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5月25日正午,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賓夕法尼亞山、康納莫天山峽一帶下了一場暴雨。暴雨持續20分鐘,康莫夫湖水位漲了3英寸,並還在不斷地上漲。5月31日,高出約翰斯頓52英裡的水庫堤壩崩裂,50億加侖的水衝出水庫,壓崩山谷,衝向周圍的城鎮,受害最嚴重的約翰斯頓變成了廢墟,約有2500人在這場災害中死亡,直接經濟損失5200萬美元。
因此,這場洪災被命名為約翰斯頓洪災。
在堤壩崩裂前,壩上的破石塊不斷流下,壩中間形成25英尺寬的缺口。湖水湧出使缺口擴大,近450英尺的堤壩立即崩塌。525英尺高的水流以每小時50英裡的速度奔下山谷,衝毀了南夫克的每一間房屋。所幸這裡沒有人員傷亡,因為提前預告,這裡的居民都撤空了。
深谷下方一英裡處,洪水象猛獸一樣撲向礦泉角,40多間房屋被衝毀,26人被吞沒,並將梅雷迪思教堂連通地基一起衝走。接著,翻騰的洪水直奔東康納莫夫,西康納莫夫完全淹沒在洪水裡。下一個處在洪水道上的城鎮是伍德維爾,它位於一個陡峭的山坡上,一瞬間就被幾十億噸的瀑布似的洪水淹沒。這裡的5000居民,至少一半葬身於洪水。
約翰斯頓是一個完全處於山谷中的城市,約52000人居住。僅僅幾秒鐘的時間,這座城市成百的建築物和居民被洪水捲走。一座石砌的基督教青年大會廳崩塌了,巨大的德國路德教堂變成一堆碎石,約翰斯頓最高級的旅館赫伯特賓館也變成了廢墟。
洪流與石橋之間形成了由碎片、動物屍體和人的屍體組成的的防浪堤。在這個半英裡長的阻塞帶裡掙扎著成千上萬的人,亂堆裡突然燃起了大火,人們費力地爬上岸,又被困在咆哮的洪水和大火之間。200多人跳到大火中集體自殺,數以千計的屍體在下遊橋頭漂浮。
約翰斯頓大洪水退了,帶走了2000多人的生命。災難過後,美國政府動用了7500名工人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才把碎片清理乾淨,將屍體埋掉。僅一個大公墓裡,就埋葬了800具屍體。
災後,一位工程師視察了裂壩,他說:「降低尖頂、圓頂或頂部中心傾斜度,關閉底部排水道以及堵塞溢洪道,都是建築上的大錯誤,是大壩的建造者的利益薰心造成了這場巨大災難。」
也就是說,約翰斯頓洪災,就是一場人為的災難。這是怎麼回事呢?
賓夕法尼亞州約翰斯頓在幾十年間多次遭受康莫夫河及交流斯多裡河的洪災。位於山峽頂上的堤壩攔住康莫夫湖,這是一個人工湖,湖水從堤壩上漏下來,暢流而下。讓南夫克漁獵俱樂部所屬的匹茲堡百萬富翁們專門使用。
1883年,福爾斯特提議:將它作為賓夕法尼亞鐵路運河的水庫。水庫於1852年完工,但一直閒置未投入使用。1875年,約翰.雷利能買下這塊地,5年後改成鄉村俱樂部。俱樂部由三人組成,負責人是魯弗上校。按照他的命令,溢洪道修在底部以防止能捕獲的魚逃掉。
這樣,上漲的水就只能頂部的木水槽排掉。他為了自己的利益為水庫埋下了重大的隱患。金融巨頭只認錢的本性,讓幾千無辜生命為此付出代價。因為,構築這麼大的一個堤壩,居然只花了17000美元,偷工減料可謂到了極頂。
儘管如此,誰又能把他怎麼樣呢?只有記住這深刻的教訓,不要讓這樣的錯誤和災難重複在你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