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通訊員蔡禮建、郭宇 報導:中央文明辦日前公布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東航股份(本部)憑藉紮實有效的創建工作,榮膺這一全國精神文明建設領域的最高榮譽。至此,東航集團在冊的全國文明單位增加到5家。近年來,東航集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聚焦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取得了顯著成績,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凝聚信仰之力繪就發展底色
近年來,東航集團通過黨組會、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培訓班、宣講會等形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在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東航集團始終高度重視平臺載體建設,充分利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等重大時間節點加強「四史」教育,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承辦並開展了「中央企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上海專場)、「央企故事會•走進上海」、「我和我的祖國」快閃、「我與祖國共奮進」故事匯、「同升國旗、同唱國歌」等活動。這些活動覆蓋了東航各大單位和所有分子公司的10萬餘名黨員幹部員工,營造了愛黨愛國、積極進取、向上向善的濃厚氛圍。
2019年10月,《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正式印發,東航將貫徹落實《綱要》與大力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相結合,開展了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活動,定期進行各類先進評選,引導幹部員工做崇高道德的踐行者、文明風尚的維護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
近年來,東航集團相繼選樹宣傳了客艙勞模李文麗、平安飛行43載的五星機長孫宏偉、「上海工匠」吳震東等優秀員工,以榜樣的力量倡導幸福源自奮鬥、成功在於奉獻、平凡造就偉大的價值理念。11月24日,在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來自東航的何超、沈莉、莊煜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東航在職全國勞模達到9名。
踐行社會責任彰顯央企擔當
「央企人始終衝鋒在前,困難面前豁得出、關鍵時刻衝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生!國之所需,就是我們的飛行所向!」這是不久前舉行的中央企業抗疫先進事跡報告會上,執行過抗疫飛行任務的東航機長楊韜分享的一段話,也是東航踐行擔當社會責任的寫照。
今年疫情發生以來,東航作為民航國家隊、主力軍,累計執行抗疫包機1090班,運輸防疫物資7萬噸,運送醫護人員近2.3萬人次,通過國際航班承運回國旅客超過54萬人次,包機接回滯留海外同胞1.1萬人次,充分彰顯了「頂梁柱、頂得住」的央企責任。
東航的社會責任踐行,更早已內化在企業運營的日常。
作為中央企業,東航集團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對接雲南雙江、滄源兩地脫貧工作,近年來,通過航空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醫療扶貧等舉措,極大改善了當地的生產生活條件,對口幫扶的兩縣均提前脫貧摘帽。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6月16日,東航開通了「昆明-滄源」往返航班,將原先15小時的車程縮短為50分鐘的扶貧「天路」,藉助東航龐大的航線網絡,讓佤鄉走向世界。
汙染防治是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東航堅持綠色發展,倡導「低碳飛行」,在亞洲首家實現全機隊全機型航行資料「無紙化」,節能減排投資累計7.45億元,節油19.55萬噸,減少碳排放約61萬噸。東航也及時制定機上生活垃圾分類措施,在上海的虹橋、浦東兩大機場每日處理約30噸的機上生活垃圾。在2020年,東航還有1000多臺燃油車輛被新能源車所取代,全年節約燃油200萬升,更有效減少碳排放,助力汙染防治。
作為進博會舉辦地上海最大的主基地航空公司,東航全方位承擔起進博會的服務保障任務,提供了包括航空客運、貨運物流、票務、禮儀及安全等方面的專業服務,向世界展示東航品牌、民航精神、上海服務。今年7月2日,由東航和進博局共同打造的全球首架「進博號」主題彩繪飛機正式亮相,迄今已飛抵10餘個國家、22個東航的重要樞紐航點,讓世界更好地認識進博會、了解進博會、參與進博會。
(本文圖片均由東航提供)
2020年也是東航著名的志願服務品牌「愛在東航」推出十周年,「愛在東航」號召全體東航員工每人每年拿出一個工作日參加社會志願服務。僅從2018年至今,「愛在東航」就組織公益活動項目4112個,參與員工84472人次,公益活動服務時間達58.75萬小時。
建設幸福東航推進共建共享
東航將「員工熱愛」作為企業核心價值觀,並將「幸福東航」作為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目標。東航已經連續兩年推出事關員工切實利益的「十件實事」,想員工之所想,解員工之所難,不斷增強員工獲得感、幸福感。
以「一體化辦公、一站式服務」為特色的東航職工服務中心,是廣受東航員工好評的服務機構。從2019年至今,該中心已為員工提供312.91萬人次的服務,員工滿意率達100%,非常滿意率達99%,特別是空勤人員聯合辦證中心的成立,可以為空勤人員提供集中式、一站式的證照審核、申辦、管理服務,流程大大加快,受到空勤員工的歡迎。
作為國際化的航空公司,東航大家庭裡有著大量海外員工,東航在2018-2019年連續開展了「四海同心、回家看看」等活動,安排海外員工探訪東航之家,不斷增強他們對企業的歸屬感,幫助他們了解東航的發展歷程,讓他們進一步感受到東航大家庭的溫暖。
東航一直深信,人才是企業的第一資源,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東航不斷完善教育培訓格局,積極開展乘務、地服、飛行、信息等崗位的技能大賽,在員工隊伍裡營造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95」後員工陳亦凡、吳佳妮分別代表我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實現中國在該項賽事「零的突破」,並取得優異成績。與此同時,東航還關注員工心理健康,開發員工幫助計劃(EAP)服務項目,為員工及其直系親屬提供專業的心理指導、培訓和諮詢。
精神文明建設沒有休止符,東航集團緊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主旋律,正把精神文明建設成果轉化為推進東航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全力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