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以來,安徽肥西縣銘傳鄉高塘村破莊組的村民們陸陸續續開始忙了起來,迎著朝陽,伴著清晨的絲絲涼風,開始了他們一天忙碌的工作,到家門口麒麟山上去採摘掛滿枝頭的脆桃。近百畝的脆桃採摘要持續月餘,豐收的喜悅和務工的收入讓每個村民的臉上都映照了笑容。
品相優佳的脆桃掛滿枝頭
談起這片碩果纍纍的桃林,桃園的主人董大哥告訴筆者,五年前這就是一片荒草叢生、亂石密布的荒山,為了給父老鄉親們謀個營生,也為了給自己開闢一條新的農業發展路,他在村兩委的幫助下毅然決然的從群眾的手裡流轉下了這片「窮」壤。從選良品種、親自管護到跑業務、找市場,他一步一個腳印將荒山變成了結出致富桃的「香餑餑」,自這些桃樹種植以來,五年的時間裡,不僅美化了當地環境,還帶動了周邊居民脫貧致富。
果農正在採摘新鮮的脆桃
家就住在高塘村的貧困戶徐無英談到這片桃園給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時感觸很深的說:「我們把土地流轉租給老闆,然後在這邊幫忙打理果園,憑著租金和工資一年增收萬元,家裡的生活用度都不用愁了,對生活的信心也就越來越足!」徐無英還告訴筆者,在這片脆桃林受益的遠不止她一個人,附近大概有30戶老百姓在這裡有租金、有務工,其中還有不少是和她一樣的貧困戶,每年平均都能增收6500元左右。
果農的脆桃得到了豐收
據悉,在該鄉像高塘村生態脆桃種植基地這樣讓群眾增收致富的生態農業基地並不在少數,該鄉還有生態獼猴桃、葡萄、草莓、果桑等規模化種植基地30餘處。通過推動土地流轉承包,鼓勵有資金、有技術的農業人才回鄉創業,以「支付土地租金、成立合作社參與分紅、成立扶貧產業園、僱用貧困戶勞動力」的方式幫助地方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成了該鄉盤活生態農業,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渠道。(通訊員 陳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