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教育基金會 臺灣人文與學術 今天
講題:漢學多元化的大道
講者:王賡武(新加坡國立大學特級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與談人:黃進興(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楊瑞松(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
時間:2020年9月22日 14:00
地點:政治大學藝文中心(不開放校外報名)
中英文直播:https://www.tang-prize.org/week.php?cat=139
唐獎漢學論壇將於9月22日(星期二)下午2時在政治大學藝文中心舉行,主題為「漢學多元化的大道」,將由本屆漢學得主王賡武教授以「境外看中國」的獨到見解,就中國的世界地位作新穎詮釋,並將與相關學者對談,論述漢學研究對現代社會的價值與意義。另有鑑於新冠肺炎疫情橫掃全球,王教授也將以歷史背景為基礎,分析未來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發展。
王賡武教授(生於1930年)自1950年代末期至今筆耕不輟,在中國史、中國與東南亞、東南亞華人的認同轉變等領域上著書立說,也直接或間接地啟發了幾代學者。出生於荷屬東印度泗水(現印尼),父母為心懷祖國的中國讀書人。同時又在英屬馬來亞及英國倫敦受教育,王賡武教授著實是一位中國儒家文化與英國精英學術傳統的圈內人。然而,因為他後來在馬來亞、澳大利亞、香港及新加坡建立他的學術生涯並成為詮釋中國的世界觀的權威,王賡武教授卻無可避免地被視為「圈外人」。但正也因如此特殊的身分,王賡武教授對中國歷史有著獨一無二的見解,是這個時代最具原創性與啟發性的歷史學家之一。美國已故知名漢學家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1925-2008)曾指出,王賡武教授同時具有三種學術角色:「中國歷史學家、馬來西亞事務的權威性評論者,以及南洋華人問題的專家」。
王賡武教授將與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黃進興、中研院歷史語言所研究員陳國棟、政大歷史系教授楊瑞松等人對談,論述漢學研究對現代社會的多元價值與意義。
唐獎基金會指出,21世紀「中國崛起」話題不斷,帶動全球秩序重組,近來中美議題升溫,南海首當其衝,瞭解中國成為熱門的必修課。王賡武研究華人史、中外關係史、貿易史、海洋史及東南亞歷史近乎一甲子,在中西方的視角中另闢蹊徑,以「境外看中國」的獨到視角,對中國的世界地位及漢學研究對現代社會的價值與意義提出新穎重要的貢獻。
第四屆唐獎大師論壇各場次都提供中文、英文的線上直播,漢學獎場次目前不開放政大校外報名。唐獎教育基金會網站提供中英文直播:https://www.tang-prize.org/week.php?cat=139。
相關信息擷取自唐獎教育基金會
點擊閲讀原文至唐獎教育基金會直播網頁。
閱讀原文
唐獎第四屆漢學獎(2020)得主:王賡武先生
王賡武、黃基明《王賡武談世界史》出版
本號一個月內,即將停更,內容保留。
欲了解中古史獨家資訊,請關注以下賬號。
歡迎提供各類信息,聯繫郵箱:
34049863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