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市,別名 「瓷都」,江西省地級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省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為鄰,西同鄱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省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介於東經116°57′—117°42′,北緯28°44′—29°56′之間,總面積5256平方千米。景德鎮市是世界瓷都,中國直升機工業的搖籃。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地區。民國時期曾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景德鎮市歷史悠久,自古至今就是人才濟濟之地,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來自景德鎮市的八大名人,希望能對要了解景德鎮的朋友有所幫助。
01馬廷鸞
馬廷鸞(1222年—1289年),字翔仲,號碧悟。宋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市)眾埠鄉樓前村人。幼年喪父,貧不改志,刻苦讀書,淳祐七年(1247),馬廷鸞赴京參加乙未科省試,獲進士第一,殿試為第四,一舉成名。他一生勤政愛民,秉性正直,從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為權奸把握,不能盡展其才華。度宗朝奸臣賈似道、丁大全當國把持朝政,視為異見,受其壓制,迫於內憂外患,廷鸞飲恨引退。宋亡,馬廷鸞拒絕與元政權合作,表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馬廷鸞的父親馬灼生有三子,他排行老二,因伯父馬光無子,便過繼馬光為後,正當馬廷鸞七歲時,生父和養父不幸病故,於是馬廷鸞三兄弟與母親相依為命,甘貧力學,既冠鄉裡,在二十歲時,被鄉人聘為童子師。但馬廷鸞事母極孝,每當「遇有酒食佳饌,則念母藜霍,不給為之,食不下咽。」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02佛印
佛印(1032~1098) 宋代雲門宗僧。為蘇東坡之方外之交。法號了元,字覺老。俗姓林,饒州(江西省)浮梁人。自幼學《論語》等典籍,後禮寶積寺日用為師,學習禪法。曾登臨廬山參訪開先善暹,復參圓通居訥。二十八歲,嗣善暹之法,住江州(江西省)承天寺。後歷住淮山鬥方,廬山開先、歸宗,丹陽(今江蘇省-鎮江市)金山和焦山兩寺主持,江西大仰山等剎。嘗四度住雲居;與蘇東坡相交頗深;並整編白蓮社流派,擔任青松社社主,對於淨土思想甚為關心。元符元年一月四日示寂,享年六十七歲,法臘五十二,朝廷賜號『佛印禪師』。
03趙慨
趙慨(生卒年月不詳),字叔朋,又名萬碩,生於西晉,東晉時官至五品,先後在福建、浙江、江西為官,為官期間剛正不阿,疾惡如仇,遭奸臣所害,降職貶官,後隱居於景德鎮。因運用越窯制瓷技藝,對景德鎮陶瓷工藝做出重大改進,為瓷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被後世尊為景德鎮瓷器始祖。
04朱虎臣
朱虎臣是古籍中記載的年齡最小的狀元。朱虎臣,號武伯,浮梁人。《宋詩紀事》記載:紹興年間(1131-1162),朱虎臣年僅九歲,參加了朝廷舉行的武殿試,他射出十支箭,其中有九支射中目標;朝堂之上他面對群臣,從容鎮定,滔滔不絕地講評《孫子兵法》,推演《諸葛八陣圖》,被朝中大臣讚譽為神童,皇帝特賜予他武狀元,官封承信郎。9歲中狀元,無論文武,應該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大概也只會出現在開童子科、喜歡培養神童的宋代。
05詹啟敏
詹啟敏,男,1959年01月22日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分子腫瘤學家,江西省樂平市人。現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深圳研究生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首席專家,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擔任中國微循環學會理事長,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健康管理學會副會長,歐美同學會海外醫師協會會長,第七屆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創新諮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啟敏長期致力於腫瘤分子生物學和腫瘤轉化醫學研究。1984年畢業於蘇州大學醫學院,1987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1989年-2003年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博士後、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立癌症研究所、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學習和工作。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06戴良謨
戴良謨(1901—1981年)——著名數學家戴良謨,又名遠猷,樂平市洺口鄉戴村人。1921年,戴良謨以優異成績考入當時與清華、北大齊名的南京東南大學(後更名中央大學,今又恢復原名),師承竺可楨、吳有訓、熊慶來等著名學者、專攻數學。1926年大學畢業後,曾在江蘇無錫中學和江西心遠中學等學校短期任教。這時,南方大地大革命如火如荼,作為一名有志報國的青年,經吳有訓介紹,戴良謨加入了中國國民黨。戴良謨雖然只在家鄉度過了少年,但終其一生,對家鄉的山山水水充滿了眷戀之情,根據他的生前意願,戴良謨的骨灰由他的夫人親自護送,歸葬在他家鄉樂平戴村的洎水之濱。
07郭天明
郭天明,1917年2月出生於江西景德鎮。1931年1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自幼經歷磨難,飽受了舊社會苦難生活的煎熬。未滿14周歲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11月,郭天明同志隨紅二方面軍,在賀龍、任弼時等領導人的指揮下,參加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裡長徵,沿著中央紅軍長徵的道路,從湘鄂川黔根據地出發,搶渡金沙江,爬雪山、過草地,縱橫湖南、貴州、雲南、西康、四川、甘肅、寧夏、陝西八個省,歷經了圍追堵截、艱難險阻、九死一生的考驗。
長徵勝利結束後,郭天明同志所在的部隊改編為八路軍120師。他隨部隊開展了艱苦卓絕的敵後遊擊戰爭,參與了晉綏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先後參加了忻口戰役、百團大戰等著名戰役,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抗戰勝利後,郭天明同志隨部隊馳騁南北、浴血奮戰,為全國的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貢獻。1949年,他隨部隊入川,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遂寧軍分區任排長,1956年1月轉業到原遂寧縣造紙廠任廠長,1982年1月離休,2009年9月享受省級待遇。
08王琦
王琦(1884—1937),男,號碧珍,別號陶迷道人,室名陶陶齋。祖籍安徽,生於江西新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民國時期景德鎮瓷繪名家。原擅捏麵人,1901年來景德鎮後,向鄧碧珊學習陶瓷繪畫藝術和人像繪畫藝術,人物畫法為寫意,人體繪畫主要是瓷板肖像,後又學習錢慧安的繪畫藝術, 因紮實的繪畫功力和聰穎的繪畫悟性,很快就超過碧珊先生。1916年浮梁知事程安贈王琦「神乎技藝」一匾,從此聲名鵲起,財源滾滾而來。1916年王琦、王大凡赴上海參觀海上畫派畫展,接觸揚州八怪,尤喜歡黃慎的畫風。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景德鎮市歷史沿革(新中國成立後):
1953年6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景德鎮市為江西省轄市。1960年,浮梁縣建制撤銷,其行政區域劃入市境。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將樂平縣劃屬市轄,並將鄱陽縣屬的魚山、荷塘兩個行政區域劃歸景德鎮市轄。1985年,市轄樂平縣和珠山、昌江、鵝湖、蛟潭四個區。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恢復浮梁縣建制,撤銷鵝湖、蛟潭兩區。1992年9月,樂平縣撤縣建市(縣級市)。2009年,景德鎮市轄樂平市、浮梁縣和珠山、昌江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