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早產寶寶智力發育,預防腦癱和智力低下!

2020-12-23 騰訊網

現在,早產寶寶越來越多,一方面是社會壓力、生活環境的改變,另外二胎的放開,高齡產婦也日益增多,導致早產的機率越來越大,另一方面是醫療技術的提高,存活的早產寶寶也越來越多。

為什麼要關注早產寶寶的智力發育?

由於早產寶寶在解剖學和生理學上都沒有發育成熟,所以生後會面臨著各種併發症的風險,比如呼吸窘迫症候群,腦室內出血、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窒息、感染、低血糖和營養不足等,這些併發症都會影響大腦的正常發育,進而影響到早產兒的運動發育和智力的發育。並且,胎齡越小,發育得越不成熟,新生兒期發生的疾病也越多,腦損傷就越嚴重。而且早產寶寶的智力發育風險是高於運動發育風險的,經過科研統計,在存活的早產兒中,2歲時有7.8%的孩子智力低於正常,而早產兒腦癱發生率為29.13%,也就是2.9%多,所以,早產兒智力低下的發生率是遠高於腦癱的發生率的。

然而在早期,特別是一兩歲以內,家長往往比較關注寶寶的運動發育,因為運動的發育是比較直觀,容易對比評判的,比如什麼時候翻身?什麼時候會坐?什麼時候爬?什麼時候會走?這個跟同齡孩子一比較就很容易看出來,而智力發育在早期對於家長來說不好判斷,所以家長往往會忽視智力的發育。早產兒智力低下經常是在2-3歲左右,因為不會說話,或上幼兒園時被老師發現跟不上同學才被關注到。

在門診中經常能碰到這種場景,孩子運動智力發育落後,但肌張力沒有問題,沒有運動障礙,當家長得知孩子不是腦癱時,往往會長舒一口氣,說,那就好,不是腦癱就好。可是他完全沒有注意到,或者會自動忽略後面的解釋:全面發育落後並不一定比腦癱輕,特別是智力落後,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造成的影響其實更甚於腦癱。由於對智力發育的忽視,造成寶寶不能正常上幼兒園或上小學,有的甚至不能生活自理。等到不能上學時才意識到智力發育的重要性,這時候已經晚了,錯失了最佳幹預時期了。

但是要讓家長判斷智力發育水平,確實比較困難,有的家長認為智力發育落後就是呆呆傻傻,什麼都不會,就會張嘴伸舌流口水的,其實智力發育落後是跟同齡兒相比較的,有輕、中、重的不同程度,所以有時候一個兩歲的小孩,家人認為他會叫爸爸媽媽,能聽懂一些簡單指令,就肯定不會是智力發育落後,他不知道,一般2歲小孩都會說句子,進行一些簡單的邏輯推理,能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而不僅僅是聽從簡單指令了。

家長如何來判斷孩子是否存在智力發育問題呢?

家長可以查找一些比較專業、權威的書籍,比如鮑教授的《0-3歲最佳人生開端》系列的書,了解寶寶的發育裡程碑,比如幾個月開始逗笑,幾個月開始認生,幾個月開始伸手抓物,幾個月開始對名字有反應,幾個月開始能用動作表示一些語言等等,對照這些發育裡程碑,來粗略評估自己孩子是否符合發育月齡。如果有疑問,不要猶豫,儘快帶孩子找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斷,有的家長因為種種原因,比如路遠、比如孩子小等等,不願意帶孩子面診,採取網絡諮詢的方法,希望能解決問題,但其實往往家長的描述並不準確,所提供的信息也不全面,所以很難準確判斷,也不能針對性地給出建議,而面診的時候,醫生不僅要聽家長的描述,還要在門診觀察孩子的自然表現,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問題,模擬一些場景,看孩子的反應,同時還要讓孩子進行專門的智力測試,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更客觀更準確。所以,對於早產寶寶來說,定期找醫生進行發育評估是最重要的,這樣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幹預。

智力發育的早期幹預其實就等同於早期教育,都是根據寶寶的實際發育水平,孩子的智力發育是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共同參與作用的。先天因素我們沒有辦法改變,我們要做的是給寶寶提供豐富而適宜的環境,而不同月齡的孩子,所需要的環境是不完全一樣的,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發育水平,提供豐富而適宜的環境,引導孩子主動探索。比如,3個月以前的孩子,我們可以準備各種顏色、大小不一的卡片、色彩鮮豔的大玩具,各種樂器玩具等,促進孩子的視聽覺的發展;4-6月,我們需要準備地墊,易於抓握的玩具、健身架等等,有利於孩子進行翻身及主動抓物的練習;等寶寶開始會坐了,可以準備一些比較小的玩具,還有大小不同的容器,可以讓寶寶坐在那裡拿拿放放,敲敲碰碰等;孩子要學習爬行、站立、行走時,需要比較大的空間,鋪上地墊,中間可以擺上小椅子或沙發,用玩具引導,讓孩子扶著椅子、沙發站立或行走或蹲起等等,大孩子有一些基本的社交活動,可以帶寶寶參加小區的寶寶活動、去超市、遊樂場、公園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以孩子為主導,是孩子要學什麼,而不是我要教孩子什麼,比如孩子對某事物感興趣時,及時告訴孩子,這是什麼;孩子高興時偶爾出現拍手的動作時,立即告訴他「哦,寶寶會拍手了,拍手拍手」,並同時輔以動作等等。而不是僵化教學,家長決定今天教什麼東西,就不停地填鴨式地灌輸,引起孩子反感。要在遊戲中教學,遊戲不僅僅是嬰幼兒生活中最主要的活動方式,也是他們認識世界、理解世界的最重要的學習方式。(歡迎再見遊戲、兒歌、開和關…)。採取回應式教學方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以孩子為主導,是孩子要學什麼,而不是我要教孩子什麼。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孩子的注意力和耐心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要時常變換教學方法,以吸引孩子參與。比如語言訓練中吹氣的訓練,我們可以讓孩子遊戲式地吹蠟燭、吹泡泡、吹紙片、吹頭髮絲等等,而不是刻板地讓孩子固定坐在椅子上吹氣。

養育即教育,在生活中進行教學。早期幹預是要讓孩子具備自己生活的能力,所以,在生活中教學本就是最直接有效地教學方法,同時生活中有很多豐富的場景,利用這些豐富的場景進行相應的教學,使孩子能夠更立體地感受到某個詞彙或動作的意義,並且以這種方式進行的教學可以不斷重複而不顯得枯燥,孩子不容易反感而易於接受。比如邀請朋友來家裡時,可以帶著孩子迎接,並用語言和動作表示歡迎,以此來教孩子怎麼表示歡迎;每次穿衣服的時候,幫助孩子伸胳膊配合,同時告訴他「媽媽給寶寶穿衣服了,寶寶伸伸胳膊」,慢慢地,孩子就知道穿衣服時自己伸胳膊配合了,而且即使不在穿衣服的場景中,一說「伸胳膊」也知道做出相應的動作了;另外,要注重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比如,吃飯的時候,讓孩子學習自己用手抓東西吃,或學習用勺子、筷子吃飯;鼓勵孩子自己穿鞋子、穿脫衣服;練習控制大小便等等。在6個月以前,建立安全依戀,結合餵養護理進行早期教育。延遲滿足需求,不要包辦代替。

吳菊英

主治醫師,寶秀蘭中心業務主任,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畢業後從事臨床工作。

擅長:高危兒的早期篩查和早期幹預,小兒體格生長指導,視覺刺激訓練,GMS評估,智力評估。

您可以在公眾號菜單欄【育兒工具】的問答欄目裡問問題,我和我的團隊會盡力回復大家。

1、 微博:@鮑秀蘭診室

相關焦點

  • 寶寶腦癱就一定會智力低下?先別急下結論,聽聽兒科專家怎麼說!
    腦癱就是小兒腦性癱瘓的簡稱,提到腦癱人們都談之色變,一般誰家長的孩子患有腦癱,人們都會覺得孩子是完了,智力低下,不能行走,以後都需要人照顧了,其實,孩子腦癱並沒有家長們想的那麼嚴重,腦癱也不一定會智力低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孩子智力低下如何判斷?父母應該注意什麼?
    5、動作發育遲緩。6、很多孩子也發生語言的發育落後。7、點不能辨別親人。8、點是對周圍的事物缺乏感興趣和注意力不集中。導致智力低下的相關病因智力基下的病因有很多,包括感染、中毒的因素,包括生前生後腦部的感染,包括風疹、巨細胞病毒,包括中毒、膽紅素血症,包括一些輕中毒這種情況。再就是有腦損傷,包括缺氧、產傷,包括顱外傷。圍產期的因素包括早產、母親營養缺乏、先天性腦積水,還有一些染色體基因導致的畸形。
  • 孩子智力低下的表現有哪些?
    3.情緒不穩定 如果在懷孕期間孕媽情緒不穩定,經常發火、低落、焦慮,胎兒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就會增加早產、流產或者畸形的概率。更容易出現低智兒。在孕期,孕媽要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胎兒在母體內才會生長發育的更好,智商也會更高。
  • 五個月寶寶智力低下的表現是什麼?
    而一個孩子的智力發育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沒有一個家長不格外關注孩子的智力能力的發育。孩子智力發育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其實包括了人整個神經系統發育的過程,包括感知、運動、語言、情感、思維、判斷和意志性格的發育。一、孩子神經系統發育是怎樣的呢?1、神經系統發育:在胎兒時期,神經系統發育是領先與其他各器官組織的發育,胎兒到新生兒時腦的重量是成年人的25%,即370克,神經細胞數目也與成年人接近。
  • 小兒腦癱這樣預防!家長要分辨清有什麼異常表現!
    小兒腦癱有什麼異常表現?1、運動發育落後運動能力低於同齡正常寶寶,運動自控能力差。輕者只是手、腳顯得不靈活或笨拙。嚴重的則不能抬頭、翻身、坐、站、走,四肢運動發育落後,自主運動困難,動作僵硬、不協調、不對稱,出現異常運動模式和不自主運動等。
  • 影響寶寶智力發育的是什麼問題?
    影響智力發育的原因 其中有一種疾病叫做腦癱, 而患上腦癱的孩子主要是腦部損傷造成的,一般主要影響的是孩子的運動功能和智力發育。 但部分腦癱孩子還可能有癲癇發作。孩子不僅會出現肢體、語言方面障礙,嚴重導致四肢癱瘓、智力極度低下等。
  • 寶寶有幾個異常,警惕是智力低下的信號,2歲前及時幹預還有救
    「智力低下」的標準是什麼?兒童智力低下是指智力發育水平明顯落後於同齡人。一般是由先天性大腦發育不良或後天大腦受到器質性損傷所導致,外在表現是:認知活動障礙和交流障礙、心理活動障礙。寶寶智力低下3個徵兆1、不會吮吸乳汁新生兒存在幾種先天性的條件反射,而吮吸反射是與他們發育息息相關的,畢竟他們唯一的進食方式就是吮吸奶水。
  • 智力發育異常的寶寶,有四個明顯的特徵,發現一個父母就該警覺了
    寶寶4個表現,說明智力發育遲緩人們常說的智力不足、弱智兒、先天呆傻、智力低下都是同一個意思,一般來說,當寶寶早期出現如下4種表現時,家長一定要及時幹預,儘早治療。通常智力低下分為4個等級——輕度智力低下:IQ為52~67,發育較為遲緩,語言發育較晚,基本用詞困難不大,在理解綜合和分析方面缺乏邏輯,學習成績落後,在訓練和幫助下可做簡單的工作,能自食其力。
  • 智力發育低下的三種表現,出現一個家長就要重視了,早發現還有救
    這樣「好帶」的寶寶著實讓美美省了不少的心,但後來隨著兒子的慢慢長大,美美發現兒子的安靜不太正常,就帶著孩子去醫院看了醫生。果然,醫生確診寶寶是智力低下,這個結果美美實在接受不了,她怎麼也沒先到,兒子乖巧的原因竟然是智力發育低下!什麼是嬰幼兒智力發育低下?
  • 寶寶有這5種表現,是「智力低下」的信號,出現任何一個都別大意
    「我和寶寶說話,他怎麼不理我呀,是不是智力有問題」,相信很多父母在寶寶小的時候都會有過這樣的疑問,生怕自己生出一個智力低下的寶寶,讓孩子一生都活的痛苦。 智力低下,又被稱為智力落後或者是精神發育遲緩,是指孩子在發育成長的過程中,感知,記憶,語言和思維這是個方面的障礙,同時還有一些行為上的缺陷。 讓這些孩子從表面上看起來就和其他人不太一樣,智力低下的孩子除非不出門,不然一生都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目光,這是父母無法解決的。
  • 寶寶智力低下有先兆,當娃出現三個行為,家長就要提高警惕了
    3、很晚才會走路一般情況下,寶寶在一周歲左右,就會開始會走路,最晚也不會超過一歲半,而一些智力比較低下的娃,都已經兩歲多,卻還不會漳浦路,腿部也沒有力量,感覺像是支撐不了自己一般,精細動作、大動作發育和學習能力都比正常的孩子要慢一些。
  • 兒童智力發育遲緩的10種表現
    文丨喬荊主任 智力發育遲緩的寶寶與同齡化兒童相比,某種方面或多方面的發育水平明顯比較落後,通常會落後於同樣年齡階段的孩子4-6個月,如果可以在智力發育遲緩的早期發現並進行幹預訓練,這樣對孩子今後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這種疾病的10個症狀。1.哺乳困難:嬰兒時期較為多見。
  • 四個因素易引發兒童智力低下,孕媽了解清楚,能提早規避和預防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智力低下嬰幼兒智力低下是大腦發育出現障礙,一般來說,普通人智力水平大約都在100左右,而智力低下的孩子智商通常低於70,在語言表達,行為能力和思維邏輯上都要落後於同齡人。而且智力低下還分真性和假性兩種,真性主要與遺傳因素相關,如果能早點發現並採取治療措施,有恢復的可能,而假性一般是由後天環境和疾病引起的,只是智力發育相對遲緩,但大腦神經系統並無明顯損害,在病因解除後也有可能恢復正常。
  • 以下表現的寶寶看上去乖巧,卻是智力低下的前兆,家長別心大
    換一種說法,寶寶的身體發育不太正常,無論是動作方面還是語言方面,都存在智力低下的可能性,存在發育遲緩,一起來看下具體表現吧,家長別再心大了。寶寶動作笨拙以堂姐家寶寶為例,已經六個月了,卻還是只喜歡玩自己的手腳,對玩具興趣不大,偶爾還會把玩具塞進嘴裡。
  • 甲狀腺功能影響孩子智力和身高發育?醫生提醒:這6種情況要檢查
    6、孩子反應遲鈍,不願與人交流發現自己孩子生長發育緩慢,智力發育遲緩了,不能盲目地吃鈣片、補鋅,一定要帶孩子去做甲狀腺功能檢查,甲狀腺功能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和身高發育。胎兒時期的母體甲狀腺功能會影響胎兒的智力和身高發育,出生以後,孩子自身的甲狀腺功能會影響其自身的智力和發育。所以,在懷孕6-8周的時候,早孕檢查有一個項目就是專門檢查孕婦的甲狀腺功能。
  • 兒童智力低下,家長該做這3件事
    智力低下是一種出現在兒童幼年時期的智力障礙,這些孩子的智力、認知能力和社交技能都低於正常孩童的平均水平,主要表現是感知速度慢、注意力嚴重分散、記憶力差、言語能力差、思維能力低等。家長一方面要做好預防,減少這個情況的出現,一方面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最大程度上助力孩子的未來發展。
  • 造成小兒腦癱的原因主要有3個,要儘量避免,若患上要及時治療!
    導語: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小兒腦癱這個疾病其實是很可怕的,對孩子會有很大的傷害,對孩子生長發育產生不同程度的障礙,甚至有可能會讓孩子有終身殘疾的問題。對小兒腦癱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夠掌握防治的方法,及時採取治療和合理的康復措施,讓寶寶能夠健康成長。
  • 寶寶智力低下表現有哪些?如何治療?聽聽兒科主任怎麼說
    智力低下是兒童發育行為疾病中影響較為嚴重的一中,在醫學界,智力低下一直是醫學專家們列入研究攻克的範圍。而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智力低下,但對這種疾病的認識還是有限的,其中許多人對智力低下的表現還並不十分清楚。以下就為大家詳細解答。
  • 小兒腦癱早期症狀有哪些?如何讓寶寶避免患上腦癱?蔣貴明主任給出...
    寶寶的出生,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幸福的開始。每位準媽準爸都渴望生一個健康的寶寶,但不幸的是,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不健康的寶寶出生,如小兒腦癱。 小兒腦癱早期症狀 1.太鬧人:易怒、持續哭泣、睡眠不安等。
  • 孩子智力低下的誘因!父母要牢記
    什麼叫智力低下智力低下一般指的是大腦受到一些器質性的損傷,或者腦發育不良而造成的認知活動的持續障礙,以及整個心理發生改變的一種情況,使智力的活動受到一定的停滯,在某一個階段,發生了改變。比如智力低下,語言的落後,智力的落後,包括一些反應,抽象思維能力的落後,有一些智力低下還伴有感統失調、多動、易怒這種情況,都屬於智力低下的一些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