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鍾求是長篇小說《等待呼吸》研討會杭州舉辦

2020-12-14 瀟湘晨報

□半島記者 孟秀麗

7月27日下午,由浙江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主辦的「著名作家鍾求是長篇小說《等待呼吸》研討會」於杭州舉辦。著名文學評論家程德培、《南方文壇》主編張燕玲、蘇州大學教授王堯、南京師範大學教授何平、《思南文學選刊》副主編黃德海、浙江工業大學教授肖瑞峰、浙江省作協副主席哲貴、杭州師範大學教授王侃、浙江財經大學教授周保欣、浙江財經大學教授趙順宏、安徽師範大學教授方維保、浙江大學副教授翟業軍、浙江大學副教授陳力君、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教授朱文斌等二十餘位評論家、學者參加會議,就《等待呼吸》的文學構架與藝術特質,以及在當代文學史的價值展開了充分解讀和深入探析。

鍾求是,男,1964年出生,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經濟系。在《收穫》《人民文學》《當代》《十月》等刊物發表小說多篇,作品獲《小說月報》百花獎、《中篇小說月報》雙年獎、《中篇小說選刊》優秀中篇小說獎、《十月》文學獎、浙江省優秀文學作品獎等。出版小說集《零年代》《兩個人的電影》《謝雨的大學》《給我一個藉口》《昆城記》《街上的耳朵》等。現為《江南》雜誌主編,浙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一級作家。

《等待呼吸》是著名作家鍾求是的最新長篇小說,講述了兩位中國留學生在遙遠的莫斯科相知相識,演繹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在莫斯科的世事變遷之中,夏小松意外受傷終至離世,而杜怡回到中國,在生活的漩渦裡經歷種種坎坷。經歷一些無處安放的年份之後,杜怡終於有了新的平靜生活,有了新的伴侶。然而,她的內心一直追尋著多年之前的他,追尋著穿過青春歲月的那一束亮光。

研討會上,著名文學評論家程德培對小說進行了細緻且深入的分析,他表示:「小說從第一部到第二部有非常大的轉折,鍾求是試圖通過這兩部分表達對時代的思考,思考一代人的命運。到了第三部,整個敘事鮮活起來了。我很喜歡章朗這個人物,因為他們這一代人和我們不一樣,從他們身上能感受到代與代之間的差異。這一部分的視角是從男人出發的,賦予了杜怡很多同情,解決了女性的很多訴求,而且因為很聰明地用了第一人稱,迴避了很多問題,也克服了寫作中許多很難逾越的障礙。在這裡,鍾求是特別強調了情愛時身體與精神的區分。不過身體與精神能分得那麼明白嗎?愛情比想像的要複雜,身體和精神的愛有時是分不清楚的。但鍾求是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小說家,他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努力地想證明這一點。」

《南方文壇》主編張燕玲評價《等待呼吸》是近年來難得的長篇佳構,她從女性形象的當代性的角度挖掘這部小說的當代文學史價值,她坦言,「讀小說的過程中看到了自己的過去,看到了我的同齡人,同時看到了一個時代與社會的本質,包括整代人的心靈軌跡,尤其是杜怡這個女性形象的宿命,她的精神掙扎,她的獨立,尤其她以不滅的愛情與理想去抗爭現實,在經歷內心的傷痛後仍保有情懷與理想,用女性獨立的靈魂唱出了自己向上向善的心靈之歌。杜怡這個形象的可貴之處在於,她始終知道自己是誰,要去哪裡,要怎樣救自己,獨立自主的杜怡以她深刻而富有當代性的女性形象為當代文學增添了一個新型的人物形象。」

浙江工業大學教授肖瑞峰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小說通過糅合中西方現代小說的技法塑造了一個生於情、專於情的女主人公形象,為綿延古今的女性形象增添了獨特性。對於小說中的其他人物,肖瑞峰亦有感觸,他表示,《等待呼吸》在時代的風雲變化中致力於對人性的深度挖掘,達成了時代演進歷程與文明軌跡的有機融合。「小說中的所有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而且無一不是在時代的夾縫中求生存,作者用很多筆墨致力於人性的深度挖掘,書寫人性的複雜性,寫出了人性的善,也寫出了人性的惡。」關於小說的語言,他評價其是一種絢爛至極,歸乎平淡的語言風格,看似樸實無華,讓人想到杜甫的詩句,「卻嫌脂粉汙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其實是經過千錘百鍊而後得的平淡。

著名文學評論家、蘇州大學教授王堯認為,九十年代以來,似乎還沒有作家像鍾求是那樣,以這樣的方式來處理我們這一代人與歷史事件的關係。從我的閱讀感受看,這不是鍾求是的一時衝動,他在內心承載的歷史一直在折磨他,召喚他。小說中兩條線索的交織,顯示了鍾求是對宏大歷史和個人命運以及相互關係的獨特理解。這是鍾求是對中國當代文學的貢獻。同時他又指出:「鍾求是在小說的敘事和結構上用心良苦。『無處安放的部分:年』『無處安放的部分:你』這兩個部分,前者為杜怡留下了巨大的空白,也為讀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間;後者,完成了小說敘事人稱的轉換,銜接了第三部分。《等待呼吸》在長篇小說文體上的探索同樣值得我們重視。」

著名文學評論家、南京師範大學教授何平則是從作家所處時代和文學關係的角度闡發了對《等待呼吸》的理解。他說,小說家自覺處理個人精神成長過程中的歷史遺產問題,是近年中青年作家創作的一個重要傾向,鍾求是的這部小說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鍾求是談自己的小說集《街上的耳朵》(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8年出版)提到三個關鍵詞:日常、邊緣、受困。《等待呼吸》用後面兩個關鍵詞依然成立:邊緣和受困。他寫杜怡與夏小松在莫斯科的故事,他們在莫斯科不可能完全進入蘇聯的那一歷史時刻,在那裡他們既是邊緣人又是異鄉人,因此寫的也是革命時代的異鄉人的故事。生於上個世紀60年代的杜怡和夏小松是1980年代的歷史剩餘物,活著的人如何繼續活下去?死去的人如何在活著的人生活中?這部小說體現了一個作家在解決他必須要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時的寫作難度和策略,為當下類似的寫作提供了有意義可借鑑的案例。

浙江大學副教授陳力君長期關注鍾求是的創作,她認為相比較以往的作品,《等待呼吸》有一個改變,即開始通過個人視角來折射時代變革,形成更為壯闊的文學世界。這部小說,無論是重大歷史事件,還是愛情故事,亦或是平靜淡然的日常生活,都是表面現象,當把這些表層事件串接在一起,作品獲得了一種超越性的力量,這個力量就體現在一代人在時代裂變下的各種傷痛書寫與精神朝聖。鍾求是擅長在窘境與卑微人生中書寫傷痛,在強大的命運與無處不在的傷痛面前展示豐富多彩的生命形態與精神世界,這部小說延續了這種風格,書寫了一代人的傷痛故事,當然,小說中還有一種對傷痛的抵抗與擺脫,來自於一種共同的訴求,一種超越現實之上的精神訴求, 正是這種超越現實之上的精神訴求才值得他們的俗世人生掙脫了束縛與羈絆,形成了現實世界與俗世人生的朝聖之路。

「我不是一個擅長交際的人,也不太會說熱情洋溢的感謝話,我在小說中可以寫很有溫度的人物,講一些感性的話,而我在現實生活中表達不出來,但我內心會存著你們的情誼,也會對大家的鼓勵或批評慢慢消化。」最後,鍾求是由衷感謝各位評論家、學者對《等待呼吸》有深度的點評和分析。談及創作體會,他說:「《等待呼吸》是一部講述愛情的小說。青春的激情、異國的情調和特別時期的驚心背景,讓這場愛情既傷感又絢爛。這更是一部記錄命運的小說。三個年輕人分別以自己的方式與這個時代相處交手,既充滿了人性的糾纏和生命的起伏,又放射著『理想』一詞的悲情和光芒。我要說,這本書不是供給喜歡玄幻、穿越、盜墓文字的讀者看的,它希望遇到那些在生活中願意思考的人。思考不僅屬於臉上沾著風塵的年長者,也屬於剛剛進入生活的年輕人。當然,我也必須把這本書交給時間,時間是文學作品的最佳鑑定家。」

【來源:半島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鍾求是《等待呼吸》:一代人的傷痛故事
    鍾求是《等待呼吸》是鍾求是的最新長篇小說。在這部作品中,作者講述了兩位中國留學生在遙遠的莫斯科相知相愛,在莫斯科的世事變遷之中,男主人公夏小松意外受傷終至離世,女主人公杜怡回到中國,在生活的漩渦裡經歷種種坎坷。
  • 鍾求是《等待呼吸》:八十年代,人們的理想與彷徨
    近日,鍾求是《等待呼吸》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辦。作家張抗抗、祝勇,本書作者鍾求是以「等待是一種生命追尋」為主題進行了對話,活動由《十月雜誌》季亞婭主持。《等待呼吸》是作家鍾求是的最新小說。「等待呼吸」也機緣巧合地契合了2020年的關鍵詞,過去的一年中,全世界都在「等待呼吸」。
  • 上蔡籍作家張新科長篇小說《鎩羽》首發式暨作品研討會舉辦
    作者: 創建日期:2020-08-05 來源:天中晚報客戶端 摘要: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賀建 近日,作為第三屆淮海書展的「壓軸大戲」,上蔡籍作家張新科長篇小說
  • 梁曉陽長篇小說《出塞書》研討會在北流舉行
    的「梁曉陽長篇小說《出塞書》研討會」在北流城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為知名作家、編輯、評論家、媒體記者雲集北流,對《出塞書》這部史詩式巨著進行深入研討。玉林市文聯主席羅世才,北流市領導梁小平、陳小鳳、楊紅參加研討會。羅世才、梁小平、陳小鳳作了講話,對前來參加研討會的全國各地文學名家表示歡迎和感謝。《南方文壇》編輯部主任曾攀主持研討會。
  • 「有根的鄉土文學」,通渭作家雷戰戈《岵峴往事》研討會在蘭舉辦
    《岵峴往事》研討會。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深情講述西北農村的感人故事,生動描述跨越時空的濃濃鄉愁,原汁記載隴中獨特的民俗風貌......通渭籍作家雷戰戈歷時多年,幾易其稿,創作了35萬餘字的長篇小說《岵峴往事》。12月19日下午,《岵峴往事》研討會暨籤名售書活動在蘭州西北書城舉行。
  • 2020年中國長篇小說一覽:在堅守創作中奉獻時代
    但是,作家頭腦裡的時針依然在照常行走,他們用手中的筆留下自己對生命和歷史的感悟與思考,對時代和社會的洞察與反思,對人性和人心的開掘與復刻。因此,當我梳理這一年的長篇小說創作時,發現成果依然相當豐碩,中國當代長篇小說創作正日益成熟。重磅力作標識文學高地我們擁有一支龐大的小說家隊伍,每年新出版的長篇小說都有數千部之多。
  • 濟南作家牛餘和長篇小說《老鎮》發布 專家:立意新穎
    原標題:濟南作家牛餘和長篇小說《老鎮》發布 專家稱讚立意新穎齊魯網濟南4月18日訊 16日上午,濟南本土作家牛餘和長篇小說《老鎮》研討會在濟南召開。與會專家表示,牛餘和的《老鎮》無論從立意、內容還是閱讀感上,無疑都是近年來難得的佳作,值得向讀者推薦。
  • 著名作家張煒長篇小說《刺蝟歌》英文版全球正式出版
    【歐洲時報】中國著名作家張煒的長篇小說《刺蝟歌》英文版由中國文化譯研網(CCTSS)會員袁海旺翻譯,近日SINOIST BOOKS出版社將該英文譯本正式出版。《刺蝟歌》英文版的責編蘭大衛表示:「張煒是中國的傑出當代作家,我們社爭取每年出版一本他的作品,讓更多的英語讀者了解中國文學,了解當代的中國」。 《刺蝟歌》中文版與英文版 。
  • 作家章雲天寫就66萬字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
    作家章雲天66萬字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近日面世,在該作研討會暨電視劇《早春原野》啟動儀式上,他表示,觸動他寫這本書的是一個老兵。作家出版社總編輯張亞麗介紹說,《故鄉的泥土》是章雲天近年創作的一部農村題材的長篇小說。小說通過眾多小人物命運的悲歡離合、愛情糾葛,謳歌了抗戰老兵的忠誠,揭示了人性的複雜多面,反映了芸芸眾生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描繪了一幅雄渾壯闊的農村歷史風情畫卷。
  • 青年作家甫躍輝創作研討會:從「鬱達夫轉世靈童」談起
    甫躍輝創作研討會記錄時間:2013年12月28日地點:復旦大學中文系會議室與會者:陳思和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馬文運 上海作家協會秘書長甫躍輝是80後作家的優秀代表,復旦大學文學寫作專業培養的第一位研究生,師從著名作家王安憶。自2006年至今,躍輝共發表文字近百萬字,作品見於《人民文學》、《收穫》、《上海文學》、《花城》、《中國作家》、《大家》、《山花》等,並多次入選各種年選和選本,已有作品譯介至國外。
  • 溫州作家程紹國新書《人們來來往往》 書寫人性的卑微與高尚
  • 廣西作家梁曉陽長篇小說《出塞書》出版
    人民網南寧9月5日電 近日,廣西作家梁曉陽創作的長篇小說《出塞書》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最近舉行的《出塞書》杭州分享會上,梁曉陽說:「從2003年一直寫到2010年,差不多70萬字,寫完了發現是個四不像的作品。就把裡面以風景、嚮往、感性抒情的部分剝離出來,成了散文《吉爾尕朗河兩岸》,剩下的部分成了這本《出塞書》。」 作者提到先期出版的《吉爾尕朗河兩岸》,獲得了三毛散文獎;《出塞書》的節選版也在2018年的《中國作家》上發表,獲得好評。
  • 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新視角下之農村題材
    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 作家出版社供圖 中新網北京11月7日電 (記者 高凱)由作家出版社主辦的章雲天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研討會暨電視劇《早春原野》啟動儀式日前在京舉辦。《故鄉的泥土》是章雲天近年創作的一部農村題材的長篇小說。作家出版社總編輯張亞麗在會上介紹說,這本書通過眾多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謳歌了抗戰老兵的忠誠,反映芸芸眾生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描繪了一幅農村歷史風情畫卷。本書的作者章雲天多年來以創作影視劇為主,創作的劇本曾獲飛天獎、金雞百花提名等獎項。
  • 浙江小說十家評論|《昆城記》:鍾求是的小鎮美麗又滄桑
    鍾求是是看出了小鎮居民有著普遍的人性困境。值得慶幸的是即便生活是如此難以如意,小鎮人憑藉堅忍的性格和生活期待,還會不斷地創造奇蹟,其間不乏各種美麗輝煌動人傳說。這裡的人們,即使人生陷入惶惑窘境,受到命運盡意捉弄,作家筆下的昆城人始終保留著不舍美好天性的動人姿態,最終都會讓時間來淘滌人事苦痛和滄桑,在更為廣闊的宇宙間釋然和寬懷。作品所演繹的各種人生悲喜劇,共同組成了作家美麗滄桑兼具的昆城世界。
  • 知名作家聯袂推介 川東北首部脫貧攻堅長篇小說《春...
    今年初,四川巴中作家惠芝湧的長篇小說《春山》出爐,每個人或許能從中找到答案。據了解,這是川東北地區首部以脫貧攻堅為主題的長篇小說,也是巴中首部現實題材長篇小說。作者惠芝湧,是一名「70」後,在新疆某部服役期間,戈壁沙漠胡楊林,喚醒了他的文學夢。退伍後供職於南江縣財政局,2018被派到脫貧攻堅一線,擔任駐村工作隊副隊長。
  • 85歲再出文學新作 鐵揚散文集《等待一隻布穀鳥》研討會在石家莊舉行
    河北新聞網訊(趙榮昊)11月27日,鐵揚散文集《等待一隻布穀鳥》研討會在石家莊舉行,省內外知名作家、評論家在會上給這部作品以高度評價。《等待一隻布穀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是繼2015年出版的散文集《母親的大碗》之後,鐵揚先生又一部對藝術和生活發表感悟,對中國鄉村文明進行現實關照與歷史回望的佳作。
  • 繼長篇小說《中產階級看月亮》後,作家蕭耳推出《櫻花亂》解謎日本...
    作家蕭耳楚天都市報11月4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張碩)曾推出長篇小說《中產階級看月亮》的杭州作家蕭耳,通過「花落」與「刀霜」兩個關鍵詞,為讀者解謎日本文化。11月3日下午,蕭耳攜新書《櫻花亂》做客武漢卓爾書店,著名作家、湖北省文聯主席劉醒龍、著名詩人車延高到場,一起與讀者分享。
  • 文訊|賈興安長篇小說《風中的旗幟》在石研討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肖煜)10月23日上午,河北作家賈興安長篇小說《風中的旗幟》作品研討會在石家莊舉行,陳福民、劉大先、石一楓、李曉晨、宋嵩、傅逸塵、趙月斌、劉建東、王力平等省內外專家學者出席了研討會。圖為研討會現場。
  • 寶雞金融作家王宏長篇小說《盛宴》出版發行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張翌晨)近日,寶雞市金融作家王宏的長篇小說《盛宴》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寶雞著名作家李巨懷、陝西金融作家協會副主席趙曉舟分別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