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夜現場》要播中國版了,許多懂道的網友都不看好,紛紛調侃這是想步《暴走大事件》的後塵?
小飯先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原版《Saturday Night Live》,這檔美國喜劇小品類綜藝到底在當時是什麼樣的地位?
當我們現在用著「惡搞」這個網絡詞,早在前網際網路時代1975年的太平洋彼岸,就開闢了這檔被稱為「美國電視史上最長壽的節目之一」,把「惡搞」玩得爐火純青。
長壽自有它長壽的道理,《SNL》的秘訣就在它的多樣性和新鮮感上。每一年它都會公布當季的固定陣容班底,除此之外每期的主持,通常都是正處在宣傳期的大明星。基本上如果誰能夠主持《SNL》,那麼就代表他在這段時間絕對當紅。
《SNL》以惡搞為前提的三大寶:政治諷刺、種族歧視、明星自黑。
主環節就是一系列諷刺惡搞當下政治和文化的喜劇小品,由每期不同的客座主持人與音樂來賓加入,與該節目的固定卡司一同演出。
小品玩起來那是沒下限的,特別是當公眾人物出醜或出醜聞,《SNL》每每逮準機會,惡搞政治人物是家常便飯。
每期的冷開場「Cold Open」環節就是因此而誕生的,就算不是政治向也是針對本周熱點事件。
首季裡的福特
2011年底美國總統大選的共和黨初選直播辯論中,共和黨候選人Rick Perry出糗。競選辯論時提到自己當選後,要在三個部門進行支出縮減,說到第三個想不起來了,現場相當狼狽。《SNL》第37季裡,Bill Hader就模仿了Perry州長,將當時的窘狀還原得相當到位。
2016年剛舉行完美國大選首場辯論,《SNL》就推出了一段模仿秀,由「川普」和「希拉蕊」上演針鋒相對的一幕。
當中「希拉蕊」三番兩次進攻「川普」,說他「惡霸」「開啟了『出生地運動』」「一輩子沒有繳過稅」,「川普」悉數反駁。當然諷刺肯定事出有因,川普自從選舉開始,便深陷「報稅門」,他打破競選時「公開納稅申請表」的承諾,始終拒絕公開,讓美國人民失望。
就連川普都好幾次因為《SNL》的惡搞發推特點名批評,但他也對《SNL》無可奈何,這就是美國的自由話語權。
從首季的總統福特,到Perry州長,再到如今的川普,沒有一個值得表演的角色被漏過。
《SNL》另一個經典環節——惡搞+吐槽的「周末更新(Weekend Update)」。一般是兩個主持人根據新聞時事進行簡短點評,諷刺調侃。在這裡他們吐槽火力全開,360°無死角調侃。
比如吐槽美國人對亞裔的臉盲。川普迎接3名因被指控參與間諜活動或者涉嫌從事反朝敵視行為,而被朝鮮關押的美國公民。這三位明顯亞裔臉龐,主持人「誇」川普,居然沒說「我以為他們是美國人」。
吐槽川普退出伊朗核協議其實「不懂裝懂」,協議裡只認識底下歐巴馬的籤名。
政治諷刺都無所畏懼,種族、口音這些涉嫌歧視的元素,《SNL》自然也照玩不誤。
在第37季裡面,開場是某體育臺由兩個白人和兩個黑人討論林書豪的表現。大家一開始各種開林書豪的種族歧視笑話,氛圍其樂融融。可是接下來有白人開始提歧視黑人的笑話,氣氛馬上冷場,當即就被主持人「叉」出去了。明顯這是在反諷美國人,對亞裔種族歧視的敏感度不如黑人。
「Weekend Update」有一期吐槽一件新聞時事,黑人同學在耶魯大學公共休息室睡覺,被白人同學舉報了。主持人給出了「貼心小提示」:如果你是黑人,又上了耶魯大學,不要睡覺。
搞笑的是,講這條時事的主持人也是黑人,他還為同類「謀福利」,稱下次再被無辜舉報,爭取能得點錢,比如說50美金。
既然是惡搞,肯定是要從他我進化到本我,明星自黑也是這檔節目必不可少的元素。
你可以看到許多明星的另外一面:
日日(蕾哈娜)去搶劫銀行。
火星哥(布魯諾)的女扮男裝。
賈老闆(賈斯汀·汀布萊克)穿著緊身衣大跳碧昂斯的《Single Lady》。
像娜塔莉·波特曼在第31季裡也是自黑到顛覆形象。說人名大家可能不知道,說《這個殺手不太冷》裡的小女孩和《雷神》第一二部裡的錘哥CP,大家就不陌生了。
波特曼少年成名,長得美學習好,一直給人是根正苗紅的乖乖女形象。一開始當主持人問她平常一天都是如何度過時,波特曼大秀Rap技能,身著帽衫T恤的波特曼一副假小子樣,髒話連篇,坦露自己每日喝酒、嗑藥、飆車、不睡覺,甚至酷愛暴力。原來哈佛優等生,私下竟是個Bad Girl?
每期的《SNL》就像是美國人的狂歡,而中國版又會演變成什麼樣呢?
據悉優酷買了《SNL》的版權,由嶽雲鵬、陳赫作為固定mc,節目定位是「年輕態喜劇綜合秀」,口號是:15秒一個笑點,3分鐘治癒焦慮。並邀請了美國原班製作團隊,從燈光、舞美、服飾,樂隊現場指導,每集動用30位編劇和30個喜劇演員,據說會是史上最貴的喜劇節目。
首先小飯要提出的疑問就是「live」。美版是周六直播,有時候是剛出的大事,演員和編劇當天就要寫劇本、彩排,甚至是節目直播前幾秒都還在改劇本。這對演員和編劇都是極大的考驗。
據路透反映,《周六夜現場》的拍攝手法是「一鏡到底」、「全程無cut」、「相當於直播」。
但臺上演員ok,現場直播臺下粉絲hold得住嗎?
小飯看到入場觀眾的反饋,說臺下的粉絲尖叫聲把導演都惹惱了,因為這些聲音會伴隨表演收錄進去。等到播出,小飯要看看這些畫外音會不會是真的「全程無cut」。
這麼看來最基礎的「live」保留了,那麼三大寶裡的第一條「政治諷刺」,會有嗎?
答案肯定不可能。小飯靜靜等待播出,看看到底會是怎麼樣加以改進?
第二寶「種族歧視」。當然不是談「歧視」,而是講「反諷」。小飯覺得跨國太大,光是國內的地域歧視,口水戰就足夠淹死了。
有本事節目裡調侃下「偷井蓋」「火車上單獨查票的特殊對待」,小飯估摸頂多會是南北口味差異,什麼甜鹹之爭啊,什麼蟑螂大小差異啊。
第三寶「明星自黑」。本土又有幾個當紅明星那麼放得開拿自己開涮?
《今夜百樂門》第一期,黃曉明那句「我是演員,我連演技都沒有,你要我有唱功」,自黑得毫不客氣,惹得眾人對他刮目相看。可是結合黃曉明上《魯豫有約》的言論,他表示對於自嘲還是有點抗拒,屬於「麻痺自己」。這樣還是有些「霸王硬上弓」的意味。
《吐槽大會》定位為「自黑狂歡」,但裡面名人嘉賓真正的「槽點」「黑點」都小心規避了,更多提的是那些嘉賓能夠直接應對和正面回應的「小」事,俗稱雞毛蒜皮,像是歲數偏大的明星說自己過氣什麼的。
其中一期大張偉被王自健、李誕、沈凌輪番轟炸「抄襲、假唱」。自個兒在座位上鼓掌,等他起立走到臺前,小飯本以為要反駁幾句,結果避重就輕,不談「抄襲」稱自己不喜歡別人說他假唱。
明星的「包袱」一個比一個重,自黑稱不上,以洗白為目的的「自黑」手段倒是用得挺順手的。
小飯聽到要出中國版《SNL》,第一想法就是不太現實,要是改良成「中華口味」又沒有了原版的精髓,那不就是一般的脫口秀借《SNL》的名字而已嗎?
第二想法就是若是真按照「原汁原味」打造,三大寶樣樣不落,就太豁得出去了。小飯那可真要給這節目獻上膝蓋了。
有多少《SNL》骨灰級粉絲既怕毀原著,又有點小期待呢?又有多少吃瓜群眾想看看這頂級配置下,是否真的會3分鐘治癒焦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