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作為國球運動項目,是中國代表團最具代表性的競技體育項目,在世界乒壇經久不衰令人驚嘆。張怡寧是中國桌球女乒的傳奇人物之一,在雅典奧運會和北京奧運會上全部拿到女單冠軍,成為球迷眼中的大魔王人物。張怡寧在賽場上給球迷的印象是面不改色以及鎮定自若,無論場面形勢如何,張怡寧都是一如既往的專注於每一個球,有著冷面殺手的稱號,熟悉張怡寧的朋友都知道,大魔王的底氣實則來源於自身的硬實力。可是大家在欣賞張怡寧出神入化的球技的同時,是否想過這位大滿貫冠軍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職業生涯巔峰的呢?
張怡寧在雅典奧運會開始嶄露頭角,最終拿到奧運會冠軍更是名聲大振,在當時與大師姐王楠不相上下。可是在張怡寧站穩腳跟之前,卻有著一段心酸的桌球歷程。
眾所周知,在中國桌球女子球員中,第一位大魔王就是鄧亞萍,這位昔日女乒霸主連續八年排名女子單打世界第一的紀錄或許再無來者。鄧亞萍連續奪得了兩屆奧運會女單和女雙的冠軍,也是桌球歷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
在巴塞隆納奧運會之後鄧亞萍開創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被人們稱之為桌球女皇。之後的雪梨奧運會周期,王楠開始成為女乒一姐,她拿到了世乒賽女單和女雙冠軍以及雪梨奧運會的女子單雙打冠軍,是中國女乒第二位大魔王。張怡寧在1993年憑藉著自己的天賦和努力,被教練選中進入國家隊。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張怡寧一直是擔任陪練,由於她的打法很像當時女乒最大對手日本隊的小山智麗,所以張怡寧在國家隊一直是扮演者陪太子讀書的角色。
不甘落後的張怡寧是在一次國乒軍訓中擔任主持人而被當時女乒教練陸元盛看中,在師從李隼指導之後張怡寧開始了自己的曲折桌球路。在國家隊早期張怡寧也經歷了瓶頸期和低谷期,一直被師姐王楠壓著打,但是張怡寧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經過了教練批評、內心煎熬、內心孤獨迷茫之後,張怡寧決定放下心來重新開始,終於在2001年迎來了自己的春天,她獲得了第46屆世乒賽女團的冠軍。
2004年雅典奧運會在決賽中頂住壓力擊敗了朝鮮選手獲得女單金牌,拿到了她職業生涯中首枚奧運金牌,女雙比賽和師姐王楠搭檔同樣輕鬆奪冠。四年之後的北京奧運會,張怡寧有過一段渾渾噩噩的訓練日子,看著徒弟日益消沉,主管教練李隼巧妙設計讓張怡寧再次靜下心來瞄準自己的目標,最終她毫無懸念地進入奧運會名單,與王楠、郭躍一起成功斬獲團體金牌。
隨後的女單決賽,張怡寧擊敗了王楠成功衛冕,捍衛了自己世界第一的位置。張怡寧在北京奧運會之後萌生了退役的想法,之後的全運會女單決賽,她再次擊敗郭躍拿到冠軍,成為女乒第三代大魔王。退役之後的生活讓張怡寧收穫了桌球之外的美與樂,雖然她已不在桌球江湖中,但是江湖中始終有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