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詩 毛澤東詩詞 國民黨將領 國民黨高級將領 小將 圍剿...

2021-01-08 東方網


  毛澤東的一首詩,造就了最倒黴的國民黨將領張輝瓚。

  1931年春,毛澤東在寧都黃陂村揮筆寫下在第一次反圍剿勝利之後,做詞《漁家傲·反第一大「圍剿」》:「萬木霜天紅爛漫,天邊怒氣衝霄漢。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二十萬軍重入贛,風煙滾滾來天半。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不周山下紅旗亂。」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毛主席《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詞的廣為傳誦,使張輝瓚成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名字。

  有學者認為,這首《漁家傲》中,「前頭捉了張輝瓚」一句太過直白,簡直就是以口語入詞,為作詞家所諱。但也許正是因為直白,才容易被文化水平不高的根據地群眾所傳唱。另外,它也反映了毛澤東打了勝仗以後,寫作此詞時的一種酣暢淋漓的痛快心情。

  在軍閥時代,張輝瓚不算是大人物,他的出名,主要由於他是國民黨對中央蘇區第一次大規模「圍剿」的前敵總指揮,而且一敗塗地,受過毛澤東詩詞的「表彰」。

  清末湘軍興起以來,湖南出將軍,但戰事也多,外面的人打還不夠,自己關起門來打。北洋時期,就數湖南軍閥的派系多,有趙(恆惕)派、程(潛)派和譚(延ND064)派,後來趙派中又分裂出唐(生智)派,湘西還自成一個系統,誰也不理。張輝瓚就屬於勢力最弱的譚派的一個小小的師長。那個年月,軍長、師長、司令遍地都是,有兩枝槍就可以充司令,一枝手槍自己拿,另一枝長槍衛兵扛。

  譚派在湖南,多數時候在野,甚至四下流浪,寄人籬下,所以,這種師長能有多少軍隊,天才知道。當然,張輝瓚還比較幸運,由於主公譚延站隊正確,選擇了國民黨,在國民黨內又選擇了蔣介石,所以,在協助蔣介石打敗了政敵唐生智之後,譚派居然在湖南當家作主了,雖然此時譚延已經將軍隊交給了部下魯滌平。

  在譚延短暫的主政湖南期間,論功行賞,張輝瓚曾做過一任湖南的警察廳長。說起來,張輝瓚也算是個讀書人,日本士官學校的畢業生,向有儒將之名,所以,在警察廳長任上,很是出了一迴風頭。據說有次設計抓了一個很傷風化,卻又在政界很有靠山的老鴇,將其就地正法,還附了一篇駢四驪六的判決書,很是讓遺老遺少們興奮了一陣子。

  在跟魯滌平之後,對付打算跟蔣介石叫板的唐生智,抄後路,也抄得不錯,害得唐生智兵馬未動,就已經四分五裂崩潰了。

  不過,此公跟紅軍打仗卻運氣很差,第一仗就被殲滅(師部並兩個旅),自己做了俘虜。幸好由他小舅子朱耀華率領的一個旅,見機得早,開溜及時,不然後來為他修墳的人都沒有了。

  被俘之後,據紅軍的叛將龔楚說,張被帶到了朱德那裡,朱德表示要辦一個紅軍學校,讓張來做教授。張輝瓚還見到了同鄉毛澤東,張口便稱潤之先生,彼此還敘了舊,他們原在大革命時期的廣州,曾經相識,毛還到湘軍做過演講。張輝瓚表示,可以給紅軍捐獻藥品和彈藥。據郭化若回憶,毛澤東當時顯然沒有要殺張輝瓚的意思,雙方談得還不錯,而且張的利用價值還挺大,至少對紅軍的裝備改善會有幫助。

  如何處理張輝瓚,是殺是留還是放,由於以前從來沒有俘虜過這麼大的官,紅軍內部意見也不統一。毛澤東和朱德都主張不殺張輝瓚,毛澤東說:「諸葛亮擒孟獲敢七擒七縱,我們為什麼連兩擒兩縱也不行呢我看不能一擒就殺。」

  按照朱、毛的想法,把張輝瓚放到即將開辦的紅軍學校當教員。有軍就有校,治軍先治校,國民黨辦黃埔,共產黨就要辦一個「紅埔」。毛澤東在1927年11月下旬,就帶領秋收暴動的部隊在井岡山麓龍狀元橋畔的龍江書院,創辦了井岡山紅軍教導隊;1928年春,朱、毛會師,紅軍教導隊擴編為紅4軍教導大隊。可教導隊畢竟帶有隨營學校的性質,辦一個正規化的紅軍學校才是朱、毛的理想。

  而辦紅軍學校此刻正缺少軍事教員,張輝瓚倒是個合適的人選。

  1931年深秋,毛澤東在江西寧都縣的小布村,創辦了中央蘇區最高指揮學校——工農紅軍學校。不過,張輝瓚已經被殺多時了。

  1931年1月28日,江西吉安東固區蘇維埃政府召開公審大會,3000多人參加了大會。原定在鎮裡的廣場,但因為參加公審會的人太多,會場臨時改在小山坡上召開。張輝瓚被頭戴高帽,五花大綁地從龍岡押回東固,被拖到一大群農民、鄉鎮貧民、手執紅纓槍的年輕赤衛隊員和身披徵塵的憤怒的紅軍戰士面前。

  毛澤東本不想讓張輝瓚去東固,但張輝瓚在距龍岡30華裡的東固大搞「三光」政策,民憤太大,不讓批鬥群眾不答應。

  張輝瓚做的壞事實在是太多了。1929年他任南昌衛戍司令時,曾屠殺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1000餘人,人稱「張屠夫」。一個月前,在「進剿「東固的時候,張輝瓚命令部下:東固已匪化,石頭要過刀,板凳要火燒。40裡內,凡10歲以上的男女老少,格殺勿論。不論民房公房,草屋土屋,在部隊撤退前,一律燒光!凡可攜帶之物資、食物,全部帶走!

  東固是個南北狹長,東西扁圓形的盆地,四周都是高山大澗,從四壁山崗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東固街上一片火光,聽得到殺害平民百姓的槍聲,以及受害者慘不忍聞的令人傷心落淚的啼哭聲,呼救聲。

  有道是「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雖說毛澤東已經安排紅8軍軍長何長工跟著去東固做群眾的說服工作,可到了公審批鬥會場,局面失去控制,根據地人民群情激憤,一片「剝皮」、「抽筋」的喊殺聲。

  會場維持秩序的紅3軍戰士,也十分痛恨張輝瓚。就在剛剛結束的龍岡戰鬥中,紅3軍死傷3000人,當時沒有那麼多棺材,只好幾十個人埋一個坑。紅3軍的戰士多是土生土長的農民,他們寧可死在戰場上,也不願被自己人當作AB團殺了,所以,打仗勇猛頑強。

  在群眾極其憤怒的聲討聲中,張輝瓚終被當眾槍決。

  周恩來有意釋放張輝瓚

  關於張輝瓚的被殺,有人歸因於王明左傾路線。1931年1月7日,中共六屆四中全會後,王明「左」傾路線開始統治中央蘇區。但通過事後中央採取的措施來看,證實中央也並不想處死張輝瓚。

  第18師在龍岡覆滅,師長張輝瓚被擒,在國民黨軍界掀起軒然大波,國民黨南昌行營主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第9路軍總指揮魯滌平傷心地向蔣介石報告:「龍岡一役,18師片甲未還。」

  張輝瓚在國民黨高級將領中,私生活算比較嚴謹的一個,與妻子朱性芳感情甚好。朱性芳此時正在漢口,得悉丈夫在龍岡戰敗被俘,急得坐臥不安,派人去上海尋找中共中央所在地,欲傾家蕩產贖回其夫。

  湖南軍界的程潛、唐生智、何鍵、範石生也紛紛向中共傳遞信息,要求紅軍不要殺掉張輝瓚。蔣介石也許諾了許多條件,只要放回張輝瓚,國民黨願釋放關押在白區的大批「政治犯」,而且由上海三家銀行作擔保,向紅軍贈送20萬元現款和20擔西藥及其他槍枝。

  為此,蔣介石責令魯滌平派省府秘書王信一前往上海,秘密與中共中央聯絡人員龔飲冰取得聯繫。

  中共中央鑑於此種情況,決定同意談判。張輝瓚在國民黨湘籍軍人中有一定的影響,利用其影響,可以做分化瓦解國民黨軍的工作。主持軍事工作的周恩來派中央軍事部副秘書長李翔梧為紅軍代表,派中共中央特科塗作潮為中共代表,隨王信一去南昌談判,並派通訊員去中央蘇區,交給朱德一封信,要求做好放回張輝瓚的準備。魯滌平已準備待張輝瓚釋放回來,為他設宴壓驚。

  當時紅軍急需槍枝彈藥,紅3軍在龍岡戰役前,3個人才有一支步槍。許多戰士四肢打斷了,沒有麻藥,是用鹽水消毒,用鋼鋸截肢。

  可惜,這些都晚了。因為當時交通不便,派往中央蘇區的送信的通訊員沒有趕在張輝瓚被殺前趕到。

  朱德事後回憶這件事時,曾經痛心地說:「按說真不該殺張輝瓚。如果當時留著他,不但可以解決根據地的不少困難,還可以用他做人質,換回許多獄中的同志,可是把他殺掉之後,蔣介石為了報復,立刻處決了我們許多被捕的共產黨員,其中包括幾次起義失敗後被俘的軍官。」

  小時候,我中學有個很好的朋友,父親是朱耀華的後人,跟張輝瓚有親戚關係,由於不滿於現實,而傾向革命,後來卻被發配到了黑龍江的北大荒。他和父親,一直都在為張輝瓚背黑鍋,混都混不過去,因為那是領袖詩裡提到的反面人物。在文革期間,革命小將見了他家的人,就會背誦:「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

  記得有位著名的歷史學家說過,在歷史上,凡是跟共產黨作對的人,不管你出身有多麼的高貴,下場都很慘。這話不一定全對,但對於某些人來說,卻千真萬確。張輝瓚,就是這樣一個很慘的人,很不幸參與了第一次「圍剿」,很不幸碰上了毛澤東,碰上了毛澤東又不趕緊逃,還逞能孤軍深入,更不幸的是大名被毛澤東的詩記錄了下來,想不「出名」,難!

相關焦點

  • 毛澤東:項英要搞好和葉挺的關係,不允許新四軍內有國民黨人
    在1919年,時年23歲的葉挺加入了國民黨;192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葉挺毛遂自薦,請求出戰。作為經歷過南昌起義、北伐戰爭的著名軍事人才,葉挺的出山自然引起了當時政壇的關注。那時候的國共雙方有一個想法:將南方紅軍和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的一個軍,軍隊不缺士兵而缺將領,由此有誰來領導新軍隊就成為了國共雙方爭論的焦點。
  • 遼瀋戰役:4個被俘虜的國民黨高級將領,最終都是什麼結局?
    在1948年9月爆發的遼瀋戰役中,國民黨東北剿總戰鬥序列下的五十五萬大軍全軍覆沒,東北地區全境成功獲得解放。在這場決定戰事雙方前途命運的大決戰中,國民黨方面諸多高級將領無一人死在戰場之上,除了東北剿總司令衛立煌坐飛機逃脫、東北剿總副司令兼第一兵團司令鄭洞國在最後時刻脫離國民黨陣營之外,其餘四位高級將領均落得個被俘虜的結局。
  • 解放戰爭中,國民黨損失了多少名高級將領,哪個時間段陣亡最多
    解放戰爭中,國民黨到底有多少高級將領戰死,這個真的說不清楚,除了幾個比較知名的,比如張靈甫、黃百韜、邱清泉外,很少有人會說出其他的。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記載,解放戰爭期間,陣亡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一共有85名,這個結果並不包括1945年9月-1946年6月,調停階段。這個數字往往會讓人大吃一驚,怎麼會有這麼多人!
  • 蔣介石身邊的傳奇人物,國民黨的高級將領,怎麼成了我黨隱形將軍
    他是蔣介石身邊的傳奇人物,是國民黨高級將領,更是我黨「隱形將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很多中華優秀的兒女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他們心中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相信我黨定會領導人民走向光明。他雖然自己可能看不到人們翻身解放的那一天,但是他們相信那樣的日子在不久之後就會到來,後人肯定能看到。
  • 汪建新:毛澤東詩詞中的天下情懷
    很高興我們一起來欣賞毛澤東詩詞。今天我想解讀一下毛澤東詩詞中的天下情懷。 1912年秋天,毛澤東在長沙省立湖南省圖書館看到了一幅《世界坤輿大地圖》。這是毛澤東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圖,給了他強烈的心靈震撼:世界如此之大,世界上的事、中國的事是太值得研究了,他由此感到自己身上肩負有神聖的歷史使命。毛澤東開始將人生追求同全民族、全人類的命運聯繫在一起。
  • 毛澤東詩詞中的中國智慧
    毛澤東很欣賞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邁和不畏權貴,稱讚他的詩「文採奇異,氣勢磅礴,有脫俗之氣」。李白一生壯志未酬,政治上鬱郁不得志,但這不僅沒有擊垮他,反而更加激發了他的創作才氣。毛澤東很喜歡李白的詩風,因此他的詩詞中經常會化用李白詩中的詞彙,但在描寫上卻別有一番風韻。
  • 1947年,主動投誠的國民黨高級將領趙壽山,後來結局如何?
    1947年,主動投誠的國民黨高級將領趙壽山,後來結局如何?抗戰勝利後,蔣介石不顧全國人民和內部有識之士的強烈反對,悍然發動內戰,導致大量愛好和平的抗日將領對其失望,紛紛走上起義的道路,比如陶峙嶽,陳明仁等,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趙壽山將軍也是著名起義將領之一,一起來聽聽他的故事。
  • 毛澤東曾稱讚韋拔群:讀了半本馬列主義,紅了半個中國
    他參與領導百色起義,創建了紅七軍和右江革命根據地,是早年為黨為國捐軀的人民軍隊傑出將領。2009年,韋拔群被評為「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今年是韋拔群誕辰120周年。>>獻花留言
  • 蔡威曾破譯國民黨大量秘密情報 得到毛澤東褒獎
    蔡威以其聰明才智、驚人毅力和全部心血為黨的事業忘我工作,成為紅軍的無線電情偵專家,破譯了國民黨軍隊的大量秘密情報,為粉碎敵人對鄂豫皖蘇區、川陝蘇區的多次進攻和「圍剿」,為配合中央紅軍的長徵作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紅軍中的活菩薩」,「千裡眼和順風耳」,得到了毛澤東、朱德等領導的高度評價和褒獎。
  • 揭秘哪位國民黨將領曾幫助朱德毛澤東井岡山會師?
    國民革命軍第十六軍軍長範石生上將沒有範石生的幫助,朱德起義軍難以取得湘南起義的勝利;沒有範石生的幫助,或許就沒有朱毛井岡山會師——範石生與井岡山會師80多年前,朱德率領以南昌起義餘部為主要骨幹的湘南起義軍1萬多人到達井岡山,同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
  • 毛澤東與紅中社
    毛澤東作為紅一方面軍的最高領導人,對紅軍無線電事業的創立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和關注。1930年12月30日,紅軍在第一次反「圍剿」鬥爭的龍崗戰役中殲滅了國民黨張輝瓚部。幾天後,剛剛從國民黨部隊加入紅軍的原電臺人員王諍、劉寅等,受到了毛澤東、朱德等紅軍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劉寅後來在一篇文章中回憶了這次見面的情景:「1931年1月3日下午,我們在一個祠堂裡見到了毛總政委和朱總司令。
  • 國民黨將領們,眼中的淮海戰役是什麼樣
    在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大決戰·淮海戰役》裡有這樣一個場景,當一群國民黨軍將領得知徐州「剿總」司令官由劉峙擔任的時候,他們紛紛發出感慨:徐州作為南京的門戶,即使不找一隻虎,至少也要找一條狗把守,蔣介石最後怎麼會選一隻豬呢?在這群將領眼中被貶成「豬」的就是國民黨軍中人稱「福將」的劉峙。
  • 紅四軍早期幾個將領,資歷相似,結局各異
    1931年5月在第二次反「圍剿」中負傷,住進江西吉安東固附近的紅軍後方總醫院,被國民黨特務暗殺而犧牲。其後,當過國民黨河南省桐柏縣縣長。1949年被蔣介石以「勘亂不力」罪名處死。沒有擔任過軍團級別的幹部,但是從資歷、前景看,相似於軍團級別的將領,不少。盧德銘(1905—1927),四川自貢人。曾任葉挺獨立團營長、團參謀長。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武昌警衛團團長。
  • 毛澤東的這首詩告訴我們:牢騷太多,只是因為自身的格局不夠
    毛澤東無論詩還是詞,都寫得大氣磅礴,金句頻出。他的詩詞,開拓了我國古典詩詞的新天地。而在他眾多的詩詞裡,有一類屬於「和詩」,針對他人的來詩,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往往振聾發聵。這首詩寫於1949年4月29日,並於1957年1月發表於《詩刊》雜誌。「和」,是酬和之意。1949年3月28日,柳亞子寫了一首詩給毛澤東,毛澤東讀後,回了這首詩。
  • 蔣介石邀毛澤東談判,卻不料毛澤東這首詩先在重慶傳開了!
    抗戰結束之後,中共八路軍的力量已經非往日可比,中共已經有了和國民黨平起平坐的資本,重慶談判就此成為了當時中國民眾和國際社會關切的焦點事件,雖然雙方在表面上呢,都顯得彬彬有禮,但暗地裡卻是劍拔弩張,事態的危險程度遠遠超出了旁觀者的預料。於是又是神秘的南方局出手,充分保障了毛澤東飛赴重慶談判的安全。
  • 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杜甫《解悶十二首》詩云:「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清代詩人袁枚《遣興》寫道:「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毛澤東對自己的詩作既當真,又較真,總是本著對藝術負責,對自己負責,對讀者負責的態度,一改再改,精益求精。
  • 著名藝術家吳曉光的全套毛澤東詩詞
    這首詩見於1987年12月26日香港《文匯報》趙志超所撰《少年毛澤東一事》一文,香港劉濟昆所編《毛澤東詩詞全集》,胡憶肖、戶型無、暢清編著《毛澤東詩詞白話全譯》,也見於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年5月版趙志超著《毛澤東和他的父老鄉親》。這首詩是少年毛澤東為回答私塾老師的命題而作。3. 五古:詠指甲花   一九〇六年夏百花皆競春,指甲獨靜眠。春季葉始生,炎夏花正鮮。
  • 原標題:毛澤東:打仗離不開調查研究
    原標題:毛澤東:打仗離不開調查研究   毛澤東歷來重視調查研究,反對脫離實際的主觀主義唯心主義,這在他的軍事生涯中也有生動體現。重溫毛澤東軍事調研思想,對於我們今天做好軍事鬥爭準備、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具有重要的啟發和借鑑意義。
  • 抗戰時期,犧牲的三位國民黨將領
    大家都知道,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們國家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很多優秀的軍事將領都壯烈犧牲,今天為大家說一下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三位國民黨將領。第一位 張自忠將軍李家鈺將軍李家鈺將軍典型的四川人,在四川將領鄧錫侯麾下當兵,由於作戰勇猛,被提拔為四川陸軍第一師的師長,在抗日戰爭爆發後,毅然跟隨大部隊出川抗日,率部在長治保衛戰中殲滅日軍一千餘人
  • 毛澤東詩詞中的神仙鬼怪
    毛澤東詩詞植根於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蘊涵著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元素,其中也包含對古老神話資源的挖掘與運用。毛澤東賦予神話人物以善惡、正邪、美醜等多種特徵,表達了鮮明的愛憎情感和深邃的價值觀念。毛澤東詩詞中的神話內容,與詩意水乳交融,顯示著他對神話原型的透徹理解和把握,反映出他對現實生活的深刻認識和感悟,也彰顯了他對神話人物形象獨具匠心的改造與超越,從而達到了「器大聲宏,志向高遠」的詩美境界。