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不得不知道的心理學定律和效應!

2020-12-16 黎佑生的清單

皮格馬利翁效應

在本質上,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

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

阿倫森效應

指隨著獎勵減少而導致態度逐漸消極,隨著獎勵增加而導致態度逐漸積極的心理現象。

表現為:人們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讚揚不斷增加的人或物,而不喜歡那些自己的喜歡、獎勵、讚揚不斷減少的人或物。

來源於網絡

首因效應

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也即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

如果一個人在初次見面時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麼人們就願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並會影響人們對他以後一系列行為和表現的解釋。

弗洛伊德口誤

有時候人們在情急之下,會說出與自己本打算說出的那個詞語接近但不相同的一個詞,而這樣的情形反映了個體的無意識動機和焦慮。

口誤並非偶然,恰恰相反,口誤的內容往往是內心深處真實想法的反應和寫照。

酸葡萄效應

因為自己真正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產生挫折感時,為了解除內心不安,會編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緊張,減輕壓力,使自己從不滿、不安等消極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來源於網絡

暗示效應

暗示效應是指在無對抗的條件下,用含蓄、抽象誘導的間接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誘導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使其思想、行為與暗示者期望的目標相符合。

標籤效應

是說人一旦被下了某種結論,就會像商品被貼上某種標籤一樣,會自覺按照這個結論做事

巴納姆效應

星座性格其實是一種「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指當你面臨一個非常模糊的人格描述時,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代入進去。

根據星座對人的描述就是這樣,每個星座只是描繪了人類複雜內心的一部分,並且十分模糊,絕大部分人會覺得「好準啊」,是因為人是多面的,覺得被戳中也很正常,其實這些東西放在誰身上都適用,認清這個效應,可以避開很多套路。

來源於網絡

暈輪效應

我們在認識事物時,很可能會出現在一個人有某種優點時,我們會把這種正面印象擴散到其他方面,人們在對一個人的某一點有很強的正面印象時,常常不會主動思考這個人其它方面是不是也如此正面,而是習慣性覺得也必定很優秀。

安泰效應

一旦脫離相應條件,就失去某種能力的現象

鏡像效應

如果你問了一個問題,希望對方能同意你,在說的時候,微微點頭,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鏡像效應,如果你發出積極的信號,人們更有可能贊同你

踢貓效應

是指對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對象發洩不滿情緒,而產生的連鎖反應

霍桑效應

指當人們在意識到自己正在被關注或觀察的時候,會刻意去改變一些行為或者是言語表達的效應

在沒有熟人的場所,很多人都可能會不修邊幅、舉止隨意,但是一旦這個場所中有熟悉的人或是異性存在,他們就會注意形象,因為他們感覺自己會被關注著,所以會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

戀愛中的馬太效應

投入越多的人越不容易被珍惜,越自利的人吸引力反而越高,馬太效應在戀愛中的表現為——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來源於網絡

觀察者期待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當我們熟悉了一個人之後,那個人在眼前出現的頻率好像變高了這種現象叫做觀察者期待效應,其實這是因為你的關注點和關注力的原因,給你造成了某種現象或者事物的出現次數變頻繁了的認知偏差。

但事實上這些現象或者事物的出現頻率一直如此,只是你之前沒有關注罷了。

曝光效應

重複地接觸他人通常能增加我們對他們的喜歡程度,而不會導致厭煩,此即曝光效應。

研究表明,人們潛意識裡傾向於對出現在眼前頻率更高的熟悉面孔會更有好感,儘管你們可能從來沒說過話,對經常見面但不認識的鄰居好感度也會比陌生人更高,前提是,不要過度接觸使他厭煩。

貝勃定律

原本1塊的報紙變成了10元一份,你一定會感到無法接受;相比較而言,原本5000元的電腦漲了50元,你一定不會有這麼大的反應。

貝勃定律表明,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後,之後施予的刺激對他來說也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來源於網絡

杜根定律

一個人勝任一件事,80%取決於態度,20%取決於智力,所以一個人的成敗,是取決於他是否自信,假如這個人是自卑的,那自卑就會扼殺他的聰明才智,消磨他的意志。

魯尼恩定律

賽跑時不一定快的贏,打架時不一定弱的輸,笑到最後的,才是真正的贏家。

墨菲定律

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發生,口袋裝著剛買的手機,在公交車上生怕被盜,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查看手機是否還在,這一舉動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終手機被偷走。

就因為害怕發生,所以會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錯誤,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理。

相關焦點

  • 《墨菲定律》:4大心理學效應,教你洞悉人性的本質
    我們經常談論墨菲定律。今天,我無意中翻了本書《墨菲定律》,發現除了墨菲定律之外,作者還寫下了許多定律和法規,清楚地說明了在生活上、學習上和工作上存在的許多問題。今天來說下這4個最重要的法則和效應是不是能夠解決你現在的一些困惑呢?
  • 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的運用
    其實,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 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你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他 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 一個人開懷大笑,旁邊的人受到感染,也會情不自禁地笑起來。
  • 戀愛前要知道的10條愛情心理學中戀愛定律
    今天跟大家分享10個與愛情相關的有趣的心理學效應,相信這些你都在日常生活中經歷過、聽說過,只是你不知道他在心理學上有這樣的名字罷了。用心理學上的套路去戀愛固然不太可取,長久的愛情源於坦誠的心,但是知道這些定律也不壞。
  • 《人際關係心理學》:讓你人緣好到爆的五大心理學定律
    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原因就在於我們在處理人際關係上的差異,當我們懂得運用心理學定律,去掌控談話的藝術,人際交往就能遊刃有餘。《人際關係心理學》一本教我們學會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應用心理學讀物,本書梳理了人們在社區活動中的言行特徵,深入分析了各種行為背後的心理活動,針對許多人際交往中的難題提出了簡單易學的解決方法。
  • 真香定律,聚光燈效應……這本書剖析行動裡日常微妙的心理學秘密
    看似無意間引爆的「真香定律」,它的背後其實掩映著我們尋常被忽視的心理活動。無論是未經探實前內心的低估,還是無從選擇時內心的妥協,都是發出「真香」2個字的底層邏輯。而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有一些類似的打臉行為,有一些我們自己沒想到,但當事情發生了我們基本上都會如此選擇的,看起來有點匪夷所思的舉動。
  • 生活中有意思的墨菲定律,你中了幾條
    墨菲定理是一種心理學效應,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根本內容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盤點一下生活當中大家碰到有意思的墨菲定律,其實墨菲定理也不一定代表不好,墨菲定理本意是有可能會發生的都有可能發生。當你覺得老師一定不會抽到你的時候,下一秒就會輪到你。2.當你很有把握不會考這題的時候,就一定會考。
  • 《墨菲定律》:生活迷茫怎麼辦,兩條心理學定律告訴你答案
    或許,你每天都會說上幾句抱怨現狀的話;或許,你每天都會去幻想一下第二種人生;或許,你有過很多很多絢麗無比的夢想。但現實是你不停地想,不停地糾結,最終卻什麼也沒做。所以,你的生活猶如一潭死水一樣波瀾不驚,寡淡無味。
  • 8個在生活中影響著無數人的心理學效應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心理學這門知識越來越重視,畢竟它和我們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心理學的範圍很廣,其中有一些讓人迷戀的心理學效應,真的非常的有趣,或許很多人對於它們的名字都聽說過,但是真實的背後含義是什麼,知道的人大概就不是很多了,那麼根據這方面小編今天來聊聊,在生活中,也許影響著無數人的
  • 墨菲定律——警惕生活中潛伏的危機
    ①事在人為盡全力 我們的生活由無數細末的事件構成,你所做的每一個決定,你所進行的每一個項目,你所產生的每一個意念,都在描繪著你的生活。③墨菲定律的啟示其實,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和行為結果,往往是隨機的不可預測的。古人常說世事無常,世間無能為力、力不從心、身不由己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西方文化裡也有相似的理論描述,其中一個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 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讓很多人都深受影響的10個心理學效應
    對於心理學效應,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是指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深受心理學效應的影響,當然,它具有兩面性,消極和積極的意義,如果能夠真正運用好,就需要真正地去好好了解,其實這對於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還是其他方面,都有重要的價值
  • 社交心理學:人際交往,你不可不知的六大心理定律,受用一輩子
    社交心理學:人際交往,你不可不知的六大心理定律,受用一輩子;多少人敗在不懂社交!悟透這人際交往的六大心理定律,人生越來越順。一、「第一印象」定律在社交活動中,第一印象很重要,因為第一印象直觀、鮮明、強烈而又牢固,第一印象不好,就等於是給下一步的交流開了個壞頭。
  • 挽回心理學:想重新吸引前任,你必須知道這幾個心理學效應
    感情其實是一門需要學習的功課,但是我們常常不知道如何去愛,然後就進入了一段戀愛。我們不明白怎麼去愛,要如何該和另一半相處,現在的熱戀期過去之後,很多情侶就開始亂了陣腳,矛盾衝突慢慢暴露,最終導致感情走向崩潰。
  • 生活中常見的六種心理效應
    當你還沉浸在口吐蓮花的美妙感覺中時,聽者可能已經面露不屑,或是揚長而去。因為你可能說中了人家的隱私,或是觸及別人的禁地;還有可能你只顧說話而忘記了做事,光是紙上談兵,卻沒有腳踏實地的幹勁兒,被領導視為光說不練的假把式標杆。真正聰明的人,能在事業上所有建樹的人,往往都堅持一個原則:多做事,少說話。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塔瑪拉效應。
  • 7條超實用的設計心理學原則和定律
    在設計中,心理學無處不在。正因為心理學,我們才了解紅色很適合用於餐飲業的logo——因為它能增進食慾——或者讓首屏的行動指令按鈕產生更多轉化。也就是說,作為設計師,你不能忽視心理學。因為人類大腦的這些原則,決定了人們對你的設計作何反應、如何相互作用。
  • 有趣的21個心理學定律之——月暈效應
    你是否有過這種情況,當你看到一個男子邋裡邋遢、叼著菸捲、說話毫無禮貌,你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這個人好吃懶做,肯定是一個無業游民或者是地皮流氓;而當你看到一身西裝革履,文質彬彬的男子,你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這個人是一個成功的金融大佬或者是一個成功老闆。
  • 心理學讓生活更「安全」——巴納姆效應
    每天學點心理學,讓你過上「安全」的生活。研究發現當人們被他人用一些普通的、含糊不清的形容詞來描述時,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並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又叫做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這個效應源自一位名叫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所說的話,他認為他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個人都可以在他的節目中找到代入點。
  • 三個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你有遇到過嗎?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問題,也遇到各種有趣的事情。有些事情不斷重複,即使複雜難解,但是其本質,依然可以總結出神奇的心理效應醞釀效應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阿基米德,我們只知道他發現了浮力原理。但是他發現原理的過程,卻是非常有意思。他是先通過常識去試,然後思維進入一種死胡同。
  • 每日新書|《圖解世界精英思維》:聰明人都懂的心理學效應
    書中一共提到近70個心理學效應,並且結合中外經典案例,詳盡解釋了每一種心理學定律的內涵及其應用方式。比如情緒ABC理論指的就是:激發事件A,只是引發情緒和行為後果C的間接原因,直接原因是個體對激發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B。
  • 必讀經典書籍《墨菲定律》,你想學的心理學常識,都在這本書裡!
    我曾經以為這是作為人的共性問題,只是需要歷練,並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莫名的緊張感。直到讀了書魚的《墨菲定律》,才知道了「聚光燈效應」這個詞。人們總是傾向於高估旁人對自己行為舉止、外貌特徵乃至長期行為規律等的關注程度。
  • 【戰「疫」心理健康】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羊群效應
    【戰「疫」心理健康】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羊群效應 2020-03-25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