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榮:竹杖芒鞋輕勝馬 一蓑煙雨任平生

2021-02-08 官廳會計峻



竹杖芒鞋輕勝馬 一蓑煙雨任平生

《千古話東波》讀後感

高建榮


      友贈予一書,曰名《千古話東波》,為作者歷時九年著述而成,該書以章回演義的形式書寫了蘇軾起起落落的一生,描寫了蘇東坡初次佐郡鳳翔府時所展現的精明吏才,歌頌了他徐州任上的抗洪勤政精神,刻畫了任職杭州時的豐偉業績,也記錄了他立朝時「道不同,不相與謀」的傲然風骨。除此之外,該書以深沉動情的筆墨,描繪了蘇東坡在「烏臺詩案」時所受的凌辱和摧殘,揭示了他被流放黃州後「長恨此身非有我」的無奈和孤獨,展現了他被謫惠州時,關山阻隔有家難回的苦悶,敘述了他被逐海南後忍飢受寒、夜宿荒野的悲慘境遇。同時也穿插於其詩詞佳作,描寫了其起起落落人生過程中的豪邁情懷和跌宕經歷,以詩詞抒發情懷、詠物言志,至今許多佳作老少讀來都朗朗上口。你可以從中體會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氣概和激情澎湃也可以悵然「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物我兩忘和情思蕩漾。這些詩詞千百年來穿越時空,燦若星辰,至今家喻戶曉、人人傳唱。


      蘇東坡,一個偉大的名字。其人一生輾轉南北,領牧八州,所到之處嘔心瀝血、政績卓著;其人才高為累,多次被貶,雖窘迫而不墮其志,大義凜然;其人詩開一代新風,清越絕塵,書法精妙入微,居宋四家之首,連書法家米芾也是其的學生;其詞創豪邁一派,奇巧澹淡,文章高古質樸,至今偉為典範。他學富五車行藏在我,達則兼濟天下,厚德載物;窮則獨善其身,上善若水。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從而贏得身前身後名。總之他在政治及藝術領域,無不成就突出,令人感佩,這在中國歷史上實屬極為罕見。

      為官時,他精於吏治,致君堯舜,凡事以民為貴,九死不悔;被貶中,他饑寒交侵,痴心不改,盡所能以濟世,骨傲雪風;究其學,他博古通今,文起八代,詩詞冠絕天下,邁越長虹;論人品,他玉潔冰潤,不容微塵,明月長風胸懷,性情中人。其面對時弊「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面對被貶「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慨嘆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其「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的人生達觀心態令吾輩頂禮膜拜。


      該書文筆細膩,描寫場景宏大,寓景於情,寓情於物,借物抒情,寫法獨到,令人耳目一新,讀來酣暢淋漓,通過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塑造了蘇東坡充滿坎坷的人生經歷,謳歌了他卓越超凡的吏治風採,讚頌了他「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的人文思想。正因為這些,千百年後的今天,蘇東坡的名字儼如星鬥,光芒閃耀。


相關焦點

  • 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竹杖芒鞋」是啥
    尤其是能夠代表他曠達生活的「一蓑煙雨任平生」,更是流傳甚廣。這一句宋詞出自他一首題目叫《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的宋詞作品。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此情此景,卻讓蘇軾來了幾分浪漫性質,非常浪漫地吟詠出了經典的「一蓑煙雨任平生」。但是在「一蓑煙雨任平生」宋詞之前,還有一句著名的「竹杖芒鞋輕勝馬」,應該如何理解?其實在蘇軾的詩詞當中,尤其是在黃州所寫的詩詞當中,竹杖芒鞋是經常出現的意象。
  • 定風波·蘇軾 | 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譯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麼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何妨放開喉嚨吟唱從容而行。
  • 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出自北宋詩人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其古詩全文如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道勢術,以勢養道,以術謀勢。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東坡先生只用了三言兩語就寫盡了他一生的豪邁。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交易,比的就是心境,你的心靜的下來,自然就會波瀾不驚。今天就分享這些吧,明兒見!
  • 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
    如果都能像蘇軾一樣:「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輕鬆的看待榮辱得失,那麼再坎坷的人生也會變得歡歌笑語、一路繁華。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四場: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嘉賓康震點評:蘇軾真是說不清、道不盡的灑脫,尤其是他在黃州的時候,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蘇軾一生三次遭貶,每一貶謫經歷,不僅沒有讓他消沉,反而給中國文化史奉獻了最輝煌的篇章。
  • 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莫聽穿林打葉聲》蘇軾/文瀾珊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我的理解和翻譯題記:三月七日,在去往沙湖的路上遇到了大雨,掀去雨具,同行的人都很狼狽。拄著竹杖穿著草鞋,走在這雨中,多麼歡快,比騎馬更快樂啊。有什麼怕的呢?我就這樣,在雨中,穿著蓑衣,就這樣走著,走著,任憑它風吹雨打,又能奈我何?我自逍遙走一生。喝了酒,吹了點風,好冷,雨後初晴,陽光迎面斜照,回頭看看剛才走過的路,已經沒有風雨,也沒有了陽光。天色已晚,不如回去吧。
  • 詩畫書韻 | 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
    -  02  -直面人生風雨,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詞寫自蘇軾被貶黃州的第三年。蘇軾和大家一起出行遊玩,中途遇到大雨,同伴狼狽躲雨,卻只有蘇軾不以為意。
  • 一蓑煙雨任平生,一路坎坷一路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詞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的生活小事,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景,表現出蘇軾曠達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
  • 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定風波》賞析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正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我們讀一首詩,一定要了解他所處的時代,詩人經歷了什麼,才能更加懂得詩中傳達的意義。每一首詩,都是時代的反饋,詩人內心的獨白,無論詩人藉助什麼來表達,都是反映了人的心聲,詩人的想法和意志。
  • 蘇軾在雨中寫下一首詞,「一蓑煙雨任平生」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態度
    「一蓑煙雨任平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句話,這句話是北宋文學家蘇軾說的,出自於他的詞作《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字面的意思好理解,也就是說: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始終保持從容、鎮定,用樂觀的心態對待人生。
  • 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什麼意思,他的風波到底定了沒
    這句「一蓑煙雨任平生」出自蘇軾的《 定風波 》,是點睛之筆。《定風波》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是蘇軾的一生遭遇、心志、人格的寫照。創作於「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黃州,沒有俸祿,仕途低谷。此時他已經過了不惑之年,經歷了人生起起伏伏的磨難。
  • 學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
    烏臺詩事件對他打擊非常的巨大,不但沒有壓垮他的意志反而成為他重要的人生轉折點,也是這一年,蘇軾的人生境界咫尺千裡,元豐五年,蘇軾被貶黃州兩年後,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願我們的人生都能像蘇東坡一樣灑脫、曠達、知足
    蘇東波的一生可謂坎坷,懷才不遇,屢被流放,最窮困時,甚至連飯都吃不上,如此潦倒的境遇卻從不影響蘇東坡享受當下的幸福,「回首向來蕭瑟去,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只有內心足夠豐盈、幸福的人,才能真正享受「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和曠達
  • 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第二中學 九(21)陳怡霖煙雨朦朧,清風匝地。
  • 蘇軾最經典的宋詞名句,「一蓑煙雨任平生」,這七個字究竟啥意思
    「詩酒趁年華」、「天涯何處無芳草」、「一蓑煙雨任平生」。在這些詩句當中,「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出現頻率是最高的,這句宋詞出自蘇軾被貶黃州之時。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誰能打動你?
    之後,蘇軾的仕途就開始走下坡路,一次又一次被貶,一次比一次貶得更遠,但也成就了他的文學高峰:「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正如詩中所說,從黃州開始,蘇軾的文學就達到了全新境界,人說國家不幸詩家幸,其實個人不幸,也是詩家之幸。因為悲愁就像酒一樣,都是詩興的催化劑。
  •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說完忽然身形一晃欺近呂梁三雄身前,手揮青竹杖兔起鶻落輕輕三點將便將三人不偏不倚的從窗口處擊了出去。緊接著只聽「哎呀」幾聲痛呼,繼而傳來紫面尊者的話音道:「夜瞎子,我們會在呂梁黑風林等你的,望你不要失約!」
  • 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的快意人生,低到塵埃裡也要怒放生命的美麗
    尤其「一蓑煙雨任平生」一句,讓我們感受到歷經磨難後依然自然超脫的情懷。作者蘇軾,字子瞻,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他的詩詞賦以及散文成就都極高,可稱為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的全才。作者一生懷珠抱玉,卻無法施展人生的抱負。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足以說明作者曠達、瀟灑、從容的人生態度。面對懷才不遇的人生際遇害,「且陶陶樂盡天真」。
  • 一蓑煙雨任平生,看透了人生的沉浮!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笑傲人生的豪邁之情。收起行囊,整裝出發,東山再起!蘇軾奉召離開黃州前往常州定居生活。後來又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為杭州西湖築長堤,為政以德,深受百姓愛戴,後人把蘇軾率眾築的長堤稱為"蘇公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