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上忽然爆紅了一段短視頻,視頻的顯示屏中,一位女演員身穿古裝,振振有詞的念道:「縱使567,也不能8910。」
評論區裡一片譁然,沉寂許久的「數字小姐」,再次被頂上了風口浪尖。
但沒過多久,這位演員便站出來澄清:其實自己在劇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為了諷刺「數字小姐」的存在,並拿出了當初的劇本,劇本上原本的臺詞,便是視頻中的臺詞。
鬧到最後,竟是一場烏龍。
不過借著這次機會,又再次掀起了全網對「數字小姐」批判的熱潮。
可惜的是,沒過幾天,這場風波便平息了。
隨著熱點的消失,與之相對應的反對聲音,同樣消失了。
不禁發出疑問,是這個時代不夠憤怒了,還是我們對這種現象開始漸漸默認了?
1、「數字小姐」與「數字先生」
說起「數字小姐」這個稱號,還要回溯到當年的《金星秀》。
2016年,在《金星秀》的一期節目當中,「國民毒舌」毫不留情的吐槽了那些用數字代替臺詞的「流量小花們」。
簡單來說,就是這幫演員不需要背臺詞,拍戲的現場用12345之類的數字代替,後期找個配音剪輯進去便可以。
當年金星的這番言論,在圈內引起了不小的波瀾,沒過多久劉濤也站出來發聲,稱之前有位飾演她母親的80後演員,就站在她的面前一本正經的1234567......
聲音一經發出,廣大吃瓜網友便按捺不住了,在網上瘋狂討論,劉濤與金星所暗示的女演員到底是誰。
可不查不知道,查過以後才發現,娛樂圈裡的「數字小姐」,並不在於少數。
其中被詬病最深的,自然是與《甄嬛傳》中的「玉嬈」徐璐。
直接實錘的一點便是,當時她在劇中的口型,根本對不上字幕上的臺詞。
然而據徐璐自己的說法是,之所以嘴型對不上字幕,是因為編劇後期改了臺詞,並且自己那時候只是個沒有名氣的小演員,導演也不會允許她有這種行為的。
在後來的一次頒獎典禮上面,徐璐再次發聲,為自己澄清,自己絕不是媒體口中所說的那種「數字小姐」。
除了「數字小姐」以外,娛樂圈內的「數字先生」其實也並不在於少數。
要說其中鬧得最沸沸揚揚的,自然是《永樂英雄兒女》當中的保劍鋒。
在後期的曝光當中,稱保劍鋒在劇中的臺詞全部都是數字,氣的配音導演張澎怒摔劇本,甚至將導演趕出了配音室。
後來的採訪當中,張澎也公開表示,當初的確發了脾氣,因為這個藝人不好好說臺詞。
「我寧可不做配音這一行,也不為這種沒有藝德的戲子擦屁股!」
對於「數字小姐」和「數字先生」們,圈內的不少老戲骨,自然也是嗤之以鼻的。
作為一名老戲骨,德高望重的陳寶國,都罵出了「不要臉」。
東北人秦海璐更是剛烈,直言不諱的說:「我要是能遇上了,我肯定大嘴巴抽過去。」
演員這個職業,最基本的一點職業要求便是背臺詞。
連最後的底線都丟失了,的確不能忍。
可讓人無奈的是,這種現象並非個例,不知從何時開始,不背臺詞竟成為了這個行業的普遍現象。
2、背臺詞都要被表揚?
2019年6月13日,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劇大師班論壇上,王勁松曾提到了這麼個事。
他談到,有一次遇到了一個年輕演員,問他:「你準備戲是不是把臺詞背下來就特別美好?」
王勁松沒有作聲。
到了第二天,那名年輕演員四處跟別人炫耀,稱自己臺詞背的特別好,一段都沒有忘。
在那次論壇上,王勁松直言:「我真的很遺憾!什麼時候我們這個職業變成了背臺詞都要被表揚的職業了?」
其實背臺詞糊弄事兒這現象,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
《亮劍》中的主演李幼斌老師曾在採訪中提到過,自己在90年代拍戲的時候,就曾聽到過有演員用數字代替臺詞。
鍾麗緹在節目當中也直言不諱的說過,由於自己的普通話不過關,粵語水平也很一般,因此導演讓她用數字來代替臺詞。
由此可見,其實用「數字小姐」的存在,並非是一朝一夕便形成的,只是在資本化的浪潮之下,變得越來越猖狂。
其實諸如此類的行業亂象,並不僅僅體現在背臺詞上面。
替身出演、背景摳圖,這種種現象目前在娛樂圈內,早已經屢見不鮮。
其背後的目的也很明顯,那就是用最快的周期、最少的成本、最大程度上獲得收益。
成龍曾在媒體面前坦言:「我自己本身片酬就很高,如果一線演員能夠保證票房的話,我也願意高價去聘請。」
高價片酬的代價,便是不斷縮水的拍攝周期。
除去每天化妝的時間,休息的時間,以及NG的次數,能夠預留出的拍攝時間,可謂是少之又少。
正因如此,用數字代替臺詞,替身,摳圖這種形式才會變成了行業的「潛規則」。
在演藝圈逐漸流量化的今天,用流量去換取資本,再用資本去換取流量,儼然成為了一個閉環。
可呈現給觀眾的,就成了一堆誰都看不下去的廢品。
說到底,還是行業氛圍變了,人心變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流量點崛起,越來越多的新生力量加入到這場資本的遊戲當中,所有人都充斥著危機感。
換句話說,沒人能保證,這種方式還能糊弄觀眾多久,還能收割多少流量。
所以在那之前,他們只能夠不遺餘力的,發揮最後一份「光」,避免在下個浪潮到來之前拍死在沙灘上。
或許拍出來的東西,他們自己都不會看。
誰知道呢。
3、拿作品說話
2020年金雞獎上,對於「最佳演員」的幾項稱號,官方補充了幾條額外的規定。
新添的規定中便包括:男女主角、配角的評選作品必須是原聲,配音作品不可報名參選。
這條規定的指向性,不言而喻。
就像王勁松說的那樣:「背臺詞是什麼?背臺詞是你上戰場的那支槍,就要上戰場了,槍都沒拿,那你拿什麼打仗?」
作為情感表達和人物塑造的重要一環,臺詞的缺失,無疑會讓角色的塑造大打折扣。
對待臺詞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可以決定一名演員的基本修養。
在這點上,李冰冰的做法便得到了很多業內外人士的稱讚。
在某次採訪當中,她曾提到,自己不僅要背熟自己的臺詞,還要背所有人的臺詞,因為只有知道自己身邊的人在做什麼,自己猜能更好詮釋自己所飾演的角色。
毫無疑問,這種做法,才是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角色負責,對自己的作品負責。
其實「數字小姐」、「數字先生」這類人,像極了當年那些打著明星旗號拍出的爛片。
這種做法,只能讓觀眾上當一次,可絕不會讓觀眾接二連三的上當。
隨著大眾審美能力的提升,「爛片」逐漸被院線觀眾淘汰,相信「爛演員」的下場,也必然是如此。
儘管觀眾的成長需要時間,市場的成長也需要時間,不過對於一名演員而言,等到繁華落幕過後,剩下的只有他的作品。
希望「數字小姐」和「數字先生」們,可以早點想明白這個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