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營「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範——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展覽」
追尋特區歷程 感受滄桑巨變
老深圳家庭場景展示。深圳特區報記者楊少昆攝
圖為嘉賓觀看展覽。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少昆 攝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22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韓文嘉 焦子宇)10月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會後參觀了「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範——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展覽」。昨日,記者走進位於前海國際會議中心的這一展覽,追尋特區「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的開拓歷程,在實物、影像等構築的歷史長廊中重溫40年裡的滄桑巨變。
生動展示深圳經濟特區輝煌成就
經黨中央批准,為隆重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生動展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省委和省政府在深圳市舉辦「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範——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展覽」。展覽由省委宣傳部和深圳市委、市政府承辦。
本次展覽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深圳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統領,充分展示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功和輝煌成就,特別是突出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下,深圳奮進新時代、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的巨大成就和光輝前景。
深圳博物館深圳改革開放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崔孝松介紹,此次展覽面積1300平方米,展線360米,展覽中共有558個展項。展覽以主題板塊橫向敘述為明線,以時間關係為暗線進行呈現。除序廳和結尾,展覽主要分成「砥礪前行四十載」「闊步邁進新時代」「揚帆啟航大灣區」「先行示範再出發」四部分,全景展示了深圳經濟特區的偉大建設成就。
多形式多手段鋪展40年特區畫卷
除使用照片、圖表、實物外,展覽還運用了主題場景、聲光電、全息影像等,推出了「改革開放前的深圳」主題場景、「深圳40年滄桑巨變」時光隧道和「先行示範再出發」大型全息影像沙盤等展項,生動展現深圳經濟特區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範的40年建設畫卷。
20世紀80年代東門老街上,低矮的平房交錯分布,如今,一幢幢高樓在這裡拔地而起;1982年的深圳河上,漁船往來繁忙,如今,河兩岸分布著現代化的大廈和清澈的水田,生態環境極佳;18年前梧桐山下的深圳到處是農田土路,如今,從這眺望到的深圳高樓林立。走進展館,一道由深圳新老照片對比組成的「時光隧道」,令人不禁感慨深圳人締造的城市奇蹟,與改革開放的磅礴偉力。
深圳博物館深圳改革開放史研究中心徵集保管組組長於璟向記者介紹:「老照片很珍貴,每一張我們都根據展覽主題精挑細選,再請攝影師在同一地點,從同一角度、同一構圖拍攝一張新照片,新舊對比給予觀看者強烈的視覺衝擊。」
在展示的新老家居場景中,從縫紉機、自行車、收音機等老式家庭用品,到平衡車、掃地機器人、智能音箱等當代家居配置,反映了深圳市民的生活變遷;展覽中還專設了5G智慧之城場景,並徵集到了今年5月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使用的華為手機,展示了深圳科技創新的見證。
精益求精打造高水平展覽
除了照片帶來的直觀感受,展覽也極富設計感,通過強化版面構圖設計、色彩搭配和各種展陳方式,生動展現深圳經濟特區的巨大變化。
據博物館工作人員喬文杰介紹,為了凸顯莊重且喜慶的氛圍,展覽將黃和橙作為整體主色調,個別板塊突出重點,比如涉及大灣區或科技的板塊,使用藍色為背景色,涉及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則使用綠色為背景色。同時,整個展覽還以起伏的線條、多樣的幾何狀做串聯,凸顯立體感。
此外,在老物件的陳設上,展覽堅持高還原度。「比如一進展區的石板路、左右兩側的店鋪,我們都盡力還原了當時邊陲小鎮、過境耕作的特色,從商店門牌到裡面售賣的貨物,這些物件都有內在的邏輯關係,不能隨便加,要讓人看了產生代入感。」喬文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