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德魯克:管理思想精髓的17個關鍵詞

2020-12-23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領教工坊 ,作者康至軍

領教工坊

領教工坊面向「價值創造型」中國民營企業,以「私人董事會」修煉企業家領導力,以領教及優學院「TMT特訓營」、「TMT公開課」、「企業過程輔導」等打造高績效組織,致力於成為中國領先民營企業突破性成長的可信賴夥伴。

創建一個強大又美好的組織,是創業家和管理者最大的社會責任和貢獻。

作者:康至軍

來源:領教工坊(ID:ClecChina)

1

人如果暫停,思考和創意才真正開始

估計大家會有一個期待:德魯克的管理思想中,有哪些可以拿來就用的方法?如果你有這個念頭,請你把它放一下。

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機器暫停,就是停了;人如果暫停,思考和創意才會真正開始。

越是想從德魯克的思想當中得到啟發,越需要我們把有些功利的念頭稍微放一放。

2

人類文明階段,企業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很多接受過德魯克輔導的頂尖企業家都回顧說:

德魯克對他們最大的幫助,在於引導他們從瑣碎的細節當中跳出來,轉而關注遠見、責任等大問題。

德魯克拋給自己的,也是一個大問題:在人類文明的這個階段,企業和組織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時間向前推兩三百年,歐洲社會是由大大小小的領地構成的,領主、主教等等是社會的領導階層。

工業社會是一個組織化的社會。這個社會由各種各樣的組織構成,管理者成為了社會的領導階層。

因此,德魯克構建了一個良序社會的願景:在一個由多元的組織所構成的社會中,使我們的各種組織負責地、獨立自治地、高績效地運作,是自由和尊嚴的唯一保障。

有績效的、負責任的管理,是對抗和替代極權專制的唯一選擇。

他呼籲管理者要有超越利潤追求之上的擔當,也在輔導管理者方面投入了畢生的精力。

換個角度來說,創建一個強大又美好的組織,是創業家和管理者最大的社會責任和貢獻。

3

創建強大又美好的組織:理解德魯克的17個關鍵詞

我試著找了17個關鍵詞,來對德魯克的組織管理思想做一個概括。

我希望能夠將德魯克的思想精髓,和諸位企業家的現實挑戰連接起來。

這個框架肯定不能概括德魯克思想的全貌,算是給大家理解德魯克搭塊墊腳石。

01

組織:從團夥,到組織

從團夥走向組織,這其中當然有很多標誌。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標誌,就是創業家能夠從從「明星帶領一群助手」,到「建設和依靠管理團隊」,是追求卓越的創業家最艱難、最關鍵的一次蛻變。

德魯克提醒創業家說:你要當心,打造管理團隊,不要等到你『覺得』他們已經能夠成為高管的時候再做。因為你永遠都會覺得,他們離高管、離你的要求還差一些。

德魯克說,如果你經常有這種感覺,就說明你到了突破的瓶頸。

一針見血,又意味深長。

02

任務:從喜好,到任務

在最初階段,企業一定是圍繞老闆轉的。因為老闆有很多創新的想法,而且沒有任何人像老闆一樣,對組織有那麼強的責任心和愛心。

但是到了一定階段以後,如果所有的人還是圍繞著老闆的個人喜好、指令轉,這個組織就開始有麻煩了。

創業家要有魄力走出自我,把共享的使命——而非自己——置於團隊的中心,以身作則,成為組織和使命的「僕人」。

還是那句老話,從企業家的企業,到企業的企業家。

03

責任:從權力,到責任

德魯克寫了39本書,關於管理下屬這個問題基本上沒有談,為什麼?

德魯克是基督徒,他認為只有上帝才有權力,我們沒有控制別人的權力。

那我們應該依靠什麼讓員工表現出卓越績效呢?依靠目標和下屬的自我控制。

因此,他認為所謂專業管理者,不是指:擁護老闆的意志,有良好的執行力,掌握專業的管理技能,擁有下屬和權力,等等。

而是指:為組織使命的達成,勇於擔當責任,做出貢獻。

這其中,蘊含著高貴的精神。

04

實踐:實踐,而非科學

管理不可能成為科學。

面對不確定性做出抉擇、願意承擔風險以抓住機會,有勇氣突破現狀、創造未來,這些都不是科學二字能夠概括的。

把管理變成科學,變成報表、數字,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官僚主義,扼殺創新、企業家精神和創造力。

另外,管理關乎人。如果真想激發團隊的能量,僅僅學會一些工具是遠遠不夠的,要用心,用情。

小結:組織-任務-責任-實踐

德魯克對於心地善良、有追求卓越的創業家,描述了一個極富挑戰性的願景:創建一個強大又美好的組織,成為美好社會的基石。

踏上組織探險之旅,也是創業家的自我突破、自我超越之旅。

首先,要主動擺脫創業初期「超級明星帶一群助手」的慣性,主動打造和依靠管理團隊。

其次,要把自己的主觀喜好稍微放一放,為組織確定共享的使命和任務,並且願意成為使命的僕人。

再次,以身作則,以擔當責任而非舞弄權力,贏得員工的追隨。員工晉升到管理職位,意味著為團隊擔當起了更大的責任,而非擁有了更大的權力。

最後,躬身實踐,不求捷徑,不在揀選唯一正確的答案上浪費太多時間。一分聽聞、兩分反思、七分實踐。扎紮實實地推動公司不斷前進。

05

正確的事:從正確地做事,到做正確的事

被事情推著走,是所有人,包括創業家的常態。

德魯克一針見血地指出,管理者會淪為組織的囚徒,因為無法抵禦緊急事務的進攻,變成了時間和事務的奴隸。

很多時候,員工沒有積極性、無法激勵等等人力資源問題,都是表象。問題的癥結往往在於,「做什麼」根本沒有釐清楚,缺乏明確的目標。

因此,管理者最核心的責任,就是確保自己和下屬做正確的事情,而不僅是正確地做事。

06

顧客:從賺錢,到創造顧客

賺錢當然很重要。德魯克說,即使是大天使坐在董事長的位置上,他也要考慮賺錢的問題。

但是「組織的目的是賺錢」對於我們理解一家公司毫無幫助。利潤只是計分牌,只盯著計分牌是無法贏得比賽的。

關於組織的目的,只有一個正確的定義:創造顧客。

以客戶為中心為什麼特別難做到?因為我們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以客戶為中心,就意味著走出自我,建立「由外而內」的思維習慣,真正站在客戶和市場的角度來審視公司的事業。

按照華為的說法,必須付出「宗教般的虔誠」。

07

目標:從套利,到創新

德魯克提出目標管理的初衷,並不是「訂指標、壓任務、強獎懲」,也不是「跳一跳夠得者」。

好目標的關鍵,是創造未來的想像力和勇氣。生意人求套利,企業家求創新和創造未來。

大量研究表明,高挑戰性的目標,能夠激發員工的創造力,達成高於平均水平的績效。

很不幸,今天大部分企業把目標管理變成了壓制員工擔責和創造意願的殺手工具。問題出在哪裡?

08

機會:抓住機會,而非解決問題

德魯克認為,沉湎於解決問題的管理者都是平庸的。

因為解決問題,能得到的最多是恢復正常秩序。

問題大都是面向過去的。組織卓越成果的取得靠挖掘和捕捉機會,而非解決問題。

「經濟學家連篇累牘地討論利潤的最大化,這是毫無意義的。『機會的最大化』,才是需要討論的。」

09

捨棄:擁抱未來,而非沉湎於過去

德魯克問剛上任的韋爾奇:GE進入的這麼多行業,如果讓你重新選擇,有哪些行業是你不會進入的?

「不要告訴我你要做什麼,告訴我你決定不做什麼」。

抓住機會、擁抱未來最大的障礙,往往是成功的過去。

過去的成功,過去投入心血的項目,會逐漸成為「自我主義的資產」,變得神聖不可侵犯。

這些業務、項目,尤其是創業家的「心頭好」,會成為消耗公司資源的黑洞。

小結:事為先:正確的事-顧客-目標-機會-捨棄

從正確地做事,到做正確的事情,是運營型管理者跟戰略型管理者的分水嶺。

人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因此,以客戶為中心是「反人性」的,需要極大的紀律性。

要當心不恰當的績效考評體系,導致組織目標不僅失去了創造未來的想像力,而且壓迫團隊,趨於平庸。

業績的增長從來不是靠解決問題,而是靠抓住機會。

阻礙企業向機會投入資源的,往往是因為無法割捨過去,尤其是成功的過去。

10

成就:成就,而非滿意

脫離工作本身談激勵,很滑稽。

企業對員工最大的責任,是讓員工有成就:有機會從事有意義的工作,並在其中獲得扎紮實實的成長和成就。

對員工最大的激勵,往往來自於工作本身。

德魯克是在1950年代提出這個觀點的。50年之後,谷歌用自身的實踐印證了德魯克的洞見。

服務谷歌11年、擔任CHO的拉斯洛,在《work rules》(中文名《重新定義團隊》)以「讓工作成為員工成就感的源泉」為核心,詳盡地介紹了谷歌的實踐。

11

公正:公正,而非善意

組織中健康的人際關係,也應當建立在注重成果和貢獻的基礎上。

如果員工不能取得成就,「愉快交談、和諧相處」就沒有任何意義,甚至是惡劣態度的偽裝。

善良是領導者個人的修養,但不足以成為組織的基石。

選人、激勵人、用人等人事決策,必須以客觀的績效和成果為標準。否則,員工的命運就完全處在管理者主觀喜好的「擺布」之下。

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

12

自由:承擔責任的自由

在德魯克看來,組織最糟糕的情形,莫過於讓員工變成執行指令的機器,工作完全淪為謀生計。

自由不是隨心所欲,按照康德的說法,這是隨心所欲是動物性的典型表現。自由是指承擔責任的自由。

耐克在墨西哥的兩家製衣工廠,一家是完全的控制式管理,另一家給了員工自治的權力,如排班、排單等。

結果前者生產一件襯衫的成本比後者高出了60%,後者的員工工資比前者高出了40%。

一項心理學研究發現,員工對工作有掌控感的時候,患心臟病的機率會下降50%。

但是直到今天,控制型管理依然大行其道。

13

長處:長處,而非完美

盯著下屬的短處不放,只能得到一個平庸的團隊。

卓越的領導者都把團隊建立在所有人的長處上。也只有用人之長,才能創造卓越績效。

德魯克說,你我這樣的普通人怎麼可能完美呢?用人之長,才是真正的尊重人。

這個理念似乎是再簡單不過。但是,我們日常的實踐都是跟它反著來的。

比如招聘的時候,我們更喜歡求全責備:恨不得把候選人所有方面都評估一遍;比如培訓的時候,我們最喜歡「補短板」。

14

賦能:賦能,而非激勵

流行的說法,激勵是指揮棒。

德魯克不贊同這樣的說法。他沒有這麼樂觀。他認為激勵在做得好的情況下,最多能做到跟戰略意圖不矛盾,已經很不錯了。

比如組織強調大局觀,考評卻逼迫員工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兒。強調放眼長遠,但半年度業績不達標就被調整職位。

這些都是激勵與戰略意圖矛盾的常見例子。考評與激勵能夠做到不添亂,就已經很不錯了。

原來我們覺得,必須加大激勵力度,員工才能有積極性、把事情做好。

現在換一個角度,員工之所以表現不佳,並不是因為他沒有積極性,而是組織當中有很多障礙因素——目標不清、職責不明、流程繁瑣、考核誤導——導致他沒有辦法把工作幹好。

賦能,是要我們反過來想。不必把員工當成經濟動物,不要過於相信獎懲的力量。先把組織平臺搭好,把鄉間小道,建成高速公路。

小結:人為重:成就-公正-自由-長處-賦能

脫離工作談激勵,很滑稽。最有效的激勵,來自工作本身。

要麼處在基於成果和績效的公正評價之下,要麼處在基於主管喜好的「擺布」之下。優秀的人才會怎麼選?

組織對員工最大的善意,就是給予員工承擔責任的自由,避免工作完全淪為謀生計。

卓越績效,只能建立在發揮所有人長處的基礎上。過於相信獎懲的力量,是今天企業普遍存在的認知誤區。

15

正直品行:正直品行,而非天賦才華

管理者只有一項先天要素:正直品行,而非天賦才華。

員工最悲慘的境遇,莫過於有一位不正直的上司:

只看到別人的缺點,看不到長處;

關心誰是對的勝過關心什麼是對的;

認為才智比正直更重要;

害怕下屬能幹;

不對自己的工作提出高標準。

提拔一位主管的時候,請捫心自問:如果我有子女,我願意讓他們在Ta手下工作嗎?

16

人事決策:從財務控制,到人事決策

做出正確的人事決策,是掌控組織運轉的最佳方式。人沒有用對,其他所有決策都是「在水面上寫字」。

企業文化建設,最重要的「抓手」是什麼?公司的晉升流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得到晉升的員工,如果都是踐行文化價值觀的人,文化價值觀就能自然落地。反之,文化價值觀就只能掛在牆上。

小結:正直為基:正直品行-人事決策

管理者只有一項先天要素:正直品行,而非天賦。

做出正確的人事決策,是掌控組織運轉的最佳方式。

17

績效精神:平凡人,非凡事

績效精神,是對組織最大的考驗。

領導就是把一個人的思想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把一個人的績效表現提升到更高的標準,使一個人的個性超越平常的限制條件。

達成這些目標,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培養出一種管理精神,在組織的日常實踐中確立嚴格的行為和責任準則、高績效標準,以及對個人及其工作的尊重。

唯有如此,才能建立生機勃勃的績效精神。

4

「魚和熊掌」可以兼得

德魯克是一位現實的理想主義者,他的風格是質樸剛健的。

他希望為創業家指出一條可以魚和熊掌兼得的路徑——既達成卓越績效,又能實現對人的尊重和發展。

踏上這條路,是不折不扣的探險之旅。

既有對自我的突破和超越,又有對組織的尊重和敬畏。對於曾經或即將勇毅前行的企業家,致以深深的敬意。

德魯克去世之後,他最親密的合作夥伴馬恰列洛先生寫到,我將終生難忘德魯克給我的這些教益:

對人的尊嚴和發展的關切;

對任務和成果的重視;

對人際關係中正直品行的毫不妥協。

與大家共勉。

原標題:《問道德魯克:管理思想精髓的17個關鍵詞》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問道德魯克 | 管理思想精髓的17個關鍵詞
    作者|康至軍  來源|領教工坊(ID:ClecChina)一人如果暫停,思考和創意才真正開始估計大家會有一個期待:德魯克的管理思想中換個角度來說,創建一個強大又美好的組織,是創業家和管理者最大的社會責任和貢獻。三創建強大又美好的組織:理解德魯克的17個關鍵詞我試著找了17個關鍵詞,來對德魯克的組織管理思想做一個概括。
  • 問道德魯克|管理思想精髓的17個關鍵詞
    正文字數丨4635 字 預計閱讀丨 14 分鐘 一 人如果暫停,思考和創意才真正開始 估計大家會有一個期待:德魯克的管理思想中
  • 德魯克認為的「破銅爛鐵」相當於什麼?從人物故事學習管理
    《旁觀者》一共15章,分別講解的是15個不一樣的人物。他們是伴隨作者各個人生階段的人物,有他孩提時代常常見到的奶奶和小學老師,還有弗洛伊德和赫姆時常與他的父母往來的朋友,還有德魯克移居美國後遇到的魯斯和斯隆這樣的大亨。
  • 管理大師德魯克經典收藏版
    Drucker,1909.11.19~2005.11.11),現代管理學之父,其著作影響了數代追求創新以及最佳管理實踐的學者和企業家們,各類商業管理課程也都深受彼得·德魯克思想的影響。 彼得·德魯克1909年生於維也納,祖籍為荷蘭,後移居美國。德魯克從小生長在富裕的文化環境之中,其1979年所著的自傳體小說《旁觀者》對其成長曆程作了詳細而生動的描述。
  • 德魯克管理思想精要:管理者做好這3項任務,讓你的團隊獲得成功
    「管理是什麼?」首先,我們必須通過管理任務或者在管理任務中來界定管理是什麼。管理就是傳統意義上的人文藝術——它之所以被稱為「人文」,是因為它涉及知識、自我認知、智慧與領導藝術等基本要素;它之所以被稱為「藝術」,是因為管理是一種實踐與應用。
  • 德魯克管理思想之二十四
    管理圈子裡近來越來越喜歡大肆討論「哲學」這個名詞。我曾經看過一份由一位副總裁署名的論文,題目是《處理申購單的哲學》(就我所了解,此處所謂的「哲學」是指申購時應該採用三聯單)。不過,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被稱為管理「哲學」倒是合理的,因為目標管理與自我控制是基於有關管理工作的概念,以及針對管理者的特殊需要和面臨的障礙所做的分析,與有關人類行為和動機的概念相關。
  • 德魯克共學日:共學共勉共成長,企業管理事半功倍!
    2020年11月23日 10:21 閱讀:3,292 一家企業想要取得長遠的發展必定是以人為基礎,以創新增強競爭力,放眼未來把握趨勢,才能有所成就,這也是德魯克先生堅持的思想
  • 德魯克創新管理的關鍵
    彼得·德魯克在《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一書中提出企業創新由=創新選擇+創新管理+創新戰略。此前的文章德魯克的創新管理閉環重點解讀了德魯克的創新管理的閉環系統。2.企業高層管理者必須直接管理創新工作。德魯克強調創新工作,特別是旨在開發新業務、新產品或新服務的創新工作應該直接向「負責創新的管理者」匯報,而不是向原有組織層級中的直屬上司匯報,並且決不應該向負責日常運作的管理者匯報。這一道理很簡單,對於日常運營的管理者而言,在新舊項目之間合理分配精力、資源始終是巨大的挑戰。
  • 管理學之父德魯克:這10個管理法則,領導者不吃飯也要讀3遍!
    管理學之父德魯克認為:企業就要抓好1個重點、2個前提、3個管理和4個心態,才能打造狼性執行力2,定責任責任是一種驅動力,自動自發的主動執行力固然好,但是在思想多元化的社會大背景下,無異於緣木求魚。責任怎麼定?
  • 管理大師德魯克60句經典名言,建議最少讀3遍
    德魯克思想幾乎涉及了管理學的方方面面,我們熟知的營銷、目標管理、人力資源和知識工作者等許多管理理論和概念都是他首先提出來的。可以說,沒有一個著名學者和成功的商界領袖不從他那裡汲取養分。英特爾總裁安迪•格魯夫、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通用電氣傑克•韋爾奇、中國海爾的張瑞敏等企業家都深受德魯克的影響。英特爾主席安迪·格魯夫說:「德魯克是我心中的英雄。
  • 德魯克:不能管理時間,就什麼也不能管理!
    作者:杜紹基,德魯克·卓有成效訓練營領銜教練、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榮譽院長、北京師範大學校長領導力中心首席專家。來源:德魯克管理路徑要知道,你的忙碌,是因為你在錯誤的工作方式中浪費了大量時間。唐納德·伯納姆《提高生產效率》一書建議在辦事時要先問三個能不能:能不能取消它?能不能與別的工作合併來做?能不能用更簡便的方法來取代原先的做法?要記住,什麼都做,就等於什麼都沒有做,因為一定做不好。德魯克認為「專注是一種戰略思維」。可自由支配的時間經過管理是可以增加的,但絕不是用熬夜或把工作帶回家的損耗方式換回來。
  • 管理大師德魯克是如何管理自己職業生涯的? | 礪石讀書
    眾所周知,德魯克是全球最偉大的管理學家,外界對其闡述的如何構建一家優秀企業的管理思想都已經頗為了解,而本書有趣的是,其描述了德魯克是如何管理自己的職業生涯,從而讓自己成為全球獨一無二的管理大師的。這個策略的基本思想非常簡單,你只需要先人一步,進入並主導某個市場或行業。沒有服務的市場不一定是新的,但為人們提供恰當或更好的服務,則可能就是創新和與眾不同的。德魯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之後就開始了商業和管理方面的寫作工作。那個時候,他參與了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GE)的一個重要研究項目。
  • 德魯克共學日:共學共進共發展,企業管理的必備手冊!
    企業管理是一家企業發展方向的導向杆、是一家企業運行效率的啟動器、是一家企業能否長期高效穩步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學習企業管理是優秀管理者的必備課。 那麼,在眾多的管理學課程與管理學大師中,備受世界著名管理學商學院教授以及知名企業家推崇的莫過於,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 德魯克的管理理念及思想!
  • 華校長華益弘出生是哪裡人:德魯克之《成果管理》
    核心內容 在本書中,德魯克明確、並分析了管理者的首要任務,指出企業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告訴管理者如何才能完成經濟績效,並創造企業的未來。其核心思想就是:管理者首先要考慮的不是解決內部問題,而是把握外部機會,從而創造經濟績效。因此,管理者要把關注點從內部轉到外部,從製造成本轉到創造利潤,從解決問題轉到挖掘機會,從今天轉到未來。
  • 個人的管理:決定德魯克一生的7次經歷,我們能學到什麼?
    英特爾董事長安迪·格羅夫說:「德魯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作品和思想在那些渴望追求時尚理念的人當中非常清晰和獨特。」美國管理協會評論他說:「如果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是管理,那麼彼得·德魯克無疑是最偉大的發明家。」正是這樣一個人——彼得·德魯克——一個處於領先時代的思想家,一個在充滿利己主義者和騙子的行業中真正有獨創性的思想家。
  • 管理之父德魯克:目標管理8要素和7步驟,建議領導者最少讀3遍!
    德魯克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他一生著作頗豐,先進的管理思想也傳播到130多個國家,影響了數代追求創新以及最佳管理實踐的學者和企業家們目標管理理論的提出是德魯克對管理學界的一個偉大貢獻,美國前總統布希在把2002年度的「總統自由勳章」授予彼得·德魯克時,便指出他的三大貢獻之一就是提出了目標管理理論。
  • 麻爪爪創始人於學航:如何用德魯克思想找到自己的事業?(上篇)
    經常有學友在歐陽開貴、鄧良老師的《德魯克有效管理》線下課之後,感慨萬千,覺得之前都白讀了。二是知行難。從認知到成果,中間又隔了兩個太平洋。麻爪爪創始人於學航是德魯克的忠實粉絲,長期跟隨歐陽開貴和鄧良老師學習德魯克,並且積極推動德魯克思想在企業的實踐,也取得不錯的成績。
  • 管理大師德魯克說,企業管理就在這50句話裡,看3遍,輕鬆做領導
    他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其著作對管理學者和企業家們影響頗深,各類商業管理課程也將其思想奉為圭臬。他的《管理的實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任務、責任和實踐》等書,暢銷幾十年,經久不衰。
  • 《當棒球少女遇上德魯克1》:三流球隊奪冠逆襲,管理從此開始
    日本作家巖崎夏海所著的《當棒球少女遇上德魯克1》,通過一支三流球隊逆襲成冠軍的故事,將深奧的管理學融入小說之中,讓管理輕鬆易懂。全書僅僅210頁,只要花2小時閱讀,就能夠掌握德魯克的管理精髓。德魯克是現代管理學的奠基人,「大師中的大師」,其所著的《管理》長達900頁,被譽為管理學的聖經。小南將球隊視為一個企業,通過德魯克的《管理》中的方法,在球隊中一一化用,使得將球隊的問題一一化解,最終,成功帶領球隊進軍甲子園。
  • 《當棒球少女遇上德魯克》:看小說,學管理,感動與收穫並存
    最近遇到一套很有意思的輕小說《當棒球少女遇上德魯克》,推薦給大家。這套書有兩本,《當棒球少女遇上德魯克1》2015年出版,講述了棒球少女學習彼得·德魯克的《管理》,帶領棒球隊逆風飛揚的故事。一上市就佔據日本暢銷書排行榜榜首,270萬人感動落淚,一年內重印了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