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皮做的盆景,原來可以美成這樣…

2021-02-17 盆景世界

▲仲濟南作品《太行山下》(材料:樹皮,盆長30cm)

▲仲濟南作品《崎峰摩天》(材料:樹皮,盆長35cm)

「材料:樹皮」。想不到吧!

沒錯,它們都是用樹皮做成的。這是著名盆景藝術家仲濟南先生的獨創。

文、圖丨仲濟南

件山水盆景作品的成功與否,除了作者本人的製作能力外,更多的取決於你手中材料的優劣和數量。現在許多形狀紋理色澤上佳的好石材已經越來越難以覓到,更何況製作一盆山水盆景要有多塊石頭且要紋理色澤相似方可以做成。

因此,尋覓山石替代品製作出別具一格的山水盆景作品,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恰逢友人贈我一些枯樹皮,木質堅硬,有較好的皴紋,因而試作山水盆景——《故鄉的記憶》

▲這些枯樹皮高10cm—20cm,呈條片狀,淡褚褐色,有較好的皴紋,且木質堅硬,是較好的山石替代材料。

▲製作前先把材料刷洗乾淨後涼幹,儘量挑選表面有皴紋、顏色有深淺、外形輪廓有變化的,如圖中左邊二塊較好,右邊二塊就儘量不用。

由於材料高度不夠,排除了高聳挺拔的高遠式布局,把構思立意放在了平遠和深遠結合的布局上。先用了長50cm、寬20cm長方形盆,初步造型布局後,感覺山勢不能肆意鋪排開來,水面亦不夠空曠遼闊。最後選用長70cm、寬38cm的橢圓形盆。

布局時先以一組山峰為主,作為主峰,其餘為次峰。主峰與次峰之間需先後相連,由低漸高,並安排矮山與坡角平臺過渡,使盆中景物獲得深度和層次。

▲選作主峰的一塊較寬的圓渾狀樹材,用電動切割機把底部切平,放入盆內左側約三分之一處,偏近盆後邊,留出約7cm空擋,以作遠山鋪排之用。這樣儘可能留出前面的大部來作主山峰布局。

▲選用的次峰材料過低且頂部過於圓渾,缺少起伏變化的山形輪廓,但它的紋理顏色最接近主峰,只好將就。貼近主峰左側前面,又在其後用一略矮但山形較佳的作次峰過渡。在主峰右側後面添加一略矮次峰,這一次峰與主峰連成高矮起伏的主山群,稍稍彌補了左側次峰缺陷。

▲左右兩邊次峰前面的矮山布局。矮山是主山群與坡腳平臺的中間過渡,主山群要依靠它來呈現層巒疊嶂的景色,形成山脈走勢和交錯變化的溝壑,使主山群在矮山的襯託和呼應下,主峰、次峰、矮山加上坡腳平臺,形成一個完整的山體構圖。

▲主山群已基本完成,在其中部用矮山、坡腳和平臺處置了一個山窪溝壑,這個空間下面就是水面,與外面水系連通,使之主山氣脈貫通而水面迂迴曲折。在其右側亦處理了二個要小於左側的溝壑,目的是避免主山群過於滿悶擁塞。

配山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與主山遙相呼應,起著平衡整個盆景畫面的作用。也使的主、配山隔空相望而產生了彎曲的江河水系,增加了作品的虛靈感。也因為配山的低矮而凸顯了主山的雄渾險峻。它的平衡、反襯、對比作用使整件作品的構圖布局才完整、生動、優美。

▲選出四塊符合主題要求的材料,在盆的右側靠近後邊盆沿約9cm處布局,配山群亦由主峰次峰矮山坡腳平臺組成,除高度體積必須小於主山群外,其餘可根據主題和構圖需要相機處理。

▲配山構圖初步完成,山體前後層次豐富,山形起伏上下。最前面安置二個條形狀較低臨水平臺,一上一下相依似梯田,增加了水面曲折度,亭臺樓閣茅屋有了可放之處,使布局更豐富,構圖更美觀。

主、配山布局成形後在兩山之間作遠山布局,遠山源出主山之後並與主山聯成一體,從左向右由高漸矮鋪向配山後面,直至消失在天際邊。同時再將主、配山周邊坡腳和點石作一細心安排,這一步較為重要,坡腳與點石布置是否得體,關係到整個作品的觀賞效果和成敗,應該認真對待,反覆斟酌直到最佳。

▲主、配山以及遠山的輪廓構圖,高低起伏變化自然,基本達到設想預期效果。只是遠山盡頭小點山的形狀過於圓渾,還需稍作處理。主山左側和右前側水岸線還須進一步調整。

現布局大致已定,開始主、配山前面和兩山中間空出的大片水面作島礁磯石與點石的安置。同時對全景水面的坡腳點石不足之處一起調整修改,直至滿意為止。

▲先在主山前面的水面安置一組低平緩的島嶼,島嶼之間既有相連,也有分開的,這樣處理水面與島嶼、點石虛實自然,豐富了畫面景色和作品的藝術效果。

▲配山左側的水面安置的一組島嶼,周邊外形呈不規則變化。它靠近配山,中間空出彎曲迂迴的水道形成小河流,使得坡腳岸線愈加靈動活潑多變。而島礁則有收有放,有彎有曲,呈現流暢自如的天然曲線美。同時在其前面的水面上安置一小組平緩低平島嶼,增加了深度和縱深感,畫面就鮮活起來。

作品完成布局後,不要急於膠合固定,可以放上幾天,然後再來審視觀察,有不足之處就加以改定。膠合可以用101膠水,也可以用熱熔膠槍或木工用的白膠(白膠要選質量好的,如熊貓牌)。以上諸多膠合材料雖然使用較為方便,但缺點是膠合時間都不長,少則一年半載,多則二至三年膠劑就會老化脫離。所以筆者以為還是用高標號水泥加807建築膠水攪拌效果為好,使用時要注意隨時清潔露在盆面的水泥。

樹皮固定於盆中,待膠水幹透再用熱熔膠槍在其背後底部噴膠加固。由於材料是木質的,為使其保存長久,可以用101膠水塗抹在樹皮表面。塗過膠水後的樹表皮硬度增加而且防水防腐。

▲膠合固定好的全景圖,主山巍峨,氣勢渾厚,與其相連的遠山逐漸消失在配山的後面,最後融於蒼天江水之中;配山則與主山遙相呼應,山巒略矮起伏蜿蜒,壑谷多變平臺臨水,與其隔水而置的江邊島嶼迂迴延伸入水,給人一種波動感、生氣感。使之山水相依、動靜得宜,水繞山轉、虛實相生。自然逼真,意境深遠。觀景之餘,不由耳邊迴響繚繞起動人的歌聲:「誰不說俺家鄉好」,故題名《故鄉的記憶》。

▲放上配件和植物的效果圖,在主山前面的水面上又作了稍稍改動。

本文原載於《花木盆景》(盆景賞石版)2015年3月號

原文標題「《故鄉的記憶》創作記」

此次轉載,得到了作者仲濟南先生授權,

並作相關文字修訂。

仲濟南,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原副秘書長,現任上海莘城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仲濟南先生山水盆景作品欣賞

(材料:樹皮)

▲題名:風景這邊獨好

▲題名:情滿江山

▲題名:劍指蒼穹

▲題名:江山如此多嬌

▲題名:竹樓塔影

▲題名:高山峽谷

▲題名:孤峰峻峭

▲題名:川江泛舟

——- END -——

🎐

往期內容回顧

點擊圖片或標題,即可進入相應文章


價值1000萬元的盆景,你見過幾棵

✨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查看歷史消息」✨

相關焦點

  • 盆景欣賞:蒼勁古樸的古樁盆景,虯曲盤妓旦數裁
    樹皮就像是一小塊一小塊的石頭磊積而成,感覺老到成活化石了。眾多的小細枝密密麻麻分布均勻,沒有一片綠葉,遠看就像一棵滄古雄奇的參天古樹。斜杆粗壯式盆景。這棵老樁梅花,樹樁巨大,傾斜,還做了殘肢處理。中心空洞可以看出它古老的樹齡。樹樁上新生的小細枝有聚有散,粉色的花朵嬌嬌欲滴。八面玲瓏,古雅清秀,美極了。直曲式老樁盆景。樹根微微提起,懸根露爪,根系發達。
  • 農村田野裡,生長著1種「沙紙樹」,葉片能「餵豬」,樹皮也珍貴
    我們在農村的田野裡可以看到許多很特別的植物,不知道花友們覺得哪些植物比較特別呢?我覺得車前草、積雪草、巖黃連、莧菜、馬齒莧、紫花地丁、蒲公英等植物就有不少了,我覺得紫花地丁非常好看,它的花朵比月季還美,紫色的花朵看起來非常別致。
  • 惠州仿樹皮欄杆的廠家製作方法,惠州仿樹皮護欄圍欄顏色效果圖
    何為仿生態水泥預製欄杆呢,簡單的來說,它是一種以水泥、河沙、石子為原材料,以仿木紋欄杆模具、仿石欄杆模具、仿竹欄杆模具、仿樹藤欄杆模具、仿樹皮欄杆模具等為介質,通過離心機、往復振動機等自動化設備進行生產、靜置、脫模、養護出庫等工序從而製作成的砼欄杆。本文是江西藝高景觀小編欄杆叔智彷穆為大家介紹的是惠州仿樹皮欄杆的廠家製作方法和仿樹皮護欄圍欄顏色上漆圖片效果圖。
  • ​81種可以做盆景的植物,你擁有幾種了
    81種可以做盆景的植物,你有幾種了    (1)蘇鐵(鐵樹、鳳尾蕉、鳳尾松、避火蕉)  蘇鐵(cr—casrevoluta
  • 盆景新貴——鐵馬鞭
    樹皮灰褐色,起不規則鱗甲。每年3月開花,花後著淡綠色小果,成熟後變紫黑色(可食)。鐵馬鞭分布於雲南的滇東、滇中、滇北一帶。貴州緊鄰雲南的局部地區也有,生長在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巖石縫中,海拔1500——2300米均有分布。
  • 淺談頤和園鵝耳櫪盆景創作技法和養護特點
    、如詩如畫」,為適應研究任務需要,頤和園盆景發展「以本地素材為主,因材施藝,運用高超的技術與藝術才能,實現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博採眾長,獨具特色」。金屬絲與樹幹成45度角,角度太小時纏繞的圈太稀,力度不夠則達不到造型的要求,角度大了,線圈太密則變成了「鐵樹」。纏繞時金屬絲要貼近樹皮徐徐纏繞,由下向上,由粗到細,一直到幹頂,要間隔一致,鬆緊合宜,太緊則傷樹皮,太鬆了主幹不能保持彎度。拿彎:纏好金屬絲後開始拿彎。
  • 柏樹盆景製作的注意事項
    柏樹盆景,嶙峋蒼老,耐寒耐熱,栽培不擇土壤,是「長壽」樹種,倍受人們喜愛。但柏樹老樁採挖栽植成活又較困難,因為它的樹液成蠟脂狀態,樹皮脆弱易損,一旦破傷,油脂封口僵化,樹液循環受滯。就很難萌發新芽,甚至會導致全樁枯萎而死。有不少喜愛柏樹盆景的朋友望樁興嘆。
  • 豆盆 盆景 微盆景
    人們在休閒的節假日徜徉於繽紛花市,總想挑選幾盆心宜的花卉盆景,帶回家中,擺放於廳堂几案。昔日把玩於紈絝之家、達官顯貴股掌之間的微小型盆景,如今也成為老百姓美化環境、陶冶性情的必備之物,進入了千家萬戶,「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賞玩榕樹盆景,先看氣根之美,3個辦法,手把手教你製作出氣根
    在眾多的樹樁盆景中,榕樹盆景還是比較有特色,耐賞玩的一種了,特別是它獨具特色的氣根,培養成的氣根在樹身上交錯纏繞,形態萬千。有粗大的氣根裸露在盆土的表面蜿蜒伸展,有細小的氣根纏繞在樹身之上,可以說,賞玩榕樹盆景就是賞玩它的根莖之美,而製作榕樹盆景,往往就是成功的製作出榕樹氣根。製作榕樹氣根,大概歸納了3個簡單有效的辦法,新手盆友們可以照著學習、製作一番,盆景精通者們看到,莫要輕視,有不對的地方,望詳加指導,娟子先謝過了。
  • 榔榆盆景的鑑賞與養護注意事項
    榔榆盆景的鑑賞與養護注意事項花木君榆樹是著名的盆景「七賢」之一,榆樹裡面最適宜製作盆景的品種當屬榔榆,榔榆分布廣泛,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大多數省份都可看見榔榆的蹤跡,而且榔榆盆景是國內盆景和樁材數量最多的品種之一,非常受盆友們青睞。
  • 打造美麗小葉赤楠盆景,必須要注意這幾點,你做對了嗎?
    說到盆景,自然是大家所喜愛的,畢竟盆景是濃縮的山水嗎!好的盆景不但美不勝收,更可以修身怡情,在製作盆景的時候,有一種盆景材料深受大家重視,它就是小葉赤楠,這種盆景材料枝條萌發出來的嫩芽呈美麗的紅色,而且植株高度適中,可以營造矮霸型效果,最美的是枝條遒勁,古雅的姿態別具風情。
  • 盆景玩家未必知盆景之「四大家,七賢」!你知道嗎?
    明清時期,造景活動盛極一時,到了康、雍、乾三朝,盆景名家紛紛出現,盆景技藝更趨成熟。清代是我國詩人、畫家、造園藝術家輩出的時代,又是充滿詩情畫意的中國盆景藝術革舊維新、彪炳千古的時代。中國盆景藝術創作與中國「文人畫」同源,與詩文經絡相通,從清代的眾多著作中,我們不難看出前人對盆景與盆栽之別的詳盡論述。
  • 要想黃楊盆景美,春季如何施肥?還要注意哪些管理?
    要想給黃楊施肥,並且讓施肥達到良好的效果,必須要注意黃楊的需肥規律,咱們知道,黃楊的美主要體現在葉片、枝幹和根繫上,所以施肥要促進葉片的蔥翠,枝幹和根系的古雅和粗壯。給黃楊施肥要注意肥料不要和根系直接接觸,以免腐蝕根系,再者要注意施肥的量,由於是盆景,最合理的施肥方法就是薄肥勤施,這樣才能既有利於生長,還不至於產生肥害,使用肥料後,要注意及時澆水,這樣才能有利於肥料的吸收。
  • 玩盆景,選哪些樹種不僅保值而且升值空間大
    盆景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能賦予人們美的享受。盆景是把樹木花草、山石水土種植或布置在盆中,使其成為自然的縮影。將一個樹樁或一棵小樹製作成盆景需要多年的造型和不斷的完善,所以盆景能養心,同時也將您的品味和修養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 樹木盆景創作中的非主體現象(一)
    這種現象存在於各種藝術的創作過程中,盆景藝術的創作也不例外。一、樹木盆景創作中的非主體現象藝術創作中的非主體現象,具有普遍性,但在各個藝術門類中的表現形式又各不相同,與繪畫、雕塑、書法等姐妹造型藝術相比較,樹木盆景創作中的非主體現象表現更突出、更頻繁、更特殊。
  • 豆盆 盆景 微盆景 一個朝陽產業
    昔日把玩於紈絝之家、達官顯貴股掌之間的微小型盆景,如今也成為老百姓美化環境、陶冶性情的必備之物,進入了千家萬戶,「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微、小型盆景因其結構簡單、取材容易、製作周期短、佔用空間小、攜帶方便、價格便宜、形態瀟灑、寓意深遠等優點而 取勝, 因而成為文化藝木生活中雅俗共賞的奇葩,越來越地受到盆景愛好者的青睞。
  • 如何選擇迎春花盆景素材
    迎春花枝條在木質化以後,就非常堅硬,而且樹皮非常脆弱,所以通常一公分半以上的枝條拿彎難度非常之大,並不是新手朋友們所能掌握的,因此我們在選擇迎春花素材的時候,不要被它外表所迷惑,我們要看的是迎春花的基礎,殺樁有沒有到位,即使年功了得,但是若第一步的殺樁就沒到位,那麼這個樁體的價值也就有了一定的局限性。
  • 原來是來自我們華夏,如此3個辦法,即可做盆景
    然而,卻有很多朋友還不知道,將其作為盆景也同樣是極其美麗。尤其是春季盛開時節,滿樹的燦漫、如雲似霞描述的多半就是指它。做上一盆櫻花盆景,放在家中自己觀賞,也是一件非常愜意事情。櫻花,雖說是日本栽培較多,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我國也早有栽培。確切的來講,起源地本來就屬我國,原產在喜馬拉雅山脈。由此可見,在我國養護它也並不困難。
  • 觀賞盆景 感悟人生:健康快樂才是生活的主宰!
    美好的生活,是一場抵達,是一次超越,無論你是誰,人生的每一個季節都不可以省略,生命的過程中,丟棄煩惱和不快,刪除憂鬱和糾結才會快樂。 這盆景的枝幹的姿態是不是真的很美妙,蜿蜒曲折,扭曲的姿態,宛若天成般的美妙。
  • 【黃連木】黃連木盆景製作和養護
    樹冠近球形,樹皮呈薄片狀剝落。原產我國,分布很廣,北自黃河流域,南至兩廣及西南各省均有野生和栽培,其中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為最多。黃連木喜光,幼時耐陽;喜溫暖,畏嚴寒;在肥沃、溼潤而排水良好的石灰巖山地生長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