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麾下兩大鐵血戰將:武力直逼關羽張飛,地位不亞名將姜維?

2020-12-23 白馬晉一

文:刀與筆(作者原創授權)

說起張苞和關興,三國愛好者們一定不陌生。作為名將張飛和關羽的後人,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張苞和關興的戲份並不少,且在眾多蜀漢名臣的後人中,張苞和關興算得上出類拔萃。不過,歷史上,關於張苞和關興的記載甚少,現今關於張苞和關興的許多事跡,大抵都是小說所描繪的。

小說中,張苞在張飛亡故後正式出場,出場不久就向劉備請命為伐吳先鋒。關興與之相爭,張苞為展現武藝,於百步之外立起箭靶,三箭皆中紅心。後在劉備調停主持下,張苞最終與關興結為兄弟,因張苞長關興一歲,遂為兄長。劉備東徵伐吳,張苞曾陣斬吳將謝旌、夏恂,生擒吳將崔禹,劉備遭陸遜火燒連營,張苞拼死保護劉備退往白帝城。劉備亡故後,張苞在諸葛亮的統領下,曾在安居平五路和南徵孟獲時作為諸軍接應。諸葛亮率軍北伐曹魏,一出祁山時,張苞為帳前右護衛使、虎翼將軍,負責保障諸葛亮的安全,也曾積極接應先鋒趙雲,並斬殺魏將薛則,又在諸葛亮的計策下,巧取安定、南安兩郡,誅殺安定太守崔諒,協助收降姜維。還在西羌進犯時,主動請纓去抵禦羌兵。蜀漢在街亭失利後,張苞奉命埋伏在武功山小路以為疑兵。二出祁山時,張苞曾協助伏擊魏將費耀並奉命襲取魏軍營寨。三出祁山時,張苞曾受諸葛亮之計襲取陳倉。但最終在追擊中伏的郭淮和孫禮時不慎連人帶馬跌入澗內而負傷,最終傷重身死。

小說中,關興的戲份要多於張苞。早在關羽水淹七軍時就曾到關羽寨中省親,後關羽大意失荊州,為東吳擒殺。關興欲報父仇,曾和張苞爭奪伐吳先鋒,在張苞箭中紅心的情況下,關興手射飛雁,贏得了眾人喝彩(筆者按:小說中此處張苞、關興二人比箭,張苞所射紅心是固定標靶,而關興所射飛雁為移動標靶,故而箭術上關興略佔上風)。後在劉備調停主持下,關興與張苞結為兄弟,因張苞年長,關興遂為弟。劉備東徵伐吳,關興曾陣斬吳將李異、周平,活捉吳將譚雄,殺敗一度任吳軍統帥的孫桓。同時,還手刃了仇人潘璋,奪回了其父關羽的青龍刀。劉備遭陸遜火燒連營,關興同樣拼死保護劉備退往白帝城。劉備亡故後,關興在諸葛亮的統領下,亦曾在安居平五路和南徵孟獲時作為諸軍接應。

諸葛亮率軍北伐曹魏,一出祁山時,關興為帳前左護衛使、龍驤將軍,負責保障諸葛亮的安全,也曾積極接應先鋒趙雲,並斬殺魏將董禧,又在諸葛亮的計策下,巧取安定、南安兩郡,協助收降姜維。西羌進犯時,關興主動請纓去抵禦羌兵,還曾和西羌的越吉元帥兩次交手,第一次被西羌的鐵車兵所敗佔據下風,是在父親關羽亡魂的指引下才逃出生天(筆者按:小說此處的描寫不免有些怪力亂神),第二次則在諸葛亮的計策下佔據上風,陣斬了越吉元帥。蜀漢在街亭失利後,關興同樣奉命埋伏在武功山小路以為疑兵。二出祁山時,關興亦曾協助伏擊魏將費耀並奉命襲取魏軍營寨。三出祁山時,關興亦受諸葛亮之計襲取陳倉。諸葛亮為誘出魏軍設計偽退,中途伏擊魏軍,關興曾奉命掠陣。四出祁山時,關興還和廖化搭檔,依計伏擊魏軍,隨後扮作魏軍襲擊曹真營寨。五出祁山時,關興曾配合諸葛亮隴上妝神,打扮成天蓬模樣,手執七星皂幡,步行於車前。又在撤軍時同魏延一併斷後誘張郃至木門道伏軍處。最終,關興於諸葛亮準備六出祁山時因病逝世。

不過,雖然小說中張苞和關興的表現活躍,但相較於張飛和關羽,還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張苞和關興的個性不夠突出。另一方面,張苞和關興在行軍布陣和謀略方面似乎乏善可陳,相較於張飛曾義釋嚴顏、智敗張郃,關羽曾水淹七軍,張苞和關興在小說中更多的表現則是衝鋒陷陣,純粹扮演武將或護衛的角色,唯一一次率領偏師抵禦西羌軍,還被西羌軍的鐵車兵所擊敗。

(筆者按:計破西羌兵的情節,張苞、關興同姜維的角色定位完全不同,張苞、關興在初戰失利後急忙求助於諸葛亮,而此時姜維在諸葛亮身邊已有破敵之策。下處情節亦能表明,同為後輩,張苞和關興遜於姜維。)

引《三國演義》第九十四回·諸葛亮乘雪破羌兵司馬懿克日擒孟達:「(張苞、關興)二人同歸寨內。馬岱接著,對二人說:『此軍無計可退。我守住寨柵,你二人去稟丞相,用計破之。』於是興、苞二人,星夜來見孔明,備說此事。孔明隨命趙雲、魏延各引一軍埋伏去訖;然後點三萬軍,帶了姜維、張翼、關興、張苞,親自來到馬岱寨中歇定。次日上高阜處觀看,見鐵車連絡不絕,人馬縱橫,往來馳驟。孔明曰:『此不難破也。』喚馬岱、張翼分付如此如此。二人去了,乃喚姜維曰:『伯約知破車之法否?』維曰:『羌人惟恃一勇力,豈知妙計乎?』孔明笑曰:『汝知吾心也。今彤雲密布,朔風緊急,天將降雪,吾計可施矣。』」

當然,張苞和關興的小說形象缺乏立體感,與二人缺乏一定的歷史記載有關。歷史上,有關張苞和關興二人的記載僅寥寥數語。《三國志張飛傳》載:「(張飛)長子苞,早夭。」 僅一筆帶過張苞的情況。而《三國志關羽傳》載:「(關)興字安國,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較張苞而言記載稍加詳細,但內容亦極為有限。據此,小說中張苞和關興所參與的戰役、所立下的戰功均於史無載。另,從歷史記載可以看出,張苞和關興二人離世較早。此外,歷史上關興少年時即頗負盛名,此後的任職偏向文職,與小說中定位的勇武形象不盡相同。

在如此有限的歷史記載下,小說仍能夠增設虛構不少關於張苞和關興的情節,雖然在人物塑造上可能脫離不了張飛和關羽的形象限制,卻也足見對張苞和關興的偏愛,二人能為後世所熟知,小說的塑造功不可沒。

相關焦點

  • 三國十大名將排名:關羽第三,張飛第八,第一寫進教科書
    他們,以武力為根基,以格局為導向,最終幫助主公平定城池,譜寫佳話。 在三國時期的名將如雲,但就功勞與名聲、影響力、成就感等綜合因素來看的話,只有以下幾個人可以位列前十。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排名第十位的名將是誰?
  • 《三國演義》中蜀漢五虎麾下副將都是誰?
    三國人氣最高名氣最大的名將組合當屬關張趙馬黃五虎上將無疑,五人武力冠絕三國。可能是因為關羽性格的原因(驕傲自矜,能和他搭檔做副手的鳳毛麟角)加上劉備攻取西川後重心在漢中方向,所以演義中關羽麾下大將其實並不多,有點名氣的有糜芳,廖化,周倉(這是個虛構的人物),趙累,傅士仁,王甫等人,但是真正算得上關羽副將的應該是他兒子關平
  • 三國張氏八虎將:張郃第三,最厲害的那個不是張飛
    第一個:張遼 武廟七十二將三國有九人(包括十哲之一的諸葛亮),其中張姓就有張遼和張飛入選,那麼兩人誰更厲害呢? 投降曹操之後張遼逐漸脫穎而出,成為曹操麾下最能打的名將:和關羽一起破顏良,白狼山大破烏桓並斬殺其單于蹋頓,收復青州東萊諸縣受封為蕩寇將軍,平定陳蘭、梅成叛亂成為五子良將第一個假節之人,逍遙津之戰以七千多守軍大破孫權十萬大軍並差點活捉孫權,「張遼止啼」成為流傳千古的典故,曹操麾下那麼多名將卻只有張遼一人入選武廟很能說明問題,可以說張遼是三國眾多張姓名將中最厲害的那一個
  • 蜀漢亡國後,關羽全家都被魏軍殺了,為何沒人敢動張飛家人
    張飛和關羽是蜀漢的兩大名將,但這兩位名將的結局都很慘。關羽在劉備奪得漢中後,未經劉備和諸葛亮同意,擅自發動了襄樊之戰,而長達數個月時間的戰爭,劉備都沒有派兵支援關羽,這導致關羽孤兵作戰。關羽死後,劉備和張飛都痛苦不堪,他們為了奪回荊州,以及為關羽報仇,率兵攻打東吳,但是在攻打東吳時,張飛因為關羽的慘死,內心痛苦,經常喝酒,喝酒後,還不斷的打罵士兵,這讓他手下的士兵難以忍受,最終在張飛睡著時,殺了張飛,並帶著張飛的頭顱投靠了江東。關羽張飛死後,劉備也在不久後,兵敗夷陵。此次慘敗讓蜀漢元氣大傷,劉備也因此一病不起,不久去世。
  • 劉關張三兄弟的武力排名依次是關羽、張飛、劉備,那文化排名呢?
    劉關張三兄弟武力排名依次是關羽、張飛、劉備,那文化排名呢?從諸葛亮的角度來看三兄弟三兄弟從冀州打到徐州,從青年打到中年,常給人以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問題出在哪兒了?謀略有限,換句話說,學識水平有限。直到荊州遇上諸葛亮後,他們才真正迎來了事業的巔峰。諸葛亮出山後不久,便對三兄弟的個性了如指掌,三國演義多有描寫,有興趣的學生可以看看。不過本文只參考歷史,我們來看看諸葛亮眼中的三兄弟究竟是怎樣的?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孔明後,常嘆息相見恨晚,而關羽、張飛卻非常不滿,常常數落諸葛亮的不是。
  • 諸葛亮為什麼總愛用趙雲?難道關羽,張飛不好用嗎?
    趙雲對諸葛亮的作用劉備以兄弟情誼,實仁政逐漸吸納了一大批下層人才,而這個依靠義氣結合起來的軍事集團,是亂世流民時期以保全自己的一種本能,他們只能夠衝鋒陷陣,對未來的戰略方向,提不出任何切實可行的意見。劉備在47歲,也就是赤壁之戰之前,沒有任何自己的領土。此時雖然擁有關羽、張飛等猛將,但是卻無人能用,陷入人才結構失衡。
  • 三國名將之子誰家最出色?只有這兩人堪稱虎父無犬子 其他都表現平平
    陸抗功績堪比其父,是東吳最後的名將,擊退西晉名將羊祜,攻殺叛將西陵督步闡,最後官居大司馬。   關羽之子   正史中關羽只有關平關興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關平隨同關羽一同遇難就不說了,關興比不上關羽,也不及兄長關平,雖然在演義裡他的武力也很強悍,但可能是因為死得較早的原因,他的事跡不多,算不上虎父無犬子
  • 他武力不輸關羽張飛,如果他不死,諸葛亮北伐無憂!
    而要說最出名的武將,恐怕不是武力獨一檔,被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溫侯,而是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雖然最後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但因為關羽的忠義勇武,也常被後世追頌!而了解三國的人都知道,除了關羽被斬殺,其義子關平(正史中為親兒子)也一併被殺,再之後就是關羽之死引起一連串連鎖反應導致夷陵大敗,青年將領幾乎亡盡。可以說,蜀國由盛轉衰就是從關羽敗走麥城被斬殺開始的。
  • 絕代智將諸葛亮看重的4位大將,無關羽張飛?這幾位魏延都怕
    絕代智將諸葛亮看重的4位大將,無關羽張飛?這幾位魏延都怕 雖然諸葛亮要比劉備小很多,但為了能讓他當自己的軍師,為了諸葛亮劉備多次上他們家找到他,同樣在當軍師的期間對劉備也是忠心耿耿,為劉備建立專屬於蜀漢的政權。就算劉備死了也是盡力的扶持他的兒子,北伐6次還解決各種問題。
  • 趙雲武力絕對高於張飛、黃忠、馬超、關羽,不信?用戰績來證明!
    趙雲武力絕對高於張飛、黃忠、馬超、關羽,不信?用戰績來證明!
  • 為何鄧艾能進武廟72將,而姜維卻不能進?姜維到底差在哪裡?
    宋朝時期,追諡姜太公為昭烈武成王,並增設古今七十二名將為從祀,這就是著名的「武廟72將」。就宋朝追封的古代名將72人,就有九位出自三國時期。對於這九位名將,分別是諸葛亮、張飛、關羽、張遼、鄧艾、周瑜、呂蒙、陸遜、陸抗,也即蜀漢三位,曹魏兩位,東吳四位。值得注意的是,在武廟72將中,鄧艾這位消滅蜀漢的名將得以入選,但是,對於和鄧艾齊名的姜維,則無緣這份榜單。
  • 三國24名將排名:三國演義二十四名將是誰?
    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三國被談論最多的就是三國時期的名將了,三國時期,英雄輩出,出現了很多的名將,可謂是星漢燦爛。三國24位名將源於一首串聯三國前期到後期武將的打油詩,出處不詳,但在民間廣為流傳。
  • 三國死得最慘的十大名將,張飛落榜,魏延第六,第一是呂布剋星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說一下在三國時期死得最慘的十大名將,而蜀漢名將張飛並不在這十人之列。說到這裡,或許就有人會為張飛鳴不平,稱張飛被下屬殺害,難道還不夠慘嗎?因此綜合來看,張飛的死並不算慘,而在張飛死後,他的兒子都做上了侍中、尚書僕射、即使是蜀國滅亡之後,張紹仍然被曹魏封列侯。而他的兩個女兒也是蜀漢的皇后,同時由於劉禪關係他的兩個女兒皆得以保全。因此,張飛絕對不算三國時期死得最慘的名將。  而在三國時期真正死得慘的名將,只有以下十位。  第十名:陳武  說到陳武,或許很多小夥伴根本就沒有聽說過,他真的算是名將?
  • 五虎將中「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誰最厲害?
    趙雲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文武雙全、英俊瀟灑又武力非凡的大將軍,他一生立過無數的軍功、膽略超群又智勇雙全,為蜀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受到當時以及後世很多人的讚嘆,劉備贊其:「一身都是膽」。趙雲長坂坡救阿鬥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單人單騎獨闖曹操十萬大軍的營帳,抱著阿鬥力戰眾將,最終突圍出去,劉備看後也是激動不已,至今趙子龍救阿鬥的故事流傳至今。
  • 匹馬單槍斬顏良,關羽為何單挑第一?呂布膽魄不足,張飛望塵莫及
    關羽一生兩大巔峰:一是匹馬單槍斬顏良,三國只有黃忠斬夏侯淵可以相提並論;一是水淹七軍擒于禁,威震華夏的他迫使曹操考慮起了遷都。這兩大事件,一個代表了關羽當世單挑第一人的地位,一個奠定了無雙名將的威名。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關羽兵敗身死後,魏國群臣在廷議上說:「蜀漢是小國,只有關羽是當世名將。
  • 蜀國五虎上將關羽、張飛入選武廟72名將,其餘三將為何沒有入選?
    武廟祭祀的是姜太公呂尚(明清時期——關羽),陪享的是自春秋到唐時期由官方遴選出來的72名將。(唐朝選64位,宋時進行修改並增加至72位)72將又分三個等級第一等大軍師——張良第二等共10人,分別為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績,田穰苴、範蠡、韓信、李靖、郭子儀,左右各一排各五人,稱為十哲。
  • 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是關羽、諸葛亮、姜維還是劉禪?
    可惜後半段出了岔子,按照諸葛亮的計劃,等到機會成熟時,分別從荊州和益州派兩路大軍夾擊曹魏,就可平定天下,可就在關羽攻擊樊城的時候,他被盟友孫權在背後捅了一刀,荊州丟失。劉備急於搶回荊州,以至於有了夷陵之戰的慘敗,蜀漢的精銳部隊在這兩場大戰中損失殆盡。此後,任憑諸葛亮有通天的才能,也回天乏術。
  • 除了劉備之外,還有兩人可以壓制關羽,不包含諸葛亮
    要說三國時期誰最傲氣,那這個人絕對是關羽。他出身於草莽之間,用一場場勝仗證明自己,用一個個名將做自己的墊腳石,一輩子斬殺18位名將,被後世稱為"名將收割機"。 曾經有很多人想要招攬關羽,但都被關羽拒絕,甚至被關羽反壓制,連東吳君主孫權都不例外。
  • 劉備稱帝後,給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為何不肯給關羽趙雲封侯
    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是劉備手下的5位大將,為何劉備稱帝後,將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卻不給關羽、趙雲封侯。同樣是功勳卓著的將領,為何劉備要厚此薄彼,不給關羽、趙雲封侯?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也就是漢朝皇室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