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程千帆:這樣一位生平「簡單」的南大人

2021-01-18 南京大學

「千帆晚年講學南大,甚慰平生。雖略有著述,微不足道,但所精心培養學生數人,極為優秀,乃國家之寶貴財富。望在我身後,仍能恪守敬業、樂群、勤奮、謙虛之教,不墜宗風。」

——程千帆

讀罷程先生遺囑裡的這段飽含深情的文字,我們不難看出他與南大、與南大人的密切關係。

先生雖已於2000年6月3日在南京病逝,但其有形之著述、無言之教誨始終讓一代又一代南大人受教。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筆者,一起走進這位「簡單」的南大人——程千帆。

程千帆其人

1913年9月21日,程千帆先生生於長沙,詩為其家學,故幼承庭訓,十二三歲即通聲律;孩童時期的他在伯父君碩先生處接受私塾教育,沁潤於經典著作的薰陶之中,聰穎過人。

1928年他考入金陵大學附屬中學,從多方面接觸現代知識,成績優異;而後升入金陵大學中文系,師從黃侃、吳梅等人,於就讀期間和同好結辦詩社「土星筆會」和新詩半月刊《詩帆》。

1936年從金陵大學畢業後,他歷任金陵中學、金陵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教職。

1978年,全國形勢已經開始撥亂反正的時期,時任南京大學校長的匡亞明力排眾議、延請程千帆先生至南大任教,此後,程先生在南大教學一線躬耕20餘年,桃李無數。

新詩半月刊《詩帆》

他,是我們眼裡的中國著名古代文學史家、教育家,是公認的國學大師,在校讎學、歷史學、古代文學、古代文學批評領域均有傑出成就。可是在回憶過去的時候,程先生卻說:「我是一個很簡單的人。我的生平也很簡單,除了晚年闖了一場禍,過了十八年不由自主的生活以外,其餘都太簡單了。」

光陰流轉,風骨不改,程先生的「簡單」是一種純粹的實在。

程千帆先生在上課中

程千帆與妻子

程千帆先生與妻子沈祖棻相識於菁菁校園,當時,他是金陵大學中文系三年級學生,才華橫溢;她是金陵大學國學研究生,專攻詞曲。他們在詩詞中唱和真情,才子才女亦時常惺惺相惜,他們的故事在文壇有「昔時趙李今程沈」的美稱,他們之間的愛恰如沈祖棻在《馬嵬驛》中所說,是「靈魂與靈魂的擁抱」。

家國舛途、戰火流離、政治風波、生老病死,他們無論何時都攜手前行,一同走過近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1977年6月27日,在回到武漢的返家途中,沈祖棻不幸遭遇車禍不治身亡,享年六十八歲。在妻子故去的那個夏天,程千帆沒有沉浸在悲痛中止步不前,而是奮力整理亡妻的諸種遺作,並在不久之後文藝復甦的春天,將《唐人七絕詩淺釋》和《唐宋詞賞析》付梓出版。

1953年,一家人攝於上海

1996年的春天,程千帆回到武漢,八十三歲的老人,在他親手書寫的墓碑前痛哭流涕。他真正懂得沈祖棻的才華,正如他在她墓碑上書寫的八個大字:「靈芬奇採,炳耀千秋」。

程千帆不擅詞作,每每沈祖棻給他寫詞,他答還的是詩。他是嚴謹的學者,詩典故太多,也很難見出性情。可是他有兩首《鷓鴣天》詞寫得很真、很任性。這是夫妻四十年的感情,更是他對亡妻才華和信念的致敬。題前小序記道:「子苾逝世,忽近期年,為刊遺詞,愴然成詠」:

衾鳳釵鸞尚宛然,眼波鬟浪久成煙。

文章知己千秋願,患難夫妻四十年。

哀窈窕,憶纏綿。幾番幽夢續歡緣。

相思已是無腸斷,夜夜青山響杜鵑。

燕子辭巢又一年,東湖依舊柳烘煙。

春風重到衡門下,人自單棲月自圓。

紅緩帶,綠題箋。深恩薄怨總相憐。

難償憔悴梅邊淚,永抱遺編泣斷弦。

「難償憔悴梅邊淚,永抱遺編泣斷弦」,這是患難夫妻之至痛,亦是文章知己之至幸。

程千帆用印:文章知己,患難夫妻

程千帆與匡亞明

從1978年到1995年,程先生經殷孟倫、徐復和洪誠三位先生的推薦,由匡亞明校長克服障礙禮聘至南京大學任教,在南京大學也恰好又工作了近20年。

在這近20年當中,他爭分奪秒,發憤著述,從而贏得了人生最為輝煌的20年。在程先生心中,匡校長是給了他20年學術生命的人,故對他特別地感激、尊敬。

程千帆先生評價匡校長是一個大人物,誠為相知之言。所謂大人物,乃非常之人。必待非常之人,才有非常之功。大師如此,執掌校職者又何嘗不是這樣?顯然,正是因為匡校長的有容乃大,程千帆這樣的點點劫後火種,才能夠在南京大學熊熊燃燒起來。

匡亞明老校長

而在思想和學術上,程先生對這位於自有恩的領導始終保持著自覺的獨立、平等意識。程先生在《勞生志略》中講:「我沒有對他(按:指匡亞明)特別地恭敬,從沒有委屈自己去取得他的滿意。意見相同我就支持他,不同我就提出來。」

匡校長一向尊重甚至偏愛像程先生這樣身有鋒稜的人。在任時,匡校長經常看望程先生,甚至把程先生關於人才培養的意見書發至各系教研室組織學習討論。「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有程先生這樣的「千裡馬」,又有匡校長這樣的「伯樂」,二人相得遇合,真是學校的莫大幸運。

在人生的暮年,程先生要搶回養雞放牛的18年光陰,匡校長要把80歲當作18歲來過,二人都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雖然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的規律不可抗拒,匡、程二人已先後離我們而去,但他們樹立的榜樣必將是南京大學永葆青春活力所不可或缺的內在動因。

程千帆先生

程千帆與弟子

程千帆先生一生指導了大批博士、碩士研究生和海內外高校進修生,他培養的學生具有鮮明的學術理想和治學風格,被學界譽為「程門弟子」。「程門弟子」的學術水準及程先生的教學業績,在學界享有盛譽。在人才培養方面,北京大學王瑤先生多次說過「程千帆很會帶學生」這樣的話,並要學生「關注南大這一迅速崛起的學術群體」。

早年,程先生與沈祖棻先生在四川各大學教書期間,就組織學生成立「正聲詩詞社」,培養了一批詩詞創作與研究的頂尖人才。抗戰勝利後,程先生在武漢大學培養了陸耀東、吳志達、劉慶雲等優秀人才,及詩人韋其麟、曉雪等。

程先生來南京大學後,「在教學科研中認認真真地走路,在培養青年教師和學生中勤勤懇懇地帶路」。在紛繁的事務中,他「總是先南大,後校外,先教學,後科研」,精心培養了以十名博士生、九名碩士生為代表的「程門弟子」,蜚聲天下。

程千帆與學生們在棲霞山

程先生對教師這個身份十分重視,他總強調,自己先是一個教師,然後才是一個學者。程先生特別重視上課。他的課,放得開收得攏,開合自如又絲絲入扣,嚴肅莊重也不失幽默詼諧。課堂上引用的詩文,他都能脫口而出,背誦如流。

在研究生畢業前最後一堂課上,程先生常會講這樣一個故事:

「德山宣鑑禪師去拜訪龍潭信禪師,在龍潭住了一段時間。一天晚上,宣鑑禪師在信禪師身邊侍立良久。信禪師說:時候不早了,你為什麼還不走呢?宣鑑禪師剛出門又回頭說:"外面很黑。"信禪師點上蠟燭交給宣鑑禪師,對方剛伸手要接,信禪師又"噗"地將蠟燭吹滅。宣鑑禪師大悟,納頭便拜。」宣鑑禪師悟到了什麼?

程先生未說,但弟子們已聽懂了故事的寓意:畢業後,路要靠自己走了。程先生只講故事,並未對故事做一字說明,但弟子已然獲得重要啟示,師生之默契可見一斑。正可謂,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程千帆、周勳初先生與博士生們

最後,我謹引用吳代芳先生在《半個世紀來的風雨歷程》中的話作結:

他不是停留在給我們傳授知識的階段,而是著重為我們引路。他不是只教給我們以現成的知識,而是給我們以鑰匙,讓我們打開寶庫,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

這,便是程千帆先生,一位生平「簡單」的南大人。

文字:姜少猛

參考:「程門問學」公眾號、南京大學報

圖片:百度百科、「程門問學」公眾號

美編:溫麗婷

相關焦點

  • 匡亞明:一位大學校長的風骨與擔當
    隨著「打倒」、「聲討」的逐步升級,南大黨委一位領導找丁秘書談話,要他注意校長安全,「一不讓外人進入漢口路71號(匡的住所),二把校長的防衛手槍收回」。匡亞明得知後淡然一笑:「手槍在枕頭下面,拿去交掉,他們是怕我自殺。你放心,我這個人決不會自殺。自殺是絕望的表現,我這個人從不絕望!」
  • 你真的了解南京大學嗎?細數「南大」背後你不知道的的點點滴滴
    那麼今天,小編將為大家揭秘南京最受矚目的大學—南京大學(以下文章中均簡稱「南大」)。說到南大,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便是「985工程」「211工程」「C9聯盟」等一系列頭銜。但是,回歸根本,南大其實更應該被看到的是它那些不一樣的背後。位於南京這樣一個充滿著濃厚歷史底蘊的地方,數千年的風霜讓南京這個地方在現代化的浪潮下仍然保持著原有的姿態,而南大在這個優雅地方呆上了數百年,也是風雨佇立,卻依然能夠在風浪來臨之際,不慌不忙,按部就班做著自已應該做的事。
  • @全球南大人,南京大學118周年「雲校慶」系列活動正式開啟!
    2020年5月20日南京大學迎來建校118周年校慶在全球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南京大學校友總會隆重推出「雲校慶」線上活動誠邀各位校友相聚雲端以別開生面的方式為母校慶生!
  •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NDFZ,南大附中新解
    歷經124年的探索、積澱、發展,南京大學附屬中學形成了一脈相承的優良傳統和獨特的辦學風格。走進校園,濃鬱的民國風格悄悄散發著百年老校的氣息。學校提出「高質量發展,高品質追求,建設適合學生成長的優質高中」。南大附中人始終牢記自己的教育初心,以教育情懷同心追夢。 2020年6月5日,南京市中考招生政策出臺,南京大學附屬中學經四星辦學評估,納入第一批次招生!
  • 南京大學蘇州校區正式開工!「南大紫」你愛了嗎?
    副省長馬欣出席儀式並講話,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出席儀式並致辭。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主持儀式。南京大學蘇州校區重點打造化生醫藥、材料能源與工程、電子與信息、地球系統與環境、人文與社會五大學科群,在辦學模式上將打破院系界限,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形成一支1000人的高水平教師隊伍。規劃涵蓋本碩博各類層次的辦學規模1.2萬人(遠期2萬人)。
  • 蘇州為南京大學提供的貸款,達南大一年預算近一半
    近日,為助力南京大學蘇州校區東區項目建設,國家開發銀行蘇州分行與中國農業銀行新區支行、招商銀行蘇州分行等13家銀行,為南京大學蘇州校區東區項目建設提供30億元金融支持。不過根據協議,這30億元貸款並非直接撥付給南京大學,而是給蘇高新教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蘇州蘇高新集團有限公司,用於支持南京大學蘇州校區東區項目建設。
  • 程千帆先生的古詩課
    程千帆先生是古代文學研究界最受人敬仰的泰鬥,雖然去世已經二十年,但他的著作從未離開過我的案頭。最近張伯偉教授所編《程千帆古詩講錄》,又將先生的諸位入室弟子聽先生在南大講詩的課堂筆記整理面世,這無疑是對當今詩歌教學的一大貢獻。
  • 有這樣一所學校,坊間人稱南京鼓樓醫院附屬南京大學醫學院
    南京大學的醫學科,在南大諸多學科中,起源不早不晚,1935年創建,此時的南大已經建校三十多年。1952年院系大調整中,南大被調整為文理綜合大學,醫學科作為文理以外的學科,與農學、工學等學科一樣,獨立成了單獨的大學,也就是後來的南京鐵道醫學院,劃歸了部隊,沒有意外。25年匆匆而過。
  • ...為建設「第一個南大」而接續奮鬥——在中國共產黨南京大學第...
    我校兩項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聚力內涵式發展 著力高質量提升為建設「第一個南大」而接續奮鬥——在中國共產黨南京大學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0年1月9日)胡 金 波同志們:現在,我代表中國共產黨南京大學第十四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 南大青年唱響回聲嘹亮@重慶大學@南京...
    南大青年唱響回聲嘹亮@重慶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 2020-04-08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大排名勉強擠進全國前十?假如這樣,那還有哪些大學不勉強
    南京大學排名進入前十,很勉強嗎? 再看US NEWS2021世界大學排名,南京大學是內地第6位,得分是66分。排名內地第10是華中科技大學,得分是62.2分。 南大排名進入前十,也不勉強吧?
  • 南大「特殊郵差」 來揚送喜報 揚中今年33人被南大錄取
    南大校領導為揚中錄取南大新生送錄取通知書   南京大學「郵差天團」抵達揚州,為揚州籍南大新生送上錄取通知書。   昨天上午,南京大學副校長王振林、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紀勇等一行率先來到揚州中學,為33名「萌新」頒發錄取通知書。今天,他們還將前往邗江中學,為該校14名被南大錄取的新生送去喜報。
  • 南京有南大,合肥什麼時候有「合大」?
    我想說的是,合肥除了中科大,合工大這樣的一流大學,中高檔層次的大學太少了,許多高中畢業的學生考大學,成績稍微好一點的,基本都去了南京、武漢、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不僅本地高分考生,選擇合肥本地好大學的少,就連外地高分考生,也常常不會把合肥納入參考範圍。哎,你還別說,老朋友的這番話,細細想來,確實有幾分道理!
  • 瞄準世界一流大學校區目標,南大蘇州校區建設按下「快進鍵」
    南京大學與蘇州市政府於2019年3月籤訂建設南大蘇州校區的協議,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南大蘇州校區於近期獲教育部正式批覆。百年名校南京大學與國內「最強地級市」蘇州牽手共建,可謂是名校與名城強強聯手的典範。這也使得這座尚處於「襁褓」之中的大學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並被外界賦予太多想像空間。
  • 「南京大學金陵中學」正式掛牌
    作為"南大班"名譽班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金陵中學 1968 屆校友祝世寧現場回憶在金中學習的點滴,與首屆 104 名"南大班"同學親切交流,並帶來一場精彩講座。受當年班主任的影響,他與物理結緣"我作為金中的老校友,終於看到我所在的南京大學和金中有這樣一個非常好的合作形式,我是非常激動的。"
  • 南京大學有多少人考入世界頂級名校?
    從2017年到2019年,「雙一流」大學本科畢業生的深造率逐年上升,繼續深造又分為在國內升學和出國(境)深造。為體驗不同教育教學和風土人情,提升自己的眼界和能力,不少本科生會在畢業後前往世界名校深造學習。那麼,當國內頂尖的名校遇到世界頂級名校,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南京大學有多少畢業生收到了世界頂尖學府的橄欖枝呢?
  • 世界級城市、「網紅」大學、超高質量就業,南京大學一次滿足!
    國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以「誠」為校訓,首開女禁,開創了我國高等教育史上的多個第一;國立中央大學,當時規模最大、學科門類最齊全、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最為卓越的高校,被譽為民國最高學府……從求索問道到實幹興邦118年南京大學雖歷經輾轉變遷卻始終初心不改一代代南大人心繫家國、勇於擔當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最動人的華章理由2
  • 南昌大學:縮寫為南大;寧夏大學:縮寫為寧大;寧波大學:縮寫為
    然而許多學校的全稱沒有歧義,但是卻的縮寫非常有趣,例如,國際商學院的縮寫是「國 務 院」,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叫「黑中醫」,黑龍江科技大學叫「黑科技」,最有趣的是大連海洋大學被稱為「大海大」。然而這個有趣的縮略語只會讓每個人說出來時都會心一笑,不會給學校帶來麻煩,所以學校不會太在意。然而就像大學裡的兩顆豌豆一樣,許多大學的縮寫是完全相同的。。
  • 南京有多少好大學?這3所,許多人夢寐以求
    都說南京的大學多,那麼,南京究竟有多少大學呢?有人曾經做過統計,單獨本科院校,南京就有28所之多,如果加上一些獨立學院和專科院校,南京的高校,至少有60多個!而在這60多所南京高校中,有3所,是許多人眼中的理想大學,一直夢寐以求!究竟是哪3所大學?一起來看看吧!
  • 同心同向,我們都是「南大人」!
    同心同向,我們都是「南大人」!他表示,南京大學的事業是母校與校友共同的事業,南京大學的未來是母校與校友共同的未來,廣大校友是南大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過去一年取得的喜人成績和重大進展凝結著全校師生員工的辛勤付出和智慧力量,凝聚著廣大校友及社會各界的熱忱關心和大力支持。「校友是南京大學的延伸和象徵,校友在哪裡,南京大學就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