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芒鞋輕勝馬 一蓑煙雨任平生
《千古話東波》讀後感
高建榮
友贈予一書,曰名《千古話東波》,為作者歷時九年著述而成,該書以章回演義的形式書寫了蘇軾起起落落的一生,描寫了蘇東坡初次佐郡鳳翔府時所展現的精明吏才,歌頌了他徐州任上的抗洪勤政精神,刻畫了任職杭州時的豐偉業績,也記錄了他立朝時「道不同,不相與謀」的傲然風骨。除此之外,該書以深沉動情的筆墨,描繪了蘇東坡在「烏臺詩案」時所受的凌辱和摧殘,揭示了他被流放黃州後「長恨此身非有我」的無奈和孤獨,展現了他被謫惠州時,關山阻隔有家難回的苦悶,敘述了他被逐海南後忍飢受寒、夜宿荒野的悲慘境遇。同時也穿插於其詩詞佳作,描寫了其起起落落人生過程中的豪邁情懷和跌宕經歷,以詩詞抒發情懷、詠物言志,至今許多佳作老少讀來都朗朗上口。你可以從中體會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氣概和激情澎湃也可以悵然「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物我兩忘和情思蕩漾。這些詩詞千百年來穿越時空,燦若星辰,至今家喻戶曉、人人傳唱。
蘇東坡,一個偉大的名字。其人一生輾轉南北,領牧八州,所到之處嘔心瀝血、政績卓著;其人才高為累,多次被貶,雖窘迫而不墮其志,大義凜然;其人詩開一代新風,清越絕塵,書法精妙入微,居宋四家之首,連書法家米芾也是其的學生;其詞創豪邁一派,奇巧澹淡,文章高古質樸,至今偉為典範。他學富五車行藏在我,達則兼濟天下,厚德載物;窮則獨善其身,上善若水。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從而贏得身前身後名。總之他在政治及藝術領域,無不成就突出,令人感佩,這在中國歷史上實屬極為罕見。
為官時,他精於吏治,致君堯舜,凡事以民為貴,九死不悔;被貶中,他饑寒交侵,痴心不改,盡所能以濟世,骨傲雪風;究其學,他博古通今,文起八代,詩詞冠絕天下,邁越長虹;論人品,他玉潔冰潤,不容微塵,明月長風胸懷,性情中人。其面對時弊「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面對被貶「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慨嘆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其「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的人生達觀心態令吾輩頂禮膜拜。
該書文筆細膩,描寫場景宏大,寓景於情,寓情於物,借物抒情,寫法獨到,令人耳目一新,讀來酣暢淋漓,通過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塑造了蘇東坡充滿坎坷的人生經歷,謳歌了他卓越超凡的吏治風採,讚頌了他「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的人文思想。正因為這些,千百年後的今天,蘇東坡的名字儼如星鬥,光芒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