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聞樓面
全國新聞
1.統計局:11月70大中城市中有36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
財聯社12月14日訊,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70大中城市中有36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10月為45城;環比看,濟寧漲幅1.2%領跑,北上廣深分別跌0.1%、持平、漲0.9%、持平。
2.業內稱城市群將成房地產投資重要區域
財聯社12月14日訊,全聯房地產商會2020年會13日在北京召開。REICO工作室首席專家劉琳表示,從近三年來看,商品房銷售面積年均17億平方米左右,增速基本為0,這意味著,「十三五」以來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漸近峰值。因此,她預測,未來城市群是吸引房地產投資的重要區域,而其他區域,房地產投資增速會出現減速。
3.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速起步 惠及居民1043萬戶
財聯社12月16日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劉李峰表示,我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進入加速起步階段。2019年以來,全國已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8萬個,惠及居民1043萬戶。
12月15日推出了第一批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可複製政策機制清單,涵蓋加快改造項目審批、存量資源整合利用和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3個方面的13個環節。
4.統計局:1-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29492億元,同比增長6.8%
統計局:1-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29492億元,同比增長6.8%,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5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90242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2%;房屋新開工面積201085萬平方米,下降2.0%。此外,1-11月,商品房銷售面積15083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商品房銷售額148969億元,增長7.2%。11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49287萬平方米,比10月末減少204萬平方米。
5.應儘快完善住房保障體系與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
財聯社12月18日訊,為了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應該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進一步推動集體土地直接入市,靈活增加住房建設用地,優化住房供應結構。當前一些城市樓市金融化的重要原因,是現有的土地供給政策決定了供給的稀缺性,再配合流動性因素,很容易被炒成天價。
因此,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不能只靠調控實現短暫穩定,而是要進行實質性的改革,完善長效機制。當地產供給端的結構性問題依舊存在,就會出現周期性的報復性上漲。
地方新聞
1.福州全面放開落戶限制 實現落戶「零門檻」
財聯社12月14日訊,福州市政府網站發布《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降低落戶條件壯大人口規模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不設學歷、年齡、就業創業限制,外省市人員均可申請在福州落戶,六縣(市)、長樂區人員均可申請在五城區落戶。
2.青島將推出落戶新政 全面放開縣域落戶政策
財聯社12月17日訊,近日,青島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擴大會議,研究審議了《關於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目前,《意見》正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建議。此次戶籍制度改革,明確五大類落戶途徑,即人才落戶、居住落戶、親屬投靠落戶、賦權激勵落戶和穩定就業居住落戶,提出了一系列重磅措施。繼續放寬中心城區、大幅放寬城區、全面放開縣域落戶政策。
3.廣州7區入戶政策擬放鬆:28歲以下大專學歷可落戶
財聯社12月16日訊,廣州人社局近日起草了《廣州市差別化入戶市外遷入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稿)》。根據《辦法》,廣州落戶門檻或將大幅降低,堪稱「史上最寬鬆」的一線城市落戶政策:只需滿足大專或技校學歷,社保滿一年,年齡在28歲及以下,就能在廣州7個行政區實現落戶。目前,差別化入戶政策的實施範圍為白雲區、黃埔區、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從化區和增城區7個行政區。
4.深圳今年居住用地已供應357.03公頃 為歷年來新高
財聯社12月17日訊,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消息,2020年深圳市居住用地計劃供應293.2公頃,截至12月17日實際供應357.03公頃(約357.03萬平方米),完成計劃的121.77%。其中新供應196公頃,更新整備供應140.49公頃,棚戶區改造供應9.28公頃,其他(含工改保)供應11.26公頃。今年深圳居住用地的計劃供應量和實際供應量均為歷年最高。(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