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頂級汽車設計師Giorgetto Giugiaro曾大膽預測,日本成為汽車大國花了40年,韓國花了20年,中國僅需要10到15年。
但他沒想到的是,山東濱州只用了80天。
2005年,濱州經濟開發區220國道以北的一片廠房裡,開啟了21世紀最激進的現代化進程。
濱州普萊德公司在年底成立,80天就把汽車造出來了,其中皮卡從設計到產品下線僅用了28天,無疑是現代汽車工業的裡程碑。
作為中國有史以來最夢幻的汽車廠商,沒人能抗拒濱州普萊德的魅力。
「他們所有車都極具神秘色彩,沒有型號也沒有名字,沒人知道到底該怎麼稱呼它們。」
儘管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開發過任何一款車,但把所有能搞到的車都進行了再創作,爆改北汽的老哥們在普萊德面前根本抬不起頭來。
當時設計師只用了一個大嘴設計就給奇瑞QQ套上了兩廂布加迪的質感,並且只賣1.98萬。
如果你有幸見過它,就會在它身上明白產品設計語言的價值遠大於功能性本身,從濱州普萊德的作品中感受的到融於骨子裡的浪漫實用主義。
他們設計師對於奇瑞QQ的理解早就超越了奇瑞,裝上奧迪A6的屁股,三菱的發動機,四出排氣和巨型進氣格柵無一不昭示著這輛濱州超跑本性裡的兇猛。
根據官方給出的信息,這輛類似龍貓變體的超跑從底盤到變速箱都是奇瑞原廠,連方向盤上奇瑞的標都不屑於摘下來。
顯然在那個年代濱州普萊德就已經擁有了研究客戶心理的專業顧問,兼顧了實用性和客戶的面子,把整車加長了一米。
極致放大的後排空間不止能放冰箱酒櫃,不放張床都浪費了。
有人說他們的設計師要麼來自2184年,要麼就是酒後放飛的時候設計車。
在他們另一款爆改奇瑞的產品中,號稱實現了轎、跑、卡三車合一的壯舉,同樣是大嘴設計、四出排氣、奧迪A6的屁股,又透露出的是商務車的穩重。
不過價格確實也上來了
先驅者總是很難被接受,也許他們已經大踏步進入一個新紀元,而我們在一維空間用點線面去審視別人的三維立體空間,還以為世界就是這樣的。
畢竟22世紀的車頭和19世紀的屁股,這種跨時空的融合只有在當年的濱州才能看到。
「多年後我才明白,這應該是為星戰反派達斯維達打造的座駕」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濱州普萊德曾表示自己註定要成為時尚青年的最愛,準備三五年之內躋身全國同行業先進行列。
不過再一次把奇瑞風雲改成旅行車之後,有人懷疑他們其實是個改裝廠,專改奇瑞。
濱州普萊德只用一輛三輪車就證明了自己的清白。
「這輛三輪的駕駛室靈感來源於飛機,並且在尾端設計了巨型擾流板來確保不會翻車,閃亮的排氣又在科幻的整體感覺上增加了一絲俏皮,比神級三蹦子Reliant Robin更時尚。」
這輛車曾因登上了一本名為《THREE-WHEELERS PAST, PRESENT & FUTURE》(三輪車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書而引起世界三輪車屆的騷動。
「Binzhou Pride直譯過來就是濱州驕傲,專注於改裝車,我認為和日本光岡沒有區別,Top Gear沒測評過它,是汽車史上的一大遺憾。」
這個世界上有無數名叫普萊德的品牌,但你永遠無法忽視山東濱州這個。
他們在當時的宣傳中寫道:「汽車為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做出了無比的貢獻,但同時又對人類的資源和環境產生了巨大的消耗和破壞。」
「我公司研發的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的每公裡耗電只需三分錢,全球油價高漲,能源供應日趨緊張,這種汽車必將走紅全國。」
「貫通了前擋風玻璃和天窗,達到真正的全景,只賣6000塊錢」
設計師把自己對設計的理解和人文關懷寄托在冰冷的流水線上,能不能上牌照根本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這輛名為CEstar Smart的運動型電動超跑駕駛室里舖設的盲道就是證據。
他們的車確實也不用上牌照。
當年這家公司雖然在國家發改委拿到了生產汽車的批號,但由於當時全國興起造車熱,國家隨後收緊了相關政策,因此只能生產汽車,不能銷售汽車。
但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可以不用交養路費和上牌照,免費行駛三年,僅限濱州市。
圖片來源:微博用戶@仍記得你的溫柔與倔強
活人總不能讓尿憋死,為了向外銷售,普萊德選擇掛名在「煙臺汽車」生產廠的旗下。
還一度引發過部分濱州人民的不滿。
在當時官方對外公開的數據裡,除了濱州本地,在新疆和內蒙古賣的也不錯。
朝鮮、索馬利亞、蘇丹都搶著要進口,剛果的人民蠢蠢欲動,已經是團結第三世界人民的重要媒介。
公司藉此開始在本地賣預售證,單證售價2萬元,限量1000套,最長持有期一年,按照年利率12%結合實際持有天數算利息,買車時候等價抵扣。
如果你沒買車,那麼一年後一次性把本息都還給你。似曾相識的套路一般發生在房地產行業,可以說網際網路那一套他們早就玩過了。
不過直到2008年公司倒閉這個預售證的錢也沒兌付完。
如今只能在網際網路的遺蹟中才能發現這個汽車王朝潰敗的原因。
「普萊德檔把子都能掉下來!還不如拖拉機,建議別買,我朋友去年差點死在這個車上,關鍵時刻剎車都不管用了,衝水溝裡去了。」
「總有人把它定義為當年的面子工程,但我開這個車還有什麼面子嗎?」
當然也有人覺得不該拿來嘲笑,最起碼在那個拳打龐巴迪,腳踢杜卡迪的年代裡,濱州普萊德用80天就打造了屬於自己的機器宇宙。
「當年吉利也不行,現在照樣把沃爾沃收購了,還是奔馳的股東。在那個時期都是這麼過來的,只是沒有把握住機會,沒有發展起來而已。」
「支持向隱型汽車發展,也可上天」
事實上,濱州普萊德本身就是濱州高光時刻的參與者,見證了濱州人民幹勁最足的一個時期。
通過不斷地向上延展,飛機上天,輪船下海,彼時濱州只缺造諾亞方舟的廠。
直到今天濱州市霑化區的大高鎮仍然在產飛機
在那時當地的文藝節目中,你能看到整個濱州的意氣風發。
到濱州的遊客甚至能見到航母和真正的五角大樓。
到今天濱州普萊德已經只能留存在時代的記憶當中,有人說它當時是濱州過剩的產能,現在是配件最難找的車。
但它似乎也成了開啟另一個時代的敲門磚。
就像有位濱州朋友曾說,「發展是要看到許多年之後的事,這也是濱州有魄力為別人所不敢為的原因。」
-
資料參考:
Chinese Car Brands That Time Forgot: Binzhou Pride——Tycho de Feijter,ChinaCarHistory
普萊德--讓人哭笑不得的車——蘇雨農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