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餘姐
全文2990字,閱讀時長約6分鐘
近期,一位曾年薪30萬的雙語女碩士辭職做保姆的新聞成了熱點。
當事人劉雙,西安外國語大學碩士,在經歷了幾年海外工作歷練之後,因家庭原因選擇到杭州跟家人團聚,並在做了一年多的早教老師後選擇了家政行業。
我注意到一個細節,當事人今年的年齡:32歲。看到這個新聞,相信很多人馬上能夠聯想到十幾年前的另一個新聞:北大畢業生當街賣豬肉。巧的是,當事人陸步軒2000年開始開肉店的時候34歲。
看來網絡上流傳的一個關於網際網路各崗位職業規劃的段子也頗有些社會學和心理學基礎:到35歲之後,甭管你是產品總監、技術總監還是人力總監,該開滴滴開滴滴,該送外賣送外賣、該賣保險賣保險。
調侃歸調侃,話說回來,當年因賣豬肉被罵的北大畢業生陸步軒如今出書、講課、回母校演講都不誤,早已是身價上億的公司合伙人了。
忘記在哪兒看過一句話,大意是說:每一個對自己人生都還有一些思考和要求的人,都難免會在30幾歲產生強烈的折騰衝動。不管是平時觀察看到的案例,還是從人生發展階段的特點推導,這個說法到都挺站得住腳。
回到這個新聞本身,從媒體對劉雙的採訪中,我們會發現,這不合大眾常理思維的選擇,其實是一個綜合各方面因素權衡利弊後,重新進行的職業生涯規劃,到是可以給我們諸多啟示:
01目標明確,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
我曾在之前的一篇關於30多歲的職場人要如何進行職業規劃的文章裡講過,其中的一個思路就是結合自己的興趣和優勢進行創業、或者為下一步創業做準備,具體可查看我,35歲,月薪8000,在一家公司工作了10年做到中層,要不要辭職
根據媒體對新聞當事人劉雙的採訪,她做出這一步的選擇就是有比較清晰的規劃的:希望今後在家政行業進行創業。同時對自己這個目標的具體實施步驟也有了一定的想法:先結合自己過往的特長和經驗帶孩子做早教,收納是她的愛好,希望自己通過學習培訓拿到相關證書之後往這個方向發展。
02進行SWOT分析,職業規劃需要多方權衡
30多歲的職業規劃與20多歲剛出校園時最大的不同是,已經沒有太多的機會和空間讓自己再不斷試錯。這個時候的選擇,往往是在我們充分地了解了外部環境、也充分地了解了自己之後做出的,它往往意味著:從此之後,這個選擇就是我們的終身事業。因此進行必要的調研、了解和分析也是非常必要的。
企業裡面分析戰略機會的時候會用到SWOT分析,其實這個方法也完全可以用在個人的職業規劃上:
1、什麼是SWOT分析
所謂SWOT分析,即基於內外部競爭環境和競爭條件下的態勢分析,就是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通過調查列舉出來,並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後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而結論通常帶有一定的決策性。S (strengths)是優勢、W (weaknesses)是劣勢,O (opportunities)是機會、T (threats)是威脅。
2、如何進行SWOT分析
我們就以這條新聞的當事人劉雙為例,來用SWOT分析一下她選擇切入家政服務業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從而來客觀判斷,這到底是一個大多數人還沒看懂的藍海,還是一個浪費了天賦、學歷和經驗的歧途。
(1)優勢分析
根據新京報記者的調查,目前國內已經有多所高校開設了家政相關的專業,但目前國內高端家政的從業人員缺口仍然較大。像劉雙這種高學歷、視野開闊、能夠從客戶需求和體驗出發來提供高端家政服務的人才,對有對口需求的家庭來說,絕對是一種稀缺資源,也更有可能真正滿足這一部分高端客戶對「管家式」服務的需求。
從劉雙的採訪中可以看出,對於家政行業,她還是做了一些功課並且有自己的想法的,正是這些看法讓她真正區別於一般的家政從業人員。
(2)劣勢分析
上面截圖中南方都市報記者的提問其實已經某種程度上透漏出,像劉雙這種高學歷、有良好工作背景的人在進入家政行業會遇到的問題:客戶對這個行業從業人員的刻板印象而讓從業人員產生的不被尊重的感覺、事情瑣碎、客戶「難搞」、家人和外人的不理解、客戶不信任能長久做下去等。
不過總結起來,這所有一切只需要一件事搞定就能夠都解決:那就是自己足夠清楚自己為何選擇,並做好將要面臨困難的心理準備。因為有了創業的明確目標,相信這些問題就都不是問題。
(3)機會分析
根據中國商務部和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公布的數據,中國家政服務業2017年的營業收入達到4400億元,同比增長26%,2015年到2017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25.5%。據艾媒諮詢測算,2020年中國家政行業的市場規模可達到8782億元,相比2017年,短短3年時間,幾乎就要翻一番。
就算不關注數據,單從各大公司的布局和動作上看,也能看到這個行業的巨大機會和空間:早在2014年,騰訊和盛大資本就在家庭保潔服務O2O平臺「e家潔」的A輪融資中投入400萬美金。「e家潔」也於2016年掛牌新三板,是國內首個上市的家政行業公司。
除BAT之外,京東、58同城、美團等國內知名網際網路行業,都在家政行業的布局上有相關動作。
(4)威脅分析
對於想要將來創業的劉雙來說,最大的威脅可能就來自各網際網路大廠的入局,根據過往經驗,有這些巨頭加入的商戰,小企業競爭優勢太弱。不過家政行業有其特殊的地方,是更有可能與這些網際網路巨頭攜手共贏、線上線下進行結合的業態。因此這個威脅也可以暫時忽略不計。
經由以上的SWOT分析,我們就會比較清晰地看到,這個成為熱點的新聞之所以成為熱點,與其說是當事人的選擇不按常理出牌,倒不如說是我們大多數吃瓜群體其實對家政行業的認知還停留在很久之前的刻板印象。其實,很多時候,藍海機會可能恰恰就是在這樣的大眾誤解中產生的。
03職業規劃需要有對抗風險的措施託底
上有老下有小的30多歲,職業的轉型、甚至換一份工作都小心翼翼,在重新規劃時,必須要考慮到現實因素。放著30萬年薪的工作不做,選擇做家政保姆,乍一聽十分不靠譜,可是我們看當事人對薪資和工作時間的描述就知道,它也絕不是一份低薪工作:
朝九晚五,除了可能單子沒有那麼穩定有保障之外,月薪達到2萬,這是很多一線996的白領們也達不到的薪資水平。
因此,就算退一萬步來說,新聞當事人的創業計劃無法實現,這份工作也足以讓她有一份很不錯的收入,比原來30萬年薪少一些,但也不至於有太大落差。這也算是對可能有的風險的一個託底措施。
進入人生下半場的職業規劃,註定需要考慮的因素更多:如何保障自己的轉型或調整能夠避免收入上的損失從而確保家庭的正常運轉?如何能夠把過去的積累轉化成新的職業規劃的優勢和力量?有沒有可以託底的措施避免我們萬一失敗還不至於太慘?
劉雙到是給了我們一個不錯的啟示: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然後分析機會、威脅和優劣勢,確保有一定的收入保障,之後不顧世俗目光、大膽行動。我們祝福她,也希望自己能從別人的人生故事中找到改變的勇氣、行動的力量。
#職業規劃#
參考資料:
《年薪30萬女碩士辭職做保姆,引熱議,她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南方都市報《高端家政有多火?碩士學歷並不罕見》,新京報有餘姐,10多年上市公司HR,《HR硬實力》撰稿人,三茅人力資源網專欄作家。關注遊刃職場,獲得更多職場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