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道之日起,就有人預測納達爾的職業生涯不會很長。在很多人看來,納達爾的打法特別依賴身體,是典型的消耗型打法。從道理上來說,在運動量和運動強度一樣的情況下,納達爾的身體磨損要多於非消耗型打法的球員,長此以往會帶來兩個問題——增大受傷機率和縮減運動壽命。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尤其是納達爾受傷或狀態下滑時,這樣的話題就被反覆提及。納達爾受傷後還能復出嗎?他的身體還能撐得住嗎?對於這些疑問,就連納達爾的支持者們心裡也是焦慮、擔憂和懷疑並存。正如眼看著支持的拳擊手被擊倒,我們在心焦的同時,一定會在心裡默念和祈禱他能再次站立起來。
而保持中立或不看好納達爾的人往往持懷疑或興奮的態度,巨人還會再次上演王者歸來嗎?會不會從此一蹶不振?納達爾鋼鐵般的意志力舉世公認,這世上幾乎沒有人能從意志上擊垮納達爾。一個人可以有鋼鐵般的意志,但身體仍是血肉之軀。光輝的思想和頑強的精神可以永恆,但肉體終究敵不過歲月的銷蝕。
不過,只要納達爾來到羅蘭加洛斯,他仍舊是最熱門的討論對象,這樣的討論並不是誰將奪冠,而是誰有能力和運氣在羅蘭加洛斯端起一個盤子。
納達爾史無前例地贏下10個法網冠軍後,再狂熱的豆粉也會漸漸變得佛系起來。雖然心裡仍舊期望納達爾再次奪冠,但總會在賽前主動降低自己的預期,奪不奪冠也無所謂了,只要他還能健康地站在球場上,能繼續享受網球就行。
粉絲越佛系,納達爾越堅定。在奪得第10座火槍手杯之後,誰也沒想到納達爾在接下來的三年又將這一紀錄刷新到了13個,更令人恐怖的是,納達爾今年在羅蘭加洛斯七場比賽中居然一盤未失,決賽甚至以送蛋方式擊敗了最大的對手德約科維奇。
於是,那些質疑納達爾的人漸漸產生了絕望的心理,如果這世間真的存在意志和身體都是鐵打的人,那納達爾無疑是其中之一。
當質疑一次又一次被擊碎之後,有些人就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篤信納達爾未來幾年會在羅蘭加洛斯繼續贏下去。
前世界第一費雷羅就是秉持這一觀點的人。近日,這位同樣以速度、韌性和強健的體格著稱的西班牙退役網球名將表示,如果納達爾身體健康,他將繼續贏得法網冠軍。
一個人可以奪得多少座法網冠軍?對於這個問題,費雷羅回答道:「拉斐爾·納達爾讓法網冠軍數變得很難預測,他在羅蘭加洛斯沒有天花板,他沒有對手,只要身體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他就有機會在法網和其他大滿貫賽事中繼續贏下去。」
今年以一盤未失的戰績奪得冠軍,如果將其與過去相比的話,我們似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歲月不僅沒有銷蝕納達爾,反而讓他變得越來越強了。
自1968年公開賽年代以來,首位不失一盤贏得大滿貫冠軍的選手是澳大利亞球員肯·羅斯威爾,他1971年在澳網完成了這一壯舉。其後,納斯塔斯在1973年法網再次以不失一盤贏得了桂冠。那麼,不失一盤奪得大滿貫次數最多的人是誰呢?迄今為止,有三位球員曾至少三次實現這一壯舉,他們是比約·博格、費德勒和納達爾。
有道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更多的人看到的是納達爾不失一盤奪冠的偉大,但往往容易忽略了偉大背後的細節,而今年最重要的細節就隱藏在與德約科維奇的決賽之中。
在決賽中,納達爾的發球從注重旋轉變為注重速度,打法由注重底線相持變為提升侵略性,他更注重在3拍以內拿下一分,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靠長多拍磨死對手。
這些細節變化自然逃不過費雷羅的眼睛,他在研究了納達爾今年法網的比賽後說道,「當然,拉法仍如一貫那樣很好地保持了擊球深度和旋轉,這樣有利於他找到熟悉的節奏,能夠隨心所欲地防守。」
「不過,」費雷羅話鋒一轉,「今年在巴黎,拉法創造了一些偉大的東西,很明顯有一些新的東西讓他打得更好。他儘量把球打得快一些,嘗試縮短回合,這樣的變化從發球就已經開始了。像納達爾這樣的頂尖球員,這樣的改進或許很小,但我們已經看出了端倪,或許拉法將在明年繼續嘗試這樣的改變。」
由於納達爾的打法極具個性,很多人會產生一種錯覺,誤以為納達爾始終是用一種模式在打球。撇開費雷羅揭示出的變化不談,納達爾在職業生涯中其實始終沒有停下調整和改進的腳步。費德勒就曾表示因為納達爾的存在,自己調整發明了很多新打法來對抗,而納達爾也是如此,兩人在互相對抗中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這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費德勒在變化,德約科維奇也在變化,誰又能說納達爾始終一成不變呢?(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雲捲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