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第四屆大師論壇』王賡武:漢學多元化的大道

2021-01-15 中古史研究資訊
【唐獎漢學論壇】王賡武:漢學多元化的大道

唐獎教育基金會 臺灣人文與學術 今天



講題:漢學多元化的大道

 

講者:王賡武(新加坡國立大學特級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與談人:黃進興(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楊瑞松(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

 

時間:2020922  1400

地點:政治大學藝文中心(不開放校外報名)

中英文直播:https://www.tang-prize.org/week.php?cat=139

 

 


唐獎漢學論壇將於922(星期二)下午2時在政治大學藝文中心舉行,主題為「漢學多元化的大道」,將由本屆漢學得主王賡武教授以「境外看中國」的獨到見解,就中國的世界地位作新穎詮釋,並將與相關學者對談,論述漢學研究對現代社會的價值與意義。另有鑑於新冠肺炎疫情橫掃全球,王教授也將以歷史背景為基礎,分析未來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發展。

 

王賡武教授(生於1930年)自1950年代末期至今筆耕不輟,在中國史、中國與東南亞、東南亞華人的認同轉變等領域上著書立說,也直接或間接地啟發了幾代學者。出生於荷屬東印度泗水(現印尼),父母為心懷祖國的中國讀書人。同時又在英屬馬來亞及英國倫敦受教育,王賡武教授著實是一位中國儒家文化與英國精英學術傳統的圈內人。然而,因為他後來在馬來亞、澳大利亞、香港及新加坡建立他的學術生涯並成為詮釋中國的世界觀的權威,王賡武教授卻無可避免地被視為「圈外人」。但正也因如此特殊的身分,王賡武教授對中國歷史有著獨一無二的見解,是這個時代最具原創性與啟發性的歷史學家之一。美國已故知名漢學家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1925-2008)曾指出,王賡武教授同時具有三種學術角色:「中國歷史學家、馬來西亞事務的權威性評論者,以及南洋華人問題的專家」。

 

王賡武教授將與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黃進興、中研院歷史語言所研究員陳國棟、政大歷史系教授楊瑞松等人對談,論述漢學研究對現代社會的多元價值與意義。

 

唐獎基金會指出,21世紀「中國崛起」話題不斷,帶動全球秩序重組,近來中美議題升溫,南海首當其衝,瞭解中國成為熱門的必修課。王賡武研究華人史、中外關係史、貿易史、海洋史及東南亞歷史近乎一甲子,在中西方的視角中另闢蹊徑,以「境外看中國」的獨到視角,對中國的世界地位及漢學研究對現代社會的價值與意義提出新穎重要的貢獻。

 

第四屆唐獎大師論壇各場次都提供中文、英文的線上直播,漢學獎場次目前不開放政大校外報名。唐獎教育基金會網站提供中英文直播:https://www.tang-prize.org/week.php?cat=139。

 

 

 

相關信息擷取自唐獎教育基金會

點擊閲讀原文至唐獎教育基金會直播網頁。

閱讀原文



唐獎第四屆漢學獎(2020)得主:王賡武先生

王賡武、黃基明《王賡武談世界史》出版


本號一個月內,即將停更,內容保留。

欲了解中古史獨家資訊,請關注以下賬號。

歡迎提供各類信息,聯繫郵箱:

340498638@qq.com

↓↓↓↓


相關焦點

  • 『亞洲的古代世界』國際學術論壇
    「亞洲的古代世界」 國際學術論壇GEO UIC GEO通識教育辦公室 3天前「亞洲的古代世界」 國際學術論壇Asian
  • 陳橋生《唐前嶺南文明的進程》出版
    ,重點挖掘各個歷史時期中不同的群體對開發廣東,尤其是在文化教育方面所作出的貢獻,探討中原文明是如何經由這些群體的引入而澤被嶺南,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文明的推衍,以及嶺南文明又是如何反過來滲透、影響於中原文明,從而清晰地展現了唐前嶺南與內地的交融愈益密切通暢、成果愈益豐富的全過程。
  • 『空海大師誕』南無大師遍照金剛
    真魚也就是日後的空海上人(くうかいしょうにん)、弘法大師。真言宗在六月十五日這天稱為「青葉祭」,慶祝大師的誕生。『捨身誓願』『御出家』這開啟了大師入唐(中國)學法的決心。『入唐求法』和今日不同船也小,在八月十日遇上了暴風雨,在九死一生中漂流到福州赤岸鎮,大使便開始書寫公文,表明遣唐使一行人已抵達,希望獲得上陸許可。在那時大師代替了使者寫了公文交給了福州的地方官。官員在讀完文章後感到吃驚並說「此人不是普通人」並獲得上陸許可。『師事恵果和尚』
  • 【佛光新聞】第八屆星雲教育獎頒獎 典範教師感動人心
    圖說:「第八屆星雲教育獎」頒獎典禮9月19日於佛光山臺北道場舉行。
  • 『武林盛事,高手雲集』——『第六屆紐約太極大賽』10/23隆重舉行
    一年一度的武林盛會 ——『第六屆紐約太極大賽』定於10月23日星期日在曼哈頓華埠蘇域柏高中(Seward Park每項個人比賽設冠亞季軍各一名獲獎座,優異獎三名獲獎牌。 每項集體比賽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優異獎, 優勝隊伍獲獎座;每位隊員均獲獎牌。凡參賽者皆可獲得T恤一件, 名家表演前座門票一張,組織參加20項以上比賽的團隊將獲得組織獎杯。報名截止日期為10月11日報名表格可到星島日報各區辦事處索取或於星島日報官方網站下載。
  • 『老四川』進軍洛杉磯 胡曉軍:海外中餐文化應該與中國接軌
    【環球通訊社:楊憬訊】一個在芝加哥鍛鑄自己中餐國度的餐飲集團『美國曉軍美食集團』,其麾下的餐館Lao Sze Chuan『老四川』
  • 【學聞】來自臺灣的先秦兩漢史研究新訊——以《漢學研究通訊電子報》第161期( 2019-05-01)為主
    』邪」、「無『物』邪」:《孟子》、《莊子》中的合宜情感如何可能? 2)標題:【獎助】2019年「餘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時間:2019年7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內容簡介:一、設置宗旨:2014年首屆「唐獎」漢學獎得主餘英時先生,鼓勵年輕學人投入人文研究的領域,為傳統文化的活化注入更新的生命力,依據財團法人唐獎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唐獎基金會」)章程第15
  • 【漢學開示視頻】~認識漢學(97-99集)
    >【漢學開示視頻】~認識漢學(19-21集)19、傳統文化與世界和平120、傳統文化與世界和平221、中國人最值得讚歎的就是教育【漢學開示視頻】~認識漢學(22-24集)22、中國傳統文化對世界的貢獻23、傳統文化誰傳承24、讀書志在聖賢【漢學開示視頻】~認識漢學(25
  • 『武林盛事』—『第六屆紐約太極大賽』現正火熱接受報名!截至日期為10月11日!期待各路英雄前來一展身手!
    一年一度的武林盛會 ——『第六屆紐約太極大賽』定於10月23日星期日在曼哈頓華埠蘇域柏高中(Seward Park每項個人比賽設冠亞季軍各一名獲獎座,優異獎三名獲獎牌。 每項集體比賽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優異獎, 優勝隊伍獲獎座;每位隊員均獲獎牌。凡參賽者皆可獲得T恤一件, 名家表演前座門票一張,組織參加20項以上比賽的團隊將獲得組織獎杯。
  • 2014 第五屆臺灣國際金壺獎陶藝設計競賽展
    2014 第五屆臺灣國際金壺獎陶藝設計競賽展2014 THE 5th TAIWAN INTERNATIONAL GOLD
  • 2016 第六屆臺灣國際金壺獎陶藝設計競賽展
    「臺灣金壺獎」正式邁向國際          臺灣金壺獎從第三屆(2010)開始就已進入『非正式』的國際競賽展,所謂『非正式』指的就是臺灣金壺獎雖未正式掛上國際競賽展的名號,但在參賽資格上並不限定國籍,開放給所有對壺有興趣的國際友人參與。
  • 第四屆『絲路學·青年論壇』
    第四屆「絲路學·青年論壇」會議議程(2019年12月13日至15日)時間:12月13日12:00後地點:上外迎賓館大堂時間:12月13日14:00~17:00地點:上海外國語大學絲路戰略研究所會議室
  • 中國旗袍協會香港總會第三屆會員大會及理事就職典禮暨聯歡會!
    『旗袍修身,善美修心』,我憑著對旗袍的熱愛和推廣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的使命創立了『香港總會』,本會的宗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傳播中國華服之美;以美步展示中國旗袍服飾文化活動,展示東方女性的魅力,致力於社會慈善工作。
  • 閻連科獲紅樓夢獎奇緣 獨家
    他的小說《日熄》獲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第六屆「紅樓夢獎」首獎。參加頒獎典禮前夕,讀了閻連科的散文《命定的事》,與他相識20年,還是第一次知道他當年如何向愛妻求婚。他在這篇散文中說,「總以為,我和妻子的婚姻是命定的事,爭吵是命定的事。妥協、相安和扶生,也都是命定的事。我和妻子在上世紀的1984年結婚,結婚時26歲」。
  • 中俄靺鞨-渤海研究高層論壇
    渤海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然而與之不相稱的是,國內對俄羅斯學界的相關考古發現與研究缺乏深入的了解,由此,俄羅斯境內的靺鞨-渤海遺存已經成為我國學術研究的空白點。  2019年12月14至15日,中俄靺鞨渤海研究高層論壇在黑龍江大學召開。本次論壇由黑龍江大學主辦,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俄黑龍江流域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中心承辦。
  • 第四屆讖摩比丘尼冬季辯經法會大事紀
    這封信,正式啟動藏傳佛教比丘尼戒律的恢復,也宣告了第四屆讖摩比丘尼辯經法會,必然是噶舉傳承以及藏傳佛教中重大的歷史性時刻。 此外,第四屆讖摩比丘尼辯經法會的另一項重大發展,則是法王於3月14日首度公開宣佈天噶仁波切的轉世訊息。法王說,「今年如果內外的因緣條件具足,希望能夠迎請天噶仁波切的轉世來到辯經法會上,進行認證坐床的儀式。」
  • 陌生現場 入圍獎作品 · 2016大新兩岸藝術創作獎【專輯】
    《窗櫺山壑》全貌  創作自述『隱像』意即隱藏的影像,是作者在【自在山水】系列作品中所欲闡述的核心思想。『隱像』的概念主在探討事物內在所隱藏的可能性,表面背後的真實,挖掘人類內心幻想畫面,凸顯萬物並非只有人類眼中所見之表象,用心觀察即能發現另一驚人的事實,猶如進入異想的空間,探究萬物的內心情感,從平凡事物中看見不凡的世界。其創作手法不同於一般攝影之定義,由寫實記錄轉進另類思考,開拓影像創作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