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些長,欲知以下答案,請耐心看完!覺得好記得分享到朋友圈哦!
橐石岡上真的有仙人橋嗎?
黃沙嶺古戰道的來歷你知道嗎?
山石間深不可測的洞隧背後有什麼故事?
甘露庵的由來與劉大仙有什麼關係?
甘露庵茶亭施茶是怎麼回事?
姜奶奶與甘露庵又有什麼關係?
曹操為什麼要開闢黃沙嶺古道?
曹操80萬大軍的戰車都去哪了?
雙硃石地名是怎麼來的?
硃屋廟地名又是怎麼來的?
吳承恩《西遊記》與嶽鄉什麼淵源?
殺年豬要燒香請的高老爹的原型是誰?
華佗在硃屋鄉留下什麼?
三國形勢圖與潛縣皖縣所在位置
嶽西,因地處古南嶽天柱山之西而得名,是個歷史沿革複雜的小縣,地處吳頭楚尾兵家必爭之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傳說。嶽西漢初屬衡山國;後屬廬江郡舒縣,潛縣,皖縣;東漢建安五年(200年)魏佔,十九年(214年)入吳。三國鼎立時,南屬吳廬江郡皖縣,北屬魏六安縣;晉時,屬潛縣、舒縣。歷代更迭之頻,直到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元月,國民政府劃潛山、太湖、霍山、舒城四縣設立嶽西縣。1948年,嶽西全境解放,屬皖西分區。1971年至今,嶽西縣隸屬安慶地區。
仙人頂
橐廂石,地因石而名
橐廂石,乃👉桃園寨麓下的山衝秘谷,南有海拔1294米的桃園寨向西延伸連接黃沙嶺;北有黃沙嶺山脈向東延伸至橐石岡;東南面桃園寨支脈延伸至仙人頂山。兩山脈合抱形成谷口,谷深數百尺。谷口內北面高山名黃嶺;山排名橐廂石;山衝名晚稻衝,有百畝梯田;西南山坳因有一巨石若棋子,名為棋子坳。桃園寨山勢高峻,與👉天柱山、👉明堂山、司空山、馱尖遙相對峙。谷內有奇松怪石,飛瀑流湍,不乏奇花異草及名貴山藥材。尤以山桃花點綴山林最為靚點,煙雲繚繞寨谷之中,仿佛世外桃源。素有「大別山中小桃園」之稱。是縣內有名的自然生態保護區。
桃園寨東門☝點擊查看詳情
山神廟
小時候,上學放學經常在這橐石岡上玩。橐石岡,岡上有一巨石擎立,此石僅一個支點,人立石上,倘若跳躍起來,石頭便晃動欲墜,但卻怎麼也掉不下來。巨石下是石塊砌壘的10多米長石壩。石旁有山神廟,廟前蒼松翠染,櫟樹葉紅;奇石崖窟,枯藤纏繞;山雀昏鴉,野兔山狐,獸跡可尋。
石洞
傳說,很久以前,橐石岡憑著一座天然石橋連接著仙人頂,是謂「人到橋頭便是仙」,谷內人家屋舍儼然,良田桑竹,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世代生活殷樂。後來,雙硃石外的兩頭豬汲大別山靈氣修煉成精,經常夜裡躥出來糟蹋莊稼。鄉民們辛苦耕作卻少有收成,於是請法師設壇祭天。天帝感應,便遣雷公收伏,雷公將雙豬霹作石頭,永遠守在衝口的百畝良田邊,以示懲戒。雙硃村便是因此而得名。雷公霹死兩頭石豬後,見橐石岡石橋靈孕化生,索性雷錘一擊將其震斷了,橋石落到晚稻衝谷口的河崖下。斷橋一頭仍然立在橐石岡上。橋斷後,失去了富佑一方的靈性,歷代戰亂波及便不可避免了。
斷橋石
石橋的南端是仙人頂,山頂下是千尺懸崖,崖間多石窟,乃鷹隼烏雀的巢穴;頂上有印子石。傳說,印子石有邪性,鷹鷙常成群盤旋上空,眈視衝口內農家,見有雞鴨小動物或小孩子,必振翅俯衝下去刁至印子石上,啄得血淋淋的。任是人們奔走高呼驅之不去。於是,傳說這印石須血印泥,每年須以血祭。解放初,因拍攝電影《風雪大別山》取景需要,印石被劇組炸毀了。
晚稻衝
話說這晚稻衝內,主要以吳、儲、劉三大姓族人居住。吳族自明末清初(1650年左右)戰亂之際吳文冠公舉家遷硃屋廟,見橐廂石內乃天然避世形勝,遂卜居發派。吳儲劉世代通婚,和睦相處,已歷約360餘年。
禁盜碑
橐廂石山神廟邊,有一石碑,乃劉族所立。從記載可知為1813年立,已有二百餘年了。劉族墳山正在橐廂石谷口內,坐木星正岡,佔得風水好穴。據劉氏族譜載,當時,橐廂石內劉姓族裔因嗜賭輸掉墳邊部分田地山場,遷陝劉大漢率子侄回鄉省親祭祖,見墳邊樹木被戕伐,問明原由,復購回田地墳場,並立禁碑昭示族人。字跡已漸風化,細看取錄於下,曰:
立議 禁彭城郡應鬥公裔孫 尚信公五子 大漢 仝侄子等 為嚴禁戕伐獲陰保祖事 緣公自建德遷潛天堂橐箱石 創置產業 安塟於斯 續塟日 朝 廷琦 廷璛 廷璧 諸公 暨諸祖妣 合塟木星 派序三代 塟四層 緣乾隆五十年 漢自陝回 見境地窄狹 兼少蓄際價 買墳邊世倫山場 蓄陰濩祖契 載合族 毋許砍伐 長蓄二十餘年 蔭樹森森 嘉慶十七年 漢等瑞陽陝回祀祖 是陰樹戕伐 慘然不安 糾眾立議嚴禁 如有拏獲盜伐盜塟者 合族眾 送公稟究 若墓裔戕伐 如塟 糾眾立即掘起 稟公治罪 合族戶出費 不得推諉 爰立禁碑永垂不朽雲 大清嘉慶十八年季冬月吉日 名列於後 雲(碑後為大漢同一眾侄子仝立名錄,這裡就不述了)
橐廂石
橐廂石
古道
且說,曹操於208年至220年間攻打孫劉,遍布長江荊吳一帶。其號稱80萬的大軍長驅直入,經過黃沙嶺頭時,見山路難行,命80萬大軍一夜之間開闢戰道,全部以石頭砌級而成。古道石級在建國後的「農業學大寨」開山墾荒、修渠闢田中被鄉民們抬走修田壩河壩了,好的石條也被打斷弄走做了屋基石。甘露庵山岡前古道石階,遭到嚴重破壞,今僅存殘跡。
天然石窟
由於黃沙嶺一帶山形蜿蜒似遊龍,山脈多天然巨大亂石,正如蘇軾詞雲「亂石穿空」,石隙土質鬆軟,加上長年山獸爬掘,形成很多天然洞穴。曹操機謀一動,當即命大軍將洞穴挖空挖大,通連在一起便形成了天然藏兵隧道、營壘,從今楂嶺河邊通往甘露庵,有人說還通往烈馬排。歷代戰亂,兵家都曾利用此間山阻和洞隧地形優勢作戰。1853年,太平軍西徵時曾在此大敗清軍。1936年前後,高敬亭率部2000餘眾,與國民黨10萬大軍展開遊擊戰術,將大別山中山阻洞隧優勢發揮極致。楂嶺河邊的隧道洞口位於原雙硃小學操場外邊。雙硃小學在1990年左右遷址,原校舍被拆除,今僅存校基。校基在古隧道之上,操場前已有一大片塌陷下去。今隧道口隱沒在茶園中,洞口外小,洞內開闊,由於積沙淤積,人入內已無法站直。今洞內已塌陷被堵,僅可伏身進入數十米。80年代讀書時,曾在此洞中發現大量骸骨。
隧洞口巨石形似豬頭
另一隧洞口
隧洞內深不可測
隧洞內寬敞,可穴居修身悟道
隧洞出口
前面我們說到「雷霹雙豬」以及雙硃石的由來,神話終歸神話。我們知道,這「雙硃」與「雙車」諧音,雙車者,象棋中戰鬥力最強大的兩顆棋子,是作戰主力的第一位,車的價值最大。象棋起源於諸侯割據的戰國,曹操處在諸侯割據的漢末,深諳戰車的用處之大,軍隊中自然是戰車無數。這在平原或丘陵地帶可發揮極致,可軍隊拔進這古南嶽的大別山,徒步尚且難行,這戰車自然成了負累。即便連夜開闢了戰道,也無法順利驅動戰車前行。曹操無奈,與謀士一邊下著象棋一邊緊皺著眉頭,說出了兩個字:「雙車!」謀士深有領會。曹操道:「與孫吳交兵,必在江上。當令士卒加緊打造戰船。今戰車不進,士氣大衰。孤不得不暫棄車。」於是這黃沙嶺戰道腳下被後人稱作「雙車」,因衝口內有兩個形似石豬的石頭,久而久之被人訛作「雷霹雙豬」的「雙硃石」了;通真觀後的山嶺因戰車不進,也被稱作「鋼車嶺」;曹操命士卒丟下的戰車無數,被暫屯到雙硃口外的開闊地帶,被稱作「車屋」,因硃屋有觀音廟,又稱作「車屋廟」,這便是後來硃屋廟、硃屋鄉,現在硃屋村地名的由來。
雙硃石,村因石而名
雙硃石下
蓮雲鄉概貌
如今,蓮雲通往來榜的黃沙嶺隧道正在施工中,比起當年的山洞隧道那可真叫是伏地長龍呀。未來,戰車千乘也可暢通無阻了。
古道
曹操如此興師動眾,到處安寨紮營。不僅在此廣修棧道,相傳,還在後北鄉建造了法雲寺塔,以供瞭望之用。但最終由於北方軍不適沿江氣候、不習水性,最終落得赤壁大敗,死傷過半,「強弩灰飛煙滅」,倉惶北逃。逃亡中,恐有不測,命兵士沿道修築多處疑槨,以製造假死之象,迷惑敵方。
華祖寺
曹操苦於頭風。召華佗診治,華佗言當施麻沸散剖顱治風。曹操以為華佗欲加害於他,遂下獄致死。華佗生前十分同情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人民,他不願做官,到處奔走,為貧苦百姓施診施藥解除疾苦,深受愛戴。硃屋村三河組有遠近聞名的華祖寺,重建於2016年,據傳,有求必應,非常靈驗。
曹操(影視形象)
公元218年,曹操頒布《終令》,這個權傾朝野的梟雄提倡死後薄葬,要將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壙基與地面相平,陵上不堆土,不植樹。死後按當季所穿衣服入殮,金玉珠寶銅器等物一概不要隨葬。為了防止死後陵墓被盜,在力主和實踐「薄葬」的同時,還採取了「疑冢」的措施。果然,於公元220年命終。史載,死後疑冢有七十二處。
石槨
橐石岡內不遠處,早年有人說挖到過曹操的疑槨,這也只是鄉間流傳,並無實據。曹操死於鄴城,疑冢高陵在鄴城之西。鄴城在今河北境內,相去千裡。至於當年退軍途中有無設疑槨迷惑孫劉,尚無明確記載,難以定論。
黃沙嶺古道山口
古戰道從湯池東營西營,經過蓮塘坳,順山排而上,經過👉通真觀邊,上到黃泥凸,再順山排而上,直到甘露庵前的山脊口上。再順黃沙嶺通往來榜,通往太嶽縣。直到1955年,嶽西城關至來榜第一條公路318線修通以前,這古道一直是官商絡繹不絕的必經之路。
山脊
此石壁原有刻字 已風化不可辨認
娘娘廟僅存此屋頂石角
古道隘口原有娘娘廟,已被毀,現僅存廟頂石翹角。古道隘口山脊怪石頗多,亦有洞窟,八九十年代,👉姜奶來往途經此地,在甘露庵客棧打尖,常到石頭上打坐誦經,有時就在石洞內棲息。據親見者雲,姜奶仙逸慈祥,常行善度眾。
姜奶曾在此洞棲宿過 ☝點擊查看詳情
曬穀石上打坐
山脊有一巨石,從側面看,像一隻老龜昂著頭,背上馱著兩箱經書,喚作「馱經石」;另一塊巨石,大而平,往日裡,沒有曬穀場,每逢秋收,鄉民們起早搶著到石頭上曬稻穀,這曬穀石足足能曬上兩擔穀子呢。這穀子如常人可以飽腹,於徹悟之人如經書精神食糧,可以充實頭腦。是不是想到了吳承恩《西遊記》裡的曬經石。吳承恩祖籍安徽樅陽,乃高甸吳氏。吳承恩科舉失意,博覽群書,尤愛搜集神話故事,在著作《西遊記》之前,週遊安徽、湖南各地,搜集大量素材。當年,他的足跡可是到過這遍地是神話的嶽西的喲。如今,青天鄉尚有吳承恩族人高甸吳氏分支居住。試想,他當年創作的老黿馱經過通天河那段極有可能是來此遊歷的靈感。通天河在長江的源頭,那裡吳承恩壓根沒去過,但長江中下遊的安慶段,他可是到過的呢!
馱經石
老黿馱經
《西遊記》中說孫悟空乃靈石所孕,衡嶽西鄉奇石靈石多不勝數,👉天柱山、👉明堂山、司空山、馱尖、橐廂石都有數不清的靈石傳說。天柱山有五指峰,嶽西有花果山、兩界山、雷音寺塔,等,皆是吳承恩創作靈猴仙孕之靈感由來。
天柱山五指峰
黃沙嶺頭與來榜交界處,有高公廟,廟祀高公和華佗。高公,名潮海,當地人,獸醫,德藝超人,死後鄉民為之立廟。有聯:丹灶爐中傳妙術,黃沙嶺上得真人;白石巖前青囊春暖三千戶;黃沙嶺上丹灶煙飄百萬家;發跡在黃沙未錫爵未受封也算一尊活佛,救人於赤漢能開顱能剖肚無慚三國名醫。
高公廟
咱們再來扯扯「老豬」。嶽西農村習俗,殺年豬必做豬衁子來招待客人。將活豬趕出圈,兩三人將豬按伏在屠板上,殺豬佬手持尖刀從豬頸部直插心臟,手法精準嫻熟,刀拔出來髒血便噴濺出來,速即拿盆子接住,滿盆的鮮血,加鹽滷凝固便成了豬衁子,這可是年豬飯的主菜。此時,年長的主人家會拿出香紙爆竹,開始祭祀高老爺。這高老爺,傳說是民間管畜牧的大神,殺豬宰羊時祭祀他,用來祈禱來年六畜興旺。另一說法是天蓬元帥朱剛鬣入贅高老莊後,人們便稱他為高老爺。他將高翠蘭關在高家後院半年之久,高翠蘭一孕便是14年,直到豬八戒取經後才生下兒子。豬八戒取經後封為淨壇使者,至於這傳說的高公是豬八戒原型,還是其後人就不得而知了。
豬衁子
豬八戒
前面說到「雙豬」夜裡偷吃莊稼,是不是跟這「老豬小豬」有什麼聯繫呢?還是留給看官們自個腦洞大開去吧!
朱元璋
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去西天取經的人其實叫朱士行,法號八戒,曹魏時代潁川人(今河南境內)。其或許隨曹操軍隊到過皖潛一帶弘揚佛法,甚至有可能到過黃沙嶺。吳承恩是明代人,小說中朱姓在朱明皇朝諱莫如深,於是以朱為豬,進而演化出耳大鼻長的豬精形象。話又說回來了,吳承恩為什麼偏偏要把朱八戒寫成豬精來醜化呢?我們看看朱元璋的真像是不是就明白了呢?呵呵~
甘露庵
話說這甘露庵,供奉的原是天堂得道高僧劉大仙。其住持道場在👉黃洋甸藥王廟,由於他精通醫藥,慈悲度眾,在當時名聲在外,日漸中興。劉大仙圓寂後,弟子為紀念其生前功德,將其法身裝金供奉,更寺名為誠意寺,俗稱劉大仙廟。民國十九年,僧妙德繼業,大肆擴建殿宇、增塑佛像。寺聲遠播,香資月累進萬。寺僧於是在黃沙嶺、黃梅坳等客商要道處建亭施茶。黃嶺吳昌春祖母儲氏便曾在此庵內參與過行善施茶。其祖母生光緒廿年(1894年),卒於1965年。當年應該在36歲左右。
甘露庵
這甘露庵便是劉大仙廟的腳庵,坐東北朝西南,正對著桃園寨,重建於光緒廿八年十月(1902年),屋面桁條上尚有「皇清光緒二十八年十月穀旦眾姓重修」等字跡。該庵比較簡陋,前後兩重。前殿大門兩邊原先開有櫥窗,供施茶之用。現已用磚封住。鹹豐年間(1851-1861年),庵內曾遭過掃蕩,劉大仙佛像被燒三日三夜未滅。
前殿大門
後殿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點擊查看詳情
1948年前後,皖西人民自衛軍遊擊武裝力量常在此處活動,為迎來劉鄧大軍解放嶽西起到了積極作用。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時,亦從此古道經過,臨時徵用過此庵,不僅吸納了眾多熱血青年參軍壯大了紅軍隊伍。同時,少量傷殘兵士留下療養並積極安撫動員當地群眾。據長輩言,侯家嶺老屋當年就住過紅軍,吳世海祖父吳正喜(1898年-1968年),還曾迎接紅軍到他家殺豬款待過。劉姓有族人追隨過高敬亭參加紅二十八軍堅持大別山三年遊擊戰爭,其中就有當過遊擊隊長和高警衛員的,後來皆因高被內部鬥爭錯殺受連輾轉到他處,無從追考。
廟廊石柱
桁條上字跡清晰可見 廟廊石柱
原大殿拆除後的柱腳石鼓
土改時,甘露庵分給吳昌春家居住。文革中又遭破壞,四邊的寮房大多已被拆除,門前場地上尚有殘石條、石柱、石鼓、石磨、碓臼等。其中一石條上刻有金雞啼日圖案,一石條上有「湖廣、姜青成、王六義、熊成明、仝擼」等字。廟內尚有一大一小兩鼎清朝年間的石香爐,大的刻有「弟子袁保賢敬酬」,小的刻有「壽」字。還有一舊燈盞,約摸是清朝末年的。廟前原有茶亭,也已被毀。原後殿在左上方田後的茅草叢間,今殿基已不可見。草叢後山頭有眾多僧墳。
清朝年間石香爐(大小兩鼎)
金雞啼日石雕
石條有字
石磨
石縫與石蘚 清末民初油燈
庵邊信眾見庵舍破陋,1996年12月7日重修過。2010年信眾募資重修,在吳昌春家老屋基上重建了大殿。可惜屋面全部翻蓋成了紅瓦,未能保留原先小青瓦的風格。2016年春,當地信眾集資4萬將庵前修通了水泥路。
甘露庵
甘露庵
如今,318國道乃交通主幹道,甘露庵古戰道早已被廢棄遺忘,甘露庵也成為冷庵,沒有了往日的香火輝煌。但古戰道石級上歷史的遺蹟隱約可尋,從甘露庵前殘留下來的石條、石柱、石鼓等石紋和字跡上,依稀可考見當年的興衰。是地方歷史和宗教文化研究中重要的文物,應當予以重視和保護。
2017年12月19日
橐廂石
吳戌原創,歡迎分享!著作權所有,轉載或引用請先聯繫!
👉蓮塘衝地名背後的故事與扶貧建設中的蓮塘村
👉三天之下,名噪江淮的通真古觀與奉旨禁革檀越碑
👉三天之下,古南嶽通真觀前仙石多
👉嶽西縣吳氏家廟被列入第七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爽口綠翡翠」大自然的美食之神仙豆腐
👉「蕩胸生層雲」—詩人的山水情懷之樂遊飛旗寨
👉詩履紀行—大別山深處的金榜鄉村
👉皖西大裂谷—四億年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資歷最深的西周同姓國三讓至德文化吳姓的由來
👉地靈人傑的上安吳氏遷徙緣起與昌延興旺
👉尋根必備—嶽西吳氏各宗支遷徙及派序擷要
👉母儀天下的吳氏太太—周室三母太姜太任太姒
👉謙讓開拓的吳氏子孫,震撼人心的吳氏族歌
侃侃大山,又不花錢;輕鬆關注,只需指尖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