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起看導師風採——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人物畫方向

2020-12-16 一尚書畫研究院

中國畫學院是廣州美術學院最具傳統藝術特色的教學單位,六十多年來,作為我國南方主要的中國畫高等教育基地,在老一輩美術教育家關山月、黎雄才、楊之光等著名國畫家的引領下,歷經幾代教師的精心培育,為社會輸送了大批中國畫、壁畫、書法篆刻專業人才。

中國畫學院現有兩個特色專業:中國畫專業(130406T)、書法學專業(130405T),涵蓋了三個專業方向:中國畫專業方向、壁畫專業方向、書法篆刻專業方向;六個工作室:人物畫工作室、山水畫工作室、花鳥畫工作室、壁畫工作室、造型基礎工作室、書法篆刻工作室;三個研究室:嶺南畫派研究中心、關山月研究室、黎雄才研究室,以及圖書室、藏畫室。

美術教育學院原名美術師範系,創建於1981年,它是當年中國八大美術學院中在新時期最早設立的本科美術教育專業教學機構,1989年更名為美術教育系,2010年建成美術教育學院,2018年進行學科整合,成為純師範專業教學單位。

目前,學院本科教育有美術學(美術教育)、藝術教育兩個專業。設美術教育、書法教育、設計教育、史論教育和繼續教育5個學術板塊及中國畫與品鑑、書法與中國文化 、繪畫與欣賞、綜合材料探索、設計與應用、公共藝術、人文與通識、教師進修等8個教研室。現有在編及合同制教職工45人,其中專任教師37人;本科生369人,碩士研究生72人,成人教育學生117人,自考學生12人。形成以本科教學為主體,其他辦學形式為輔的辦學格局。

今天我們要介紹

中國畫人物畫方向的導師有:

劉慶和教授、陳朋副教授、於理副教授、

周湧教授、何楓副教授、林霖副教授、

張弘教授、肖進副教授

劉慶和教授

教育背景

1981畢業於天津工藝美術學校

1987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

1989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獲碩士學位

1992在馬德裡康浦路狄安塞大學美術學院訪學

研究領域

人物畫藝術研究

培養部門

中國畫學院

主要學術兼職

現為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廣州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國家畫院實驗水墨研究所所長。

論文/著作/代表作/展覽:

個展(2007年後)

2018年

劉慶和:同塵」(合美術館武漢)

2017年

一年之際—劉慶和作品展(798藝術區東京畫廊北京)

2015年

限行一劉慶和作品展」(美侖美術館,長沙)

白話—劉慶和在香港」(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輕拂—寫生劉慶和」個展(年代美術館,溫州)。

劉慶和說」個展(北京畫院美術館)

劉慶和」個展(798藝術區蜂果當代藝術中心)。

盛時——劉慶和作品展」(成都K空間)

2010年

浮現—劉慶和蘇州計劃」個展(蘇州本色美術館)

2009年

混電的邊緣一劉慶和作品展」(何香凝美術館,深圳

2008年

「寶貝兒一劉慶和作品展」(紅門畫廊)

2007年

劉慶和作品展」(中國美術館)

和作品展」(今日美術館)。

參展(2013年後)

2018年

作品《新發地》,《朝陽群眾》參加在德國格平根美術館舉辦的"ink中國當代水墨展」

2017年

失調的和諧—新生代相關案例展中間美術館北京

第二屆深圳當代藝術雙年展深圳

尋脈造山一一寶龍美術館開館展上海

入作品展麓山美術館

代藝術展(金雞湖美術館)

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展」墨韻克拉科夫」(波蘭克拉科夫芒加博物館

2016年

世間中國當代藝術展雪梨中國文化中心澳大利亞

2015年

「水裡 SHUIMO世紀變革和藝術新路」展(北京民生美術館)

傳統裡繹—中國當代藝術展」克裡夫蘭州立大學,美國)

2014年

關切的向度當代水墨人物畫六人展」(中國美術館)

西雲東雨—中國當代藝術研究展(合美術館,武漢)

洗硯——中國當代水墨藝術美國巡迴展」(美國)。

中國當代藝術展」(查森美術館,美國)

2013年

再水墨—20002012中國當代水墨作品展」(今日美術館)

維度—中國當代水墨批評家提名展」(中國美術館)

「幻象當代水墨邀請展」(798藝術區蜂果當代藝術中心)。

原道中國當代藝術的新概念展」(香港藝術館)。

景觀再造—中國當代藝術展」(匈牙利德布勒森美術館)。

時代肖像一當代藝術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新境中國當代藝術展」(馬德裡孔德杜克宮,西班牙)。

曾獲得第八屆AAC藝術中國年度水墨藝術家大獎

上海證券報年度金藝術家獎。

《藝術財經》年度水墨藝術家獎。

陳朋副教授

教育背景

碩士 素描教學研究 廣州美術學院

學士 中國畫 廣州美術學院

研究領域

人物畫藝術研究

培養部門

中國畫學院

主要學術兼職

現為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廣東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國家青苗畫家培育計劃」課題組專家。

論文/著作/代表作/展覽:

出版、著作:

2010年,出版《新視野·當代名家中國畫鑑賞系列叢書一·陳朋》(安徽美術出版社), ISBN 978-7-5398-2379-9

2014年,代表作品《立秋之十》等3件發表於《美術觀察》(2014年第1期,CN11-3665J)。

2016年,專著《海岬之上陳朋作品》出版(嶺南美術出版社。ISBN 978-7-5362-5941-6)

2017年,文章《學院風範寫生精神》收錄於《為中國畫--全國高等藝術院校中國人物畫教學論文集》(河北美術出版社,ISBN 978-7-5310-8429-7)

2017年,作品《丘逢甲在1895》刊入《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作品集.2000-2016》(嶺南美術出版社,ISBN 978-7-5362-6226-3)

2018年,作品《午後時光》、《父與子》、《西安回民街印象》、《簡訊息》、《趕集的日子》收錄於《以形寫神——2018全國高等藝術院校中國畫人物造型主題交流展作品集》(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ISBN 978-7-5586-0830-8)

2018年,出版《水墨人物畫寫生教學》(嶺南美術出版社,ISBN 978-7-5362-6563-9)

2018年,出版《陳朋水墨寫生作品集》(嶺南美術出版社,ISBN 978-7-5362-6593-6)

2019年,出版《毛筆速寫》(陳朋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ISBN 978-7-302-52814-2, 字數:302千字)。

論文:

2013年,論文《談「筆墨意識」》發表於《美術觀察》(2013年第7期,CN11-3665J)

2013年,論文《「獵奇」與「炫技」——由寫生所想到的》刊於《中國畫畫刊》CN33-1366/J 浙江畫院主辦)

2014年,論文《巧拙無古今》刊於《美術觀察》(2014年第1期,CN11-3665J)

項目:

2019年

2018年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和改革項目:「意筆人物畫基礎教學新視點——毛筆速寫」結題。項目編號:JXGG201802。

2019年

廣東省普通高校特色創新類項目:「黎雄才人物畫研究」,立項。項目編號:2018WTSCX070

獲獎、參展:

2008年

作品《黃金周》入選「紀念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並獲優秀獎(最高獎)。

2010年

獲廣州美術學院2007—2010年「教學科研創作突出成果獎」

2011年

作品《丘逢甲在1895》參加「百年風雲——廣東近當代重大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展覽」(廣東美術館)並獲銅獎。(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廳,廣東省文聯, 廣東省美協共同主辦)

2012年

作品《陣雨》參加「同在藍天下——為農民工塑像中國畫主題創作展」(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承辦)

2013年

作品《瑤族老漢》等5幅參加「對於中國畫,我主……2013《中國畫畫刊》首屆學術提名展」(《中國畫畫刊》主辦,學術支持:浙江畫院、浙江省美術家協會)。

2014年

作品參展藝術家參加「1薦1——廣東省美術名家薦才行動」(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指導,廣東畫院、廣東省美協主辦。推薦導師:李勁堃)

2014年

作品《雨後》獲「中國夢南粵心——第十二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美術作品展」 優秀獎(廣東省文化廳主辦,廣東美術館承辦)

2015年

作品《吞力屯之十》獲「首屆廣東省高校美術作品學院獎雙年展」學院獎一等獎(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辦)

2017年

出席中央美術學院「為中國畫」全國高等藝術院校師生人物畫寫生作品展與研討會。

2017年,作品《瑤族老漢》參展,並收錄於《為中國畫--全國高等藝術院校師生人物畫寫生作品集》。

2017年

作品《鄒華像》入選《美在生活--全國寫生藝術展》(中國美術館主辦)

2018年

作品《暖陽》入選「大潮起珠江——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

2018年

作品《午後時光》、《父與子》、《西安回民街印象》、《簡訊息》、《趕集的日子》參加「以形寫神——2018全國高等藝術院校中國畫人物造型主題交流展」(南京藝術學院主辦)。

2019年

作為主講人參加嶺南畫派紀念館「翰墨繪新圖——嶺南畫派畫家描繪新中國作品展」 公共教育活動「與師對話——人物畫探索課堂」,並現場作寫生示範。

個展:

2012年

「大巧之樸——陳朋作品展」在嶺南畫派紀念館開幕(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主辦,嶺南畫派紀念館承辦,當代嶺南協辦)

2017年

目擊道存---陳朋水墨肖像作品展,主辦:中國畫學會、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濰坊市人民政府。

2018年

舉辦「見微知著——陳朋水墨寫生作品展」(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廣東省中國畫學會、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主辦,紅專廠E5藝術館承辦,廣州正典策劃)

於理副教授

教育背景

1996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獲學士學位;

1999年獲碩士學位,專攻中國工筆人物畫;

2007年赴日本東京女子美術大學學習交流,主要研究中國工筆畫與現代日本畫技法的關聯及關於日本畫學科教學考察。

研究領域

人物畫藝術研究(中國畫、工筆畫)

培養部門

中國畫學院

主要學術兼職

現為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副教授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

主要科研項目

精品視頻公開課中國畫人物工筆課堂寫生(省級)

工筆畫教學資源建設(省級)

廣州美術學院2016年度自編教材資助項目(校級)

中國畫古典技法傳承(《槐蔭消夏圖》臨摹筆記)(校級)

中國畫古典技法傳承教與學(《碧桃圖》臨摹筆記)(校級)

論文/著作/代表作/展覽

代表作

《執子之手》入選「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獲優秀作品獎(不分金銀銅),被廣州藝術博物院收藏:

2009年《似是故人來》入選「金陵百家」全國美術作品展;

2011年《風馬旗的傳說》入選「第四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

作品《日當午》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並獲廣東省展金獎;2009年11月入選「靈感高原?中國繪畫作品展」;2010年文化部主辦的第九屆中國藝術節中國風格?時代丹青——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2018年入選廣東美術百年大展

2014年《寂靜歡喜》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並獲省優秀獎(不分金銀銅),獲全國優秀獎提名,入選中國美術館2016賀歲大展——中華民族大團結全國美術作品展。

主要著作

1、《白描人物》

2、《工筆人物課堂》

3、《21世紀中國高職高專美術藝術設計專業精品課程規劃教材中國畫基礎》(副主編)

4、《工筆畫的工具材料》

5、《工筆畫技法舉一反三——工筆人物寫生教學範例》

6、主編中國畫古典技法傳承系列叢書之《<宮樂圖>臨摹筆記》、《<槐蔭消夏圖>臨摹筆記》、《<枇杷山鳥圖>臨摹筆記》、《<碧桃圖>臨摹筆記》等。

何楓副教授

教育背景

1984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附中。

1988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現為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副教授、人物畫工作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研究領域

現代人物畫藝術研究

培養部門

中國畫學院

主要學術兼職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廣東省中國畫學會理事

主要科研項目

2014-2016年寫意人物畫寫生 視頻公開課

(「創新強效工程」2014-2016年建設規劃項目)

論文/著作/代表作/展覽

編著《中國高等院校美術設計教材——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人物畫教學》 遼寧美術出版社 2006年

主編《薪火——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人物畫工作室教師寫生作品集》 嶺南美術出版社 2016年

論文《鏡我:對水墨創作中女性因素的一些思考》發表於《畫廊》 2011年

1989年,作品入選「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獲廣東省美展優秀獎;

1990年,作品入選「第二屆全國體育美展」,獲廣東省體育美展優秀獎;

1995年,作品入選「中韓交流展」;

1997年,作品入選「全國中國人物畫展覽」;

1999年,作品入選「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當代中國水墨畫展」;

2000年,作品入選「『漫漫雲路』現代中國藝術德國巡迴展」「『後嶺南』第三回展」;2002年,作品參加「現象·後嶺南與廣東新水墨」展覽;

2003年,作品參加「今日中國美術大展」「第二屆全國畫院雙年展」;

2008年,作品入選「紀念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2009年,作品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站著的中國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館藏作品專題展」,獲廣東省美展優秀獎,於廣州美術學院嶺南畫派紀念館舉辦「楓·何楓寫意畫展」;

2010年,於嶺南美術館舉辦「楓·何楓寫意畫展」;

2013年,於古元美術館舉辦「日常——何楓水墨作品展」;

2014年,舉辦「風和日麗——何楓作品展」;

2015年,舉辦「陌上花開——何楓作品展」,參加「嶺南風範·嶺南中國畫邀請展」;

2016年,於第六屆中國畫節舉辦「陌上花開——何楓中國畫作品展」。

作品被瑞士洛桑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廣東美術館、廣州美術館、廣州美術學院、香港浸會大學、中山大學、嶺南畫派紀念館等機構收藏。

周湧教授

教育背景

1962年10月生於湖北省武漢市,1980年考入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84年畢業並留校任教。現為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研究領域

人物畫藝術研究

培養部門

中國畫學院

主要展覽

2017 「水墨中國」敘事中國----香港回歸二十年中國當代藝術巡迴展,香港會展中心

2016 「形而上下」 當代水墨邀請展,北京

2016 「天下.往來」當代水墨文獻展(2001-2016),廣州

2016 深圳第九屆國際水墨雙年展,深圳

2014 東語西云:中國當代藝術研究展,武漢

2014 新工筆展,南京

2013 「再水墨」當代水墨藝術展,武漢、北京

2013 「寧靜致遠」當代工筆六人展,深圳

2012 三個立場,語言的意義,廣州

2010 當代藝術在廣東,廣州

2009 「墨非墨」,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展,波蘭

2008 廣州站,當代藝術特展,廣州

2008 第23屆亞洲國際美術展,廣州

2008 第六屆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深圳

2007 重新啟動,第三屆成都雙年展,四川

2006 遊移的「界」當代水墨展,泰國

2005 廣東當代藝術生態·文獻展,深圳

2004 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深圳

2003 中國製造-中法文化年系列展,法國

2002 第十七屆亞洲國際藝術展,韓國

2002 現象·後嶺南與廣東新水墨,廣州

2001 城市俚語,珠江三角洲的當代藝術,深圳

2001 水墨實驗二十年,廣州

2000 水墨的邊緣,臺灣大陸紙上作品展,香港

1999 觀念水墨-周湧個人展,廣州

1991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展,廣州

1990 珠海當代中國畫邀請展,珠海

林霖副教授

研究領域

中國人物畫藝術研究

培養部門

中國畫學院

主要學術兼職

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人物工作室主任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廣東美術家協會會員

主要科研項目

「紅屋」革命歷史題材創作課題,繪製中國畫作品《星火閃亮紫金蘇區》捐贈給紫金蘇區。

橫向課題,為廣東魯迅紀念館廣東清代貢院遺址「明遠樓」繪製中國畫作品《廣東貢院,俊彩星馳》。

論文/著作/代表作/展覽:

論文:

《沒骨的解讀:關山月敦煌臨畫研究札記》 美術學報2017年第一期。

《當代國畫家的「智慧」——從「二高一陳」到「後嶺南」現象》美術大觀(1002-2953)

《古典線條的現代運用—曾洪流從臨摹到實踐的藝術之路》 藝術教育(CN11-1188/J)

獲獎:

2018年被評為南粵優秀教師。

2008年中國畫《鄉下農莊》入選「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廣東省美術作品展覽」獲「優秀獎」。

代表作:

2008年《南風》入選「紀念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

2011年《沉默的道釘》入選「百年風雲——廣東近當代重大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展覽」。

2012年《雪浴崑崙》入選「翰墨新象」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2年《同沐慈光》入選「2012大同國際壁畫雙年展」。

肖進副教授

教育背景

文學碩士, 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訪問學者, 中央美術學院(教育部高等學校國內)

研究領域

中國畫藝術研究

培養部門

中國畫學院

主要學術兼職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主要科研項目

廣州美術學院臨摹與創作教學 (18XJA005), 廣州美術學院2018.08-2019.11

南粵古驛道美術寫生創作課題研究(18HX055),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18.10-2019.3

廣州美術學院第五批學科梯隊培養協議書(60313021519), 廣州美術學院 2016.03-2019.12

論文/著作/代表作/展覽

論文/著作/代表作/展覽

《中國傳統繪畫中與茶文化有關的繪畫作品賞析》福建茶葉ISSN:1005-2291北大核心

《也談繼續教育的重要性》明日風尚ISSN:1673-8365南京市文學界聯合會

《傳統工筆重彩基礎教學研究》嶺南美術出版社 ISBN 978-7-5362-6803-6

《中國山水畫文化的緣起、發展與傳承》ISBN978-7-5639-6427-7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南國紅豆》系列 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紅線女、創作、生活》中國首屆插圖藝術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南國紅豆》系列之二 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中國美術家協會

《南國紅豆》系列之三 第三屆全國壁畫大展 中國壁畫協會 中國壁畫協會

《南國紅豆》系列之四 慶祝十九大召開廣東省美術作品展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

《南國紅豆》系列之五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中國美術家協會

《廣州.粵之韻》中國第二屆插圖藝術展 中國美術家協會

《四十、四十,廣東省中國畫細筆時代印記精品獎》力作獎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

張弘教授

研究領域

中國畫人物創作與教學研究

沒骨人物畫藝術研究

培養部門

美術教育學院

主要學術兼職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廣東省政協書畫院副院長

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中央文史館南方畫院特聘畫家

主要科研項目

1、大型中國畫《同舟共進》,廣東省政協邀約,廣東省政協收藏,2015年

2、《東方尋夢》、《天職》等作品廣東省美術館收藏

3、《中國航空之父-馮如》,獲「百年風雲-廣東近當代重大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展覽」優秀獎,廣東省委宣傳部等,2011年

4、全國普通高中教科書美術(粵版)《中國書畫》主編

論文/著作/代表作/展覽:

1、關於繪畫語言的思考,《美術》

2、論傳統工筆畫色彩的特性及其現代發展,《華南師範大學學報》

3、創作手記《第二屆廣東畫院學術提名展—國畫中「歷史」》

4、關於素描---結構與線條,《高等美術學院教師示範作品集-----張弘素描》

5、《藏真-----張弘畫冊》長城藝術出版社

6、《廣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團作品集——張弘》嶺南美術出版社

7、《不滅的火焰》、《日月盈昃》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

8、《十月秋染山》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

9、《日落而息》(水彩畫)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

10、《東方尋夢》獲廣東省第五屆中國畫展銀獎

11、《畢業N年的某次歡聚》參加關山月美術館舉辦的廣州美院美教教師作品展

12、《廣州地鐵》入選「紀念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全國美展」展覽 中國美術館

13、《亦復如是-----張弘水墨》展覽 惠州市博物館,2016年

14、《傳承與經典-----張弘國水墨》展覽 中國國家畫院國展藝術中心,2017年

15、《絲路禪橋-----張弘水墨作品展.新加坡站》展覽 新加坡視覺藝術中心,2018年

導師資料主要來源於廣美官網,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收集

如有個別導師資料不全敬請諒解!

相關焦點

  • 「藝」起看導師風採——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
    今天我們要介紹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導師有:陳江教授、童慧明教授、彭聖芳教授、溫浩副教授、霍康教授、丁雄副教授、金英愛副教授、盧麃麃副教授、史培勇教授、磨鍊副教授、張劍教授、林敏教授、李勇教授、劉毅副教授
  • 「藝」起看導師風採——廣州美術學院視覺傳達學院(之一)
    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成立於2010年9月,由廣州美術學院最傳統的裝潢系和新興的數碼藝術設計系聯合組建而成,2018年11月,藝術與科技專業併入學院。學院現共有教職工73人,其中專任教師62人,教授6人,副教授19人,博士12人,在讀博士5人。
  • 「藝」起看導師風採——廣州美術學院視覺傳達學院(之二)
    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成立於2010年9月,由廣州美術學院最傳統的裝潢系和新興的數碼藝術設計系聯合組建而成,2018年11月,藝術與科技專業併入學院。學院現共有教職工73人,其中專任教師62人,教授6人,副教授19人,博士12人,在讀博士5人。
  • 2019國家藝術基金中國畫寫意人物畫人才培養項目
    2019年9月23日-11月23日,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成功舉辦了「2019國家藝術基金中國畫寫意人物畫人才培養項目」,項目負責人為盛天曄教授。此次項目在全國範圍內選拔了50名學員,並邀請了多位中國畫名師授課指導,取得了喜人的教學成果和良好的社會影響。
  • 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方楚雄教授觀世音菩薩系列作品欣賞
    方楚雄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武漢理工大學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廣東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97年被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評為「97中國畫壇百傑」。2004年獲中國藝術研究院「黃賓虹獎」及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獎。
  • 大美之藝 厚德之行——專訪天津美術學院院長賈廣健
    天津美術學院院長賈廣健教授作為新時期中國畫領域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國高等美術教育、研究、創作乃至美術創作機構和美術專業媒體管理方面實現了有機的結合,近期,《中國書畫報》《北方美術》一報一刊的主要負責人圍繞高等美術教育的發展趨勢、天津美院的教育理念和發展思路以及賈廣健院長本人在中國畫創作教學上的思考等幾個方面,對他進行了一次深入的採訪。
  • 眾志成城、以 「藝」 抗疫一一北京城市山水畫研究會在行動
    馬萬國藝名抱海,齊魯人士,崑崙入畫第一人,曾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客座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北京東城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藝術顧問,中華慈善總會中華慈善美術家,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所研究員,文化部華夏文化遺產中國畫院創硏室副主任,山東理工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1994年8月與2014年8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對此進行專題報導。
  • 「群峰競秀——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在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
    出席開幕式的嘉賓有: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張立辰,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王濤,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黨總支書記、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嶽黔山,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史國良,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劉建
  • 天津美術學院藝術創作研究中心2020年(第一屆)花鳥畫精研創作班課
    據統計,天津美術學院藝術創作研究中心2020年(第一屆)花鳥畫精研創作班項目導師組開展精品課程有:天津美術學院教授、著名畫家、教育家霍春陽先生授課《中國畫境界》;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劉文生先生授課《花鳥畫的寫意性》;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陳福春先生授課
  •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研究生——王珏作品欣賞
    王珏,1993年生於浙江杭州,2013年-2017年就讀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獲學士學位,2017年保送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研究生。導師寄語王珏同學在研究生學習階段,積極參加了各項教學科研活動,認真創作,打下了紮實的專業基礎,提升了自己的理論與實踐水平。
  • 藝路風採——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三人行作品展
    謹定於2020年12月28日(周一)下午15:00在深圳東方美術館舉辦「藝路風採——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三人行」開幕式,敬請光臨指導!如今,我看畫家郭石夫的藝術探索,乃是勇敢的登上梯子,到了屋頂。相信以他的天分、功力、修養,尤以書法見長,如此綜合實力,必將取得更好的成就。許俊畢業於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受教於李苦禪、李可染、蔣兆和諸大師,多年奮進可稱融匯古今,貫通中西。他的山水畫藝術別具一格,青綠山水清雄秀潤,格調高雅不染凡俗,筆墨意境精華內蘊,獨特意趣享譽畫壇,後起之秀難得,高峰不遠可期。
  • 劉文西大寫意人物畫的藝術風格與審美意趣
    中國美術協會顧問,陝西省文藝界聯合會顧問,陝西省美協副主席,西安美術學院名譽院長,西安美院研究院院長,全國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曾任全國文藝界聯合會委員,中國美術協會副主席,中國畫藝委員會委員,歷屆全國美展中國畫評委會委員。劉文西的重要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東方》和巨幅系列長卷《黃土人》等近百幅。
  • 南陽市美術家協會人物畫藝委會成立大會圓滿召開
    作為美術家協會重要組成部分的人物畫藝委會,它的成立,標誌著南陽市美術事業新的裡程碑的形成,為南陽市美術家協會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此次會議由美協副主席李虹主持,會議上南陽市美協徐永斌主席為新當選人物畫藝委會魏煥軍主任頒牌,新當選人物畫藝委會魏煥軍主任,宣布聘任藝委會顧問。宣布聘任秘書長、副秘書長。
  • 央美考研導師|勤奮的國畫工作者—劉慶和
    劉慶和1961年生於天津,198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198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獲碩士學位。現為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藝評網籤約藝術家。
  • 畫風清雅 筆精墨妙——王經春人物畫作品賞析
    王經春的人物畫,師從方增先、吳山明先生等浙派人物畫的風格,清秀靈動,筆墨揮灑自如,水墨沐漓酣暢,讀其畫,如沐江南春雨,清新神怡。王經春,1952年生於山東章丘。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 美術研究|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劉海勇談中國畫筆法解析課徒稿
    中國畫的發展離不開當代學院教學。長期以來,獲得成就的中國畫家大都出自學院;從現狀來看,隨著中國畫學科建設的發展,學院教育依然是中國畫人才培養的重要途經。歷史上,對於中國畫技法與觀念的學習都通過師徒傳承加以實現,言傳身教過程中,課徒示範又是重要的傳授方式。隨著當代學院教育的完善,中國畫學科逐漸被納入當代學術的序列中。
  • 盛世丹青——第五屆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2019∙河北遵化)
    1985年深造於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術學院)山水畫高研班。現為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張志民工作室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藝委會委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山東畫院藝術顧問,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藝術學院原院長,山東省政協常委、省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主任,山東省文聯副主席。
  • 藝境—中國畫名家作品展
    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山水畫高研班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山水畫高研班導師,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現為北京師範大學啟功書院藝委會委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顧問,安徽省中國畫學會副主席,《詩刊》子曰詩社顧問,北京市詩詞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 「川上行——2020 年四川中國畫人物畫專委會邀請展」盛大開幕
    7月17日,「川上行——2020 年四川中國畫人物畫專委會邀請展(川渝巡展·新都站)」在成都市新都區寶光大道北段258號雲端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四川省中國畫人物畫專委會、四川省政協書畫院、中共成都市新都區委宣傳部、文軒美術館主辦,成都市新都區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成都市新都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雲端美術館、魚鳧美術館、四川福寶美術館、鳳亭藝術承辦,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美協中國畫藝委會人物畫專委會會長李青稞擔任總策展人,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生導師、著名批評家吳永強擔任學術主持,周平、周芸、向運華、李茜、曹箏琪娜執行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