,要求公司具備較強的 IaaS/PaaS 層的建設能力。

第二個難點,在於中臺本身的建設過程中,如何進行抽象和劃分邊界。

但從技術架構上來說,常見的抽象方式有兩種:

按照信息流、資金流、數據流等等的構成 element 和 process,自上而下進行抽象。

按照對應一個個數據單元的 entity 以及這些 entity 的狀態和轉移,進行自下而上的抽象。

前者是更加常見也容易入手的方式,但是擴展性較差。後者則更加面向領域內的模型3,具有更好的健壯性,能夠支撐更多的業務場景。

但需要注意的是,對系統邊界的劃分,通常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架構的問題,而是牽扯到流程設計、組織架構、業務歸屬等在內的極其複雜的挑戰。

5、因地制宜,不同企業實施中臺策略有所差別

快速發展的獨角獸企業。如瑞幸、拼多多等等,都屬於短時間內跑出來的。這類企業要從服務化開始,逐步建立SLA,以提升服務為主,因為你還沒什麼組織可合併。

中大型企業。如美團點評、頭條等,本身業務、組織都具備一定規模了。這類企業從服務化和SLA開始,同步進行組織合併,有節奏的進行,急不來的,也不容易搞。

超大型企業。如BAT、華為等,本身服務和SAL,以及組織都比較完善了。通過組織合併來驅動服務化和SLA的升級,降低成本,實現組織級別的戰略升級。

需要注意的是,合併組織是一個相對獨立而且困難的話題,即便套在「中臺」之下,也不會容易多少,如果說成功案例的話,是把「企業中臺解決方案」幹成了一條賽道。

總結:

體驗怎麼提升呢?中臺只是手段,目的是為了前臺,為了提升用戶體驗,通過梳理SLA並且沉澱到中臺,以服務化的方式輸出,確保最低服務體驗標準。

成本如何降低?通過合併重組相似組織來降低,系統如果存在大量重複建設,就說明存在重複組織。

快速發展的獨角獸企業。要從服務化開始,逐步建立SLA,以提升服務為主,還沒什麼組織可合併。

中大型企業實施中臺。這類企業從服務化和SLA開始,同步進行組織合併,有步驟配合著來。

超大型企業實施中臺。通過組織合併來驅動服務化和SLA的升級,實現組織級別的戰略升級。

總之,企業數位化建設,要循序漸進,不要臨陣磨槍。

來源:網際網路整合,著作權屬作者所有。SAP斯凱普斯本著傳播知識的態度進行整合轉載,如有版權或著作權方提出異議,聯繫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數據中臺如何建設?聽聽Gartner專家怎麼說!
    數據中臺是中國本土誕生的一個名詞,很多企業在「什麼是數據中臺」和「我要上XX中臺」徘徊。其炒作程度跟當年的「大數據」一詞有的一拼,如果用Gartner的炒作周期圖來看,數據中臺目前已經逼近炒作的頂峰。
  • 中移在線攜手亞信科技完成客服數據中臺建設
    來源:新浪證券近日,中移在線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移在線)攜手亞信科技完成了國內首個基於華為ARM架構伺服器(TaiShan伺服器)的客服數據中臺建設,保障了業務高效有序開展。項目深度應用了亞信科技AISWare BigData大數據產品和AISWare AI全域人工智慧平臺,再次印證了亞信科技在數據中臺建設、數據資產管理和配套服務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大數據算法模型的高成熟度。隨著5G時代的到來,數據量的爆發勢頭將有增無減,前臺多種業務對中臺快速、敏捷支撐能力的呼喚也會與日俱增。
  • 從幕後到前臺,網紅數據中臺往哪兒走?
    疫情期間,政務中臺支撐了健康碼、企業碼等多個創新應用場景迅速上線。 第二,不同行業的數據中臺,都旨在打破數據孤島、重複建設、技術堆積等困局,增強行業數位化能力。
  • 快手數據中臺建設—大數據服務化之路
    在壹佰案例峰會的「數據科學/人工智慧/數據平臺」專題上,快手數據平臺部,數據服務化中臺負責人發表了《快手數據中臺建設 - 大數據服務化之路》的演講。他圍繞數據資產服務化,服務於業務產生商業價值進行了分享。第一部分是背景介紹,包括數據開發的痛點,第二部分是介紹大數據服務化平臺,包括平臺架構以及關鍵細節詳解,第三部分是經驗總結和未來思考。
  • 中臺產品經理實戰(12):中臺建設的三大誤區
    自從阿里的數據中臺獲得成功後,國內企業紛紛仿效。但是,中臺建設並非易事,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因素會影響最終效果。本文給大家分享了中臺建設中常見的3大誤區,一起來看看~近期很有幸受邀去某公司內部參與了他們中臺架構的評審。
  • 貴陽經開區建設城市數據中臺促進數據聚通用見聞
    實現「三感社區」建設,僅是經開區搭建城市數據中臺的支撐項目之一。為了實現城市數位化轉型,經開區搭建城市數據中臺,以新基建為抓手促進城市智能化發展。貴州中科軟數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大數據事業部部長陳金富說。為加快建設這一城市「大腦」,今年5月,經開區啟動城市數據中臺項目建設,圍繞新基建萬物感知、廣泛連接、存算一體、數字安全等四大領域推進,為下一步城市數據運營打下堅實的基礎。為讓項目儘快落地,經開區引入社會資本,激發新基建發展活力。貴州中科軟數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便是今年落地的其中一家企業,主要負責城市數據中臺建設。
  • 什麼是數據中臺,為什麼數據中臺這麼火?
    近年來,數據中臺這個概念特別火,各個企業都在關注如何構建自己的數據中臺。中臺這個概念早期是由美軍的作戰體系演化而來的,技術上所說的「中臺」主要是指學習這種高效、靈活和強大的指揮作戰體系。數據中臺把數據統一之後,會形成標準數據,再進行存儲,形成大數據資產層,進而為客戶提供高效服務。這些服務跟企業的業務有較強的關聯性,是這個企業獨有的且能復用的,它是企業業務和數據的沉澱,其不僅能降低重複建設、減少煙囪式協作的成本,也是差異化競爭優勢所在。
  • 中臺建設失敗的七大原因丨中臺網絡研討會
    衡量企業是否需要構建中臺是中臺建設成敗的第一核心原因,企業搭建中臺的初衷可能是基於某些業務難題需要,但是,企業數位化轉型並非一定基於中臺實現業務價值,如果企業是為了建設中臺而建設中臺,那麼企業中臺建設的失敗概率則會增大,這也是許多企業中臺項目失敗的根本原因所在。
  • 你知道什麼是數據中臺嗎?
    傳統企業搭建數據中臺,如果僅完成了API接口的創建,僅僅是完成了數據中臺建設的其中一環。因此,數據中臺並不是端到端的技術賦能平臺。可見,數據中臺的建設需要業務部門靈活的應用需求,技術部門強大的數據治理、數據建模等能力,以及公司各個部門和資產的多維配合。它是集業務、技術和公司資產的有機結合體,並不是片面的模塊的組合體。數據中臺是一種新的技術建設思路。
  • 阿里雲劉偉光:真正的數據中臺是什麼?
    歸根結底,數據中臺一個根本性創新就是把「數據資產」作為一個基礎要素獨立出來,將成為資產的數據作為生產資料融入業務價值創造過程,提供推動企業發展源源不斷的生產力。因此,劉偉光判斷,數據中臺是繼數據倉庫之後,金融IT建設下一個浪潮之巔。
  • 蒙牛集團大數據分析總監劉瑞寶:雙中臺建設
    蒙牛集團大數據分析總監劉瑞寶在其《從雙中臺建設開啟傳統乳企的數位化轉型》的主題演講中分享了蒙牛實現快速發展的原因,他談了蒙牛進行數位化轉型的發展階段,蒙牛中臺的理念和定位,雙中臺的建設以及中臺的價值。蒙牛中臺劉瑞寶認為:中臺不是具體產品,更不是標準化的產品,沒有一個廠商推出的中臺能夠直接「拿來就能用」,中臺是一套「機制」,需要通過有形的產品和實施方法論來支撐,通過理現狀、立架構、建資產、用數據、做運營,實現中臺體系的落地。蒙牛採用了雙中臺策略,即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
  • 全網數商告訴你什麼是數據中臺
    前言近期,全網數商開設了「中臺百科」專欄,每周會定期分享關於中臺的百科知識。在這裡,您能看到中臺的源起;什麼是業務中臺;什麼是數據中臺;以及關於中臺建設的所有內容,包括組織架構、進化策略、方法論等等。總而言之,學中臺、懂中臺、用中臺,就選全網數商,我們期待您的召喚!本期主要分享兩個知識:●什麼是數據中臺?●數據中臺對企業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 中臺建設中平臺分類和職責
    作戰體系就是生產產品,指揮體系就是監控&控制產品,生產體系就是做產品,所以,建設中臺第一步就是先想好建設什麼產品,以始為終,產品能力也是基於業務場景的實際需要,中臺建設中進行適度分類,不可一蹴而就,照貓畫虎。
  • 數據中臺的雲原生機會
    矽谷並沒有中臺這個詞,但是矽谷的大部分公司都有自己的類似數據中臺的架構。而雲原生理念中所用到的Docker、Kubernetes(簡稱為K8S,在2014年由Google貢獻給雲原生開源社區CNCF)、Mesos等技術,則讓數據中臺的建設變得非常簡單。
  • 大華股份:業務成功是行業數據中臺建設成效的關鍵評價標準
    大華股份大數據研究院首席架構師江文龍,在會議上作了《安防新基建之行業化數據中臺》的主題分享,詳細介紹了在新基建的推動下,安防行業的數據中臺建設情況以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1、通用數據中臺的特點2018年,政府提出「新基建」概念,2020年,開始加快新基建的建設和部署。
  • 國聯證券汪錦嶺:券商究竟應如何進行中臺建設?要建設什麼樣的中臺?
    證券行業的數位化運營,如何進行中臺建設?又如何解決中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上周末,在由北京易道博識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華銳金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深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主題為「重構?2)國聯證券中臺建設採用的是「公共組件」的概念,即建設產品中心、客戶中心、網際網路運營中心等一系列基礎性公共組件,打造共享中臺,實現系統架構優化和資源整合共享。
  • 一文搞懂中臺、業務中臺、數據中臺、AI中臺區別及聯繫
    從廣泛的意義上來說,一切的中臺都是業務中臺,它們源自業務並服務於業務。而一般來講,我們所提到的業務中臺一般指在線業務為典型特徵的中臺(下面所提到的都是狹義上的業務中臺)。比如說,我們常用的天貓、淘寶、支付寶等一些平臺有一些通用的業務中心如,商品系統、訂單系統、評價系統、營銷中心等系統具有通用性的業務系統的集合。
  • 數據中臺的三大能力
    導讀:數據資源盤點、聯接、規範管理,形成企業的「數據資產」管理體系。幫助解決傳統信息建設過程中,因煙囪式架構導致的數據隔離、數據不一致等問題,避免數據孤島的出現。 避免重複開發,確保前端業務輕量化。
  • 數據+中臺,如何做到1+1大於2 明略科技數據中臺負責人劉國棟
    圖注:明略科技數據中臺負責人劉國棟數據中臺是一套涵蓋IT基礎體系規劃、組織架構、運營管理與服務支撐的完整體系,相互聯動協同支撐組織決策。通過數據中臺的建設,組織可以在關鍵決策緯度和環節進行數位化。隨著各個緯度的信息日益飽滿,最終形成組織的虛擬化有機體,即全息數字孿生體,在高精緯度、時效性方面,實現數位化的一對一映射。當組織規模越來越大,複雜度越來越高,面對大量同時出現的挑戰、問題、風險時,針對細粒度的、變化很快的對象,能夠快速做出各種預先的決策。
  • 不讓數據變「泥沼」,收藏這份2020數據中臺「避坑」指南
    作為國內數據中臺技術的代表企業,雲徙科技的數據智能部總經理蒲繼強認為,以數據中臺為代表的數據應用基礎設施將推動企業進入共享化的數據價值流通的新階段。數據中臺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而即便是傳統數據湖的建設,根據Forrester的一份報告,2018 年至少有1/3的企業只建成了數據的泥沼。那麼,如何不讓企業的數據變「泥沼」,如何避免數據中臺建設中的各種「泥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